金華新絲路高效暢通「雙循環」

2020-12-23 中國金華網

12月19日,一列來自烏茲別克斯坦、滿載電解銅等大宗進口物資的回程班列,緩緩駛入鐵路金華南貨場。班列解編後,通過公路短駁運送到金義綜保區,開啟「區港聯動」模式。本地製造企業可以盡享大宗進口原材料保稅和海外採購優質價廉的「雙紅利」,實現提質增效。

自今年7月1日以來,像這樣的中歐回程班列,平均每天1列抵達鐵路金華南貨場。一列列鋼鐵駝隊載著日用消費品、五金工具、電動機械、抗疫物資等出口的同時,又源源不斷地從國外運回電解銅、棉紗、鉀肥、紙漿、板材等優質原材料,金華至中亞、歐洲的新絲綢之路愈加繁忙。

截至12月19日,金華中歐班列今年開行已超410列,比去年全年103列增長約3倍。其中返程171列,佔比40%左右,尤其是7月1日以來,回程班列佔比高達47%,名列全國各中歐班列平臺的前茅。

中歐班列金華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回程班列高頻率、高質量開行,帶動中歐班列運營成本進一步降低,推動進出口貿易份額趨於平衡,有力地促進了生產要素流動,同時使國內和國際市場更好地聯通,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更加高效有力。

金華市政府協同鐵路、海關和金華平臺,實行「四位一體」運行機制,統籌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和國際班列開行,實行檢驗、消毒、配車、裝車、掛運「五優先」,全力打好國際班列高質量開行的「團體戰」「攻堅戰」。去程和返程班列的貨源、車源、箱源組織、通關時效等,按下「快進鍵」「加速鍵」,做到應接盡接、應運盡運。

黃沙漫漫,萬裡奔馳。在新絲路上川流不息的金華鋼鐵駝隊,已成為貫通中國和歐洲、中亞,保障絲綢之路沿線貿易往來,運送長三角出口商品和大宗原材料進口返程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扮演著全球供應鏈「穩定器」的重要角色,為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作出金華新貢獻。

去程返程雙雙飆升

國際國內高效循環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復工復產以來,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直接部署下,「義新歐」班列創新機制,按照「一個品牌、兩個平臺、多點起運、錯位發展」的定位運作。義烏平臺繼續發揮民營企業機制靈活優勢,金華平臺則由省海港集團和市交投集團牽頭組建,發揮省屬國有企業資源統籌優勢。

機制一活天地寬。今年6月以來,通過實施「雙城驅動」戰略,金華、義烏雙平臺適度競爭、錯位發展,相互提升,共同優化物流效率。在疫情全球化蔓延,海運受阻、空運一倉難求的背景下,「義新歐」班列構築起了「穩外貿」的國際陸路物流大通道,開行班列數逆勢飆升,屢創歷史新高。以目前勢頭,今年兩大平臺累計開行班列有望超過1300列,遠超去年的631列。

至亞塞拜然巴庫首發、至烏克蘭基輔首發、至法國杜爾日首發……一個個新市場、一片片新天地,金華中歐班列在滾滾車輪的驅動下,覆蓋範圍不斷伸向廣袤亞歐大陸的深處。相比之下,金華平臺今年的奔跑姿態,更多地帶有狂飆突進的意味。

從中亞班列「只去無返」到首開返程班列,再到返程班列接近去程班列;從單一運營金華—霍爾果斯—中亞、金華—阿拉山口—中亞2條中亞線路,到現在的俄羅斯、白俄羅斯、法國、亞塞拜然等14條線路遍地開花,在短時間內實現線路和班列數雙飆升。

鐵路金華貨運中心介紹,金華中歐班列通達亞歐10多個國家120多個城市,基本覆蓋中亞和歐洲主要城市,品牌效應逐步顯現,已快速發展成為長三角與中亞、歐洲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雙向通道的重要平臺之一。

「今年金華平臺新開的中歐班列線路基本上是省內首發。」作為金華平臺的主要運營方,市交通投資集團浙中國際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建源說,以金華為起點,一條條班列新線路,打通了亞歐新通道,也打開了海外新市場。

其中,最具標誌性意義的,是今年11月26日首發至法國杜爾日「金華號」中歐班列。這趟班列主要載有工程機械、防疫物資等出口物資,途經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行程1.1萬餘公裡,是金華中歐班列14條線路中最長的一條。

法國是歐洲重要的物流樞紐中心。作為法國重要的港口城市,杜爾日擁有大型海運、陸運和空運綜合貨物轉運中心,在歐洲物流鏈中處於關鍵和優勢地位。通過杜爾日的洲際物流中心,出口物資被分撥配送到歐洲各地市場。目前,這趟至杜爾日的金華中歐班列已實現常態化開行。

過去金華平臺主要面向浙中地區組織中亞方向貨源,貨源地和目的地市場覆蓋有限。如今以建設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為契機,打造浙中多式聯運樞紐港,藉助全省資源統籌做大做強中歐班列,立足浙江,面向長三角組織貨源,發展平臺站得更高了,市場蛋糕也做大了。

進口原料加工出口

資源產品雙向循環

杭州海關公布的今年1—11月浙江外貿數據顯示,全省出口2.27萬億元,增長9.6%;進口7857.3億元,增長12.7%;分別佔全國總值的14.1%和6.1%,份額較去年全年均提升0.7個百分點,拉動全國出口和進口增長1.3、0.7個百分點,貢獻度均居全國首位。

全省外貿亮麗的增長數據背後,尤其是兩位數增長的進口額,有著金華中歐班列的重要貢獻。在全球複雜的疫情背景下,航空、海運進口渠道明顯受到制約,金華新絲路搭建起的中亞、中歐陸上國際通道更顯繁忙。

12月14日金華中歐班列開行滿400列,其中去程班列240列、19834標箱,回程班列160列、13204標箱。回程班列佔比達40%,進口貿易份額持續上升,在促進「出口貨物出得去、進口貨物進得來」中發揮了戰略通道作用。

搭乘回程班列的烏茲別克斯坦進口棉紗,源源不斷地進入蘇浙閩等地的紡織業生產線;進口的俄羅斯紙漿則為皖豫等地的造紙行業解決了環保原料不足的難題,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的電解銅則成為滬浙等地電子元器件廠必不可少的原料。

錢芳是浙江誠毅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進口部經理。自今年6月底金華平臺首趟返程班列諸暨號電解銅專列開行以來,她一下子忙碌起來。由於返程通道逐步建立和打通,公司組織來自中亞、俄羅斯等地的電解銅、棉紗、紙漿、鉀肥等大宗物資和工業原材料源源不斷進入金華,並分撥到浙江、江蘇、福建、江西等地。

蘭溪是我市的紡織基地,以前主要採用越南棉紗,由於開通來自中亞的返程班列,不少企業已改為從烏茲別克斯坦進口。錢芳說,中亞的棉紗品質要優於越南,而採購價格又低於越南,得益於金華中亞返程班列的開行,企業不僅節省採購成本,還提升產品品質,一舉兩得。「到目前為止公司僅中亞進口棉紗專列就開行10多列,生意越來越紅火。」

中外運物流西北有限公司嗅到了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今年7月專門派人來到鐵路金華南貨場駐點。7月13日中外運首列自俄羅斯進口的板材專列抵達金華,此後逐步擴大到聚乙烯、橡膠等進口物資,到目前已開行返程班列64列計5520個貨櫃,逐步形成以金華為中心,分撥輻射浙江乃至長三角的中外運新網絡。

中外運自俄羅斯進口的樟子松、白松、落葉松、西伯利亞紅松、樺木、雲杉、雪松等板材,正是製作家具的好原料。「國內天然林因禁伐導致優質木材稀缺,而俄羅斯森林資源豐富,價格實惠,金華中歐班列給寧波、太倉等蘇浙一帶的家具行業提供了豐富的木材資源保障。」中外運駐金華南現場辦事員王中偉說。

在王中偉看來,家具企業用國外優質板材生產家具,一部分內銷、一部分又可以通過中歐班列出口。進口地的資源優勢,與國內的生產製造優勢有機結合,形成了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閉環。

陸上絲路優勢凸顯

內外循環更加暢通

作為繼義烏之後,中歐班列在浙江的第二個始發點、「義新歐」品牌的雙平臺之一,金華平臺今年異軍突起,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將這條國際物流大通道從2條拓展到14條,除了全省統籌資源優勢外,一個重要的法寶就是中歐班列運輸效率與物流運費的優勢。

羅建源算了一筆帳,以目前金華到法國杜爾日國際物流為例,走中歐班列全程約18天左右即可運抵,一個40尺貨櫃市場運費約7000美元;走海運模式,從金華經寧波舟山港出海船運到法國海港後再轉運到杜爾日,全程需要40天左右,同樣的貨櫃運費8000美元以上。運輸時間中歐班列較海運快20天以上,運費較海運節省1000美元以上。

王中偉在金華駐點幾個月,高達40%的回程班列佔比讓他著實興奮,並由此認為金華平臺頗具成長性。「國內絕大多數中歐班列平臺都是去程居多、回程少。」他說,由於單程運費貴,「回程+去程」可以攤薄運費,金華大規模開行回程班列,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是實現高質量開行的重要標誌。

在市交投集團的統籌下,金華平臺依託浙中多式聯運樞紐港,發揮中歐班列運輸效率等諸多優勢,推進「一帶一路」開放大通道建設,深入開展國家生產型物流樞紐承載城市試點,深度融入中國(浙江)自貿區金義片區,逐步探索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作為工業企業的重要原材料,電解銅原來以海運進口為主,華東一帶的集散地主要在上海閔行保稅區。隨著金華平臺電解銅回程班列常態化開行,浙中多式聯運港與金義綜保區開啟「區港聯動」模式,金義綜保區的進口電解銅基地聲名鵲起。

「原來到上海採購電解銅的一些浙江企業,包括部分永康企業,由於從金華分撥更方便,對通過金華中歐班列採購進金義綜保區保稅,表現出了濃厚興趣。」錢芳對「區港聯動」的雙重疊加優勢信心滿滿。

近幾個月來,海外疫情形勢複雜,大批自備貨櫃滯留國外港口,導致貨櫃一箱難求,價格持續攀升。一列列回程中歐班列,將出口國外的貨櫃裝載進口物資,成批帶回金華,再用於出口,有效緩解了一箱難求的情況,也降低了出口企業貨櫃使用成本。

「貨櫃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間流動和循環,物暢其流、箱盡其用,只有循環才能實現暢通,暢通才能創造價值。」從一隻貨櫃的流動中,王中偉讀懂了「雙循環」新格局的核心價值。

「金華平臺既是『雙循環』的積極踐行者,更是『雙循環』的直接受益者。」羅建源說,2021年金華平臺將繼續加強與長三角外貿企業對接,積極承接轉移貨源,爭取開闢往德國、波蘭和阿富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新線路,推動進出口貿易份額相對平衡,為維護國內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服務「雙循環」新格局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相關焦點

  • 「雲端」拓市場 暢通「雙循環」 婺城外貿經濟綻放「微笑曲線」
    「搭建好平臺,充分發揮內需潛力,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暢通『雙循環』。」婺城區經濟商務局局長胡霞亮說。婺城區積極組織企業參展廣交會、華交會、2020浙江出口網上交易會等線上展會,聯合一批線上優質展會平臺及展會公司,引導企業「雲參展」「雲洽談」「雲對接」搶外貿訂單,籤訂數額不菲的意向訂單,企業海外訂單呈回升態勢。
  • 開好頂風船,率先暢通雙循環
    近日,本報邀請省級職能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圍繞「世界進入變革期後,如何開好頂風船,率先打造國內大循環的戰略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的主題,暢談新發展格局下浙江如何建設「重要窗口」。如何「率先打造國內大循環的戰略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
  • 社科視窗39丨關於雙循環背景下金華民營企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編者按】為深入貫徹金華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提升企業營商環境要求,充分發揮社科智庫的作用,近日,金華市社科聯組織高校經濟學專家、金融機構相關負責人和民營企業家代表圍繞雙循環背景下金華民營企業發展召開研討會。
  • 內外貿並進 暢通雙循環(經濟聚焦)
    在網上店鋪頁增加「可內銷」標籤、舉辦雙循環促進活動……本屆廣交會積極推動企業參與雙循環,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結構更科學的可持續發展。  10月24日下午,為期10天的第128屆廣交會在「雲」端落幕,本屆廣交會吸引了來自226個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商註冊觀展,近2.6萬家參展企業上傳展品超過247萬件,參展企業雲展廳累計訪問量789.26萬次。
  • 依託「一物一碼」新模式 浪潮雲QID使能自貿區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
    基於浪潮雲QID平臺「一物一碼」新模式,將在該展銷中心正式試點運營,全方位展現QID平臺在使能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保障監管數據安全可靠、便利貿易展示交易的創新優勢。該系統充分發揮海關監管創新和自貿制度創新優勢,依託浪潮雲QID平臺,引入5G、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構建以「貨物出區(高級認證企業)免擔保、一物一碼可追溯、展示商品可退回、交易消費才繳稅」為特色的全流程保稅監管創新模式,打通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關鍵節點,探索貿易轉型升級的「濟南路徑」。
  • 短短半年,「義新歐」金華平臺線路從2條猛增至14條
    11月26日9時,載有82個標箱出口貨物的X8020/19次從鐵路金華南貨運站鳴笛啟程,駛向萬裡之遙的法國杜爾日。隨著「金華號」法國專列成功首發,「義新歐」金華平臺線路在短短半年內從2條猛增至14條,實現歷史性突破。
  • 雪松控股張勁:主動擔當,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作為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世界500強民營企業,我們將深刻領會總書記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做強大宗商品全球供應鏈,助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張勁表示。張勁介紹,今年以來,在極其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下,雪松一方面整合產業鏈上下遊資源,為數千家企業持續供應大宗商品,全力保障國內供應鏈安全穩定;另一方面利用雪松全球供應鏈服務網絡,深化對內經濟聯繫的同時增加經濟縱深,助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今年年初,雪松收購總部位於英國的全球鋼貿巨頭斯坦科公司,利用其遍布全球的成熟銷售網絡,有效拓寬了中國鋼鐵產業的雙循環通道。」
  • 浙江10大新課題大型融媒體訪談②丨開好頂風船 率先暢通雙循環
    近日,浙江新聞客戶端邀請省級職能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圍繞「世界進入變革期後,如何開好頂風船,率先打造國內大循環的戰略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的主題,暢談新發展格局下浙江如何建設「重要窗口」。如何「率先打造國內大循環的戰略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
  • 體育助力雙循環構建增長新引擎 長三角體博會在金華舉行
    今天(11月20日),為期3天的中國·長三角國際體育休閒博覽會暨金華國際運動休閒博覽會在金華體育中心舉行。 本屆體博會以「體育雙循環 增長新引擎」為主題,在金華市體育中心廣場設立了4萬平方米的展區,分邀展商區、體育服務機構、體育用品、競賽活動區、房車大會區五大區域,參展企業單位300餘家。
  • 金華網丨「新絲路」志願服務隊:外援力量提供暖心服務
    無限金華客戶端12月8日消息(金華廣電融媒體記者 李慧 朱州 )在婺城區新獅街道,有這麼一支特殊的志願服務隊,53名成員中,有27名是外國留學生,雖然大家來自不同的國家,他們有著同樣的願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個地球村更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 新絲路 | 特邀嘉賓做客新絲路,快看看都有誰?
    明天就是新絲路模特大賽的海選啦有沒有點小激動呢本次大賽的陣容超級強大呢說不定還有你的偶像在內哦
  • 中歐班列「金華號」法國專列首發
    」法國專列首發 發布日期: 2020-11-27 來源: 金華日報
  • 贛州:暢通「雙循環」產業循環 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贛州:暢通「雙循環」產業循環 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2020-09-08 2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程車佔比四成金華中歐班列第400列今日啟程
    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2月14日9時許,載有88個標箱出口貨物的X8020次列車從金華南站鳴笛啟程,奔赴11000公裡外的法國杜爾日,標誌著金華中歐班列今年第400列(含中亞方向)成功開行。
  • 深圳市前海新絲路科技有限公司劉勝
    經過多年的歷練發展,前海新絲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具有三大獨家優勢。第一個優勢是具有成熟正在完善的授信體系,歷經五年的積極探索,前海新絲路積累了眾多供應商的授信資本,面對既無專利背景、又無資源及信用優勢的中小企業,前海新絲路可在三個月時間之內為中小企業做授信,提升其信用;第二個優勢是貨源供應,面臨晶片、電子元器件等壟斷,在大型企業都難以獲得充足物料供應的前提下,中小企業面臨的短缺更甚,由此嚴重製約發展,而前海新絲路則在早期就結合起點廠商鎖定晶片及電子元器件資源,再通過平臺進行統一分發
  • 暢通國內大循環(有的放矢)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為此,需要提高供給質量、完善體制機制、推進平衡發展,著力暢通國內大循環。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暢通國內大循環,提高供給質量是重要基礎。為此,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積極改造傳統產業,提升供給體系的創新力和關聯性,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各類產業融合發展,提供高質量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
  • 搶抓機遇深耕「新絲路」 「遼」字號打造海外精品工程
    搶抓機遇深耕「新絲路」 「遼」字號打造海外精品工程 作者:董翰博 2019-06-30 07:26   來源:遼寧日報
  • 許有志 李華 張萌 將數字經濟作為暢通 「雙循環」的重要抓手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面對國內外形勢變化所做出的戰略部署,也是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大戰略調整,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在要求。在「雙循環」的發展格局中,數字經濟可以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為國內大循環創造暢通動力,也能夠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有效對接。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數字經濟更是為有效防控和經濟恢復作出了重要貢獻。
  • 趙超:把對外開放優勢轉化為暢通內循環優勢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須打通國內大循環的堵點和痛點,改善供給結構,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把對外開放優勢轉化為暢通內循環優勢。充分發揮廣東在國際物流通道運營管理上的優勢,構建跨區域通道物流和運營中心,建立健全多式聯運中心運行機制,優化運輸組織模式,推動通道設施設備高效銜接,促進互聯互通、高效運轉。創新通道物流設施的共享互聯模式,通過股權合作、戰略聯盟、平臺對接、資源共享等市場化方式,加快在規則、政策等方面實現突破,協調推動物流通道省際合作、區域合作,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提高通道的融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