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全時段營業按分鐘收費行動支付模式 智能健身房24小時健走下去

2021-01-19 華龍網

  

24小時智能健身房

  用戶在體驗

  重慶商報-上遊財經記者 談書

  重慶商報訊 1月6日晚上9點半,健身愛好者吳先生和妻子拿著健身包走進時代天街的一家健身房,他掏出手機掃了掃門口的二維碼,識別之後進場。按慣例,晚上9點半是傳統健身房開始清場的時間,可對於24小時營業的健身房而言,大門永遠為客戶打開,只要你有時間,歡迎隨時來。

  最近,重慶24小時智能健身房的出現,在健身圈口口相傳,這種小而美的健身房針對用戶以往的痛點所做的改變,讓不少圈外人趕著進場掘金。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隨著人們健身意識的提高,健身行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在這個過程中,24小時智能健身房依靠「全時段」、「自助健身」和「高性價比」三大標籤,迅速擠進了健身行業的市場,並在國內形成爆發的現象。

  24小時智能健身時代的來臨,對用戶消費模式的培養和改變,真的會成為健身行業的下一個春天嗎?

  網際網路 健身的新嘗試

  身愛好者、31歲的吳先生家住渝中區,他並非被所謂的智能化健身房的概念所打動,嘗鮮對他來說更像一次「無奈之舉」。他常年辦卡的健身會所正在提檔升級,兩個月的「空窗期」令他頗為尷尬——傳統的健身房幾乎不辦次卡,如果辦月卡或者季卡費用又非常高。1月6日是他首次體驗24小時智能自助健身房,「這種按分鐘收費的健身房,對我們這種散客還是有吸引力的。」

  吳先生首次選擇體驗的叫健狗狗24小時智能自助健身房,記者進一步採訪了解到,和更多選擇加盟北上廣成熟品牌不同,這是重慶本土團隊的自主研發品牌,在圈裡口碑不錯。

  與傳統健身房不同的是,從進場開始,所有操作都在智慧型手機端——包括使用存儲櫃,甚至是淋浴房,都需要掃碼啟動,當然,同時開始的還有收費。不過,這種閒時最低至0.1元/分鐘的計費,在很多用戶一閃而過的心裡甚至來不及泛起一絲漣漪。記者在智能健身房看到,晚上10點過,場館裡還有6人。

  建社群探索用戶粘性

  如果把傳統健身房比做健身1.0,小型智能健身房則是2.0。以「健狗狗」為例,目前重慶兩家店,面積均在300平方米左右,從有氧器械到無氧器械,甚至綜合訓練室,一應俱全,小而美的布局與傳統寬敞大氣的健身房風格迥然。

  「我們用戶定位非常明確,80後、90後上班族。」在接受本報採訪時,LIKINGFIT24小時智能健身房時代天街店負責人趙翔峰認為,智能健身房將傳統健身行業的用戶群進行進一步細分,定位更加明確。健狗狗24小時智能自助健身房負責人秦女士更直白表示,「健身小白」就是他們的主要目標人群。

  秦女士自己曾在健身房砸過不少錢,「辦張年卡去了5次就沒去了。」和她有類似經歷的朋友不在少數,這群健身小白的痛點,正是他們團隊想解決的問題,記者體驗發現,會員通過他們的公眾號,在任何地方點開手機能立刻看到館內健身情況,人數多少,男女分別多少,他們的暱稱,使用器材情況等等……

  據透露,開業半年時間,僅健狗狗重慶兩家店發展的會員已經超過3000人,「我們一直探索用戶粘性的培養,希望通過做社群將來這裡健身的人牢聚在一起。」在不久將來,會員之間可以相互打卡比拼、甚至是聊天交友,一起參加健身活動。

  私教授課轉變做平臺

  36氪分析師唐歡在分析時認為:「『重獲客輕服務』的1.0時代健身,正在走向『獲客服務均衡』的2.0時代,但1.0到2.0的跨越,中間依然隔著浩大的用戶培養工程。」

  在採訪重慶智能健身房時,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在用戶健身過程中,沒有任何人來做私教授課推銷,然而私教並非完全隱身,只是在服務上讓用戶的體驗更好。一位行業人士透露,傳統健身房的盈利除了會員制辦卡,更多來自於私教授課這塊,當業績和收入直接掛鈎時,「硬銷」勢必會影響用戶體驗。

  目前,這一狀況的確有所改變。按照部分智能健身房的說法,私教沒有任何業績考核,收入分成私教和健身房的比例為7:3。「我們要做的是平臺,就像滴滴一樣,我們接入私教端,由用戶自主選擇,沒有中間環節。」秦女士說,這樣一來,私教和用戶的自由度更好,雙方的體驗都將更好。

  ■聲音

  智能化健身或成主流

  2017年是健身行業快速發展的一年。2017年底,運動健身品牌超級猩猩完成數億元C輪融,早先,網際網路健身平臺樂刻運動完成C輪3億人民幣融資,以覓跑為代表的小型健身倉完成多輪融資。

  唐歡分析時認為,這些健身新業態的融資已經表明,在傳統健身房變革緩慢的情況下,新型健身模式正在形成快速突破趨勢。而新健身用戶的大規模進入,和多重健身業態的融合,已經開始培養用戶對於健身消費的認知。

  他認為,多筆大規模融資的完成,也開始表明,2018年將是健身領域蓄勢待發的一年。新型零售化的健身業態,有望成為未來健身的主流,而健身用戶體驗的回歸,將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相關焦點

  • 24小時智能健身房現身重慶 採用按分鐘收費行動支付
    採用全時段營業按分鐘收費行動支付模式 智能健身房24小時健走下去  重慶商報-上遊財經記者 談書  重慶商報訊 1月6日晚上9點半,健身愛好者吳先生和妻子拿著健身包走進時代天街的一家健身房,他掏出手機掃了掃門口的二維碼,識別之後進場。
  • 重慶:24小時智能健身房走俏 按分鐘計費手機互動
    新華社重慶1月9日電(記者陳國洲)24小時自助健身、按分鐘計費、移動手機端掌握健身信息……最近,這種24小時智能健身房在重慶興起,不僅有效避免了可能存在的辦卡陷阱,而且融入移動網際網路健身樂趣,成為年輕人的「新寵」。
  • 按時計費健身房帶給不定時人群的「福音」
    然而,這兩種持續已久的傳統模式依然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弊端,例如短期臨時健身的用戶會被收取高額費用,且健身訓練安排過於集中,無法靈活調整;而長期的健身用戶在辦卡後往往出現使用率極低的問題。可見,傳統健身房收費模式正面臨著時代發展與消費者習慣變遷的考驗。   最近,在重慶興起了一種24小時智能自助健身房,打破了傳統健身房消費理念。
  • 「三分鐘就能到健身房」——探訪貴州首家24小時智能健身房
    「我每天晚上都來,每次練20分鐘左右,強度還不能太大。」王小芬原本計劃去商業健身房,得知智能健身房入駐小區後,她打消了這個念頭。「我家就住在樓上,坐電梯下來只要3分鐘,很方便。」王小芬提到的「智能健身房」是貴州省首家24小時智能百姓健身房,於今年7月10日正式創立。
  • 24小時健身房開到廣州,月付費模式能殺出一條路?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24小時開放、99元-299元月付卡、小區周邊1公裡、無推銷模式……最近,一種更低價、更便捷、更自由的健身房悄然入駐廣州了。記者從樂刻運動了解到,隨著8月底首家門店的開門營業,廣州成為了樂刻運動全國布局的第十個城市,接下來,樂刻將在廣州布局150家門店,重點開拓華南市場。
  • 24小時營業的健身房吵到樓上居民出現睡眠障礙,法院:夜間時段須...
    近日,上海寶山法院審理了一起相鄰關係糾紛案,綜合考量噪音擾民以及小微企業經營不易的情況,判決某24小時營業健身房在夜間時段停止營業。2018年5月,家住上海市寶山區某小區的居民袁女士發現,自家房屋樓下開了一家24小時營業的自助管理式健身房。
  • 按時VS按次,健身房收費模式的選擇
    健身房運營的兩條思路》、《告別成本戰!月費超150美元的Equinox如何打造精品健身房?》、《SoulCycle——健身房中的「自動取款機」》、《拒絕高端路線,也不打成本戰,身處中端的健身業者如何生存?》等系列文章,向各位介紹了美國健身市場中的種種運營思路。在眾多類型的健身房中,按月收費、按季度收費以及按年收費的健身房是十分常見的。
  • 申城現健身新模式:24小時健身房大受歡迎 安全問題仍是考驗-健身房...
    東方網記者程琦、徐程8月1日報導:離家更近、享受低價、沒有推銷、全天營業……主打自助便利的24小時健身房,因滿足了人們個性化、多元化的健身需求,如今一股「深夜健身熱潮」在滬隨之興起。日前,記者探訪了滬上部分24小時健身房。
  • 申城24小時健身房安全仍是大問題 土洋模式競爭激烈-健身房,健身...
    原標題:24小時健身房:安全仍是大問題  據《勞動報》報導:6月5日,有關「24小時健身房」的稿件引起較大反響,多家媒體跟進報導了這一現象。值得關注的是,24小時運營的健身房近期發展勢頭迅猛,不僅國內出現了大大小小數十種品牌,全球排名第一位的一家美國連鎖公司也於近日宣布進軍中國健身市場。
  • DOMIFIT黑科技24小時智能共享健身房火爆全國
    繼去年主打健身O2O的ClassPass模式在國內碰壁後,「24小時自助健身」正在被創業者們熱捧。健身行業掀起了新一輪投資熱潮。 對於健身用戶來說,相比傳統健身房,面積更小、開店更分散的24小時自助健身,意味著可以在家門口隨時享受低價的健身。自助的形式,則意味著再沒有推銷私教的教練。
  • 上海現共享健身房,每小時最低收費2元,網友看了直呼想去
    近日,上海普陀體育館的共享健身房正式對外開放。新的營業模式無需辦卡入會,市民只需要帶著手機就可以掃碼進場、按次按時消費,最低花兩塊錢就可以健身1小時。網友評論延伸閱讀共享經濟的新嘗試「這種健身模式,我們也在觀察。」
  • 健身房24小時營業樓上女子患睡眠障礙 法院判決:夜間停業
    東方網記者劉理6月29日報導:自助健身房24小時不停業,樓上的居民袁女士卻「遭了殃」,不僅日常生活遭到嚴重影響,半年後還因睡眠障礙就醫。近日,上海寶山法院審理了這一起相鄰關係糾紛案,綜合考量噪音擾民以及小微企業經營不易的情況,判決某24小時營業健身房在夜間時段停止營業。2018年5月,家住寶山區某小區的袁女士樓下開了一家24小時營業的自助管理式健身房。健身房24小時不間斷運行,室外空調以及健身器械使用所產生的噪音,嚴重影響了袁女士的日常生活。
  • 貴州省首家24小時智能百姓健身房開業
    24 小時營業,25 元包月健身,自助式健身,還可團購瑜伽課、健身操課。在貴州省體育局的支持下,7 月 10 日,貴州省首家 24 小時智能百姓健身房在雲巖區小石城磐城開業。健身場館費用高、距離遠,布點不均勻,始終是困擾我省健身愛好者開展體育鍛鍊的瓶頸,24 小時智能百姓健身房應運而生。據相關負責人黃鸝介紹," 健身房太遠,可能就會讓人產生一定的惰性。百姓健身房為老百姓實現了『 15 分鐘健身圈』,下樓就能健身,不用將時間浪費在往返健身房的路途上。"
  • 北京胡同停車探索移動視頻計費 採用電動自行車移動拍攝模式
    來源:北京青年報原標題:北京胡同小巷停車探索移動視頻計費採用電動自行車移動拍攝模式 自動獲取停放車輛信息目前,北京道路路側停車已經實現電子收費,而電子停車改革工作仍在穩步推進中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胡同小巷等支路以下道路正在探索移動視頻計費,也就是說,將採用電動自行車移動拍攝模式,自動獲取停放車輛信息實現計費。
  • 24小時健身房蘇州開出多家門店 深夜健身爆發驚人消費力
    昨晚,東環路一家24小時營業的健身房內,一批年輕人正在進行著有氧和無氧運動。儘管夜已深,但這裡仍然十分熱鬧。記者 張健攝本報記者 張黎麗 凌欣煒眼下,夜經濟已成為蘇城街巷熱議的名詞,城市的夜,正變得越來越長,也越來越精彩,主打全時段、智能化、高性價比的24小時健身房再次進入大家的視線。2017年底,蘇州開出了首家24小時營業的健身房。
  • 能24小時掃碼健身,無人值守的共享健身房如何打造?
    假如樓下有一個能24小時掃碼健身且無人打擾的自助健身房,你會進去體驗一下嗎?近些年來,24小時自助健身、按分鐘計費、線上自助購買年卡、月卡等這種24小共享健身房在全國各地大中小城市興起。按小時或是按次計費,相對於傳統健身房來說,隨時隨地想健身就可以去健身,不用擔憂,非要辦張年卡才可以進入健身房。隨著共享健身房系統的不斷完善,用戶在手機上就可以輕鬆實現店內的各種消費。比如線上購買年卡月卡,又如消費者,也可以成為店面的分銷者,一個連結就可以搞定。
  • 古德菲力力推24小時營業健身房,隨時運動不打烊
    當我們在挑選健身房時,我們在考慮什麼……運動設備足夠智能?健身場地足夠寬敞?私人教練足夠專業?還是會員服務足夠高端?這些也許是消費者們在挑選健身品牌時必備的考量因素,但有一部分用戶群體,他們更在乎的是——營業時間是不是足夠長?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年輕人不僅工作緊張,飲食不規律、熬夜晚睡也是常態。
  • 網際網路健身房各出奇招,或將與傳統健身房齊頭並進
    從目前的情況看,雖還未有大火的網際網路健身房出現,但是不同於傳統健身房營業模式的經營方式,必定會給市場帶來新的格局。網際網路健身房的目標客戶群特點較為鮮明,他們大都擁有一顆追求完美身材的心,但囿於傳統健身房預購年卡的費用過高,不肯輕易邁出走進健身房的那一步。而網際網路健身房按次收費或辦理月卡的模式,無疑騷動了他們蠢蠢欲動的心。
  • 探店24小時自助健身房:你會選擇這種鍛鍊場景嗎?
    在網際網路時代下,「二維碼進店」這樣的智能健身房或許是一個新的產業突破口。最近北京的地鐵線路開通了二維碼掃描進站的服務,只要下載特定APP並綁定支付方式,人們便能憑掃面二維碼直接進站乘車,能明顯的看到地鐵站排隊充值的人在明顯變少。因此,使用二維碼無疑是在網際網路背景下一個減少人力物力成本的好嘗試。
  • 共享健身房亮相上海靜安 最低收費2元每小時
    原標題:共享健身房亮相靜安,最低2元/小時 圖片說明:跟動輒幾千、甚至上萬元年費的健身房相比,靜安區共享市民健身房的設施一點也不遜色。/靜安區體育局走進洛川東路352弄7號樓,拿出手機通過「九回共享運動場」小程序掃一掃,便能進入靜安區首家「共享市民健身房」——這裡分別有體能測試區、力量訓練區、有氧訓練區、綜合訓練區、單車區、康復區等。最關鍵的是,這裡每天都開放,最低收費僅2元/小時。據悉,該健身房採用分時段標價收費,7-10點2元/小時;10-18點5元/小時;18-22點8元/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