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地區山川秀美,森林茂盛,獨特的自然條件蘊藏了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其中有些植物還為人們準備了美味的森林野果,例如今天的主角——八月炸和貓兒屎,它們沾親帶故,在秦巴山區分布十分廣泛,味道更是異常獨特,稱之為野果中的「絕代雙驕」一點也不過分。
「八月炸」並不是炸彈八月炸是植物名。這種植物中文學名叫三葉木通,屬於木通科木通屬,因果實在農曆八月成熟開裂而被稱為八月炸、八月瓜,又因果肉形狀、味道類似香蕉而被稱為土香蕉、野香蕉,另外還有木通、預知子、牛卵子等多種叫法,但以八月炸這個名字使用最為廣泛。八月炸為木質藤本;掌狀複葉,小葉3枚;總狀花序自短枝上簇生葉中抽出,下部有1-2朵紫褐色雌花,上部有15-30朵雄花;果長圓形,稍彎曲,成熟時灰白略帶淡紫色,多籽。生於海拔250-2000米的山地溝谷邊疏林或丘陵灌叢中,主要分布於我國的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至長江流域各省區,在我省秦巴山區廣泛分布。農曆八月,八月炸的果實成熟並縱向自行開裂,露出雪白的果肉,聞之果味芳香,嚼之甘甜如蜜。山民採之,用草從中間綁緊,在當地市場少量自銷,雖說籽多肉少,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除了鮮食之外,八月炸還可入藥、釀酒、制醋等,在宋代蘇頌的《本草圖經》中就有記載:「結實如小木瓜,核黑瓤白,食之甘美……南人或以蜜煎作果,食之甚美,兼解諸藥毒」。
「貓兒屎」也不是便便
貓兒屎也是植物名,而且中文學名就叫貓兒屎,它和八月炸沾親帶故,屬於木通科貓兒屎屬,為落葉直立灌木;羽狀複葉,有小葉13-25枚;總狀花序腋生,雄花黃綠色;果下垂,圓柱形,長5-10釐米,藍色。生於海拔900-3600米的山坡灌叢或溝谷雜木林下陰溼處,主要分布於我國西南部至中部地區,在我省秦巴山區常見。
貓兒屎這個名字雖然頗為不雅,但非常形象貼切,大家看看果實的形狀和顏色就明白了,因此還被叫做貓屎瓜、鬼指頭等。有些地方將貓兒屎也稱八月瓜、野香蕉,原因和上文基本相似。
貓兒屎的果實如人的中指般大小,吃起來味道和八月炸類似,果皮含橡膠,可制橡膠用品。
木通科可謂「豪傑輩出」
串果藤
你以為木通科除了這對「絕代雙驕」,就沒有其他「豪傑」了嗎?錯了,木通科還有很多種類的果實都非常好吃,例如在我省較為常見的牛姆瓜和串果藤。牛姆瓜,木通科八月瓜屬,果實長圓形,常孿生,長6-9釐米,成熟後藍紫色,外形小巧玲瓏、色澤誘人。串果藤,木通科串果藤屬,為陝西省重點保護植物,果實橢圓形,長僅2釐米,成熟後藍紫色,成串懸垂。
這些木通科植物的果實具有風味新穎、營養豐富的共同特點,極具開發利用價值,目前安康市已經成立八月炸研發中心,著力於八月炸的人工栽培和繁育,而其他幾種還沒有開展相關研發。森林是人類資源的寶庫,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希望以後能夠加大八月炸、貓兒屎等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讓這些美味的森林野果不再偏居一隅,而是作為日常水果進入千家萬戶。
榮海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