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之前才火遍大江南北的「葛優癱」
我們今天要聊的這個姿勢
「二郎腿」可謂歷史悠久深入民心
「二郎腿」的來源,據說是二郎神的坐姿。在詩人流沙河的《二郎腿的解釋》中有言道「鄙人故鄉川王廟正殿上所塑二郎神像,以及吾蜀都江堰二王廟舊時二郎神像,皆如此狀」。
不過,這「二郎腿」絕非我國專利
世界各國人都熱衷此道
關於翹二郎腿好不好,已經無需多言。但是,明知道不好,為什麼這麼多人依然在翹二郎腿,無法改正呢?
文章導讀
1、解剖角度 | 為什麼人們喜歡翹二郎腿?
2、蹺二郎腿的4大危害
3、3步教你系統矯正二郎腿
解剖角度 | 為什麼人們喜歡翹二郎腿?
概括來說,人們喜歡翹二郎腿,主要有這麼3個原因。
▼ 原因一:緩解下肢肌肉群的不適感
從專業角度來看,二郎腿的動作是更多的屈髖和髖部外旋。這反應出髖短外旋肌、屈髖肌(髂腰肌和股直肌)緊張、更容易激活。尤其是髂腰肌損傷時,往往會進一步屈髖和外旋,減輕牽拉造成的疼痛不適感。
即使躺著也要把腳搭起來,進一步屈髖、外旋,蹺起二郎腿。
身體前傾並蹺4字型的二郎腿,還能夠拉伸放鬆梨狀肌。
我們來看看專業拉伸梨狀肌的動作:
Step 1 椅子上坐直,雙腿張開雙腳穩定地放在地板上。然後,把右腳踝放在左膝上。
Step 2 從臀部向前彎直到你感覺髖與下背部有拉伸感。右膝向下推,右腳踝向上拉,利用反側的膝蓋作為槓桿。
Step 3 回到開始姿勢,並用左腳橫過右腳重複動作。
看這個專業拉伸梨狀肌動作
是不是和翹二郎腿很像呢?
▼ 原因二:維持身體穩定的需要
現代人普遍核心肌群較弱。特別是在坐姿不端正的情況下,核心肌群往往很難保持上半身的平衡穩定。通過翹起二郎腿,可以調整人重心,使自己的坐姿更加端正穩重。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男性、精英人士在現場喜歡翹起二郎腿談笑風生。這樣坐著,確實更穩更瀟灑更有範!
▼ 原因三:社交禮儀對女性的要求
前面我們提到,由於二郎腿能穩定身體重心,男性採取此坐姿可以更瀟灑有範;而女性採取此坐姿,則顯得優雅自如,既不過於刻板又不至失禮。
遍觀人類動作,很少能有這麼一個男女老少鹹宜的。因此,這麼多人熱衷於翹二郎腿,也不是沒有道理。
但是!
儘管有生理心理社會多方面因素
促使我們蹺二郎腿
但是,它帶來的危害實在不容小覷
蹺二郎腿的4大危害
▼ 危害一:影響體態
蹺二郎腿會引起骨盆不正、旋轉和脊椎骨扭曲,引起附著在骨盆和脊椎上的相關肌肉發生失衡,進而發生一系列骨盆和脊柱相關疾病。包括:長短腿、高低肩、大小臀、大小臉、脊柱側彎、腰椎間盤突出、腰酸背痛、易感疲勞等等。
▼ 危害二:循環受阻
長期翹二郎腿可能造成腿部靜脈曲張或血栓塞。
北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劉德平指出,蹺二郎腿時,被墊壓的膝蓋受到壓迫,容易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兩腿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容易麻木,如果血液循環再受阻,很可能造成腿部靜脈曲張或血栓塞。「特別是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的老人,長時間蹺二郎腿會使病情加重。」
▼ 危害三:影響男性生殖健康
蹺二郎腿時,兩腿通常會夾得過緊,使大腿內側及生殖器周圍溫度升高。對男性來說,這種高溫會損傷精子,長期如此,可能影響生育。
▼ 危害四:導致女性生殖問題
女性蹺二郎腿也會導致局部溫度升高,這樣在會陰處形成溫暖潮溼的環境,可引起致病菌大量繁殖,從而引起外陰炎或者陰道炎。
為什麼翹二郎腿會造成這麼多危害呢,翹起二郎腿時,我們的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我們以左腿搭在右腿上為例。
此時,只有右側坐骨結節作為支撐點,形成一個骨盆左高右低的側傾姿勢。左側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腰方肌、豎脊肌、腰大肌收縮,骨盆上升。時間一長, 在重力的作用下,還可能伴隨骨盆左後旋轉右前旋轉的發生。
這時,就很容易發生脊柱側凸,往往是腰椎向左凸、胸椎向右凸。特別是身高快速增長的青少年,更容易導致發生脊柱側凸。
脊柱管內分布有31對脊神經,它們是由椎間孔發出的短神經,每一根神經分為前後兩部分,並且通過腹側肌背側神經根與脊髓相連。
隨著脊柱的活動,椎間孔的空間也隨之變化。當脊柱後伸時椎間孔的高度下降,反之相反。當脊柱側屈同時椎間孔高度下降,對側相應高度增加。
脊柱側凸、退行性病變如椎間盤突出、鄰近椎間關節的骨贅增生、黃韌帶肥厚、椎體關節半脫位等,都可能對通過椎間孔的神經根產生壓迫,導致神經根缺氧缺血,進而產生疼痛或者該神經根控制的器官功能不良、發生各種病變。
3步教你系統矯正二郎腿
那麼,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讓自己擺脫「蹺二郎腿」這一習慣呢?
我們為大家總結了4個步驟。
Step 1 提高意識,提醒自己端正並保持坐姿
正確的坐姿應該如下圖所示,上半身靠椅背,髖部成角略大於90°,膝部成角90°,足踝與地面成角90°,保持全身重心穩定。
Step 2 松解和拉伸緊張肌群
在前文中我們已分析過,很多人慣於翹二郎腿,是因為其肌肉已經失衡。身體「需要」通過蹺二郎腿來滿足這種失衡。
蹺二郎腿的人有哪些肌肉是緊張的呢?
我們為大家總結如下:
「原發性緊張」肌群:髖外旋肌尤其是梨狀肌、髂腰肌、股直肌等。松解了這些肌肉,就會減少你蹺二郎腿的欲望。
「繼發性緊張」肌群: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腰方肌、豎脊肌等等。這些肌肉的持續緊張,加重了骨盆側傾、旋轉的問題。
因此,需要對這些緊張肌肉進行松解,恢復身體平衡。
Step 3 矯正骨盆,恢復骨盆中立位
骨盆不正,是很多脊柱相關疾病之源。
矯正骨盆的手法有很多。這裡我們為大家介紹徒手整形張富源老師的5個骨盆矯正手法。
▼ 手法一:
動作要領:治療師用右腳膝蓋將患者右腳跟骨頂至其尾骨位置固定住,左手手掌按壓患者右側髂骨,依照患者骨盆錯位方向決定按壓位置後左手協助發力,這個手法也可以用來做腰部及臀部肌肉的松解。
△ 圖片來源:張富源老師
▼ 手法二:
動作要領:治療師右手握住患者右腳小腿往上往對側牽拉,治療師左手掌根壓住患者右側髂後上棘往指間方向發力。
△ 圖片來源:張富源老師
▼ 手法三:
使下肢處於外展內旋位,一手放於骶髂關節上方,另一隻手置於操作手上方,手部向斜下方發力。用衝擊力打開骶髂關節。
△ 拍攝來源:孫大鵬
▼ 手法四:
動作要領:一隻手放於大轉子稍下方,一隻手握於手腕部作為穩定。向大轉子內發力。做完動作後可激活臀大肌的收縮,起到提臀功效。
▼ 手法五:
動作要領:側臥位,治療師雙手重疊放置於髂棘上緣,使用頓衝的力向內上方發力。操作此手法後可使外翻的髂骨收至正確位置。
我是醫心愛分享,關注我,學習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