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戰俘太多,解放軍用這4招巧辨官與兵

2021-01-09 騰訊網

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在戰場上俘獲了數百萬的國民黨軍俘虜,僅從全面內戰爆發至1948年2月,人民解放軍就俘虜了國民黨軍一百餘萬人,其中各級軍官就達3萬餘人。

據統計,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間,國民黨將軍176名當了俘虜。1947年7月至1948年6月間,國民黨將軍當俘虜的人數上升到326名。1948年7月至1949年6月間,當俘虜的國民黨將軍更是飆升到562名。僅僅三年間,一場解放戰爭就讓1064名將軍成為了階下囚。

被俘的國民黨軍軍官,由於長期受蔣介石反動集團的「正統」教育,思想頑固,雖經教育改造,有所轉變,但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其立場為我所用。而被俘的國民黨軍士兵,多出身貧苦,經短期教育後,較易轉變思想,能迅速調轉槍頭參加人民解放軍。

為此,解放軍展開了大規模的策反瓦解工作,尤其是對俘虜軍官的審查工作非常重要。中原軍區在審查被俘的國民黨軍官兵時,發現兵報官、大官報小官、特務長多的奇怪現象。如在山東東港俘獲的國民黨軍第六十八軍的一批軍官中,特務長佔了70%;華東軍區在對整編第74師的俘虜進行審查的過程中,發現俘虜們在進行登記的時候,出現「三少四多」的情況,即國民黨軍政工人員、諜報人員、部隊主官少,書記、文書多,軍需、司務長多。

在如此眾多的國民黨俘虜當中,如何分辨軍官與士兵,有一定的難度。為了做好軍官的審查工作,解放軍指戰員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甄別方法,能夠較容易的區分出誰是普通士兵?誰又是軍官?

第一個是看俘虜寫字。

每個國民黨俘虜兵都要求登記上冊,填寫一張個人基本情況信息表,寫出自己的名字、部隊番號、擔任職務、家庭地址等。經常寫字的人,中指的前端會磨得比較光亮,這是有文化的軍人,有可能是軍官,需要特別注意,經過審問基本可以判定身份。有的說不識字,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出來,往往是一般士兵。

第二個是看吃飯時的表現。

開飯時炊事員把飯桶拿出來,放到操場上。開飯哨子一吹,那些斯斯文文的,還有點架子的一般是軍官,士兵就不一樣了,多是搶飯吃。

第三個是看手和肩頭。

軍官的手和士兵的手不一樣,軍官的手比較細膩沒有老繭,士兵的手則不同。肩頭也不一樣,士兵扛槍行軍,肩頭會磨出一個鼓包,軍官則沒有。

第四個是看額頭。

軍官戴大蓋帽,時間長了額頭上會卡著一個紋印,士兵都戴布帽,額頭上基本不會出現印痕。

相關焦點

  • 國民黨戰俘太多,解放軍四招分辨官與兵
    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在戰場上俘獲了數百萬的國民黨軍俘虜,僅從全面內戰爆發至1948年2月,人民解放軍就俘虜了國民黨軍一百餘萬人,其中各級軍官就達3萬餘人。 據統計,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間,國民黨將軍176名當了俘虜。
  • 解放軍用豬肉粉條勸降國民黨兩個師
    2日下午,家住蕭縣杭子村,時年19歲的我正在村後拾柴火,被兩個離隊到村上搶東西的國民黨兵抓住,不由分說,兩個大兵把子彈袋子都套在了我的肩上,逼迫我為他們做事。此時,華東野戰軍已把杜聿明集團三個兵團鐵桶似地圍在了以青龍集、陳官莊、李石林為中心的狹小區域內。
  • 湯恩伯兵敗如山倒,俘虜太多,來不及收容,解放軍是怎麼處理的?
    一個統兵數萬、甚至數十萬的高級軍官,一門心思做生意發財,哪裡還有心思練兵打仗?這樣的部隊,怎麼可能還有戰鬥力?1949年10月15日,葉飛將軍率解放軍第10兵團發起廈門戰役,他的對手正是「逃跑將軍」湯恩伯。
  • 解放戰爭被俘的200多位國軍將官,哪五人級別最高?後來結局如何
    在這麼多原國民黨高官當中,真正的「大佬」又是哪些人呢?今天我們來了解下,功德林關押過的5位級別最高的國民黨戰俘,連統兵10餘萬人的兵團司令級別高官都無法入圍這個名單。第5名,宋希濂,中將軍銜。宋希濂抗戰時期是一位愛國將領,抗戰之初便擔任蔣軍王牌第36德械師師長,後成為11集團軍總司令,解放戰爭時的第14兵團司令官,直到戰爭末期升任川湘鄂綏署主任。
  • 提「求美協防」案,國民黨主事者倒果為因是非不辨
    如果單看這兩項提案的名稱,相信很多人誤以為是民進黨或臺聯黨所為。國民黨的不爭氣,有目共睹,但其自暴自棄,墮落至如此地步,還是出乎外界意料。難怪外界質疑與批評聲不絕於耳。 雖然臺灣媒體報導稱,這兩項提案還是國民黨的臨時動議案,但實際上,據說這個建議是臺灣知名媒體人趙少康最先在電視節目中提出,然後受到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吸收注意,並開始醞釀,黨主席江啟臣也非常重視,還經常追蹤進程。 為什麼會提出這兩項提案?
  • 獨一無二的「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毛主席親批,僅存在了77天
    1949年4月20日,解放軍二野、三野及四野一部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國民黨布置在長江沿岸的70萬部隊一觸即潰,蔣介石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隨之土崩瓦解;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相繼解放,兵鋒直指湖南。至1949年7月下旬,人民解放軍已經攻佔了嶽陽、萍鄉等湖南重要城市,先鋒部隊已近抵長沙近郊。1949年8月4日,經過與湖南中共地下黨員的多次談判,國民黨長沙綏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主席、國民黨一級上將程潛將軍和國民黨第一兵團司令陳明仁將軍率領李默庵、傅正模、李覺等38名國民黨將領發表聯名通電,宣布起義。
  • 金門戰役中,國民黨被俘的最高將領,是由解放軍日本籍戰士活捉的
    然而,在這場失利的戰鬥中,解放軍卻湧現了許多英雄。  在這些英雄中,包括一個日本人。  他就是第28軍82師224團的黑田。  黑田也是解放軍參加金門戰役唯一的外國籍戰士。  隨後,他志願加入了解放軍,在特務1團(後為244團)1連擔任擲彈筒手。為此,他先後參加過萊蕪、孟良崮、濟南戰役以及淮海、渡江戰役,再參加了解放上海、福州、平潭等戰鬥。  這一次,他又參加了金門戰役。  1949年10月25日凌晨,第244團在金門島搶灘登陸後,在激戰中遭受重大傷亡,戰局越來越危急。
  • 你沒看錯,歷史上確實存在「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
    看到「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這些字,你的第一反應是:是不是寫錯了?眾所周知,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中國共產黨絕對領導之下的革命軍隊,這是人民軍隊的建軍原則。然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上,曾經存在過一支特殊的部隊,它就是1949年8月4日長沙和平解放時誕生、只存在了77天的「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部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這5個國民黨將領戰死之後,得到解放軍的厚葬,他們都是誰?
    在解放戰爭時期,有不少國民黨將領淪為了蔣介石打內戰的工具,有一些最終還死在了戰場之上。作為軍人來講,他們有的曾在抗日戰爭時期立過功,為抗擊日本侵略者作出過貢獻,最後馬革裹屍,死在戰場之上,也算是合格的軍人。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5個在解放戰爭時期戰死的國民黨將領,他們在戰死之後,得到解放軍的尊重,並予以了厚葬。
  • 韓戰停戰談判,為何超過2/3的志願軍戰俘拒絕返回大陸?
    志願軍戰俘回到臺灣這其實是一個陷阱,因為他們是提前了解到被俘虜的志願軍裡,很多都是原國民黨軍隊士兵,所以對我黨的忠誠度不夠高,有少數人確實是想回蔣介石手下去,於是他們可以打著保護人權的幌子當時的新中國正是風雨飄搖的時候,國力十分弱小,在某種程度上,必須也只能尊重莫斯科的意見,這也是為了國家層面的利益和政治威望著想。後來在蘇聯的斡旋下, 1953年4月26日朝鮮停戰談判重新啟動,再後來為了整體利益考慮,中朝接受了所謂的「自願遣返」戰俘原則。
  • 因為有他,這支軍隊成了「菩薩軍」!
    平型關戰役一個多月後的11月4日,115師在三百公裡外的廣陽(今屬山西昔陽)伏擊了日軍20師團的先頭部隊,第40旅團第79聯隊主力。這次俘虜了3名日軍,這是我軍第一次活捉日軍,其中輜重兵軍曹加藤幸夫,還是343旅參謀長陳士榘親自捉來的。
  • 國民黨的中將軍長,1946年被俘虜,公審後被槍決
    謝文東是國民黨的中將,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謝文東作為國民黨的高級將領,是要被關入監獄成為戰俘並接受改造的。雖然我黨對於戰犯的態度是寬容的,但是對於謝文東卻在公審後立即執行了槍決。謝文東究竟做了哪些事?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
  • 11萬國民黨軍據守的堅城濟南,解放軍為何僅用八天就將其拿下?
    ,因為解放軍在這次戰役中不但一次性消滅了數以十萬計的國民黨軍,還揭開了淮海戰略決戰的序幕,這就是解放戰爭後期著名的濟南攻堅戰。濟南城外的山地,只是國民黨軍的第一道防線,在這之外,還有外城和內城兩道防線。解放軍部隊在東西線同時得手後,立即展開了對外城國民黨軍的夾擊。雙方圍繞商埠、千佛山與四裡山激戰不斷。城西的解放軍部隊,利用吳化文部讓出的防線,一路深入,在琵琶山和古城等處同敵人打了個遭遇戰。
  • 功德林監獄能關1000多人,國軍戰俘想進入,需要達到什麼級別?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解放軍順勢接管了功德林監獄,之後的功德林監獄成為了羈押和改造戰犯的重要場所,功德林監獄中共計有17幢監獄房,有350多個房間,最多能關押戰犯
  • 與日本共產黨創辦戰俘工農學校
    ——人民解放軍對日軍戰俘改造紀實(二)陳 輝1941年5月15日,延安八路軍大禮堂坐滿了八路軍官兵,主席臺上懸掛著毛澤東的肖像和日本已故革命領袖片山潛的遺像,兩旁掛滿了延安各界送來的賀旗和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人的題詞。來自延安黨政軍的2000多人和許多日本人歡聚一堂,在這裡共同慶祝日本工農學校首批學員的開學典禮。
  • 國民黨海軍艦艇四宗起義失敗始末
    從1949年2月至12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國民黨海軍就有21起海軍起義,起義艦艇97艘,起義官兵3800多人。這些海軍艦艇和部隊的起義、投誠,削弱了國民黨海軍的有生力量,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他們的功績載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史冊。但起義發動後又不幸失敗的起義人員,對於瓦解國民黨海軍同樣起到了積極的貢獻,同樣也功不可沒。本文所擷取的4宗起義未能成功的經過,便屬這類。
  • 志願軍戰俘中的敗類魏世喜,滿嘴仁義道德,可是壞事一件沒少幹
    我軍入朝部隊在解放戰爭後期補充了大批國民黨俘虜,由於審查不嚴,一些壞分子到了朝鮮戰場主動投敵,比如在俘虜營中職務最高的聯隊長王順清是原國民黨營長,戰俘中第一任國民黨支部書記魏世喜是原國民黨中尉。魏世喜一到戰俘營,馬上把藏在棉衣裡的,他在國民黨軍隊中任中尉的任命書,交給了國民黨特務,因此,他免受皮肉之苦。到七十二聯隊後,馬上被王順清指定為軍官大隊的小隊長。魏世喜上任之初,就碰到這樣一件事∶小隊裡有一個姓寧的戰俘,到戰俘醫院看病時,偷了別人的一條褲子藏到廁所裡,被當場捉住。
  • 他是國民黨陸軍上將,陣亡後,一位戴眼鏡的解放軍將他埋葬
    他是國民黨陸軍上將,陣亡後,一位戴眼鏡的解放軍將他埋葬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國共雙方的高級將領中有很多都是黃埔同學。他們在戰場上是軍人,站在對面的是敵人,在戰場下卻是師生、是同學、是朋友。熊綬春是江西人,國民黨陸軍上將,曾在抗日戰爭中也打過幾次硬仗,特別是在打通滇緬路時,他率103師血戰松山一仗,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算是一條漢子。 1948年12月11日,黃維兵團的85軍被殲後,接著熊綬春的14軍也遭到滅頂之災。
  • 全面抗戰爆發後,八路軍俘獲6959名日俘,國民黨軍隊又俘獲多少?
    當時已經11月,距離全面抗戰已經過去了四個月的時間,這才抓到第一個戰俘,不得不感嘆日軍戰俘的難抓。而此時的國民黨軍隊同樣也是感受到了這一點,一個戰俘都沒抓到。 今天,我們就從兩軍所俘獲的戰俘來看,雙方究竟分別俘獲了多少名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