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最成功的動物是人類,那麼進化最成功的植物是什麼?

2020-12-09 子皓新說V

提起達爾文進化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目前為止關於物種的起源發展最普遍被人接受的一種說法。

人類作為目前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無疑是地球上進化最為成功的物種,那麼你知道地球上進化最成功的植物是什麼嗎?

這個問題首先還是要從地球的改變說起,自從人類創造了農業以後,巖石圈、大氣圈和生物圈都受到影響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地球整體的面貌也被大改造了一番。

人類對地球的影響,就是伴隨著農業的發展一步步加深的,根據地質年代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地球的歷史用宙、代、紀、期來替代,比如現在的地球就處於顯生宙、新生代、第四紀、全新世。

圖片來源於網絡:地球整體的面貌也被大改造了一番

不過也有學者有不同意見,他們認為人類的活動已經把地球推向了一個新階段,即「人類世」,而人類世開始的標誌,就是一萬多年前的農業革命。

即使我們從小就可以在動物園裡看見野生動物,電視節目裡也經常能見到它們的模樣,但是不得不承認,真正的野外早就不屬於野生動物了。

就拿狼這種生物來說,它們的生命力是出了名的頑強,對環境有極高的適應能力,即使在沙漠和極寒地區也能存活下來。可如今,全球範圍內的野生狼都不到二十萬隻了。

至於老虎和獅子這種叢林猛獸,在如今的野外也再難找到。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狗作為狼的馴化產物,在人類的飼養下數量已達到四億之多。溫順可愛的貓咪數量高達六億隻,卻和老虎獅子同屬一科。

這足以說明,野生動物的黃金時代早已過去,如今但凡能在地球上廣泛分布的大型動物,要麼是人類,要麼就是人類飼養的家畜寵物。

圖片:電視節目裡的野生動物劇照

不過我們所說的是除去昆蟲這種動物以後的結果,由於它們的體積太小數量太多幾乎無處不在,所以此處不做考慮。

進化論講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規則。通俗的來說,就是如果一種生命無法把自己的基因在地球上廣泛擴張,那麼它就不會被自然選擇,最終會成為被地球拋棄淘汰的產物。

有意思的是,如果光看基因的擴張率,有一種動物的進化要比人更加成功,那就是家養的牛。

因為按照重量來算,全球的70億人加起來總重也不過三億噸上下,而全球飼養的牛足足有15億頭,總重量高達7億噸,基因擴張的程度要比人類高上許多倍。

只不過,它們從出生開始就被人類擺布,要麼用於生產牛奶,終生都被囚禁著;要麼就吃不了幾年東西就被送去屠宰場了。家牛生存的意義就是為飼養他們的人類提供服務,沒有權力和生存自由。

所以綜合評價,人類才是進化最成功的物種。既然人類對自然的影響如此之深,我們也就不難知道世界上進化最成功的植物是什麼了,肯定和人類也離不開關係。

圖片來源於網絡:飼養的牛

它們分別是小麥、水稻和玉米。是不是覺得很耳熟呢?其實這就是世界公認的三大糧食作物,涵蓋了世界上所有國家人民的主食,隨便挑一樣出來都有七八億噸的年產量。

別的植物產量和它們一比,都是九牛一毛,雖然都是為人類服務,但是植物卻比動物要悠閒自在得多。

不用被束縛在狹小的地方,還能曬曬太陽進行光合作用,時常享受澆水、除草,佔據著肥沃的土地,整天被人類伺候著瀟灑一生,只要最後提供點種子給人類吃就行了。

比起數量稀少的野生動物,不管去到哪一個地方的野外,依舊能夠發現大量的野生植物、雜草野花之類的,因為人類把最肥沃的土地留給糧食作物,並不會為了一塊可能種不出糧食的土地去清除野生植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糧食作物是人類的主人也不為過,畢竟它們住的土地可比人類的好得多,一方面,人類讓小麥、水稻和玉米為自己所用,另一方面,人類又何嘗不是被這些糧食作物馴化了呢?

圖片:給水稻除草劇照

遠古時期,尚未出現農業的時候,人類最早是以狩獵和採集為生的,他們常年穿梭在叢林中,練就了一身好本領,這種情況下,讓他們低下頭彎著腰進行耕種是一件傷害身體的事情。

人類的身體並不是為農業生產而生的,彎腰施肥、挑水澆水這類工作,常常會導致軀體腰酸背痛,甚至落下疾病,雖說後來的人們已經開始用動物代替一部分人力,但是還不能在耕種時完全不出力。

看似被吃的糧食作物,恰恰又是馴服了人類的受益者,它們雖然和家禽家畜一樣被人類吃,卻又和家禽家畜有著本質的區別,家禽家畜一旦被吃掉,就是生命的結束。

而無論是小麥、水稻還是玉米,都不過是一年壽命的草本植物,哪怕沒有被人類吃掉,在野外也活不過一個冬天,與其這樣還不如被人類吃掉,人類還會視若珍寶地留下它們的種子,第二年再精心呵護培育。

圖片:人們低下頭彎著腰進行耕種劇照

總之,從生存條件和地位上來看,糧食作物可比被人馴養的動物們活得好多了,凡事都有兩面性,一直站在人類的角度高高在上審視其他生物,自然可以得到人類至高無上的結論。

但是倘若換成動植物的角度來觀察人類,就會大大顛覆你以往的認知,難道被人類吃掉就代表失敗嗎?

它們又何嘗不是從出生就在享受著人類提供的服務,大自然並不因人類的身份而過度偏心。

儘管我們可以確信,人類是地球上進化最成功的物種,小麥、水稻和玉米是地球上進化最成功的植物,我們卻不能草率地斷定,這二者之間誰更加高貴。

畢竟自詡聰明的人類,一直在糧食作物設置的「圈套」中忙得樂此不疲,只是為了它們身上那點種子,就辛辛苦苦探索了一萬年才摸到點頭緒。在植物的眼中,這難道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地球上進化最成功的植物小麥、水稻和玉米

儘管現在的科學技術已經十分發達,我們研究出了各種科學種地法、以機械代替人力種地,使得農業產業逐步脫離了「靠天收」的局面,但這也只是這幾年才逐步發展起來的而已。

在過去的數萬年中,人類一直是小麥、水稻和玉米等農作物眼中,一個成天為了自己的種子累死累活的傻子。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圖文由子皓新說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如果說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是人類,那最成功的植物一定是它!
    說到這個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是什麼?毋庸置疑,人類絕對是第一,我們已經可以改造整個地球的能力。除了自然界本身,再也沒有任何生物會對人類產生多少毀滅性的打擊了,我們已經進化到地球上生物的究極階段了。植物中的巨無霸 巨杉那地球上最成功的植物又是什麼呢?這是一個巨大的話題,我還是覺得首先應該是這種植物已經進化到了極致,在自然界基本上沒有天敵,並且可以有足夠的能力去抵抗大部分的自然災害。我推薦一個,巨杉樹。
  • 從不同角度看,每種動物的進化都是成功的
    世界上有很多動物,學過生物的都知道,人類是最高等的動物,小編認為這是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命題。最高等的定義是什麼?如果從智力看,我們當仁不讓是最高等;從器官的複雜程度看,似乎也是最高等,但又不很對,比方說牛有四個胃人類只有一個胃。
  • 植物進化成對人不可見的形態?植物有可能變成動物嗎?
    近年來,來自中國和埃克塞特大學的植物學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中國橫斷山脈一種名叫貝母的植物正在變得越來越不可見。它們變得和山脈背景色愈發相近,為得就是躲避人類的收割。每當收成季,若不仔細看,它們能比較容易地在人們的視野裡消失,正如變色龍一樣,貝母正在進化成一種新的顏色形式。
  • 進化最成功的大型貓科動物,它們為什麼會突然滅絕?
    最成功的「劍齒虎」屬於貓科動物的劍齒虎共有3個族:後貓族、似劍齒虎族和劍齒虎族。似劍齒虎族中包括短劍劍齒虎、鋸齒虎和異劍齒虎等著名的種類。短劍劍齒虎是生存於1500萬~200萬年前歐洲、亞洲、非洲及北美洲的一類大型劍齒虎。
  • 進化論是人類已知的最可怕的理論?進化永遠不會停止?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人類已知的最可怕的理論無非就是「進化論」,進化論很可怕,因為人類不知道進化論的終點在哪裡,同時人類未來會進化成什麼樣子,也是無法進行說明的。當然對於人類的進化,如今人類偏向的進化論就是「達爾文進化論」,並且研究推論除了人類的起源,但是並沒有說明人類持續進化下去會稱為什麼樣子,所以人類已知的最可怕的理論,達爾文進化論必然是其中的一個,我們就簡單來看看情況。
  • 植物也有「大智慧」,研究發現:人類正在逼它們快速進化
    植物為何要偽裝自己呢?其實答案很簡單,我們都知道,植物是自然界生態系統中的低端,食草動物們以它們為食,一些植物為了避免自己被吃掉,就會儘量將自己和周圍的顏色混為一體,這樣對於很多食草動物來說,就會很難發現了。 貝母也是如此,研究者發現,很多貝母都會從原本的黃綠色,變成灰褐色,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和周圍的巖石等混為一體。
  • 選錯了進化方向,恐龍1.6億年沒進化出文明,人類僅用了四百萬年
    有人稱再給恐龍1億年時間,恐龍依然進化不出智慧。智慧的誕生本來就是非常偶然的事情,地球上出現了300萬種動物中,也只有人類變成了高等動物,誕生了智慧,形成了文明,這種概率不亞於刮彩票。人類創造的文明不同於螞蟻、蜜蜂那樣的低等群落文明,裡面包含了美輪美奐的建築、各種各樣的工具以及劃時代的科學技術,其與螞蟻等依靠個體生物習性形成了部落分工文明完全不同。
  • 進化論只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假設,人類真的是從猿進化來的嗎?
    人類並沒有停止進化,反而是可能產生了分極進化,智力進化越來越明顯,身體進化模糊,推測未來人類通過智力方式改變身體結構或組成形式,以達到最佳生存狀態。或許這就是宇宙本身發展的某種規律。現在的疑問是宇宙的發展僅僅就是毀滅嗎,假設宇宙是周期性存在,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感覺不應該是存在即是毀滅。
  • 如果進化論是正確的,為什麼很長時間沒有看到人類進化?
    足以見得人們對進化論的懷疑程度,而且大部分都有這樣的疑問:既然進化論是正確的,那麼我們為何沒有看到目前地球上的生物進化呢?沒有看到人類在進化?沒有看到因為自然選擇而造成生物性狀發生變化呢?其實自然選擇所導致的生物性狀改變,也就是發生進化一直就存在於我們的身邊,只不過我們缺少一雙發現生活的慧眼。
  • 動物還會進化嗎?
    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看到大象住在家裡騎摩託車的那一天,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以及其他生物--已經達到了進化的頂峰。人類和動物都在不斷進化--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機率,放棄了不太有利的特徵。這個過程從最早的生物開始,一直持續進行。
  • 人類進化流傳最廣10大錯誤:人不是猴子變的
    對所謂「原始人飲食法」的支持有道理嗎?與粒子物理學相比,人類的進化似乎不是一個太複雜的課題,但也許正因如此,一些古怪荒唐或毫無根據的理論才自覺有理有據。  所謂的「水猿理論」解釋了人體的一些奇特之處,但這些解釋都建立在假設人類祖先曾生活在水中,並且像海洋哺乳動物一樣適應了水下環境的基礎上。該理論認為,體表無毛可以減少在水中活動時的阻力,有利於人類遊泳。但假如事實真是如此,那麼為什麼有的人毛髮旺盛?又為什麼人的腦袋上長著那麼多頭髮,這不會妨礙潛水嗎?
  • 選擇食用野生動物,是人類百萬年進化過程中的「退化」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在不斷的進化,為了適應自然環境,身體會先我們一步做出選擇,有些時候,生物的進化可能並不正確,無法很好地去適應自然環境,甚至是做出一些錯誤的進化,導致這種生物在歷史的長河中小時,正確進化,並且可以遺傳下來的例子少之又少。那麼,人類身上是否有一些不好的例子呢?
  • 人類演化過程中,曾存在17個人種,為何只有智人進化成人類?
    提到人科動物,你會想到什麼?在地球上,人科動物只有現代人這一種,分布於世界各大洲,經過漫長的進化後,最終成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人科動物可是曾經有17種的,他們都去哪了呢?
  • 進化將把人類帶往何處?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你考慮到這一點時:智人可能會發展最快,成為文明最原始的「下一個」。換句話說,在人類進化中向前發展的最好方法可能是回到文明時代來研究「未接觸者」。但是,出於倫理原因,科學家們不願研究無爭議或極端孤立的人類,因為研究人員可能會帶來一些病原體,這些病原體是孤立的人無法抵抗的,或者是會永遠改變傳統生活方式的現代技術。
  • 5000萬年來,人類在不斷進化,為何眼睛卻毫無進化痕跡?
    靈長類動物的視覺系統靈長類動物的出現,讓人類有機會誕生於地球之上,發展到現在,靈長類動物也被認為是動物中最聰明的種群之一。一開始,研究者認為,由於靈長類動物之間的巨大尺寸差異,一定會導致它們的視覺系統大小也存在著差異,不過通過研究卻發現,它們的視覺處理單元大小竟然全部是相同的,這是什麼意思呢?
  • 蝙蝠是什麼進化來的?
    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蝙蝠的進化過程一直是個謎。近日,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地球上蝙蝠的進化可能與5千萬年前地球急劇變暖有關。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出版的《1996年受脅動物紅色名錄》中公布了蝙蝠(翼手目)動物受脅狀況,指出處於極危險(CR)種類有26種,瀕危(EN)有32種,易危(VN)有173種。許多蝙蝠在自然界越來越少,趨於滅絕,嚴重的物種瀕危局面令人深思。蝙蝠是什麼進化來的?
  • 綜合進化論推翻進化論?人類起源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關於人類的起源,自從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發布之後,直到如今,進化論一直都是較為主流的一種解釋人類從何而來的理論。  在進化論成為主流理論之前,一般都認為人類來源於神的創造,也就是《神創論》。
  • 人類只是在歷史進化過程中僥倖留下的存在
    從達爾文的進化論面世以來,世界開始公認人是從猴子進化而來,人類從此被打下神壇,天選之子,上帝造人的傳說不攻自破,人類也被迫開始尋根之旅。人類是怎麼從猴子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畢竟和我們基因最接近的黑猩猩也和人類有著明顯的差別。人類在進化的幾百萬年裡,到底發生了些什麼?這一直都是考古學家孜孜以求的答案。
  • 為什麼沒有進化出三棲動物?
    截止到21世紀初期,地球上的動物種類已經多達數百萬種,為了更好的區分,人類把目前已知的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其中已鑑別的脊椎動物總類在46900多種,無脊椎動物130多萬種。而在脊椎動物中,又詳細分為五大類:魚類,爬行類,鳥類,兩棲類和哺乳類。
  • 進化史斷層:「海底人」存在嗎?窺探人類起源之謎|視古菌
    那麼,有沒有可能在進化過程中,有部分人類的原始祖先進化出了鰓這種呼吸器官,從而生活在幽深的海底深處?如果海洋深處的確生活著「人類」,那麼他們會是誰?有人說,他們是史前人類進化的一個分支。毋容置疑,生物進化是有分支的,人類也有分支,比如尼安特人。那麼,人類最原始的祖先,在進化過程中,有沒有可能進化出兩個分支:陸生和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