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截止到21世紀初期,地球上的動物種類已經多達數百萬種,為了更好的區分,人類把目前已知的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其中已鑑別的脊椎動物總類在46900多種,無脊椎動物130多萬種。而在脊椎動物中,又詳細分為五大類:魚類,爬行類,鳥類,兩棲類和哺乳類。在這些分類裡,只有兩棲動物既可以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陸地上生活,可它們為什麼沒有進化出飛行的能力,成為三棲動物呢?
兩棲的定義
其實三棲的概念並不存在,雖然兩棲動物指的是幼體可以在水中生活、成體可以在水中亦或可以在陸地的動物,但三棲指的也並不是海陸空。並且兩棲其實是個較低等的概念,因為在進化的過程中,兩棲只是生命從海洋走向陸地的過渡階段,它們的幼體部分還保存著最原始的成長方式,而更高等的生命都已經走到了陸地,兩棲動物從遠古時期起就停在了進化之路上,永遠比其它陸生脊椎動物的低一個等級。
所以我們稱它們為兩棲動物只是因為:
它們生活的棲息地需要有兩個,因為它們的幼體離不開水。兩棲只是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而已。而如果生物想進化成三棲動物,就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必須有三個棲息地,即海洋、陸地、天空,其中主要生活和成長的棲息地為陸地。它們只能位於生命進化的頂端,即非常高等的生命。但,三棲動物真的存在於進化之路的分支中嗎?
三棲動物真的可能進化出來嗎?
從上面的第一個條件來看,三棲動物誕生地只能是陸地,因為如果想要滿足「三棲」的條件,它就要擁有飛行能力——翅膀。而如果誕生在海洋,就不會擁有翅膀,只有蛋生或胎生才有可能滿足擁有翅膀的條件,翅膀要足夠厚,這樣才能防止在水中浸溼翅膀。三棲動物不能在水中過長的停留,並且有兩種呼吸方式,或者它們可以像鯨一樣,在潛入海底一段時間後,需要浮出水面進行呼吸。
第二個條件則更為苛刻,因為我們至今也不知道生命進化的終點在哪裡,但如果有三棲動物,那麼它的生命層次一定會進化到一種很高的程度。就像魚剛走到陸地時一樣,三棲動物甚至沒有天敵,畢竟飛翔能帶來巨大的優勢,三棲動物自誕生開始,就直接站立在所有生物的頂端……可遺憾的是,三棲動物還是不會進化出來,最直接就表現在:地球曾經沒有,現在也沒有。
生命的進化並不是完美的,或者說至今為止的所有生命都還不完美,但在不完美的同時,每一種生物都有著自身族群的優點,比如鷹的眼睛、獵豹的速度和人類的智慧;反之也一樣,鷹不會奔跑、獵豹不會飛,而人類的身體相比於動物也更加脆弱。只有存在缺點,我們才會想方設法的去進化我們的長處,如果大自然不小心真的進化出了一種全能的「三棲」動物,那麼它自誕生日起,或許也代表著自身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