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為什麼沒有三棲動物?未來會演化出三棲動物嗎?

2020-12-23 鍾銘聊科學

其實,我們都誤解了兩棲動物的概念,兩棲動物並不是既能在水裡生活,又能在水裡生活的物種。因為按照這樣的標準劃分的話,大多數鳥類都是三棲動物,它們既能夠潛水捉魚,又能夠在陸地上行走,還能夠在空中飛行。

但其實鳥類只屬於單棲生物,之所以是單棲動物,實際上是因為人類對兩棲動物的定義。

兩棲動物

兩棲動物是指:幼體在水中生活,而成熟的個體可以在陸地上生存的生物。再者,兩棲生物都是變態生物,也就是說幼體與成熟個體發育時具備不同的形態,其實兩棲動物不僅形態不同,連身體器官都不同,比如:青蛙幼體通過腮部呼吸,而成年後的個體使用肺部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其實兩棲動物屬於比較低級的動物,屬於從水生到陸生的中間形態,這是因為在陸地生存的動物為了後代的安全,要麼通過胎生,將後代孕育,要麼通過羊卵膜的方式,將後代孵化,這樣都可以避免後代被別的生物所吞噬。

然而兩棲動物雖然成熟的個體可以在陸地上生存,但它們卻離不開水,在繁衍時也只能將後代繁衍到水中,然後不管不問。

由於水中有很多水生動物會以這些卵為食,導致該生物後代數量大大減少,為了避免自己的卵全部被吃,它們通過繁衍數量眾多的卵,來抵禦外界的環境。這樣就導致了,每個卵能夠接收到的營養物質有限,成活率不如卵生以及胎生的成活率高。但兩棲動物可以用數量的優勢,來取代生活率不足,這樣也會有足夠數量的個體生存,該物種也不會滅絕。

但是兩棲物種對生活環境有要求,只能生活在水域附近,不能離開水太長時間,所以它們的生存範圍不如其他陸生動物範圍廣。

三棲動物

根據兩棲動物的概念,三棲動物應該是:幼體在水中出生,青年期在陸地生活,壯年時一飛沖天。還有,身體的器官也要完全變態,幼年時使用腮部呼吸,成年後使用肺部呼吸,而壯年時可能使用皮膚呼吸。

首先我們知道,即使飛行能力再好的鳥兒,也總有飛累的一天,不會永遠不下來,畢竟它還要覓食、休息、交配等,所以鳥兒不符合一飛沖天的要求。

再者,即使一些兩棲動物身體會變態發育,但也不會等到成年個體時就不需要獲取能量,或者通過捕獲空中的塵埃顆粒就可以生存了,當它們在捕食的過程中,仍然會在陸地上生活。而我們知道,目前還沒有任何個體符合這個定義。

未來會有三棲動物出現嗎?

未來應該不會有三棲動物出現。

這是因為生物沒有必要在天空生活。雖然天空的區域更遼闊,生存空間範圍更廣,但是天空中沒有可以藏身的地方,一些肉食性鳥類可以很容易發現它們,並捕食。所以它們需要陸地作為藏身的地方。

再者,天空中的能量不足,三棲動物在天空不返回陸地時會很容易餓死。

其次,之所以不會出現三棲動物,最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動物已經告別了水中產卵的方式,採用卵生、或者胎生。這樣孵育後代可以使得後代成活率更高。所以,其他動物沒有必要再捨棄現有的特徵,再次將後代產於水中。

最後,三棲動物的呼吸方式應該區別於用鰓呼吸以及用肺部呼吸,可能會使用皮膚呼吸。但是皮膚呼吸的效率不高,所以有些生物只是用皮膚呼吸作為輔助,主要的呼吸方式仍是通過腮部或者肺部。

正是因為以上這些限制,所以三棲動物才沒有出現。

總結

兩棲動物是指,同一種生物,幼體和成年期生存的方式不同,身體結構也有所不同。按照這個標準,三棲動物應該屬於: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成年後在陸地上生活,用肺部呼吸;老年之後在天空生活,用其他方式呼吸。

目前,沒有三棲生物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沒有生物能夠永遠在天空中生活,以及使用其他方式作為主要呼吸方式。

相關焦點

  • 自然界中有沒有三棲動物?為什麼?
    因此,兩棲動物的定義並非只有水陸兩棲,還要同時滿足上面說的4個特徵(第五個不是必選項,因為兩棲綱蚓螈目的四肢已退化)既然有兩棲動物,為什麼沒有三棲動物?上面我們說了兩棲動物並不是狹義的指水陸兩棲,因為滿足這一項的動物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如果要滿足三棲動物的話,必須要同時滿足兩棲動物的所有特點,再加上可以飛行。
  • 為什麼沒有進化出三棲動物?
    在這些分類裡,只有兩棲動物既可以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陸地上生活,可它們為什麼沒有進化出飛行的能力,成為三棲動物呢?兩棲的定義其實三棲的概念並不存在,雖然兩棲動物指的是幼體可以在水中生活、成體可以在水中亦或可以在陸地的動物,但三棲指的也並不是海陸空。
  • 為什麼沒有三棲動物?是不是因為地球不允許它存在?
    動物和植物一起創造了一個美麗的自然界,不過動物比植物還要高級。那你知道地球上總共有多少種動物嗎?其實科學家也不知道答案,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發現了4.7萬種脊椎動物,130多萬種無脊椎動物,所有動物都包含在這兩個大類裡面。而脊椎動物又比無脊椎動物更加高級,被劃分成哺乳動物、爬行動物、魚類、鳥類、圓口類和兩棲動物。
  • 地球上面,誕生了上百萬種生物,為什麼沒有進化出三棲動物?
    地球上面,誕生了上百萬種生物,為什麼沒有進化出三棲動物?直到目前為止,我們人類在地球上面已經發現一百多種生物,這些生物的種類雖然不足地球生物歷史圈的10%,但是對於地球來說,依舊是一個極度輝煌的時候,而且還誕生了智慧生物人類,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能夠幹預地球生物未來的走向了。
  • 既然有兩棲動物,為什麼沒有三棲動物?
    而通常我們人類也把動物分為陸生動物,水生動物,兩棲動物三大類,一些人可能會想,大自然中既然有兩棲動物,那麼有三棲動物的存在嗎?既然我們探討大自然中是否可能會有三棲動物的存在,那就需要好好了解一下兩棲動物是怎樣的,通常來說兩棲動物是指動物幼年的時候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過身體上的變態發育,成年的時候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水陸兩棲。
  • 地球物種繁多,為什麼沒有三棲動物,未來有進化出來的可能嗎?
    地球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我們人類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到21世紀初的時候,地球上大約有百萬種生物。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正如我們人類一樣,每個人的喜好也是不同的,大千世界正是因為種種不同才變得如此有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人類過去是怎麼演化的?未來會演化成永生生物嗎?
    之後,由於火山灰遮擋了太陽,導致太陽光線無法進入地球表明,地球溫度開始下降,植物的光合作用變弱,生產的能量也會大幅減少,此時一些體型較大的生物因此而滅絕。這仿佛是一場為恐龍量身定做的大滅絕,在這次大滅絕中,非鳥類恐龍全部滅絕,鳥類恐龍憑藉著體型較小的優勢倖存一些,演化成了今天的鳥類。
  • 世界上為什麼沒有進化出能噴火的動物?
    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學會使用和保存火種是人類文明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經過這個階段以後,人類不但豐富了自己的食物來源、改進了食物的進食方式,而且極大地拓展了生存和活動空間,還有效地保護了自身免受自然和其它野生動物的侵襲。火這麼有用,那麼為何沒有進化出會噴火的動物呢?其中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成本和代價的問題。
  • 人類會保護其他動物,動物也會保護別的動物嗎?為什麼?
    人類會僱保鏢來保護自己,那在動物界,動物也會保護別的動物嗎?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它們的動機和人類的,是有差別的。陌生人和主人在激烈打鬥,會讓狗子非常緊張害怕,這個時候就容易失去控制,潛意識裡不會咬主人,就只會咬陌生人了。 像這樣的例子,在自然界還有很多,例如螞蟻飼養保護蚜蟲,是為了獲得食物;海葵和小丑魚共生,互相保護互惠互利;還有犀牛和犀牛鳥,犀牛保護犀牛鳥,而犀牛鳥保護犀牛免受寄生蟲的傷害。
  • 如果人和動物沒有生殖隔離,會生出半人馬嗎?
    很多人以為沒有生殖隔離,那麼人和其他生物繁衍時,可能會繁衍出許多稀奇古怪的生物,比如:半人馬,人魚,鮫人等。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沒有生殖隔離的世界想了解生殖隔離究竟是科學還是偽科學,我們首先要清楚為什麼會出現生殖隔離。我們知道,地球生命起源於地球,而且很可能起源於海底熱泉口。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一路演化到今天,它們會不會變成「恐人」?
    那麼,如果恐龍沒有滅絕,發展到今天它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其實,此前一直都有一種觀點認為,恐龍的滅絕其實和人類有著很大的關係,或者可以說,如果恐龍不滅絕,人類就不會出現。在「神創論」的觀點中,是為了人類的出現,才為恐龍製造了一場可怕的物種大滅絕。
  • 哪種動物可以殺死東北虎,為什麼沒有動物敢吃東北虎?
    之所以會如此,其實和自然界食物鏈有關。 自然界食物鏈 在地球上,生物分為三種類型: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其中消費者又分為一級消費者(食草動物),二級消費者(雜食動物),三級消費者(食肉動物),也有分得比較細,把消費者分為4-5級。
  • 為何自然界沒有會噴火的動物?是被阻礙了?和這3個原因有關!
    為何自然界沒有會噴火的動物?是被阻礙了?和這3個原因有關!噴火生物影響其他生物生存首先第1個原因,火的燃點溫度比較高,沒有任何一個動物可以輕鬆駕馭,水的沸點溫度達到100攝氏度,在70攝氏度左右,人類都會接受不了,而火的溫度比水的溫度要高出幾倍,沒有任何一個動物的器官可以承受。還沒練習學會噴火,便把自己的身體燒壞了,有一點得不償失了,許多動物無法承受高溫的傷害。
  • 為什麼人類沒有演化出翅膀?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再經過幾百萬年的基因變異,人類會不會真的演化出翅膀?人類會演化出翅膀嗎?  首先,我們要為翅膀下個定義,並不是說背部多了一個小肉翅,就可以成為翅膀,而是要能夠像鳥類或者蝙蝠一樣能夠在天空中飛行的,才叫做翅膀。
  • 樣都演化了多年為什麼人類擁有文明,恐龍卻沒演化出文明呢?
    但是我們人類真的是因為進化出來的嗎? 從某種程度上講,人類和恐龍都很相似,都佔據地球主要的生態位;都對自身所在的生態系統有著重要影響。 但是人類和恐龍也有明顯的不同,那就是恐龍沒有演化出文明,而人類擁有了文明。
  • 為什麼人類沒有發展出攻擊性的器官?
    為什麼人類沒有發展出攻擊性的器官?2020-10-16 0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題圖:《阿凡達》為什麼人類沒有發展出攻擊性的器官
  • 除了人類,自然界中還有沒有可以馴化動物的動物?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馴服只會發生在人和動物之間,而且是人馴服動物。馴服是什麼意思呢?簡單的說馴服就是一種動物利用各種手段使另一種動物順從自己。那麼,在自然界中,除了人,還有沒有動物馴服另一種動物的例子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幾種自然界中的馴服成功的例子。
  • 為什麼海豹和豹那麼相似?海豹是陸地上的豹演化的嗎?
    海豹憨態可掬的模樣各位應該是很熟悉了,不得不說這種動物長得還真有點像豹,儘管它們一個在陸地,一個在南北極附近,但還是有人認為海豹是陸地上的豹長期在海洋生活演化而成的,真是這樣嗎?它們跟海豹有關係嗎?豹是貓科動物豹屬下的一種動物,非洲以及美洲和亞洲都有廣泛分布,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超強,特別是捕獵時豹的奔跑速度,一直都以豹的速度來形容跑得快,可見豹奔跑的速度是極快的。
  • 為什麼自然界的動物不擦屁股,而人類要?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地球的生物種群非常龐大,可以說至今人類都沒有完完全全的將所有物種找到,主要就是有生物的消失和新生,並且物種的大小不一樣,就很難確定出所有種群。而最近大家又在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麼自然界的動物不要擦屁股,而人類要?這個確實是一個奇葩的問題。並且與人類非常接近的生物——倭黑猩猩、黑猩猩都不存在擦屁股的情況,所以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是什麼情況。為什麼動物不擦屁股?
  • 自然界沒有了野生龜會怎樣?
    龜類是一種存在地球上已經很久遠的動物了,存活的歷史也得超過億年了吧。不僅世界各地有著龜類的化石,還有著各自關於龜類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到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選擇龜類作為自己的居家寵物飼養。逐漸演化成我們現在的繁殖種群。但是如今野外龜類,大部分都面臨著威脅,生存威脅或者滅絕威脅。大家也許會想到,就算是野外的龜類都功能性滅絕了,我們還有大批量的人工飼養龜,這個物種不至於滅絕的。沒錯,物種滅絕倒不至於,但在野外再也看不到龜類的蹤跡了。這難道有什麼危害不成?你說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