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指間味集」關注我們
餃子,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麵食之一,距今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在我國北方地區,餃子也是人們最常食用的正餐主食,家家戶戶幾乎都會包餃子。包好的餃子下鍋一煮,端上桌熱氣騰騰,可謂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關於煮餃子這事,大家應該聽過這麼一句諺語,三滾餃子兩滾面。這裡的「三滾餃子」,指的就是煮餃子的過程中需要加入3次水。這背後的科學依據是什麼?為什麼需要加3次水呢?下面就具體來說說。
煮餃子為啥要加3次水?煮餃子的時候,我們要做到既能把餃子煮熟,又不能把餃子皮煮破,這時候對水溫的要求就很高。
需要1000道經典菜譜、1000多種小吃和500道醬料配方的,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指間味集」即可自動獲得。
我們來總結下煮餃子加3次水的原因:
1、水在劇烈沸騰狀態時,餃子翻滾得也比較厲害,容易把餃子皮撞破,因此需要加涼水降下溫;
2、餃子在煮的過程中,肚子會慢慢鼓起來,如果水溫持續過高,餃子很快就會被撐破,這時候加涼水降溫,可以讓餃子肚子縮回去,防止餃子皮被撐破;
3、餃子在煮的過程中,雖然水沸騰了,但是裡面的餡並沒有完全熟透,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煮製,因此需要加點涼水,緩和下水溫,這樣外皮不容易被煮爛,也給餃子餡充分煮熟的時間。
關於煮餃子不破皮的小貼士上面說到了煮餃子要加3次水的原因,其實無外乎就是把餃子煮熟,同時別把皮煮破。除了「三滾餃子」這個方法外,還有其它的方法可以避免餃子煮破皮嗎?下面就分享給大家2個煮餃子不破皮的小貼士。
煮餃子的時候,先往水裡加點食鹽,等鹽溶解了再放餃子,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餃子黏連或者破皮。這背後的原理是,煮餃子的時候,水裡會溶入大量的澱粉和蛋白質,很容易發生黏連破皮的情況。加了鹽後,鹽會以離子的形式和澱粉、蛋白質結合,這樣餃子皮就會比較滑爽,也不容易粘在一起,從而發生破皮的情況。
大家只需牢記一句口訣,先蓋鍋蓋煮餡,再開鍋蓋煮皮。餃子下鍋後,簡單攪動,就要蓋上鍋蓋先煮餡,待鍋中水沸騰後,就要把鍋蓋揭開,煮餃子皮。這是因為如果一直蓋著鍋蓋煮,水溫高,水分又蒸發不出去的情況下,餃子就容易破皮;而餡比皮難熟,先蓋上鍋蓋,讓餡內聚集足夠熱氣,之後再開鍋蓋時,餡內的熱氣也不會流失得太快。
需要1000道經典菜譜、1000多種小吃和500道醬料配方的,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指間味集」即可自動獲得。
結語煮餃子加3次水,既可以避免把餃子皮煮破,又可以把餃子煮至完全熟透,是非常實用的煮餃子技巧。此外,今天還分享給大家2個煮餃子不破皮的小貼士,在下次煮餃子的時候,就可以一起用上了。
▶聲明:圖文選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查看<小吃創業寶典>目錄,上百種小吃創業項目任你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