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要知道的中華民族十大人文始祖!

2021-02-13 東夏教育


中華文明是是世界上唯一從未中斷過的文明,而其他文明如埃及、印度、古巴比倫文明,由於文字問題已經全部中斷,中華文明是世界唯一既能考古證明、又有文獻證明的文明。三皇五帝的豐功偉績給後人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燧人氏:教人們鑽木取火、給禽獸命名,三皇之首。

神農氏:(一說即炎帝)嘗百草,制耒耜,種五穀,發明醫藥製作陶器,開闢集市,發現斷腸草等有毒。

伏羲氏:分出陰陽八卦,漁獵,婚姻制度。

黃帝:統一華夏、"鼎、井"的發明人,與岐伯討論病理,作《黃帝內經》。

顓頊:制曆法、創製九州。

帝嚳:訂立節氣、締造盛世。

堯:制定曆法、治澇河。

舜:帶動周圍的人認真從事,精益求精,杜絕粗製濫造的現象,設官、至孝,《二十四孝》中第一孝就是舜的故事,孝感動天。

三皇之首:燧人氏相傳為大巢氏所生,是上古時「火」的發明者。史書載:燧人氏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有異於禽獸,遂天之意,故為燧人。據史料記載,燧人氏發明了火和熟食之後,還發明了「結繩記事」,開創了「日中為市,交易而退」的易貨貿易。

燧人氏活動的時代只有號,還未形成姓。因此從史料上還未查到燧人氏其他後裔的姓氏。燧人氏的墓就在今河南省商丘市。

伏羲氏是燧人氏裔孫女諸英所生,由於智慧品德超常,加上又是先聖嫡親後代,因此被推為部族首領。伏羲氏作為部族聯盟首領居於陳,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陽縣。

伏羲氏不僅發明了漁網,大大提高了魚的產量,與此同時,還率領部族馴服禽獸,使牛、馬、羊、雞等許多動物成為家畜。

在文化上,他的功績首推畫八卦,創造了最原始的預測方法——卜筮。我國古典名著《易經》就是這門學問的集大成者。伏羲還始創周天曆數,定365晝夜為一年。自此開始,時間和年代有序,混沌蒙昧狀態結束。他還是中華正姓氏、制嫁娶的創始人。

據歷史記載,伏羲氏去世後葬於河南淮陽。如今淮陽的「太昊陵」,是古代保存下來的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古代陵墓之一。

伏羲氏本姓風(彭)。傳伏、宓二氏,又產生15個古姓氏,即女媧氏、柏皇氏、大庭氏、赫胥氏、方雷氏等。

同時,在「諸侯之姓氏」過程中,又重新確定了勾陳氏、黃神氏、皇覃氏、吳回氏、封胡氏和焦氏等。以上姓氏大多數成為今中華姓氏之源。

炎帝神農氏以教民種植穀物而為後世稱頌。炎帝族與黃帝族在古代是同一祖族分支出來的胞族。《國語·晉語》云:「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黃帝、炎帝」。

炎帝生於華陽城(今河南新鄭市)一說生於「列山石室」(今湖北省隨州北厲鄉縣神農穴),因長於今陝西鳳翔岐山縣東的姜水畔,故姓姜。

炎帝是古代原始農業的開創者,他率民眾進行百穀的人工栽培、種植,並發明了農用工具。能因天時,相地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教民藝五穀,因而農事興。被後人尊稱為「神農氏」。

同時神農氏還大力倡導商品交換,所以被譽為中華民族的「商祖」。在科技領域,炎帝創製了醫藥。後人繼承了他的遺志寫出了一部,中國醫學的開山之作——《神農本草經》。

在人民生活的改善方面,他使中國人民首次普遍食用鹽,大大改善了各種食物的味道,促進了人體的健康。據歷史記載,神農氏是因為品嘗百草而中毒去世的。炎帝陵位於今湖南省炎陵縣城西15公裡的塘田鄉炎陵村鹿原坡。

炎帝後裔有烈山氏、縉雲氏、三烏氏、封父氏、共工氏及姜、唐、焦、周、管、蔡、晉、魯等108個姓氏。

黃帝相傳也是少典和有蟜氏的後代,生於新鄭的軒轅之丘,其活動中心在今河南地區。黃帝本姓公孫,長於姬水而姓姬,國於有熊而姓熊,號軒轅氏。

黃帝在軍事上擴大和加強了部族團結,與炎帝部落聯盟,融合了蚩尤部落,統一了中原各部族,創建「龍文化」。以「龍文化」作為團結部族大家庭的紐帶。

幾千年來,中國的歷朝歷代都把「龍」作為民族團結、中央集權的神聖象徵。黃帝作為部族聯盟的首領,居於有熊(今河南新鄭)。

在社會生產上,黃帝組織發明、研製了一系列重要的生產、交通、作戰工具和生活用具,開始使用銅器。黃帝的正妃嫘祖發現了養蠶、制絲的方法。從此,先民有了蠶絲衣料。

由於上述重大貢獻,軒轅黃帝為中華民族子孫尊稱為「人文初祖」。黃帝去世後,葬在今陝西省黃陵縣城西北的橋山。河南省靈寶市亦有鑄鼎原和黃帝陵冢。

黃帝有25子,得姓者有14姓,即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另外,依據《世本》對黃帝後代的粗略統計,從黃帝時代到先秦時期,黃帝直系子族發展到101個屬地(方國、諸侯國),共分衍出510個氏。

分別統計,顓頊族有直系子族6個,子族8個,隔世子族5個;帝嚳族有直系子族8個,子族10個(隔世子族未計);堯族的後代佔據5個屬地,共40個氏;舜族後代佔據9個屬地,有61個氏;禹族後代佔據12個屬地,有33個氏;契族後代佔據12個屬地,有124個氏。另據《路史》對少昊後代的統計:「偃姓國22個,贏姓國57個,李姓國4個,紀姓國6個,蔑姓國2個,還有不知何姓的國9個。總共6姓100個國」。以上黃帝後裔繁衍的姓氏是當今中華民族姓氏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上古時期的眾多部落,逐步統一融合為中華民族的過程中,有一位著名的部落領袖——蚩尤。他領導發明了當時最先進的金屬武器——大弩、戈、矛、戟等,因此被後世的歷史學家和民眾尊稱為「戰神」(兵主)。

他是黎族、瑤族和苗族的始祖,也是黎、苗、勾、鄒、屠、吳、司馬、祝、彭、曹……等姓氏的遠祖。蚩尤墓在今河南省臺前縣。

   

少昊金天氏,已姓,本名摯,在史書上又稱小昊。因其「能修太昊之法」,有「以金德王天下」之稱,故號為金天氏。

少昊活動於今山東半島一帶,以曲阜為中心,為當時24個氏族部落聯盟的酋長。

當時,少昊部族各氏族都崇拜鳥,少昊在位時,吸收各部族鳥類圖騰最光彩的部分,集錦雞首、孔雀羽、太陽鳥尾、仙鶴腿等於一身,創造出「鳳皇」這個「神鳥」,象徵美好、和樂、祥瑞、安寧。我國著名的「龍鳳文化」的「鳳」即來源於此。

出於對鳥的崇拜,「以鳥命官」,以「鳳鳥氏」作百官之首(宰相),「玄鳥氏(燕子)」掌兵事等等。

少昊為政期間,出現了「民無淫,天下大治、諸福之物畢至」的祥和幸福局面。

少昊去世後,葬於今山東曲阜東四公裡的舊縣村。

顓頊高陽氏本姓姬,是軒轅黃帝的孫子。因最初建侯國於高陽(今河南杞縣),故後稱為高陽氏。

他20歲繼承金天氏帝位,遷都於帝丘(今河南濮陽一帶)。在政治上,開始以民事紀官,把管理樹林和木材的稱為「木正」,把管理土地的稱為「土正」……等等,從此,各項職責不再含混不清。

在宗教上,他大力改革巫術與祭祀。在文化上,他改革甲歷。

顓頊去世後葬於「濮陽城外廣陽裡」。今河南省內黃縣城南30公裡的梁莊鄉三陽莊村西北有顓頊墓。

顓頊帝後裔的姓氏有姒、薛、禹、沈、江、辛、封、白、鍾、羋、陸、楚、蔣等多種。

帝嚳,姓「姬」,名「俊」,因為在辛地(今河南省商丘縣南高辛裡)開基,故號稱高辛氏。

據史載,帝嚳少時即輔佐叔父顓頊,學習政事。30歲時,繼承顓頊帝位,居於亳殷(今河南偃師縣西)。

帝嚳行政大公無私,有明察善惡的能力。帝嚳的後裔有帝堯、后稷(此人成為周族的始祖)、契(此人後來成了商族的始祖)、摯(帝嚳帝位的繼承人)。這幾個人對中華民族百家姓的形成,起了決定性作用。因此,帝嚳被列為「上古五帝」之一。

帝嚳去世後與顓頊同葬在河南內黃縣境內,帝嚳陵寢原湮沒在黃沙灌木叢中,現已整修開發,存有元朝所立「帝嚳陵」石碑。

帝嚳後裔的姓氏有唐、杜、房、宋、孔、孟、朱、鄒、華、林、畢、郜、芮等諸多姓氏。

帝堯是帝嚳與三妃陳鋒氏慶都(一名慶節)所生之子,排行老二。本姓姬,自幼隨母親在外婆家的「伊候之國」(今河南伊川縣)養育,後又遷住祁(今山西黎城縣),故又姓伊祁氏、他曾先後受封於陶地(今山東定陶)和唐地(今河北完、唐縣境。完縣今名順平縣,該縣有伊祁山,上有堯母洞遺址),故又稱陶唐氏。

他實行傳遞帝位禪讓制,以「選賢任能」作為重要的任務;他首創「諫鼓」和「謗書」,鼓勵民眾直言行政得失;他推行仁政,把存鰥寡、賑荒折、避免民眾犯罪作為主要行政目標。

堯帝去世後葬於今山西臨汾市城東35公裡的郭裡神林。現存的堯帝陵高50米,周邊330米,祠宇宏闊,蒼松翠柏環繞。

堯帝身後產生了陶、唐、伊、祁、劉、杜、堯、趙、龍等姓氏。因此,堯帝是這些姓氏的遠祖。

帝舜為瞽叟與握登之子,因眼中有雙瞳子,故名重華,出生於河南省濮陽姚墟(古濮州)。

他是中國上古史上一位既不靠武力奪權、又不靠世襲繼承,而是靠試用考核登上帝位的領袖人物。在任期間,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有重大的貢獻。

他派大禹率民眾開山嶺、疏河道,制定正確治水方針,把「以堵塞為主」改變為「以疏導為主」,使洪水得以順河直流入海,徹底治服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特大洪災。

在政治建設上,他實行「選賢任能」的方針,開創了官員考核制度;帝舜還是中國法治建設的開山鼻祖,協助堯創製了「五刑」,開中國法治的先河;實行「貢賦」制度,是中國賦稅制度的發端。

在文化教育領域,帝舜協助堯制定「五禮」,從此,中國成為「禮儀之邦」;創建太學和小學,推行教育和養老制度,開創了古代中國「以孝治天下」、「敬老尊賢」的文明傳統。

帝舜逝世於湖南省蒼梧山野。現存的舜帝陵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九九嶷山麓。

帝舜姓虞、媯、姚,其後裔還有陳、胡、苟、袁、陸、車、田、古等多種姓氏。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古老而歷史又從未中斷過的文明。

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從夏商周三代,中經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到宋元明清,上溯幾千年甚至百萬年都可以找到歷史的依據和實地證據。

中華文明代代相傳,從未間斷。中華民族始終是世界最大民族,繼續傳承著世界獨一無二的中華文明。

人文始祖對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歷史的貢獻,為世代中華兒女所崇敬。中華文明、萬世流芳、永續輝煌!

文章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除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與我們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黃帝: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來源:環球網-文旅頻道】《禮記》中云:「有虞氏禘黃帝」,「夏后氏亦禘黃帝」,這是黃帝最早作為部落始祖為後人所祭祀。「禘」,是帝王對有血緣關係的始祖的祭祀。其後的商朝、周朝雖不再「禘黃帝」,但從血緣關係上說,仍是黃帝的後裔,且三代王朝都建立在黃帝所開創的大部落聯盟基礎之上,故在周朝就已形成以黃帝為血緣「始祖」的華夏部落共同體的共識。或許是因為黃帝這位始祖時空距離日漸遙遠的緣故,迨至後世,血親觀念逐漸淡薄,其形象乃與「上帝」合一。黃帝又成為了中國人精神信仰的始祖。《周官》云:「自古雍州積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
  • 蚩尤也是人文始祖——湘西鳳凰八公山紀行
    湘西行,民宗局的苗族朋友相陪,專程去了鳳凰縣八公山,拜謁九黎部落首領蚩尤,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中華人文始祖有了更深的理解認識。中國歷史源於新石器時代後期的三皇五帝傳說,又稱神話時代。炎帝神農氏管治後期,中原部族互相攻伐,戰亂不止。
  • 人文始祖八卦祖師伏羲
    人文始祖八卦祖師伏羲         今天是農曆三月十八日,伏羲之聖誕,作為一個中國人,尤其是學易者,有必要以一種祭奠和敬畏之心了解一下我們的人文始祖八卦祖師        「三皇五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其世系位序的排列在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即已確立。
  • 你知道中華民族始祖——三皇五帝是誰嗎?99%的人說不出來!
    引語: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你知道我們的始祖三皇五帝是誰嗎?我們一直說自己是炎黃子孫,可你知道炎、黃是誰嗎?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三皇五帝。
  • 酒祖杜康 敬奉人文始祖 祈福國泰民安
    杜康酒祖敬始祖,全球華人一家親!三月三,拜軒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肇始春秋,綿廷至今。2020年3月26日,庚子年三月初三,必將是一個特別的年份,特別的拜祖。一場突如其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肆虐華夏大地,從不屈服的中華兒女立即投入到抗疫之戰。
  • 農曆三月初三,軒轅黃帝聖誕,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黃子孫同拜祖!
    軒轅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與神農炎帝及東夷族、苗族祖先蚩尤同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河北涿鹿有中華三祖堂)。炎黃二帝,開疆拓土,促進了民族大融合。開創了中華文明,創造了中華文化。劃九州,定中原,繁衍了炎黃子孫。炎黃後裔稱為百姓,蚩尤後裔稱為黎民,通稱為黎民百姓。是中華民族形成的主體之根本。關於黃帝具體出生地方,並沒有統一的記載。
  • 【中國文化】黃帝: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他的父親名叫少典,母親名叫附寶,他本姓公孫,後因居姬改姬姓,遷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世稱姬軒轅,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因其有土德之瑞,土為黃色,故號「黃帝」。他統一古代華夏各部落,被擁戴為天下共主。他在位期間,發展生產,播百穀草木,改善人民生活,始製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史稱「人文初祖」。
  • 中國人文始祖的故事:泱泱中華,德教天下
    為中華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首(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本姓公孫子,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建都於有熊。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炎帝神農氏管治後期,中原各部族互相攻伐,戰亂不止,最後形成炎帝、黃帝、蚩尤人鼎足而立的局面。黃帝居中原。炎帝在西方,居太行山以西。蚩尤是九黎君主,居東方。
  • 隴上有名(十九)|中華人文始祖「伏羲」
    隴上有名(十九)|中華人文始祖「伏羲」 20-12-10 10:09
  • 神農壇,華夏始祖祭祀地,作為炎黃子孫一定要來此緬懷感恩
    神農架國際生態旅遊區總面積有3253平方公裡,轄六鎮兩鄉,範圍特別大、景點特別多、景觀特別美,特別是神農架野人的報導出來後 ,大家對這片原始森林的神秘更加充滿好奇,對神農架來旅遊探險的人越來越多,但一般的人不可能走完林區幾十個景點,唯有神農壇景區是到神農架景區必到之處,箇中原委你知道嗎
  • 譜牒文化丨族譜姓氏始祖解
    始祖提起始祖,大部分人腦海裡第一印象就是得姓始祖,或者是始遷祖,其實這是片面的,始祖概念包含人文始祖、血緣始祖、得姓始祖、家譜上一世祖等,所以大家在講到始祖的時候,一定要明確概念或者對方指代的概念。人文始祖又叫人文初祖,指開拓人文文化,對中華文明進步做出巨大貢獻的人。這個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始祖,在宗族文化中提到這一概念很少,但是在官方及歷史書上會提到,因為牽扯到中華民族公祭以及介紹中華民族的文明源頭。
  • 伏羲文化傳世界 羲皇故裡美名揚——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宣傳...
    【專題】魅力麥積   原標題:伏羲文化傳世界 羲皇故裡美名揚——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宣傳工作綜述  2020(庚子)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已經圓滿落下帷幕,但大典盛況和伏羲文化通過媒體傳播,擴散到了世界各地,依然在億萬中華兒女心中迴蕩,凝聚起了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眾志成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 知識|中華民族始祖——華胥氏居然還與神林柱有關係
    ——華胥始祖女之王,伏羲女媧育古羌,蟲蛀神木似天書,大禹故裡禹裡鄉。
  • 明日,三月三,我們一起恭拜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三月三,拜軒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肇始春秋,綿延至今。又是一年三月三,3月26日上午9:30,庚子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在河南鄭州新鄭黃帝故裡舉行。大典取消外廣場大規模群眾表演參與,能容納萬餘人的內廣場也一改觀禮方式,根據「兩個統籌」的要求,在疾控專家指導下,按照人員間隔左右兩米、前後三米的標準,由部分黃帝故裡當地群眾作為參拜人員,代表五大洲世界華人進行觀禮,表達對中華文明始祖黃帝的恭拜,對幸福美好生活的祝願,對世界和平安康的祝福。為保證黃帝故裡拜祖大典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性和莊嚴性,今年現場繼續保留大典的九項儀程。
  • 臨沂(琅邪)十大人文聖地
    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創造的「八卦」和八卦符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中華文明史應該從伏羲時代算起,可謂中華文明上下八千年!這一結論不久將會得到證眀,成為中外人民的新共識。       中國八千年文明進程中,伏羲,即太昊為首的東夷人民曾經為中華民族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作為東夷文化和齊魯文化傑出代表的琅邪文化,獨樹一幟,無與倫比。因此,司馬遷《史記》中曾出現三十八次「琅邪」二字。
  • 感恩人文始祖!天水用最高禮節為伏羲獻「太牢」
    6月22日上午8時許,在2017(丁酉)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之前,天水民間祭祀協會在天水伏羲廟隆重舉行獻太牢儀式,祭祀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
  • 人文始祖,河圖之源!根在河洛,開啟一段尋根之旅
    中國的上古時期,那是一段缺失的歷史片段,所有的記載流傳下來,最終都無法考證,相傳我們的人文之祖-伏羲氏帶領部落在黃河一帶繁衍生息,過著茹毛飲血,結繩記事的生活。忽一日一個龍頭馬身的巨獸,從黃河上踏波而來,興風作浪,禍害百姓。
  • 你必須知道:學歷提升的十大作用
    「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的本意是說要用到書本的知識時才覺得讀書讀的少,但現在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我們要用到學歷的時候才知道學歷低是多麼的無力。許多人因為學歷低,不得不放棄很多好的工作機會、晉升機會,甚至是愛情。
  • 陝西渭南的一個縣,中國「釀酒始祖」杜康故裡,風景迤邐人文景點眾多
    陝西渭南的一個縣,是中國「釀酒始祖」杜康的故鄉,風景迤邐人文景點眾多。說起陝西白水縣,很多人可能還不太了解,尤其陝西省以外的人了解的就更少了。其實,白水縣是中國「釀酒始祖」杜康的故鄉,歷史文化悠久,有不少自然和人文景點。境內有國內僅存的為紀念文字發明者——倉頡而建造的廟宇。
  • 五氏之首、華夏第一人文始祖——有巢氏
    有巢氏,是五氏之首,他被譽為華夏第一人文始祖。 五氏分別是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和軒轅氏。 五氏是史前文明時期五個最為重要、具體的偉大人物。他們教人建屋取火、部落婚嫁、百草五穀等等,增加了生存條件,提高了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