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2019年可再生能源在發電領域佔比10.4% 首次超越核電

2020-12-14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bp於6月17日發布《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第69版(以下簡稱「《年鑑》」)。

本《年鑑》收集和分析2019年能源數據,重點分析新冠疫情(COVID-19)發生之前已出現的全球能源新趨勢。

一些數據令人鼓舞,顯示世界正在走上一條更可持續的道路,例如可再生能源保持強勁增長的態勢。與此同時,碳排放量持續增長等諸類趨勢,凸顯了全球實現淨零目標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bp執行長陸博納(Bernard Looney)在介紹報告時表示:「隨著全球逐漸擺脫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們感覺正處於一個至關重要的時點。」

「淨零的情景是能在2050年實現的。當前已經湧現了諸多的零碳能源和技術,挑戰在於如何快速推廣應用,我對此表示樂觀。」

「對於bp而言,疫情凸顯了我們地球的脆弱性,並提供了切實將地球重建為更好家園的機會,這更加堅定了我們實現遠景的決心,即『致力於到2050年或之前,不僅成為淨零企業,更將助力世界邁向淨零』。」

2020年版《年鑑》的主要發現包括:

  • 2019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增速減緩至1.3%,為上一年度增長率(2.8%)的不到一半。

  • 能源消費所造成的碳排放量,在2018年不同尋常的大幅增長2.1%的基礎上,2019年增長0.5%,略有緩和。2018年和2019年的碳排放量年均增長速度高於過去十年平均增速。

  • 去年可再生能源增長創下歷史新高(3.2千兆焦耳),佔全球一次能源增長的40%以上,高於其他各類燃料。可再生能源在發電領域的佔比(10.4%)首次超越了核電。

  • 天然氣消費增長2%,遠低於2018年的強勁增速,但在一次能源中的佔比(24.2%)仍創新高。天然氣產量增長3.4%,這由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創紀錄的增長(540億立方米)所推動。

  • 石油消費增量為90萬桶/天,低於歷史均速(約增長0.9%);與此同時,包括生物燃料在內的各類液體燃料需求總和達到1億桶/天,為有史以來最高。

  • 受經合組織(OECO)國家需求急劇下降的影響,煤炭消費量減少了0.6%,在一次能源中佔比降至27%,為過去十六年來最低。然而,煤炭仍然是發電最主要的能源,在全球總發電量中佔比超過36%。

  • 全球能源消費淨增量中,中國佔比超過四分之三,美國和德國均創歷史最大降幅。

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Spencer Dale)表示:「疫情嚴重幹擾了全球能源市場的運行。本年度《年鑑》重點關注新冠肺炎爆發之前能源領域已出現的重要趨勢,以期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助力世界擺脫疫情影響,並向淨零轉型。」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20版發布
    近日,英國石油公司(BP)發布《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20版(以下簡稱「《年鑑》」)。《年鑑》收集和分析2019年能源數據,重點分析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發生之前已出現的全球能源新趨勢。數據令人鼓舞,顯示世界正在走上一條更可持續的道路,例如可再生能源保持強勁增長的態勢。與此同時,碳排放量持續增長等趨勢,凸顯全球實現淨零目標所面臨巨大挑戰。
  • 韓國2034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佔比將達41.9%
    本報訊 12月15日,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發布韓國能源結構藍圖,到2034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佔韓國總發電裝機容量的41.9%。  根據該藍圖,到2034年,韓國的總發電裝機容量將增加至185.3吉瓦。
  • bp: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增長0.5% 淨零面臨挑戰
    北極星大氣網訊:bp於6月17日發布了《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第69版(以下簡稱「《年鑑》」)。《年鑑》收集和分析2019年能源數據,重點分析新冠疫情(COVID-19)發生之前已出現的全球能源新趨勢。《年鑑》顯示:2019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增速減緩至1.3%,為上一年度增長率(2.8%)的不到一半。
  • 2030年巴基斯坦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有望增至60%
    根據巴基斯坦制定的清潔發電目標,到2025年,該國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將從目前的6%提升至25%;到2030年,這一佔比將進一步提升至30%。如果再加上水電,2030年巴基斯坦可再生能源的發電佔比甚至有望增至60%。
  • 今日能源看點:國網公示2021年首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
    1、國網公示2021年首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1月7日,國家電網公示了2021年第一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共涉及52個集中式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達1587.44445MW,涵蓋河北、山西、浙江、安徽、江西、山東、四川、甘肅、青海、寧夏10個省份。
  • 2016—2019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年均增長約12%
    2025年,陸上風電上網電價有望降至0.23至0.4元/千瓦時,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有望降至0.2至0.38元/千瓦時。   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國清潔能源設備的產業化步伐也在加快。以光伏為例,2019年,我國多晶矽、矽片、電池片和組件的產能在全球佔比分別提升至69%、93.7%、77.7%和69.2%;各環節均有5家以上企業位居全球前十,產業化技術處於全球先進水平,前沿技術也開始加速布局。不僅如此,「光伏+制氫」「光伏+新能源汽車」「光伏+建築」等等,光伏在各領域應用逐步拓寬。
  • 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居世界首位!2020年中國能源大數據報告出爐!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初步測算,2019年能源生產結構中,原煤佔比68.8%,原油佔比6.9%,天然氣佔比5.9%,水電、核電、風電等佔比18.4%。電源結構不斷優化2019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1066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5.8%。
  • 全球首個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 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哪些?
    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了全球能源開發再利用的關鍵研究方向。據外媒報導,德國公司SINN Power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浮動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可同時利用波能、風能和太陽能生產電力,成為一個完整的海上離網能源解決方案。該平臺可為島嶼提供可再生能源,有助於部署海上風電場。
  • 《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20》:「今年是至關重要的一年」
    燃煤發電在電力結構中的佔比下降了1.5個百分點,至36.4%,但煤炭仍是2019年最大的單一發電能源來源。石油2019年,全球石油消費量同比日均增加了90萬桶,略低於過去10年平均值的1.3%。去年可再生能源增量創下歷史新高(3.2千兆焦耳),佔全球一次能源增量的41%,增速高於其他各類能源。可再生能源在發電領域的佔比(10.4%)首次超越了核電。英國石油公司(BP)執行長陸博納(Bernard Looney)在介紹報告時表示:「隨著全球逐漸擺脫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們正處於一個至關重要的時間節點。我覺得2050年我們能夠實現淨零排放。
  • 截至2019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94億千瓦
    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這是12月12日氣候雄心峰會上透露出的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
  • 廣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2008-2020)
    從國內發展看,我國繼2005年頒布《可再生能源法》,並在2006年1月生效後,2007年9月國務院又審議通過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規劃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將達到能源消費總量的10%,到2020年將達到15%;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佔總電力裝機容量的30%以上。一些省市制定和實施了適合當地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和促進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
  • 新能源長期機會在於核心資產 可再生能源發電和新能源車是兩大黃金...
    精彩分享如下: 1、新能源大板塊投資大勢已成 龔濤:自上而下來看,新能源大板塊趨勢已成,不管是國內還是今年增長最為核心的歐洲,以至於未來的美國都可以看到趨勢性機會,整個新能源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車、風力發電、核電、光伏等投資機會較為確定。
  • 麥當勞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超過1吉瓦
    在750兆瓦的新增產能之前,該公司去年決定部署38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本周,麥當勞籤署了三個新的虛擬電力購買協議(VPPA)——兩個風力發電場和一個太陽能項目——新增裝機容量750兆瓦,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突破了1億瓦大關。
  • 中國能源發展多個世界之最:在建核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月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白皮書說,中國已基本形成了煤、油、氣、電、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根據白皮書,中國能源發展有多個世界之最: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39.7億噸標準煤,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快速擴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截至2019年底,在運在建核電裝機容量6593萬千瓦,居世界第二,在建核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一;截至2019年底,全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達120萬處,建成世界最大規模充電網絡
  • 「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
    自2005年可再生能源(含水電)消費量超過巴西和美國後,我國就成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含水電)消費國,同時也是最大的生產國(可再生能源除了生物質能外,太陽能、風能、水能不易儲存,因而消費量與生產量相差不大)。2019年我國佔全球可再生能源(含水電)消費量份額高達26.94%。
  • 碳交易機制不斷健全利好可再生能源
    1.2 碳交易可降低光伏風電平均6~7%度電成本  根據綠色和平、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CREIA)聯合發布的《中國光伏產業清潔生產研究報告》中的研究成果,按照中國平均太陽能有效峰值時數年平均發電1300 小時計算,光伏發電的能量回收期為0.8~1.3 年,一般光伏發電系統的使用壽命是 25 年,即光伏發電系統在之後的約
  • 「觀點」牛津大學教授:為什麼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如此之快?
    下面的圖表顯示了過去10年中,化石燃料和核能的上網電價(反映了其成本)是如何變化的。在過去10年裡,核能發電的成本變得越來越貴,天然氣發電變得越來越便宜,而世界上最大的電力來源——煤電的成本幾乎保持不變。如果我們想過渡到可再生能源,最重要的是它們相對於化石燃料的成本。
  • 哥斯大黎加連續六年幾乎全部用可再生能源發電
    新華社聖何塞12月18日電(記者範小林)哥斯大黎加電力公司日前報告說,該國2020年全年發電量中約有99.78%來自可再生能源。這是哥斯大黎加連續第六年幾乎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哥斯大黎加電力公司援引國家能源控制中心的數據說,該國主要的電能來自水力發電,另有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和地熱能等補充。哥斯大黎加電力公司執行總裁伊雷妮·卡尼亞斯表示,哥今年克服了新冠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目前已經能夠利用清潔能源提供幾乎所有電力。
  • 韓國的新目標: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比例從6.5%提高到21%
    韓國正通過對未來13或14年的新計劃,加大對清潔能源技術(特別是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從某些角度看,韓國是世界第十大經濟體,該國正計劃在此期間將其發電量增加近4倍,從目前的20.1 GW到2034年的77.8 GW。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國際視點
    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將提供全球近40%的電力供應。 英國石油公司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評論》顯示,在全球煤炭消費量持續下降的同時,全球可再生能源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佔2019年一次能源增長的40%以上。 歐盟統計局11月最新出版的報告顯示,2018年歐盟範圍內可再生能源生產總量同比上升了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