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網上閱讀了一篇文章,講了一個英語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案例。這位老師任教五年級英語,在課堂上,他發現一個同學在寫其它科目的作業,就上前制止,但是這個同學不聽勸解。老師沒有辦法,就把他的作業本沒收,放在了前面的講桌上。老師的做法激怒了這個同學,在教室裡大吵大鬧,並且要求老師把作業歸還給他,並且威脅老師說如果不歸還作業就跳樓。
老師被這種陣勢嚇壞了,讓班級其他的同學安撫他的情緒,然後把這件事情報告給了校長,並且請求班級其他老師的幫助。老師的這一種做法更加激起了那個同學的憤怒,對當事老師張口就罵,並且生氣的把英語課本和練習題撕碎了,扔在老師的身上。情緒一度無法控制,老師把家長請到了學校,為了安撫學生的情緒,家長把孩子領到家裡進行教育。看了這個案例,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對這件事情有很多感想。
遇到性格偏激的孩子怎麼辦?
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孩子存在著性格缺陷。這類孩子在學生中應該屬於概率比較低的一種,在遇到上面這件事情的時候,大部分學生的做法是,意識到自己做錯了,向老師主動地道歉承認錯誤。而性格偏激的孩子,即使自己知道自己錯了,也不會反思自己,而是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
在處理這件事情上,我認為英語老師不應該像對待平常孩子那樣來處理問題。這個學生在這個學校已經上了五年,她的性格老師應該有所了解。對待這樣的學生,就不能用硬碰硬的方式來處理問題。激發矛盾以後會不可收拾,冷處理是對這種學生最好的處理方法。
在我們學校五年級就一個這樣的學生,經常和同學因為一點小事情大打出手,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經常把同學打傷,在和同學處理矛盾時不計後果。班主任老師說,這個孩子是一個雙面性格的人,開心時送老師花,送老師賀卡,賀卡上的文字讓老師感動。不開心時,也會對著老師發火,甚至會有動手的衝動。班主任的做法就是冷處理,當這個學生情緒激動時,不和他正面產生衝突,當他安靜下來的時候,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這種孩子的偏激性格是怎麼形成的?
孩子性格的形成是很多天生的成分。據我了解,我們學校那個性格特別偏激的孩子,他的父親就是這樣的性格,遺傳是首要原因。雖然性格具有天生或者是遺傳的原因,但是後天的教育也很重要。如果這樣的孩子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對懂教育的父母。孩子就會慢慢學會怎麼處理人際關係,知道怎麼處理與別人之間的矛盾。
這種性格偏激的孩子,一般家庭教育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還是以我們學校那個學生為例,每當與同學出現矛盾,老師請家長到學校來處理問題,家長的溺愛之情溢於言表。老師們一致認為毛病都是家長給慣的。
社會上那些傷害老師的人,小時候是什麼樣的孩子?
最近社會上傷害老師的例子有很多,最近發生在海南的一件嚴重的傷害老師的事件,就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受傷害的這位老師性格平和,並沒有對肇事者進行過體罰,性格的扭曲才造成了肇事者做出了這麼殘忍的事情。
性格偏激的孩子怎麼進行教育?
對於這樣的孩子,不能以暴制暴。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應該給予這樣的孩子更多的關心和愛,當出現問題的時候,擺事實講道理。讓他們明事理,知是非。教育者的冷靜與理智,有利於改變這類孩子的性格。
看了家長的評論,我持反對意見。大部分家長認為都是作業多惹的禍。對於這樣的孩子來說,真的不是因為作業多才在英語課上寫其它科目的作業。在我的課堂上,偶爾也會有這種現象,不是作業多,而是這樣的孩子性格急,或者是貪玩,著急寫完作業晚上可以玩。
教育者不僅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不僅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