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看書?用分階段讀書法和鼓勵法,孩子一口氣看了三本

2020-12-18 九媽講故事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句話: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多閱讀的孩子,他的言談舉止總會有一種氣度,這種任何金錢也買不來的氣質將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讓孩子愛上閱讀,是所有家長的心之所向。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能讀萬卷書,愛讀經典書,但是耐不住有的孩子就是不愛讀書,一看書就犯困,但是孩子真的不愛看書嗎?其實不是。

這是我跟女兒親子共讀的經歷,大家可以參考一二。

閱讀,是每天晚上睡前的必備項目。但是有段時間,我發現九兒明顯的懈怠了,讀書的時候非常不認真,而且還分心,東摸摸西摸摸,眼睛總不在書上,有時候甚至閉上眼睛「聽」書,每次看到她這種閱讀狀態,我就特別生氣,雖然看過很多的情緒管理書,但是依舊壓制不住內心的怒火。每「教訓」她一次,她就學乖一次,但是下次還是老樣子。

於是閱讀時間變成了「管教「時間。

在那段時間裡,閱讀不再是美好的親子陪伴,我甚至覺得閱讀簡直就是一種懲罰,不僅是浪費我的時間,而且也是對親子關係的傷害,甚至有時候我會對她說,如果你不想讀書,可以直接告訴我今天不想讀,我們可以做一些其他有意義的事情。

但是她從來沒有這麼說過,我想也許她內心也是喜歡讀書的吧,只是不喜歡現在這種讀書方式或者不喜歡讀這本書。於是我就經常變換書的種類和讀書的方法,希望找到一種更恰當的方式。

偶然的一次經歷,讓我發現其實孩子不是不愛看書,只是我用錯了方法。

起初,我拿了三本書上床,讓九兒選一本。選好之後,我們開始像往常一樣,我讀她聽,但是這次,我加入了一個小環節,先讓孩子自己看繪本,先說出繪本上自己看到了什麼。每次她解讀出了繪本所闡述的意思,我都會大加讚揚,用這種提前試讀加讚揚的方法,九兒讀了一本書之後還意猶未盡,把我拿過來的三本書都讀完了。

親子閱讀方式要跟著孩子的成長一起「更新換代」

陪孩子閱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選擇合適的方法。

陪孩子讀書是一個先講後聽的過程。開始的時候父母講,孩子聽;等孩子年齡大了,就到了父母聽孩子講的時候。

0-3歲的孩子,可以採取父母講,孩子聽的模式,這種模式讓孩子熟悉繪本,多聽有助於孩子語言系統的發展,為後面孩子的講做基礎。

3歲以後的孩子,應該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孩子,讓孩子參與到「閱讀」這個環節。這時候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獨立的意識,她也希望擁有自己的聽眾,於是可以讓孩子適度自己閱讀,激發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在先前的閱讀中,我忽視了「成長」這個因素,忘記了孩子不再是那個凡事都要靠人的小baby,她也在成長,這個時候她需要的是被傾聽,而不是一味地被動接受。讓孩子成為「主講人」,激發了九兒自主意識,讓她感受到「閱讀的成就感」,她就不再分心了。

英國心理學家克萊爾說:「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與父母不斷分離的過程。作為父母,需要學習的第一課就是放手,把孩子的人生真正還給孩子,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導,而父母,只要做好引導員和啦啦隊就好。

用讚美與鼓勵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建立孩子對閱讀的自信心

說完了「先講後聽」的分階段親子閱讀法,我們再來談談「讚揚與鼓勵」的陪讀方式

大家可以看到,開始閱讀的時候,我經常用不耐煩的態度看待親子閱讀這件事,對孩子的「分心」與「不認真」總是帶著批判的態度,但是我用「讚揚與鼓勵」的方式陪讀後,九兒對閱讀產生了很大的改變,不僅認真專注,而且效率非常高,讀書量也增加了。

為什麼鼓勵與讚揚會有這麼強大的力量?

在《讚揚與責備》一書中提到,有科學研究表明,讚揚對人類大腦健康發育有促進作用。讚揚不僅能給大腦提供養料,也是孩子生命早期建立自尊的基礎。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從小經常受到讚揚的孩子在3歲的時候,與同齡人相比能夠掌握的技能更多,而在生活中缺少讚揚的孩子,他們大腦的神經網絡反應,則顯得更為遲鈍。所以說,讚揚對於我們人類而言,遠遠不止是一句好聽的話那麼簡單,它從一開始就在影響著生命的走向。

還記得陶行知的4顆糖的故事嗎?

陶行知任育才學校校長時,一次見一個男生想用磚頭砸另一男生,他及時制止了,並要這個男生到他辦公室去。學生來後,他給孩子第一塊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尊重我,聽從了我的話。」然後又掏出第二顆糖:「這也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準時到了這裡。」男生深感意外時,他又掏出第三顆糖:「據我了解,是那男生欺負一個女生,你才想用磚頭砸他,這顆糖獎勵你的正義感。」男生感動得聲淚俱下:「老師,我知道錯了…」他又掏出第四顆糖:「你敢於承認錯誤,這是獎給你的第四顆糖。」

陶先生沒有懲罰批評孩子,反而獎勵了孩子四顆糖,不僅讓男生學會了尊重、寬容、關愛,還讓孩子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這就是鼓勵和讚揚的力量。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孩子生來就是「邪惡」的,就算一個看起來很壞的孩子,你依然可以從孩子身上看到別的優點。

其實閱讀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一味地對孩子進行批評與指責,孩子對閱讀的感受是不好的,自然沒有興趣去閱讀,換種方式對待孩子,也許效果會大相逕庭。

生活中我們該如何讚美孩子,讓孩子愛上閱讀呢?

一、表揚與讚美孩子,要表揚出孩子的細節,即表揚要具體。

具體指明其中的細節,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進步點。同時讓孩子感受到你的表揚是真誠的,具體的,有憑有據,而不是誇誇而談。

在閱讀過程中,只要九兒準確的表達了繪本中的意思,我就告訴她:

你現在很棒,已經能準確表達出書中的意思了。

二、表揚要指出孩子的努力。

表揚孩子時,你可以明確表揚孩子的改變,指出孩子現在與過去的改變。

比如在閱讀中,只要她說出了其中的數字,我就會告訴她:

你現在很棒,已經清楚的認識100以內的數字了,之前你還不會呢?結果她就特別積極的看數字,在之後的閱讀中與生活中,也會對數字特別敏感。很明顯她把我的表揚放在心上了。

三、如果孩子出現閱讀錯誤,用「讚美」糾正。

在閱讀中,如果她的意思表達錯了,我也會用」讚美「的方式糾正,我會告訴她:

你的想法很有創意,這副圖在我看來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然後我會講述書中的故事,再看看九兒的態度,她並沒有排斥我的「反對」意見,反而聽的很認真。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是平等的,是互相尊重的。我沒有站在父母的制高點把書中的觀念強加在她的身上,沒有批判,而是保留了她的想法,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讓她有尊重的感覺,所以她才不會拒絕。

通過這樣的方式讀完一本書,雖然看起來有些矯情,但是效果卻是非常顯著的。她現在每天很主動的去挑選自己的書來閱讀,雖然有時候在理解力上還有所欠缺,但並不影響她對閱讀的興趣與熱度,而且我們之間的關係也更加融洽了,閱讀不再是一種折磨,而是一種美好的陪伴時光。

閱讀可以讓孩子打開一扇未知的大門,天下沒有不愛閱讀的孩子,只有不會陪伴閱讀的父母,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可以試試這樣的方法,也許你也會收穫一個愛閱讀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愛看書?媽媽當讀書機器?訓練孩子自主閱讀只需要一本好書
    因為《小王子》本就是外國翻譯作品,很多語境小勳都不能一下體會其意,有的幽默也不是完全理解。看樣子,想讓孩子真正自主閱讀,還得在選書上多下功夫。家長喜歡沒用,關鍵得孩子能看得下去。身邊有很多朋友反應,家裡孩子太懶、不愛自己看書。
  • 孩子不愛看書怎麼辦?不如試試「分級閱讀法」,讓娃愛上閱讀
    好處三:提升孩子的智商讀書最為顯著的一個作用,那就是通過不斷地閱讀和獲得新的知識,然後刺激大腦的發育,並且讓智商提高到更高的層次。因此,在孩子還沒上學之前,讓孩子多多讀書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做法。除此之外,孩子還可以通過讀書不斷地進行獨立思考,從此讓大腦更加完善,以後思考的方式也會更加成熟。由上述可以見得,讓孩子讀書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提升渠道,然而孩子不愛看書怎麼辦?不如試試"分級閱讀法",讓娃愛上閱讀。「分級閱讀法」是什麼?
  • 你的孩子愛看漫畫,不愛看書?父母不用特別擔心
    「我們家的小孩都迷上漫畫,一點也不想看書。」常常會聽到父母這樣抱怨,一般人的觀念裡,看漫畫書不正經,看書才是正道。書讀得多的孩子理解力當然高,對學習語文、數學及其他科目都有幫助,難怪孩子不看書,父母要擔心。
  • 梁啓超:「三步讀書法」教會孩子如何有效閱讀
    梁啓超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不僅自己功成名就,而且將九個孩子都培養成國家的棟梁,創造了「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教傳奇。 對於讀書,梁啓超在《民國家訓》中說,指導孩子讀書要把握三個步驟,即鳥瞰,解剖,會通。
  • 教孩子怎樣讀書:「日課」讀書法
    書童告訴他,先生正在書房看書做「日課」。朱司農不便打擾,就在外屋等候。他等了很久,蘇東坡才從書房出來,對朱司農說:「適了些日課,失於探知,愧謝久候之意」。朱公問:「適來先生所謂日課者何?」蘇東坡回答說:「抄《漢書》。」那麼,蘇東坡說的「日課」是什麼呢?所謂「日課」,就像在校的學生必須完成每日的功課一樣。看來「日課」讀書法,是蘇東坡常年堅持的讀書方法。
  • 民國「百科全書」梁啓超:看書過目不忘,自創三步讀書法沿用至今
    梁啓超自創三步讀書法沿用至今首先,要把每日閱讀的書籍分為兩類,一類是精熟的,一類是涉覽的。只因在閱讀中我們一定要形成讀書心細的習慣,一面要形成讀書眼快、一目十行有效率的習慣。心不細則毫無所得,等於白讀;眼不快則時候不夠用,不能博搜資料。到閱讀的部分,梁啓超提出要有三個步驟,即鳥瞰、解剖、會通。鳥瞰可以被稱之為簡單粗略的閱讀,對於書的序言、目錄、結構標題以及每個部分的開頭和結尾都可以快速瀏覽,進而把握書籍的整體部分。
  • 小學階段,寫作文是孩子的弱項,如何打消孩子寫作文的恐懼?
    可是買回來以後,孩子看了沒有幾遍就放回書櫃裡了,現在家裡還有幾本關於如何寫作文的書,翻開沒有幾頁,跟新的一樣。讓孩子背作文範文,用這種方式孩子也沒有堅持下來。對於我們家娃也不太好用,那麼到底該如何辦呢?後來看到村上春樹所說的一句話,喜歡的事情自然可以堅持。
  • 孩子愛"看"不愛"讀"?從讀圖到讀字的過渡期 家長需要這樣做
    孩子愛"看"不愛"讀"?如何利用好這一時期幫助孩子順利進入文字閱讀階段?孩子只愛看繪本,不願意看文字書怎麼辦?專家們給出了一些過渡期親子閱讀的好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忻怡 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副主任 我家寶寶兩歲,平時比較喜歡看書,但前提是要我和他一起看,是不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特點是要家長陪伴呢?
  • 多鼓勵 讓孩子愛發言
    有時舉手老師也不提問。後來我跟老師溝通,現在好多了。  橄欖夢:要多鼓勵孩子發言。  阿桃:兒子不愛發言,估計有點不自信。  橄欖夢:老師適時表揚,對孩子幫助很大。  一縷陽光:有的老師總是挑幾個平時表現好的學生提問。  哈嗄:要和老師多溝通。  阿桃:活躍的孩子,發言鍛鍊的機會就多。
  • 《高分讀書法》成功有路徑:別怪孩子讀書差,他只是沒有好方法
    兒時貪玩,從沒把爸爸的話放在心上,他給我買的一堆書,有些我草草翻了一遍,完全沒有印象,有些我連看都沒有看一眼。對此爸爸很是失望,他雖是語文老師,我的語文成績卻是全班墊底。如今長大了,看書也成了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上的重要事宜,這才深刻體會到,爸爸當年的肺腑之言說得太對了。
  • 孩子不愛讀書怎麼辦?牛順兒來支招!
    除了每晚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故事書,每到周末涵涵還要和奶奶一起去書店看書,看到特別喜歡的書就讓奶奶買,然後帶回家認真的讀、仔細的讀。每當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就問爸媽,有時候還去學校問老師。而成年之後,尤其是離開父母和學校之後,閱讀幾乎是最有力量的一種自我救贖途徑。看書,一直是門檻最低的高貴舉動。如果孩子不愛讀書該怎麼辦呢?
  • 從萬名學生排名9932差生到考入東京大學,只因為《高分讀書法》
    難道這些履歷閃亮,畢業於名校的學霸們真的就是天資聰穎,智商超群孩子嗎?普通的孩子就沒有機會嗎?過去,我常常以為那些學習好的孩子,都是天生聰慧,不努力努力。畢竟,班級的學霸幾乎不刻苦,但是成績仍然遙遙領先。直到最近閱讀的《高分讀書法》,讓我實打實地看到逆襲的可能。
  • 顛覆多年讀書習慣,《高分讀書法》:竟然要少「看書」
    這本西岡一誠所著的《高分讀書法:成績大幅提高的秘密武器》,在日本首次發行就狂銷18萬冊,颳起一股不小的旋風。因為西岡君就讀一所三流高中,本是一萬人裡排到九千多名的學渣,卻在改變讀書方法後,以全日本第四的驚人成績成功考入了無數學子心中的聖殿——東大,成為那一季的傳奇。
  • 書店怪現象:孩子看書,家長看手機!親,你知道這樣做有多大危害嗎
    雖然少兒成長館的孩子不算少,但是並不嘈雜。坐在漫畫區臺階上刷手機的徐女士正在看微信上同事發的水滴籌信息,她8歲的兒子在裡邊看漫畫書。徐女士說,孩子不愛看跟學習相關的書,又不想被媽媽說,就自己選書看書,並且不讓媽媽陪著。徐女士原來也拿書想跟孩子一起看,被孩子堅決拒絕了,就坐在一邊看手機等孩子。坐在三樓西側陪孩子的韓女士說,「今天是個意外」,因為有點頭痛,看不進去書,所以就翻翻手機。平時她都會陪孩子一起看書的。
  • 孩子不喜歡看書怎麼辦?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們喜歡上閱讀?
    孩子小的時候可塑性強,若能在這個時候讓他養成愛看書的好習慣,必將讓他受益一生。可是,具體家長要怎麼引導才好呢?在之前,這也是我在考慮的問題,我家孩子那時候正處於習慣養成的關鍵期。目前看來,初有成效,我家孩子挺喜歡看書的,已養成了雷打不動的睡前閱讀習慣。如何讓孩子喜歡上閱讀?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再不重視,會拖垮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但是到了三年級,學習難度加大,如果孩子還不知道努力,靠「老本」顯然不夠用了,這時候就容易和積極主動學習的孩子拉開差距。2.很多家長不重視小學成績,覺得小學輕輕鬆鬆就過去了,孩子的學習不用管。「小學知識能有多難,不看書都能考及格!」
  • 畢業才發現,學霸們的特徵很明顯,堅持看書的孩子長大多半有出息
    一本好書就像汪洋大海中指路的燈塔一樣,能夠給人指引和方向。讀書無論是對哪個年齡段的人群來說,都是極其有幫助,能從中獲取「利益」的,對於學生來說便更是如此了。從前我們都會認為孩子們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很多時候連作業都寫不完,更別說能有時間看書了。但是等到他們畢業之後才發現,堅持看書的孩子長大以後多半有大出息。一位資深的班主任曾經說過,其實學霸們的特徵都很明顯:有書生氣,愛看書。
  • 如何鼓勵孩子讓孩子變優秀?
    家長都希望孩子優秀,經常鼓勵孩子進步,但是鼓勵孩子是一門學問,家長方法用得不對,效果就不好。有的家長天天說同樣的話「孩子,好好學習吧,爸媽以後全靠你了」,這不是鼓勵,是嘮叨,不但沒效果,還會讓孩子反感。究竟應該怎樣鼓勵孩子才有效果呢?總結多年的教子經驗和對家庭教育的研究,我認為,鼓勵孩子要注意六 點:一、要正確歸因。
  • 孩子沉迷讀書無法自拔?警惕,這是「讀書上癮」,孩子成癮難戒除
    有時候,還會去圖書館,一看書就是一整天,不閉館絕不回家,家裡人都很高興,沒想到弟弟這麼愛讀書,說不定以後可以成為全家人的驕傲。 但是,後面事態的發展,超出了全家人的想像。 因為弟弟不僅是愛讀書,而是到了讀書成癮的地步。
  • 從不愛學習到主動看書,學而思網校老師有辦法
    原標題:從不愛學習到主動看書,學而思網校老師有辦法小學階段知識學習,主要考察孩子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因為心智不成熟所以學習自覺性並不強。家長需要不停的監督輔導孩子學習完成作業。在了解到學而思網校雙師教學模式之後,我就決定給孩子報名學而思網校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