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要啃下深度貧困的「硬骨頭」,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的突出問題,中國二十冶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精準施策,在扶貧攻堅上進一步理清思路、強化責任,採取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續的措施。作為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國二十冶勇擔央企責任,主動作為,精準出擊,落實落細各項政策措施,積極主動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營造了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人人皆願為的扶貧濃厚氛圍,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貢獻央企力量。
就業扶貧 持續穩固助脫貧
中國二十冶工業公司寶鋼德盛項目部自入駐羅源縣以來,積極聯繫當地村委會對接勞動用工事宜,聯合村社幹部,通過電話、簡訊、微信等方式對人員待就業情況進行了摸底,項目部也進行全面崗位排查,具體落實到每一崗位缺口人數。項目部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優先錄用,目前已招錄7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工作,月工資2500元—3300元不等,基本實現了貧困戶「一人務工,全家脫貧」的目標。
姜秀青是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村委會推薦的重點扶貧戶中的一員,在中國二十冶寶鋼德盛項目部進行再就業培訓合格後,如今已成為中國二十冶的一名建築工人。
「以前在家務農,一年收入就萬把塊,現在在中國二十冶做建築工人,在家門口我也能打工掙錢,每年可以掙三四萬,生活條件得到很大的改善,自己打工之後也給孩子創造了更好的教育條件,現在孩子已經上了大學。」姜秀青興奮的說。
除姜秀青之外,項目部還優先選擇錄用當地村委會推薦的重點貧困戶翁仁忠等20餘人,解決了當地「精準扶貧」勞動就業問題。同時,項目部錄用了外地農民工張道苓,在了解其老公身患重病,兒子正在讀書的情況下,毫不猶豫續籤了與她的勞動合同,並多次進行慰問。
在開展就業扶貧的同時,項目部積極開展經濟扶貧。
「為何不能搞一個租房互惠協議呢?咱村裡貧困戶空關的房屋那麼多,我們是做建築行業,施工項目員工多,項目需要的宿舍也多,我們正好可以租住貧困戶的房子當宿舍。」中國二十冶福建區域項目黨支部書記張立波說。
於是,張立波與當地村委會動員租賃了30餘戶貧困戶或家庭收入較低的當地農民的房屋,為村民們增加了經濟收入。
扶志以自強,扶智以自立。中國二十冶將「穩就業」與「脫貧攻堅」精準結合,開創「農民工——建築工人」就業脫貧模式,真正實現「培訓一人、脫貧一家」。
多措並舉 消費扶貧暖人心
「截止到1月10日,7150份春節大禮包已經全部發貨。」貴州省沿河縣洲州茶業公司負責人席濤反饋道。
貴州省沿河縣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之一,貧困程度深、貧困人口多、任務重、壓力大,是貴州省最後脫貧出列縣,2020年必須整縣出列,貧困人口清零。
2019年5月,中冶集團派冷緒中任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扶貧掛職幹部。自冷緒中同志掛職沿河縣副縣長以來,積極了解沿河縣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情民意等狀況,重點圍繞聯繫鎮村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做」了援建項目實施、因地制宜改良或新建柑橘園2300畝、依山就勢發展精品桃梨園550畝和新建花椒基地廠房、因勢利導發展香瓜等短效產業、開展消費扶貧和社會幫扶活動等幫扶措施,全力投入扶貧工作,順利完成新景鎮石界完小教學樓、新景鎮長依村車渡碼頭等重點項目建設,在掛職期間積極向五礦集團爭取到位幫扶資金2000萬元,累計向社會籌集扶貧款項7萬餘元,消費扶貧銷售沿河農特產品800餘萬元,為貴州省沿河縣石界完小學176名師生和長依村教學點41名師生捐贈了總價值44628元的868套校服,輸送10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免費就學,全力以赴助力沿河縣打贏脫貧攻堅戰。
8月21日,中國二十冶工會與貴州沿河洲州茶業有限公司籤訂價值305萬元的「消費扶貧採購協議」訂購合同,以消費扶貧方式拉動產業發展,帶動農戶增收。
復工就業 精準對接謀雙贏
中國二十冶工業公司福建區域黨支部堅持「像幹好每一個項目一樣做好黨建工作」,高度重視黨建在扶貧工作中的引領作用,堅持將支部建在扶貧項目上,支部建到哪裡,扶貧就推進到哪裡,以黨建引領精準扶貧,助力貧困人口脫真貧、真脫貧。
抓好黨建促扶貧。自新冠疫情爆發以後,福建區域項目黨支部為爭取非疫區勞動力返崗復工順利出行,積極與分包隊聯繫,解決人員集中鄉鎮出行困難的問題,將具體管制鄉鎮、出行人數、出行時間上報福建省復工服務機關,由政府部門聯絡對接,協調放行事宜。先後為山東菏澤地區管道施工隊,河南省安陽木工班組,河北邢臺液壓設備安裝人員,開通綠色通道,解決了出行問題。
王超是山東菏澤管道施工隊的一名焊工,在疫情爆發後他被滯留在了菏澤老家,「我已經退了兩次車票,正在發愁怎麼回去上班,就接到通知說有包車接送服務,中國二十冶想得太周到了!」在客車站內,王超一手拉著行李箱,一手拿著健康證明,在經過測量體溫、核對身份信息等步驟後,排隊等待上車。多日來對返崗務工的擔憂終於解決後,他高興地坐上農民工返崗專車。
「我們會對報名人員進行信息登記篩查和體溫測量,一切結果顯示正常後才允許乘車,到達目的地的過程中,不僅發放口罩,還提供食物和礦泉水。」項目管理人員表示。為降低返崗人員旅途受病毒肺炎感染風險,黨支部積極落實包車接送事宜,共計租賃大巴7個班次,接回復工人員200餘人。並根據福建財政局《關於做好組織接送省內外務工人員返崗包車補貼有關工作的通知》,梳理運輸合同,協助分包辦理報銷流程,此舉措減輕了分包隊伍施工成本,極大鼓舞了復工熱情,加快了復工進程。
為防止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侵入,黨支部在當地協調和租賃房源作為集中隔離觀察點,與外界隔離,確保人員到項目部後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14天連續體溫檢測和5天觀察,對所有參建職工1600餘人免費進行了核酸檢測。
作為冶金建設國家隊主要力量,區域項目黨支部堅持以黨建引領聚力脫貧攻堅,著力把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和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智力支持,全力跑出全面小康「加速度」。
「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在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中國二十冶將始終堅持社會責任,著力構建大扶貧格局,把精準扶貧貫穿始終,堅持走高質量脫貧道路,號召集團上下一心、同舟共濟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