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丨乖媽
「小孩子的腳長得快,買那麼貴的幹嘛,穿一年明年就不能穿了」,你是否也曾在給孩子買鞋時聽過這句話呢?
相信不少家長都抱有這種心理,家裡有二胎還能穿一穿,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一雙童鞋只能穿一年。所以,不少媽媽給孩子買鞋時都會跳便宜的,這樣明年穿不了扔掉也不心疼,卻忽視了廉價鞋的質量問題。
兒童「索命鞋」遭央視曝光:有毒物質超標,再便宜也別給孩子買
央視作為一個公眾平臺,多次為老百姓曝光揭秘一些不法商販的套路,比如「毒保溫杯」、「毒玩具」、「毒童裝」等等,也曾經調查過最不起眼的「童鞋」,竟然真的發現了「貓膩」。
中央13頻道曾曝光過一組數據,國家消費者市場監管總局抽查了4過分省份的90多家企業生產的90批次童鞋,分別檢測了這些童鞋的重金屬含量、鄰苯二甲酸酯、外底耐磨性等等,竟然高達15批次童鞋不合格,化學有毒物質超標。
這份數據曝光後,有網友發現某些大品牌也位列其中,說明任何廠家都可能存在問題,或早或晚都會被發現,這批不合格鞋被稱為「索命鞋」。
那麼,「索命鞋」到底對孩子有多大危害呢?
童鞋中的重金屬含量超標,一旦進入孩子的口中,輕則引發脾胃失調,重則代替骨骼中的鈣元素,孩子身高矮小,記憶力退化,久而久之慢性中毒。
童鞋中的鄰苯二甲酸酯含量超標,會通過皮膚、呼吸道進入孩子體內,影響生殖系統的發育,尤其是對男孩傷害更大。
看過了這些「索命鞋」的危害,相信家長們不會再貪圖便宜給孩子買廉價鞋了。其實,童鞋的質量跟價格沒有關係,只要買鞋時「擦來眼」就能躲過危害。
教你幾個挑選「童鞋」的小技巧,有孩子的寶媽要牢記,別再踩坑了
1、氣味
某些鞋有異味,人們習慣稱它為「新鞋味」。其實,味道就代表了童鞋的質量。
質量達標的童鞋會有一點味道,但不會太刺鼻,刺鼻的童鞋最好不要買,連味道都不處理,質量怎麼可能過關呢!
2、顏色
某系童鞋顏色非常明豔,可能就是塗料太多了,遇水就掉色證明質量不達標。
家長們在給孩子選童鞋時,別只顧著好看,仔細摸一摸看手上是否會掉色,質量太差的再便宜也別買,回家洗一洗掉色嚴重也不要給孩子穿。
3、標籤
童鞋是否合格還要看標籤,如果連生產廠家都沒有,萬萬別讓孩子穿。
即便有標籤,也要注意查是否是真實存在、是否為正品、是否符合安全質量標準等。
4、孩子反應
孩子是否有異常反應是鑑定的最直接證據,比如過敏、磨腳、捂腳等不適症狀。
在給孩子選童鞋的時候,要"圖便宜",不要"貪便宜",牢記以上幾條選鞋小技巧,別讓「索命鞋」傷害了孩子的身體健康。
PS:本文所有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