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勇軍進行曲:不止是國歌

2020-12-18 騰訊網

每晚20:00 與你相約

1916年,廣義相對論正式發布,第一次世界大戰正酣,袁世凱尚未正式登基,便和他的年號洪憲一起成為歷史,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時代。

聶耳當然不懂世界怎麼了。4歲的他,甚至連父親病故後家庭陷入的哀傷、困頓與惶恐,也是懵懵懂懂。

△ 聶耳父親聶鴻儀在昆明開的中藥鋪「成春堂」

而在中國去往日本的渡輪上,一對戀人卻目標明確,因而心潮澎湃如海。

△ 玉樹臨風的文藝古惑仔

他是田漢。

△ 表妹

她是易漱瑜。

易漱瑜的爸爸是田漢的舅舅易梅臣,一位民主革命家。

田漢本名叫田壽昌,但小時候他病秧秧,一點也不像壽昌,所以媽媽送他去當和尚,希望他好好修煉,身體健康。

修煉到9歲,聽說舅舅家的表妹養了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於是去舅舅家玩兒,還沒見到兔兔,就看見表妹一閃一閃亮晶晶的眼睛,田和尚頓感世界一片澄明,苦苦修煉的正果就在紅塵啊滾滾痴痴啊情深聚散終有時,於是宣布還俗。

1912年,田漢就讀長沙師範學校,立志為人師表教育救國,於是迷上了話劇,不愛看戲的表妹無條件陪他追劇。

田漢拿到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的offer後,舅父出資供他和易漱瑜赴日留學。出發前,舅舅把黃興將軍介紹給田漢,田漢對黃興說,「我想修習海軍,將來好報效國家。」

遊學期間,表妹繼續省吃儉用支持田漢追劇,身體隨日子每況愈下。

1920年,田漢處女作《梵峨琳與薔薇》中的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和表妹也終成眷屬。

兩年後夫妻雙雙把家還,開始活躍在文化圈。田漢入職過中華書局編輯所,曾在多地任教。為人師表之餘,兩口子還創辦了《南國》雜誌。

1925年,聶耳小學畢業,考入雲南第一聯合中學,左翼進步書刊把他引入進步學生運動。

他還愛上了英語、音樂,音樂天才乍現。

△ 聶耳

1925年,易漱瑜病重,臨終前,她放心不下表哥,就把田漢交給閨蜜黃大琳。

△ 黃大琳

易漱瑜病逝後,田漢痛不欲生,寫了大量詩詞懷念她。

詩篇傳到千裡之外的爪哇國,傳到一個從上海逃婚到南洋在爪哇上學的女學生手裡,她叫林維中。

林維中被田漢的詩詞深深感動,忍不住給田漢寫了封信,一下子寫進了田漢的心窩窩裡。於是兩人書來信往,寫信、發照片,同情、共情,升華出了愛情。

△ 田漢和林維中

1927年秋,15歲的聶耳考入雲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高級部外國語組,上課修英語,下課修音樂,還讀馬克思,參加了當地中國共產黨地下黨組織領導的「濟難會」。

△ 聶耳與友人

這一年,田漢、黃大琳遵從易漱瑜的遺願結了婚,雖然沒有愛情,但兩個人都深深愛著易漱瑜。

但是,除了共同懷念易漱瑜,兩個人沒有其他話題。

這期間,田漢在上海與唐槐秋等一起創辦了南國電影劇社,全身心投入話劇創作,還編譯引進英國才子王爾德的話劇《莎樂美》,引發中國話劇史上的一次大地震,對文藝青年頗有影響。

△ 《莎樂美》主演俞珊

1928年,聶耳加入共青團,參加革命活動。為了投身真正的革命鬥爭,他瞞著家人參加了滇軍十六軍。不料參軍後,卻感到這個軍隊不適合自己。

1929年,田、黃友好分手。後來黃大琳去了閨蜜和前夫留學的地方,度過餘生,終身未婚。

這一年4月,聶耳離開部隊,考入廣東戲劇研究所附設的音樂班,入學後卻發現,專業不是自己想要的。於是回到昆明,繼續留在省師讀書。

△ 聶耳(右)和軍中友人合影

也是這一年,一個叫安娥的女詩人來到田漢身邊,給田漢做秘書。

安娥是黨組織派來的,她是黨的地下情報人員,公開身份是劇作家、翻譯家、記者。這次任務是爭取田漢這個文藝大咖的支持。

△ 安娥

安娥的工作深入細膩,卓有成效,妥善照顧田漢生活的同時,順利啟發了田漢的思想進步。田漢開始積極參與左翼政治活動。

1930年3月,田漢參與組建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接著參加了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

這時的聶耳輾轉到了上海追尋音樂夢,從事活多錢少離家遠的雜役性職業,年底加入上海中共地下黨所領導的進步群眾組織——反帝大同盟。

△ 聶耳

這一年的秋天,安娥與田漢同居。這個消息撲閃著翅膀,飛到林維中耳朵裡。

林維中和家人決定維權,因為她現在是田漢官宣的未婚妻。

田漢於是履行婚約,和林維中成婚,但他的心已經屬於安娥。

△ 田林夫婦和他們的孩子

1931年初,聶耳失業,考取了聯華影業公司旗下明月歌舞團的小提琴練習生,結識了田漢。相同的志趣,讓兩人關係密切起來。

1932年,田漢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了黨對文藝的領導工作,創作了大量左翼進步話劇、電影文學劇本,在青年中影響深遠。

△ 跳舞的聶耳

這年秋天,聯華影片公司拍攝田漢創作的《母性之光》,聶耳為影片譜寫了《開礦歌》,還扮演劇中的一個礦工,領唱這首歌。

△ 聶耳(左) 田漢(右)

《開礦歌》是田漢、聶耳這對黃金搭檔的第一次合作。

1933年,田漢介紹聶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那時第一次國共合作已經破裂,正值白色恐怖時期。

1934年,田漢創作了電影故事《風雲兒女》,創作完影片不久就被捕入獄。

聶耳正準備經日本去歐洲避難,聽說田漢被捕後,主動請纓,為影片主題歌譜曲。

△ 聶耳與友人合影

於1935年4月18日,聶耳到達東京後,很快完成曲譜定稿,並在4月末把定稿寄回上海。

影片的主題歌就是《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聶耳沒想到,這一曲,成為他和田漢合作的絕唱。

7月17日,聶耳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鵠沼海濱遊泳時,不幸溺水身亡,年僅23歲。

《風雲兒女》一上映就火了,因為《義勇軍進行曲》火了。

很多人為了學歌,一遍遍買票看電影,一曲轟動全國,傳向世界。

△ 《風雲兒女》片段,主題曲在後半部分

抗戰期間,國民黨中央廣播電臺定期安排播放,很多軍校、軍隊把它定為軍歌。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後,它還是八百壯士鼓舞軍心的戰歌。

△ 《八佰》劇照

《義勇軍進行曲》不僅鼓舞著中國人,也鼓舞著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它被翻譯成不同的語言,在美國、英國、法國、印度、蘇聯、捷克以及東南亞各國的廣播電臺經常播放。譯名多為《起來》。

△ 《血戰臺兒莊》劇照

1938年,在臺兒莊戰役中,觀戰的美國駐華海軍副武官卡爾遜帶領中國官兵齊聲高唱《義勇軍進行曲》

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代表中國的歌曲演奏,併入選反法西斯盟軍勝利凱旋的曲目,還和美國的《美麗的美利堅》、法國的《馬賽曲》等曲目一起,被美國定為同盟國勝利之日的音樂廣播歌曲。

這首每一個音符、每一句歌詞都充滿反抗力量和自由精神的歌曲,響徹了全世界。

1946年,田漢與林維協議結束了痛苦的婚姻,和志同道合的安娥終成眷屬。

1949年,田漢就任新中國文化部戲曲改進局、藝術局局長。

9月27日,中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規定在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10月1日,《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開國大典上奏起。

1950年,安娥赴朝鮮採訪。第二年回國,在與作者討論劇本的通信中,談到朝鮮戰場上凍死人的情況,被定為「洩密」,兩度檢討。又因曾寫《武訓傳》歌劇劇本,又公開發文自我批判。

1956年12月,安娥因腦溢血而半身不遂。

1963年,田漢開始受到批判。

1968年,田漢冤死獄中。

十年浩劫期間,因為《義勇軍進行曲》詞作者「有問題」,所以國內只能演奏國歌的曲譜,不能唱歌詞。

但是沒歌詞就沒法唱國歌,為解決這個矛盾,1978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決定,國歌曲譜不變,歌詞由集體重新填寫——

前進!各民族英雄的人民!

偉大的共產黨,領導我們繼續長徵!

萬眾一心奔向共產主義明天,

建設祖國保衛祖國英勇的鬥爭。

前進!前進!前進!

我們千秋萬代,

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

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

前進!前進!進!

1982年11月,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決定恢復國歌原詞。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正式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寫入憲法。

《義勇軍進行曲》不止是國歌,它是全世界苦難與抗爭的永恆旋律。

有苦難,就要有抗爭,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

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

前進!前進!前進進!

-END-

(不要忘記把閱讀君推薦給你的小夥伴哦)

推薦一套中學生漫畫教輔《哈哈學××》系列

相關焦點

  • 義勇軍進行曲歌詞作者
    《義勇軍進行曲》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義勇軍進行曲》如何成為中華民族最強音?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這首《義勇軍進行曲》也成了中華民族不屈精神最真實的心聲。抗戰期間,國民黨中央廣播電臺也定期安排播放這首歌曲。戴安瀾將軍的國民革命軍第200師曾將這首歌曲定為該師的軍歌。那個年代,《義勇軍進行曲》不僅影響了中國,還隨著中國人民反對日本法西斯的英勇事跡傳遍了全世界,成為一支國際戰歌,激勵著許多國家的革命者為爭取解放而鬥爭。
  • 《義勇軍進行曲》因何能成為我國的國歌?
    聶耳聶耳在創作《風雲兒女》主題歌時,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終於創做出了《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激奮人心、載譽世界的中國人民反抗日寇侵略的戰鬥進行曲。田漢聽了聶耳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後十分激動,並指出了這首主題歌「充滿著飽滿的政治熱情。在全國人民忍無可忍,迫切要求反帝抗日的時候,這幾個簡單的音節恰恰表達了千萬人的心聲」。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劉良模出席了這次會議。當代表們討論國歌時,劉良模建議把《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這個建議被大會採納定為代國歌。
  • 《義勇軍進行曲》的流行:成為國歌前已紅遍中國
    聶耳作曲、田漢作詞的《義勇軍進行曲》,早在成為國歌之前,就已作為最著名的抗戰歌曲響徹大江南北,是當之無愧的最「紅」的歌。  出生於1912年2月14日的聶耳,23歲英年早逝,正是他的才華開始放射出奪目光輝的年華。就在遇難前不久,他完成了最後一首作品《義勇軍進行曲》的創作。這一不朽絕唱,讓他的藝術生命獲得了永生。
  • 義大利羅馬上空響起我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致敬抗疫一線醫務
    今日,當地時間正午12時,伴隨著12聲鐘聲,米蘭民眾掌聲致敬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在下午18時整,在義大利羅馬的A線地鐵站Ra di Roma附近的小區響起了中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並有人大聲高呼「Grazie Cina"(感謝中國),周圍的民眾紛紛鼓掌致意,感人肺腑。近日來,義大利民眾在各地自發地舉辦了包括」18時陽臺音樂會「在內的各種互動活動,互相激勵加油
  • 《義勇軍進行曲》:關於國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導語:1935年2月2日,《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現代人對國歌並不陌生,但是國歌並不是古已有之的存在。最早的中國國歌可以追溯到清末,至今只有上百年。今天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歷史上其實也出現過別的國歌哦!小編藉此機會和您談談關於中國國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 歷史今日12月4日:《義勇軍進行曲》被恢復為國歌
    聶耳在日本東京譜寫的《義勇軍進行曲》定稿手稿。  1982年12月4日下午,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裡,3000多名人大代表舉手一致通過一項決議: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下面是新華社記者採訪全國政協常委夏衍的通訊摘錄:  「《義勇軍進行曲》高昂激奮,鼓舞人心,催人前進。
  • 一首《義勇軍進行曲》,兩岸多少悲歡事
    事實上,《義勇軍進行曲》在臺灣光復初期就在臺灣傳唱開來,但隨著兩岸的隔絕,與《黃河大合唱》等抗戰歌曲一度被禁,而隨著臺灣解嚴,《義勇軍進行曲》現已不再是「禁歌」,還有學生在網上自學唱這首歌。
  •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田漢的最後一詞,聶耳的最後一曲
    「國慶節」,全國人民最樸素的慶祝方式:看升旗,唱國歌。 眾所周知,《義勇軍進行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但是你知道這是詞作家田漢的最後一首歌詞、曲作家聶耳的最後一首譜曲嗎?
  • 《義勇軍進行曲》這樣成為國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很多大咖聚集在北京,要從1000多首作品裡選出一首作為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國歌。當時,從國歌歌詞的徵集啟事發出到最後選定的時間是71天,最終當選的是《義勇軍進行曲》,詞作者是田漢,曲作者是聶耳,原來是電影《風雲兒女》的插曲。
  • 華夏兒女應該知道國歌的誕生——我看《故事裡的中國國歌》
    了解更多的國歌產生背後的故事,確實來之不易,在未來的日子裡,會更加愛護我們的國歌和我們偉大的國家。故事裡的中國首先邀請了電影《國歌》的導演,講述了電影《國歌》的誕生。又請田漢和聶耳的親人講述這兩位詞曲作者有關國歌產生背後不被人知道的事情,以及詞曲產生的過程。
  • 中華民國的國旗之爭,國歌中的「義勇軍」原型是哪支隊伍?
    國歌中的「義勇軍」原型是哪支隊伍?  1933年2月的一天,聶耳隨同東北抗日義勇軍總司令朱慶瀾將軍來到熱河抗戰前線慰問駐守在那裡的抗日騎兵部隊。在採訪義勇軍官兵時,他聽到戰士們正激情澎湃地高唱這首《義勇軍誓詞歌》,頓時熱血洶湧,激發了強烈的創作靈感。
  • 我國歷史上有過7首國歌,除《義勇軍進行曲》外,其餘是哪6首?
    說明文 | 我國歷史上有過7首國歌,除《義勇軍進行曲》外,其餘是哪6首? 文 / 小侯 據《人民網》2008年的報導,以及相關歷史資料顯示,我國歷史上共有過7首國歌。除人盡皆知的《義勇軍進行曲》之外,另外還有過6首國歌。
  • 我國歷史上有過7首國歌,除《義勇軍進行曲》外其餘是哪6首
    我國歷史上有過7首國歌,除《義勇軍進行曲》外其餘是哪6首 2020-03-13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東方紅》| 《國歌》背後的故事!(下)
    不僅如此,《義勇軍進行曲》還隨著中國人民反對日本法西斯的英勇事跡傳遍了全世界。美國、英國、法國、印度及南洋各國的廣播電臺也經常播放這首歌。 1949年9月25日,毛主席和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在中南海豐澤園主持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紀念、國都協商座談會,田漢也作為文化界代表之一參加了這次座談會。
  • 「國歌」是怎樣誕生的?為何會有2個版本?1978版國歌,你知道嗎
    因為說起國歌,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但是文史君在偶然看到了一個短視頻,有了寫這樣一篇文章的念頭來。視頻中,有策劃者在大街上,臨時採訪了很多路人(以年輕人居多),問他們知道國歌的全稱叫什麼?還問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什麼時候成立的,竟有好多人答錯,或回答不上來。我國的國歌,全稱是《義勇軍進行曲》。
  • 瀋陽收藏家揭秘:《義勇軍進行曲》曾三改歌詞
    未來,國歌將同國旗、國徽一起,有專門的法律予以保護,並明確使用規範。說起國歌,每個中國人都知道叫《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戰火紛飛的抗戰年代,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這首歌曲曾在不同範圍內三次改歌詞。6月25日,瀋陽知名收藏家詹洪閣為您獨家揭秘《義勇軍進行曲》背後的那些事兒。
  • 民建市委機關幹部走進國歌展示館:聆聽國歌,感悟紅色正能量
    為進一步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7月15日下午,民建市委組織機關幹部走進國歌展示館參觀學習,重溫澎湃激昂的《國歌》誕生之路,感悟紅色正能量。民建市委副主委汪勝洋出席活動。
  • 文史|《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文史 |《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2020-07-26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949年,《義勇軍進行曲》作國歌的前因後果
    ▲聶耳背景資料:《毛澤東傳(1949-1976)》引用了毛澤東、周恩來1949年9月25日召集的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記錄(下圖),其中有一段專門討論國歌問題的記錄。從這個記錄中可以看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是誰提出來的,大家又是怎樣討論和通過的。同時也澄清了一些傳聞的東西。如一些報刊發表的文章中,都說當時周恩來等提出,用《義勇軍進行曲》作國歌,可以使我們「有憂患意識」。其實,記錄中並沒有這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