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嘆命運不公,為何上天厚此薄彼?
或是人生暫時陷於困境,苦於無路可走,茫然不知所措?是不是真有「上天註定」這一說?如果有,能不能改變既定的命運呢?
這些問題或許在每個人的不同階段都出現過,無論是考學失敗,還是職場碰壁,有的人熬過去了成功了,隨後就能步步高升,而有的人往往是一個坎過不去,就被打回了原形,回到小城市繼續發展。若干年後,他們會須會問,真的有人能夠改變命運嗎?
說能的人不少,而且能扯出不少的大道理,但是古今史上真正用行動去證明的人恐怕當推袁了凡先生。
很多人不知道袁了凡是誰,他卻是改變了自己命運的奇人。
袁了凡少年時,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壽命到53歲,命中無子,當官的話可以做到縣長,考試第幾名,都算得很準。袁了凡一對照,一點都沒錯,所以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沒有妄想。世間人追求功名、財富,而袁了凡沒有這個念頭,因為他曉得命裡沒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乾脆就不想了。
很多人會平平淡淡的過一生,因為他打心眼裡就會肯定自己的平凡。
就在大家都認為袁了凡甘於平庸的時候,他遇到了雲谷禪師,
隆慶三年(1569年),袁了凡離開京城南歸家鄉,數次科舉考試落榜,往南京棲霞山中拜訪雲谷禪師。袁了凡與雲谷禪師對坐一室,心中一念不生,三晝夜未曾瞑目。(雲谷禪師懷疑他已經了悟佛法,於是有了以下對話)。
雲谷禪師發現說,「誒,這個人很奇怪?心如是那麼靜喔?那麼安靜!」
所以叫他到面前來,問他說:「先生為什麼這個心如是安靜?一般人修行,心都還不見得能夠如是安靜!」
了凡就告訴他,過去算命先生已經幫他算過,所以他現在根本沒有什麼,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如是安靜。雲谷禪師說了一句話:我以為是什麼豪傑,原來還是一介凡夫!
袁了凡:禪師此話怎講?
雲谷禪師:凡人未能達到無心,無心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外面不會被無欲六塵名聞利所誘惑。內心不起貪 嗔 痴欲的妄念。達不到這個境界,終為陰陽所束縛,不能超越陰陽 五行數理的範圍,安得無數。
袁了凡:不應該。
雲谷禪師:為什麼不應該呢?
一切福田科第中人,都是有福相的,而我福薄,又不能積功德、積善行,培養厚福的根基。而且不耐煩劇,不能容人。時或自尊自大,以才智蓋人。輕言妄談,直心直行,凡此種種,皆是無福之相,又怎麼能有科第功名呢!
袁了凡:禪師所言,袁黃深信不疑。
雲谷禪師:你若能一心向善,謙虛改過,努力修德,何愁功名不立,不得子嗣呢!
雲谷禪師的一番教導,使得他頓悟。立志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斷惡修善,災消福來,不但考取了進士,還有了兩個兒子,活到了74歲。
袁了凡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了一個道理:改造命運,為自己立命。把命運握在自己手裡,想要什麼樣的命運,靠自己爭取,不做命運的奴隸,勇做命運的主人。
袁了凡先生結合自己親身的經歷和畢生學問與修養,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孫而作《命我自立》,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
《命我自立》又被稱作《了凡四訓》,被奉為「東方第一勵志寶典」、「中國古代」,和人生必讀的智慧之書。
日本經營之聖、一手締造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家稻盛和夫,早年有幸讀到《了凡四訓》並將其作為人生指導。
曾國藩讀《了凡四訓》後改號滌生,將其列為子侄必讀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書。
400多年後,《了凡四訓》已印行了近億冊,幫助了全世界眾多的有緣人改變命運、福慧雙修、心想事成。在中國內地,也已開始逐漸為人熟知並得到眾多受益者的傳播弘揚。
這本書也被央視推薦給國人的書單之一,稱之為「中國傳統中的家規」。
現在很多年青人,都活成了「佛系青年」,年紀輕輕把一切事物所謂看淡,每日按部就班,機械化的生活。這其實是一種病態的行為,不是他們的身體生病了,而是心裡太消極了。
這也是袁了凡先生寫這本《命我自立》的意義之一。
所謂命運,只不過是自己往昔一世或幾世中,所造作諸善惡業的因果對現,如果不能常思己過,斷惡修善,等待的只有「天命不可改,大劫不可逃」,天道無親而已。
《了凡四訓》被後世尊稱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善書"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胡適先生,認為《了凡四訓》是研究中國中古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魯迅也曾在青少年時期受到這本書的影響。
所以說《了凡四訓》真的是人生至少讀一次的書,在這也推薦大家去讀一讀,不僅能夠學習到其中的智慧,也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教育孩子,讓其明白,"我命由我不由天"。
如果擔心文言文讀起來比較困難,不妨看一下這套文白對照精裝版的《了凡四訓》,不僅有著原汁原味的文言文,還搭配了現代化的大白話,對於想要學習的朋友來說,幾乎是零門檻。
這套書分為四冊,對應了袁了凡先生撰寫的四篇文章:"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自己家讀來堪稱訓子良方,精裝版的套裝拿來送親近的朋友,也是積德行善的好事。
雖然文章大都篇幅短小,但是言簡意賅,生動地舉例,現身說法,令人動容,揭示出命運真相,明辨是非曲直,改過向善,行善積德,謹慎恭謙。或許正如我所寫的,都是些大道理,但了凡先生卻能深入淺出,娓娓道來,沒有足夠的積累,又怎能如此的大徹大悟,發人深省。
對很多朋友來說也就是兩包煙錢,同價可以把這本智慧聖書帶回家,細細品讀,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