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玥
【直新聞按】「數碼娛樂領袖論壇」日前在香港的數碼港揭幕。論壇以虛擬互動形式舉行,匯聚超過60位講者,圍繞主題「數碼娛樂新常態:從遊戲邁向電競」,全方位介紹數碼娛樂、遊戲與電競產業於新常態下的發展及商機。
電子競技是香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新興行業。數碼港主席林家禮博士認為,在電競產業的發展初期給予扶持,能完善整個數碼生態環境,並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香港培養創科人才,為香港青年締造不同工作及學習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林家禮在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專訪時還指出,希望香港可以發揮本身的優勢,助力國家下一步發展,看看香港所長,是否可以幫得上國家所需。
而林家禮自己很早就展開了和內地的合作。任職投資銀行時,他幫深圳在如何用好資本方面出謀劃策;在任職香港電訊總經理時,支持香港和深圳建立電訊網絡聯繫。林家禮博士認為,今時今日深圳和香港是全球矚目、名列第一的創新科技走廊,香港的創業投資動力、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國際支援,配合深圳在高端製造業的發展,不是1+1大於2,而是1+1=11了。
內地電競要走向國際 香港可成為跳板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秦玥:剛剛聽您論壇上的開場致辭對電競如數家珍,我好奇您自己會不會平時也在家玩電競遊戲?另外電競產業的吸引力在哪裡?前景如何?可以給社會帶來什麼樣的貢獻?
數碼港主席林家禮:有的,我平時有很多工作要兼顧,但自從我們要打造香港成為一個電競的區域中心,我就很關注電競這一塊的發展。我發現身邊很多年輕人都喜歡電競,所以特地去了解了一下例如在韓國、臺灣、還有其他地方的電競情況,我覺得這個行業確實很厲害。
到今年年底為止,就算是有新冠疫情,我們也看到全球電競方面的參與者已經達到了差不多5億人,這個數字比整個歐盟區的人口總數還多。電競的全球市場發展很迅猛,我覺得不只是遊戲而已,這是一個產業鏈,也是一個創新和科技的手段,更是培養年輕人在這方面發展的一個機會。電競它好玩,多元化,包含科技、商業、甚至體育精神等等,可以幫年輕人去面對大數據的商機,把握一些當下數字年代中新的機遇。
所以我覺得電競很有吸引力,前途非常光明。怎麼樣把握黃金機會?我覺得香港和數碼港的戰略要從正面方向去發展,我們重視的不僅是遊戲,創業和就業也是重點。遊戲的另外一個元素是科技,電競行業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例如高速網絡的管理,還有5G的技術應用,有大數據、AI、AR、VR,一系列的科技元素都有。剛好香港正全力以赴向國際創新及科技中心方向發展,電競的發展可以幫忙帶動。
另外一塊就是創業和就業。舉個例子,香港曾經有個美譽是「東方好萊塢」,我們的港產片、廣東流行歌曲、電視劇等都很有基礎,也有國際市場。現在如果加上數字科技的幫助以及新經濟的創新,我們就能變成「數字東方好萊塢」了。電競也可以一併發展,數字娛樂這個市場非常廣,所有娛樂方面的服務或者產品現在都幾乎數位化了,所以電競的發展可以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提升發展,也因此在就業、創業方面可以帶給年輕人很多創業機會。
例如在數碼港,我們和兩所大學合辦的一些電競課程,已經有超過200位年輕人完成了這個課程,他們全都找到了工作、而且做得不錯,這個就是創業跟學習方面的進步。遊戲方面,內地有很多很好的內容,很多高手,它們都要國際化、都要走出去。香港的數碼港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跳板。
「我認為當下年輕人最好出路是科創」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秦玥:數碼港目前有沒有針對年輕人或初創公司推出一些政策或資助來支持創業的?
數碼港主席林家禮:今年我們正式推出了數碼港學院,把我們多年以來的培訓資源整合、提升,更好地提供給我們的年輕人,以及新一代的中小型企業,幫他們在數字轉型、數字提升方面更加進步。這方面我們真的能幫得上,年輕人很喜歡學習,通過培訓他們能夠把握基本技巧,有了基礎。學習是一個長途的工作,它是個馬拉松,而不是200米短跑。所以通過培訓我們也看到了初步的成果,都很振奮,其實創業是個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過程,創業也是就業,因為在創業的過程裡也製造了很多的工作崗位給年輕人,所以創業跟就業是連在一起,這兩個重要的工作其實跟終身學習是分不開的。
所以你看,創業、就業、終身學習加在了一起,整個香港社會、整體經濟都能得到提升和轉型。我覺得這個很重要,以往不懂英語就很難找到工作,在今天,如果不懂得把握數字科技或者數字經濟的話,很難在事業上有一個助力。所以我認為當下年輕人最好的出路就是科創,是一條絕對值得考慮的康莊大道。
不要忘記眼前人 深圳就在旁邊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秦玥:今年是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國家給予深圳很多先行先試的政策,深圳也匯聚了不少龍頭創新科技企業,您作為數碼港這個香港老牌創新數碼園區的主席,對深圳這些年來的創科發展有什麼體會?香港和深圳未來該如何在科創發展方面強強聯手?
數碼港主席林家禮:習主席到深圳的時候就出席了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其實是提醒了我們香港的朋友,不要忘記我們眼前人,深圳就在我們旁邊,是我們的鄰居,是我們的兄弟姊妹城市,所以未來我覺得香港如果把握疫情後的重新出發這個機會是最好了,要全面攜手深圳。有很多方面我們可以共同努力,例如在創業方面、在創新方面,我們其實下一步有機會可以吸引大灣區500強到香港,用好香港作為他們的國際總部,用好香港作為他們的國際的事業單位,這個前景非常好。
另外大灣區內也真的有一批精英,例如深圳市南山區,裡面高手如雲,其實他們應該用好香港,很多已經開始對接了,但是可以更加系統化,在政策設計方面、在民間的配套方面等把香港用好,作為他們國際業務的發展基地,作為他們的國際總部。這一批人才到了香港其實可以發揮很多很好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幫他們國際化,也可以和一批香港年輕專才、外國的頂尖人才磨合。將來這批人不僅可以拓展海外業務,也可以給一批香港年輕人北上的機會、到內地公司學習,變成一個全面型的人才,一方面有國際視野,一方面懂得國策國情,懂得文化,也懂得市場。
我覺得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希望香港可以發揮本身的優勢,助力國家下一步發展,看看香港所長是否可以幫得上國家所需。我們應該用好香港獨特的優勢,在「一國兩制」之下,把全球最頂尖的人才吸引到香港,幫助大灣區的建設;然後也吸收一部分內地人才到香港,幫他們國際化;也可以培訓、帶動香港年輕人,還有人才的提升,大家一起走出去。
大灣區城市將是全球最宜居的地方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秦玥:香港數碼港剛建起來的時候大家給予了很高的期待,但是後來有人說淪為了地產項目,大家對數碼港本身的創新和數字科技發展前景都有疑問,包括地理位置離大灣區相對比較遠,您覺得未來要想吸引人才的話,數碼港代表了香港的哪些獨特優勢和吸引力呢?
數碼港主席林家禮:數碼港現在是一個完整的「雙創」生態系統,已經有1600家初創企業和科技公司,可以說是「數字香港」的一個百貨公司,應有盡有。無論是在金融科技,無論是在教育科技、醫療科技或者電競、數字娛樂、網絡安全、大數據、區塊鏈保險科技、財富管理科技、監管科技、法律科技,我們都應有盡有。
這裡融入的不單只是本地的科創人才,還有大量來自海外的專才。所以數碼港的獨特優勢就是它的國際化,這也是香港國際化的一個縮影。最尖端的國際頂級人才來到香港,在疫情後的新常態下,他們都覺得可能香港等大灣區城市就是全球最安全的地方,也是最宜居的地方。我們數碼港有一個全球化的創新創業總基地,很多國際人才來,包括以色列、歐盟國家、美加、澳洲紐西蘭、日本韓國等國家的人才,他們也希望進入大灣區,希望透過落馬洲河套地區這個機會,加強綠色通道、無縫對接創科的超級公路。
這些頂尖的科技人才、包括科技投資者,他們都希望跟家人到一個安全,可以安居樂業,也可以長遠發展的地方。其實從這個方向來說,很難找到比香港及大灣區其他城市更理想的地方了。他們來到香港,英語是我們的工作語言,也是一個自由港。交通方面,去深圳也就是14分鐘的高鐵,從香港西九站到深圳福田站,這是一個小時生活圈,也是一個小時的雙創的一個生態圈,這個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我覺得數碼港應該做好這方面:在國際資源、國際合作、國際人才、國際資本方面,我們應該來一起跟大灣區裡面的姐妹城市聯手。香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資源,就是在數字經濟方面,這幾年已經很努力、很快速地邁進數字經濟年代,我們有很好的基礎去發展下一步的商機,包括數字資產,這個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