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中部有一條河流叫剛果河,也稱薩伊河。是非洲的第二大河,僅次於非洲東北部的尼羅河。全長4600多公裡,剛果河流域是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僅次於亞馬遜雨淋。從剛果(金)的馬塔迪(第一大港口城市)往西流入大西洋。往非洲大陸的東北部延伸,從馬塔迪市北一百多公裡處的兩個主要城市中間穿過,這兩座城市與這支河流有似中國武漢的龜蛇二山鎖大江。河北岸是剛果(布)的首都布拉柴維爾市,南岸是剛果(金)的首都金夏沙市。到剛果(金)北部的剛果盆地繼續往東延伸,再到剛果(金)東部又往南走向,形成一個大大的"幾"字形,一直延伸到東非大裂谷的坦噶尼喀湖,剛果河環繞著的南岸是剛果盆地。
在剛果盆地的草原和森林裡居住著一支民族叫"亨巴族(HEMBA),也有人翻譯成"漢巴族"。曾經被合併到巴盧巴人(因殖民時期語法總是把族名前邊加一個巴字,比如巴盧巴人,巴松戈族等)活動領域。亨巴人大家族對先人的崇拜是共有的品質,美麗的男性祖先雕像,圓圓的臉,高而寬的額頭反映了巴盧巴人風格對他們的影響。在亨巴人看來,安詳閉合的眼睛以及圓圓的臉是祖先心境平和的體現。形體優美的肩膀和手臂勾勒出身體的軀幹,腰部變窄,隨即隆起形成一個鼓鼓的腹部,強調象徵著家族和延續性的肚臍。在亨巴人的方言中,表達肚臍的詞意為"家族集團的組成部分"。手放在小腹兩邊,表示祖先擁抱或注視著後人。他們的雕像不是紀念某個人,而是反映整個家族的延續性和永恆性。
亨巴族還有一種雕刻叫"叟歐(SO,O),是在一個半神秘的叟歐組織中使用。表現為一隻奇怪的黑猩猩,同時擁有人類和動物的特徵。但又不是兩者任何一種,大笑的嘴巴有些扭曲,用樹皮布做披肩和裹腿讓人和原始聯繫起來,顯得非常怪異。在一些大型活動或葬禮中,這個戴有叟歐面具的人滿街亂跑,也不說話,只用一個小鐵鈴鐺發出警告,追趕年輕人和女人,甚至追到人們的房子裡。等再次出現時,人們把叟歐圍起來,顯得和諧,人們可以觀看叟歐,也不在跑開,也不會再像剛出現時那樣一鬨而散,成為他們的一員,和我國的古廟會"背閣、抬閣",戴面具舞會,大眾狂歡有類似之處。
宋莊非洲藝術館
文/鄧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