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為一個初一孩子的生命買單?學校還是家長

2020-12-22 平平教育論壇

就在前天,安徽省阜陽市某中學初一學生李X,放學後過馬路不幸出了車禍,導致當場死亡,現場慘不忍睹!學校至今未給出處理意見,該相互推諉!

事情經過:李X(男,13歲,系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高大村人,學習方式:走讀)在安徽省阜陽市某中學讀七年級,2020年12月8日,學校正常放學時間是晚上17:00,因平時都是母親來接他放學回家,這天其母親因工作繁忙直到17:40才去接他放學,不幸的是孩子離開學校導致被車(肇事者並未逃脫)撞上當場死亡,據目擊者介紹,孩子腦袋基本都沒了現場慘不忍睹。一家人就這麼一個男孩(農村尚有重男輕女的傳統還未徹底改變),就這樣沒了,孩子媽媽傷心過度已經不知道悲傷,孩子奶奶在現場傷心欲絕,哭得死去活來,不幸的事情降落在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全家的希望全在孩子身上,如今孩子沒了,悲痛可想而知!

家人到學校想知道學校的安全管理措施做得如何,為什麼家長沒接到孩子之前就讓孩子離開學校,導致悲劇發生。學校是這樣回答的:「我們學校沒有責任!學校都是五點放學,你為什麼五點四十來接孩子?和我們學校有什麼關係?」,並且學校態度很差,確實讓人都有義憤填膺的衝動!

我們不去討論學校要不要賠償,再多的賠償也換不回一個活蹦亂跳孩子的生命!我們想知道,學校有沒有制定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孩子放學家長沒及時來接孩子,是家長不對(可能家長因特殊情況耽擱了),學校有沒有和家長對接,家長沒到學校之前,學校因何原因將孩子放出學校?有對孩子進行交通安全培訓嗎?相關的教育培訓資料可以拿出來給我們看看嗎?既然問題出現了,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撫慰受害者悲切的心裡,儘快處理解決問題,而不是推諉地說「我們學校沒有責任」!

我們來看看法律如何說:根據《學校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13條的規定 下列情形下發生的造成學生人身損害後果的事故,學校行為並無不當的,不承擔事故責任;事故責任應當按有關法律法規或者其他有關規定認定:

(一)在學生自行上學、放學、返校、離校途中發生的;

(二)在學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離校期間發生的;

(三)在放學後、節假日或者假期等學校工作時間以外,學生自行滯留學校或者自行到校發生的;

(四)其他在學校管理職責範圍外發生的。

所以學生放學途中發生交通事故的,如果依照法律及規章的規定,學校沒有不當行為的,責任應當有造成侵權的相對人承擔。

這裡注意有個前提:學校行為並無不當的,不承擔事故責任;事故責任應當按有關法律法規或者其他有關規定認定。

至於李X有沒有穿個紅燈,等待交警來判定,如果是車輛闖紅燈不遵守交通規則造成的交通事故,同樣依法根據交警出警對現場事故的責任劃分,來承擔責任。大家知道「一隻來歷不明的蚊子,引發了學校教育的一件慘案」的案例嗎?講了一個學生在學校裡被蚊子叮咬而得了乙腦,最終治療無效而死亡。家長找學校索賠。學校辯解,說學生在家裡得了病怎麼說是學校的蚊子咬的呢?家長找學生來證明是學校的蚊子給咬的,學校也找學生來證明不是。然後家長說是因為學校沒有及時發給蚊帳,沒有發裝蚊帳的釘子和錘子,使孩子被咬。法院判決,學校管理不善,賠償5萬元。我們可以設想,如果家長不能按時接孩子,可以和老師打個招呼,告訴老師孩子先不要出校門,如果學校採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也許這樣的結果就不會出現!希望學校勇敢哪出自己的方案,起碼最根本的禮儀、態度要有,不能一味推脫自認為沒有的責任!安全不可忽視,安全教育是必修課!

希望校方重視起來,如何做好安全預防及管理師頭等大事,不讓悲劇重演!

相關焦點

  • 衡水信都學校針對私自將初一學生搬校事件回應
    近日來,關于衡水冀州區信都學校的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從初二、初三學生因超大額班問題被曝光後的整改,到未通知家長就將1700名初一新生搬到破舊的富寧學校,家長們一次又一次的維權發聲。到10月20日,如仍舊不願意在富寧學校就讀,可按學生及家長意願調整到一中校區或南校區就讀,但要服從學校統一安排。據霸州及文安多名家長反映,通知我們已經收到,如果學校能夠按照通知中的承諾來辦,大多數家長還是可以理解的。目前,還有一部分家長留在信都中學,正在跟校方談條件,爭取多為孩子們爭取到一些優惠條件。
  • 初一語文月考盤點:除了卷面分析,家長還應該送孩子一份學習財富
    月考成為了我們進入中學階段的一次重要的學習指導,孩子考得好,學習有信心,如果沒考好,該怎麼去提高學習,優化方法呢?以語文考試為例,大部分在第一次月考中的學生,還是靠小學時的語文積累紅利,也就是中學語文的新階段,學生們是還沒有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的。月考前的學習精力都被放在了數學和英語,甚至其他新科目的學習上。
  • 張店四中組織召開初一至初四家長會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12月2日訊(通訊員 崔金華)為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更好的開發家庭教育資源,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繫,形成家校教育最大合力,助推學生健康成長,張店四中於召開以「家校攜手,共創輝煌」為主題的家長會。
  • 學校「小超市」,一年租金高達幾十萬?家長:都是我們在買單!
    一所小學的「小超市」,一個佔地只有十幾個平方的小地方,一年租金要高達20萬!當然,最後參與這個「小超市」競組的商家還不在少數!這則招商廣告,之所以吸引家長們的注意,無外乎是「校園」+「租金價格」!這樣的關鍵詞加在一起,不得不讓家長們開始擔心:校園裡的一個「小超市」,對外承包,價格竟然能高達幾十萬?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利潤?
  • 有些家長稱呼自己的孩子為「神獸」,這是愛稱?還是諷刺與無奈?
    現在很多家長缺乏現代育兒觀念,在管教孩子方面可以用育兒盲來形容並不為過。原本在幼兒期就應該在家裡規範好家庭規則,圍繞家規來培養孩子的秩序感,但是現在絕大多數家庭裡沒有家規,完全靠家長的威嚇和強迫式管教試圖讓孩子聽話。小一點時,孩子還怕家長,到了小學以後,家長才發現孩子根本管不了。
  • 「入學第一課」長沙市南雅中學舉行2020級初一年級主題家長學校活動
    9月11日,長沙市南雅中學舉行了2020級初一年級主題家長學校活動,初2013班的四十多位家長參加了這次富有意義的家校活動會上校長王旭作了發言,強調了教育要科學引導,重視初新過渡期,指出教育要讓學習者學會生存、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
  • 孩子只要最新款家長硬頭皮買,智能手錶成攀比工具
    架不住孩子們的軟磨硬泡,家長紛紛為孩子滋生出的攀比現象買單。對此老師和專家表示,家長應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及時消除攀比心理。 兒童手錶個個都不便宜 智能手錶既能避免孩子過早接觸手機,又方便與孩子隨時聯繫,成為不少家長開學後必買的學習裝備。
  • 孩子成績的分水嶺,其實早在初一就拉開!家長不要等到初二才發現
    這讓不少學生家長感到著急——不少教育專家們將此稱呼為「初二現象」,與此類似的概念,還有孩子小學時候的「三年級效應」。在這樣的兩個階段裡,孩子的學習表現常常出現一種兩極分化的情況,好的優秀的學生,與成績落後的學生,差距越來越大……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一個現象?
  • 誰來救救孩子?
    圖:《小歡喜》這是我們幾乎每天都能在社會新聞和社交媒體裡看到的消息,無論是面對老師還是家長,孩子們似乎都需要面對不同程度的傷害,而這些傷害往往被冠以「為了孩子好」之名。當有危及孩子生命的事件出現的時候,大家都大喊著要保護孩子,可是這個社會真的對孩子是友善、安全的嗎?
  • 小一初一錄取積分公布,深圳最難就讀的學校是它?
    小一最低積分達到105.5分,初一最低積分達到113.9分!這所學校位於深圳市寶安區。是一所區屬九年制公辦學校。寶安區小一和初一積分政策都是一樣的。這所學校就是坐落於深圳寶安區前海的海韻學校。下圖可以看到所處位置。海韻學校附近的坪洲小學,只需要積分98.8分以上,新湖中學只需要88.9分,民辦學校中英公學小學部需要98.7,初一積分暫未查到,但是積分應該不會高於海韻學校。
  • 家長孩子都「糾結」 誰在把暑假變成「第三學期」?
    向周圍的家長、孩子們打聽,幾乎所有學齡兒童和青少年這個暑期都過著「不在補習班上課,就在去補習班路上」的忙碌日子。  「我們從2004年起就嚴令禁止學校違規補課,每年暑假都要重申。只要有人舉報,我們一定嚴肅處理。不少學校還會給家長發公開信,提醒他們暑假要讓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參觀遊覽,自主學習,不宜補課。」上海市教委負責人介紹。
  • 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畢業出來的孩子區別很大?家長認為還是公立好
    幾年之後,有的孩子成功了,考上了理想的學校,有的孩子失敗了,回到了原點,不過為該學校貢獻了一些資金。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有的家長說還是公立學校好!近年來,民辦學校在全國各地不斷湧現,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青睞,社會的認可。我國有明文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不允許辦私立學校,鼓勵社會和有實業的個人在非義務教育階段辦學,如幼兒園、職業學校、大專院校等。
  • 上海家長學校2020年在線課堂第十五講——主題:孩子是家長一生的...
    上海家長學校在線課堂第十五講以「孩子是家長一生的『功課』」為題,邀請上海廣播電視臺金話筒主持人白瑞對話著名作家、編劇六六和青少年健康管理專家、中醫針灸醫師馬琴共同探究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從身心發展、教育環境、醫學觀察、父母認知等不同角度探討家長該如何在心理上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支持、陪伴、呵護與引領?
  • ——開封市回民中學召開初一年級家長會
    在這世界上,學校老師與家長是最能互相理解的人,他們的唯一心願,都是為了孩子。為了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11月27日下午,開封市回民中學召開了初一年級家長會,年級段長宗怡紅老師主持,班主任及科任老師參加。
  • 初一是道坎,初二是個坡,初三是座峰!轉給初中生家長!
    (2)在完全會做的情況下,孩子老是做錯題,這種馬虎在小學時,大家分布在各個不同的小學,馬虎一點,還是不能影響到你在班裡的排名。而到了重點中學,尤其是實驗班,競爭很激烈,大家都很聰明。這個時候比的就是誰更努力,更踏實,更少犯錯誤。這也是很多特別聰明但很毛躁的同學在小學成績很好,而到了初中後,成績越來越差的原因。
  • 孩子讀初一,成績非常差,老師要求家長開智力證明,怎麼辦?
    他的孩子,自從進學校後,就沒安寧過。經常和同學打架,上課不守紀律,連名字都不會寫。每次考試,語數外三科成績加起來,也難超過60分。老師嘗試過各種方法,都不能令孩子有所改變。用老師的話來講,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誰也拿他沒轍。期間,當然也請過無數次家長,同樣收效甚微。
  • 孩子,你縱身一躍太草率!要堅信一切都會過去的,請善待生命
    重磅消息來了!又一則關於教育的熱搜:山西中北大學大二學生作弊後跳樓身亡。第一感覺現在的孩子們怎麼了?好不容易挺過了新冠病毒的侵襲,正感受著生命的美好,沒想到又一個年輕的生命消失了,不懂得惜命,留給親人的是綿綿歲月中無盡的傷痛。
  • 把孩子送去寄宿學校,家長是用心還是狠心?我們應該這樣看!
    文/ 育兒全明白讓孩子去學習是一件正常且普遍的事情,但是很多的家長們也是為了孩子的上學而在糾結。其中糾結的緣由無非是考慮要讓孩子去讀民辦學校好還是公立學校好,又或者說是讓孩子走讀好,還是寄宿好。有的家長會覺得,反正孩子讀書都是要走向獨立的,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早點把孩子送去寄宿學校讓孩子適應得更好,甚至還能減輕自己日常照顧孩子的壓力,何樂而不為?案例小芹和她的丈夫啊海都是商業之中的精英,兩人在工作事業上都十分出色,個人能力十分突出,是十分典型的實力型選手。在他們的理念之中,成功的人都要學會獨立、果斷和勤快。
  • 孩子大學掛科多,面臨勸退,學校從未告知我們家長,這樣做合適嗎
    大學和中學不一樣,很多事情都是學生自己就處理了,畢竟很多學生到大一時也成年了,有了自己較為成熟的三觀,其次就是一般大學離家比較遠,家長也不方便高度參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這就導致有些熊孩子在大學裡沒有好好學習,掛了很多科家長都不知情,知道孩子快要甚至是被勸退時才知道孩子的情況,因而有些家長認為學校沒有盡到責任
  • 福州一家長質疑:初一女生800米跑3分41秒算優秀?
    在家長自發組織的草根運動會上,孩子們在比賽拔河  最近,福州家長陸女士失望地發現,同樣是跑800米,自己當年能跑出2分50秒的成績,而讀初一的女兒現在卻只跑了3分41秒,但就是這個比自己「遜」得多的成績,竟然還是「全班第二名,離優秀就差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