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紮根基層工作,獻身林草事業」優秀畢業生

2021-01-19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近期,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式對外公布了30名首屆「紮根基層工作,獻身林草事業」優秀畢業生遴選結果名單。此項工作,經過逐級推薦、資格審查、專家初審和綜合評審,歷時6個多月。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希望首批30名優秀畢業生堅守初心、立足本職、續寫輝煌。希望各級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各有關院校、企事業單位以他們為典型,教育引導廣大林草系統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學習林草知識、熱愛林草行業、投身林草事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推動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陳長春,男,44歲,漢族,本科,1997年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果樹專業。他紮根基層22年,現任北京市密雲區園林綠化局錐峰山林場場長、書記。

  他發揮科技引領支撐作用,在國土綠化、災害防控、技術試驗研究、技術推廣等方面開拓創新,他負責的「李子基地建設」項目被密雲縣人民政府評為密雲縣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試驗總結的「果樹節水抗旱栽植綜合配套技術研究與推廣」被評為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獎三等獎。從2002年到2006年,陳長春在密雲建成了70個果樹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在標準化建設指導中,他起草制定了北京市第一個李子生產標準——《李子栽培生產綜合標準DB110228/T 010—2002》。2010年參加北京市第七批援疆工作,援疆工作成績顯著,在新疆和田縣建設了5200畝精品紅棗基地。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人民政府評為「第七批省市優秀援疆幹部人才」。2016年12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評為綠化美化先進個人。2018年12月被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聘為北京市評標專家。

  於士濤,男,39歲,漢族,碩士研究生,2005年本科畢業於河北農業大學,2010年碩士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林學專業。他紮根基層14年,現任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副場長、千層板林場場長。

  於士濤始終在林業生產一線工作,累計完成各類森林經營撫育作業面積達30餘萬畝。塞罕壩的造林地塊多為石質陽坡、裸巖塗地和乾旱沙化地,常規造林成活率低。他轉變思路,創新方法,使得石質陽坡攻堅造林成活率達到98%以上。為精準提高森林質量,他認真組織實施天然林改培工程、中幼林撫育項目等,引栽優良樹種,合理配置樹種比例,為提升森林質量和提高生態功能積累了寶貴經驗。

  作為塞罕壩機械林場第三代務林人代表,他2011年-2016年連續6年被河北省林業廳授予三等功,榮獲第二十屆河北青年五四獎章、第五屆承德五四青年獎章等榮譽稱號,2014年被評為全國鄉村好青年。

  李丕全,男,45歲,漢族,本科,1997年畢業於西北林學院林學專業(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他紮根基層20年,現任山西省桑乾河楊樹豐產林實驗局副主任。

  他長期堅持在科研生產一線從事林業科研和管理工作,有力推進了楊樹豐產林實驗局的科技進步,為現代林業科技在山西省北部地區生態建設中的推廣應用作出了較大貢獻。

  他長期以林木遺傳育種為中心,在楊樹品種選育、植物組織培養、楊樹退化林分修複方面開展研究工作,並在抗逆性品種引進、鄉土樹種選優、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主持和參與了大量的科技項目,其中中央財政林業新技術推廣示範項目5個、楊樹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建設項目1個、省林業部門各年度的科技創新項目10多個、科技廳的科技攻關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2個、楊樹局自選課題30餘項。近年,李丕全通過省級鑑定的科技成果有5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的2項,選育的「金白楊」「金黑楊」等3個系列13個無性系楊樹新品種通過良種審定,這些成果應用提高了山西省林業科技水平,為建設山川秀美的晉北大地作出重大貢獻。  

  梁小明,男,44歲,漢族,研究生,1996年畢業於山西農業大學森林保護專業。他紮根基層22年,現任山西省關帝山國有林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

  梁小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對綠色事業的忠誠和追求。2002年,年輕的梁小明被任命為白虎嶺林場場長,他以場為家,帶領職工埋頭苦幹,連續5年考核名列全局第一名。擔任雲頂山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後,他帶隊完成了多個國家級和省級重點科研項目,其中《山西原麝現今地理分布初報》獲得了山西省優秀學術論文獎、《原麝生態習性及種群生態學研究》被評定為國內領先水平。2005年,梁小明被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記一等功,2006年榮獲第四屆全國十大國有林場管理獎,2013年被授予山西省綠化獎章,2018年被評為山西省林業先進工作者。  

蔣立宏,女,44歲,漢族,本科,2007年畢業於內蒙古農業大學草業科學專業。她紮根基層22年,現任內蒙古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工作站副站長。

  她主持完成了鄂溫克旗草原野生植物資源詳查、草原普查、草原碳匯調查等工作。主持編寫了《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地資源與評價》《鄂溫克族自治旗野生植物圖譜》2本專著和《草原適用技術手冊》等鄉土教材,發表了《內蒙古鄂溫克族自治旗野生蘭科植物種質資源分布及保護研究》等30餘篇論文。

  她與國內多家草原科研院所合作開展草原生態與草牧業技術推廣工作,為項目做好基礎數據採集,其中與農業部環保所和內蒙古農業大學合作開展的草原生態科研推廣項目為北方天然草原生態恢復和畜牧業綠色發展探索出可推廣、可複製的示範模式。

  她曾獲中華農業科技二等獎1項,國家農牧漁業豐收二等獎1項,內蒙古農牧業豐收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以副主編身份完成2本專著的編寫,參與5本專著的編寫,發表專業論文30餘篇。多次獲市級榮譽稱號。

  

  鞠林,男,32歲,漢族,本科,2008年畢業於內蒙古農業大學森林工程專業。他紮根基層10年,現任內蒙古金河林業局森林經營處業務股長。

  內蒙古金河林業局位於祖國的冷極,觀測到的最低溫度達到了零下58攝氏度,加之林區工作環境較為艱苦,許多年輕人來了之後就打退堂鼓,而他身上沒有大學生的嬌氣,展現更多的是樂觀向上的開朗和對工作的認真負責。為了更快地把知識轉化為工作技能,他在實踐中邊學邊幹。功夫不負有心人,10年來,他在科學經營、成效監測、技術革新等方面成為技術能手。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他冬天與同事們蹚過齊腰的雪,掉過冰窟窿,夏天被蜱蟲叮咬過。2019年「6·19秀山森林火災」4天3夜撲救中,他與撲火隊員一起與火魔戰鬥,最終完成了撲救任務。

  他在2013年「中國夢 勞動美」內蒙古自治區森林撫育職工職業技能比賽中獲個人第一名。2013年獲得金河林業局營林標兵稱號,2014年獲得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  

  徐浩然,男,33歲,漢族,碩士研究生,2009年本科畢業於北華大學園林專業,2014年取得北華大學森林培育專業碩士學位。他紮根基層9年,現任吉林省汪清林業局計劃處處長(科級)。

  工作以來,徐浩然堅持學以致用,參與制定和實施森林撫育7.4萬餘公頃、營造林2萬餘公頃,助力汪清林業局實現並超越了「三個三千萬」的森林經營成果,並於2017年至2019年相繼組織實施了4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監測及保護體系建設項目,累計爭取資金9841萬元,為加快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建設作出了積極努力。

  徐浩然心繫林區職工生活設施改善,基本實現了汪清林業局棚戶區100%改造、100%亮化、100%綠化、100%硬化目標。

  他愛崗敬業、甘於奉獻,能夠兼顧家庭和事業,在完婚後的第二天堅持上崗工作,妻兒患病委託親屬代為奔走治療,完成工作要務後他才匆忙趕往照顧。「櫛風沐雨、砥礪前行」,他努力實現「林科畢業生致力於林業、服務於林業、獻身於林業」的理想價值,為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和推進汪清林業局改革轉型作出了積極貢獻。  

呂強,男,44歲,漢族,本科,1996年畢業於南京林業學校園林綠化專業(現南京森林警察學院),2015年本科畢業於延邊大學林學專業。他紮根基層23年,現任黑龍江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十八站林業局營林管理處副主任。

  他工作中處處率先垂範,彰顯黨員風採,履職盡責,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築牢廉潔防線,是一名守紀律、講規矩的好幹部。

  為給職工群眾打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他把城鎮綠化和提升人居環境相結合。3年來,組織義務植樹10.8萬株,並在五區修建了佔地8000平方米的高檔廣場一個,栽植了綠化樹苗16000餘株,鋪設草坪6000多平方米,硬化地面2000餘平方米,安裝健身器材10餘種,為職工群眾提供了一個健身、休閒、娛樂於一體的文化場所。連續3年在全區營林系統綠化年終考核中獲得前三名的好成績。他先後榮獲十八站林業局勞動模範、十八站林業局青年崗位能手、十八站林業局優秀共產黨員等光榮稱號。 

  秦雷健,男,42歲,漢族,本科,1998年畢業於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城鎮規劃與綠化專業,2014年本科畢業於江西科技學院工程管理專業。他紮根基層20年,現任江蘇恆綠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秦雷健畢業後在陳武基地從事苗木繁殖工作,1999年就職於啟東市匯龍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從事林業技術工作,2002年組建了江蘇恆綠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市政園林建設,發揮出自己的專業優勢。他先後承包建設啟東市呂北公路、王海公路、南海公路、臨海高等級公路的沿線防護林和道路景觀綠化(造林面積超3000畝),並承擔了這些公路的綠化養護任務。在城區承建了世紀大道、中央大道、錢塘江路的景觀綠化,為美化城市頻添勝景,成為公司的永久名片。多年來植樹造林超1500萬平方米。公司多個項目獲評「優良工程」,近年來被評為建築市政類百強企業、先進集體,獲得多次多項榮譽。由秦雷健研究並實踐成功的鹽鹼地苗木種植技術成為國家專利,在沿海灘涂開發利用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胡文翠,女,36歲,漢族,本科,2003年畢業於河北農業大學經濟林專業。她紮根基層14年,現任浙江東陽市林業種苗管理站工程師。

  她堅守科技推廣一線工作,14年來堅守在香榧科研生產一線,在香榧良種選育、提高香榧造林成活率和產量、提升香榧品質等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等方面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她經常深入基地送科技,通過推廣壯苗培育、早實豐產栽培配套技術措施,解決了制約香榧成活難、生長慢、結實遲等限制香榧產業發展的三大瓶頸問題。她主持參與了東榧系列良種的選育工作,篩選出了7個優質、早實、豐產的優良品種,並列入浙江省林業局香榧推廣良種目錄,其中審定良種「東榧1號」「東榧3號」成為東陽香榧早實、豐產的代表性品種,「龍鳳細榧」成為雌雄同枝特色品種。她完成科技成果轉化14項,其中主持轉化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項目3項,通過項目實施推廣了「東陽香榧高效生態發展模式」。

  

  李淵順,男,38歲,漢族,本科,2004年畢業於福建農林大學林學專業。他紮根基層13年,現任福建省安溪豐田國有林場營林股股長。

  參加工作十幾年來,他始終在林區生產第一線,把青春和所學奉獻給了綠色事業。作為一名林業技術員,為了摸清林場的資源和經營條件,他時常穿著解放鞋、背著軍用水壺,跟著老工人深入林區。十幾年來,他的足跡遍布林場各個山頭,是林場的「活地圖」。為了儘可能多地收集福建柏優良種質資源,他經常帶領工人連續幾天奔走野外,只為多採集一株優樹的穗條。經過不懈努力,他組織營建了全國收集數量最多的福建柏優良種質庫,基地於2012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

  他沒有驚天的業績,沒有壯烈的事跡,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務林人的實幹和執著。連續多年榮獲林場先進個人、省種苗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獲得安溪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個、三等獎1個。在林場,他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做著不平凡的小事,用青春譜寫著一曲綠色華章。

  丁才明,男,43歲,漢族,本科,1999年畢業於江西農業大學林產化工專業。他紮根基層20年,現任於江西省貴溪市雙圳林場武裝部部長。

  他20年如一日,以自己的青春和執著堅守在林業資源管護一線,先後被授予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他堅持與護林員一起上山巡護,對林場31個林班、342個小班因子了如指掌、熟記於心,被同志們譽為「活地圖」。2008年,林場遭遇了特大雨雪冰凍災害,他堅守第一線和林區群眾一道抗冰凍、查災情、開展災後重建。災後,他帶領10名技術人員頂風雨,白天跋山涉水,晚上加班熬夜,通過近一個月的日夜奮戰,順利完成了1萬餘畝災情評估工作,為林場災後重建提供了全面有力的數據支撐,單位也連續10年被評為貴溪市森林防火工作先進單位。

  他立足生態,做好森林旅遊開發和扶貧攻堅工作。所在單位先後獲得「國家AAA級景區」「中國最美林場」等榮譽,2018年接待遊客10萬餘人次,創收650餘萬元,推動了林場經濟發展,帶動了周邊林農脫貧。  

李偉,男,45歲,漢族,本科,1998年畢業於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保護和利用專業。他紮根基層20年,現任蒙山旅遊度假區國有明光寺林場副場長。

  他先後榮獲市級優秀鄉鎮林業技術員和第九屆山東省優秀鄉鎮林業技術員等榮譽稱號。

  他在林場工作20餘年來,常年跋山涉水、翻溝越嶺,沒有節假雙休,越是逢年過節,越要堅守在護林點和巡山路上,而家中的一切事務全都壓在妻子身上。一開始妻子不理解,經常抱怨,有一次妻子帶著孩子來找他鬧,一直等到下午3點多,他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從山上下來,發現他沒吃午飯,妻子終於知道了他工作的艱難和不易,委屈變成了理解和支持。

  他先後主持完成了國有林場改革配套護林房建設項目、貧困林場飲水工程項目,他負責的明光寺林場被確定為山東省生態文明示範教育基地,同時承擔第一批山東省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試點工程項目單位,成為臨沂市乃至山東省山區生態公益林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的一個樣板。他多次受到省、市、區林業部門領導、專家的認可和表揚。  

王耀銘,男,37歲,漢族,本科,2004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林學系。他紮根基層14年,現任河南省欒川縣老君山林場保護科科長。

  他來自豫北平原地區,卻在大學畢業後一直紮根老君山林場,將熱血青春奉獻給了基層森林資源保護、生態建設和森林經營管理等事業。

  14年來,王耀銘勇於擔責,注重鑽研和實幹,他的植物分類鑑定能力突出,參加全國重點保護植物調查兩次,參加完成《欒川樹木志》編纂所需的樹木調查和鑑定工作,並連續獲得洛陽市第一、二屆自然保護區野生植物知識及辨認競賽一等獎。

  他參與培育出的日本落葉松良種通過專家委員會審定。他主持和參與編制的保護區2011-2020年基礎建設總體規劃、補助資金項目實施方案、2014-2024年森林經營方案、落葉松病蟲害防治方案等專項方案多達16項,助推國有林場森林資源健康可持續發展。他撰寫的多篇論文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

  他積極參與欒川縣森林消防機場前期建設籌備、協調工作,為推進消防機場項目建設、捍衛欒川縣森林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桑子陽,男,39歲,漢族,博士,2002年本科畢業於湖北民族學院林學專業,2011年博士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他紮根基層17年,現任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

  桑子陽是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的唯一一名博士。他主要從事林業科研和推廣應用工作,先後主持參與湖北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科研項目8項,選育紅花玉蘭新品種14個,其中8個已授權,授權發明專利2項,參與制定國家林業行業標準1項,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宜昌市科技成果推廣獎三等獎1項,出版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

  他大力推廣紅花玉蘭種植、五倍子豐產栽培先進技術,舉辦培訓班40餘期,帶動農戶推廣發展紅花玉蘭苗木培育產業化基地1.28萬畝、五倍子豐產栽培產業化基地2萬畝,有力帶動了農民脫貧致富,並建立了一套脫貧致富惠農產業化模式。以該模式為主題的《湖北五峰:找準窮根走「花樣」扶貧路》2017年5月27日在央視《新聞聯播》播出。  

呂新梅,女,44歲,漢族,本科,1994年畢業於宜昌林校,2012年本科畢業於長江大學林學專業。她紮根基層25年,現任湖北省荊門市十裡牌林場林木良種場場長。

  她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甘為綠色事業揮灑青春。加班是常態,但她從不講報酬,不計較個人得失。她影響和帶動了林場其他同志自覺向她看齊。因工作出色,她先後獲得荊門市五一勞動模範、全國綠化獎章等榮譽稱號。

  她刻苦鑽研,爭做科技興林的排頭兵,獨立完成了筆柏、法國冬青、雪松等綠化苗木扦插繁育技術創新試驗課題。她組織研究的「紅花檵木品種引進及繁育技術」獲荊門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多年來,她為林場扦插育苗達2000餘萬株,產生經濟價值約400萬元。

  她紮根基層,勇做項目建設的帶頭人。2008年冬,她擔任國家擴內需項目——黃連木等林木良種基地建設項目的負責人,不負眾望,高標準完成了項目建設。她負責的多項林業科研課題、林業示範推廣項目,均碩果纍纍。  

  宿秀江,男,45歲,苗族,本科,1996年畢業於湖南林業高等專科學校,2009年本科畢業于吉首大學生物科學專業。他紮根基層23年,現任湖南白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

  他青春獻青山,科研作貢獻,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大力實施工程造林,高質量地組織實施並完成了世界銀行貸款造林2000畝、退耕還林1500畝、封山育林6000畝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林場的資產20年增長近10倍。他利用優勢組織科考,做實基礎,積極申報省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他科學設置監測樣地,每年步行巡護達120天以上,每天巡護裡程達10公裡以上。20年巡護過程中,他發現、制止、處理亂砍濫伐林木案件80餘起、亂捕濫獵野生動物案件70餘起,發現了28種湖南新記錄的新品種植物、3種湖南新記錄種和6種疑似新種中草藥,並提出發展七葉一枝花等特種藥材近自然培育產業思路。2011年至今已開展中小學生自然教育6期,接待農業、林業、環保等部門200餘人次參觀標本,為中科院會同生態站提供研究標本1500份。  

  李友餘,男,42歲,漢族,本科,1997年畢業於安徽省黃山林業學校,2007年本科畢業於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他紮根基層21年,現任廣東雲開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綜合科科長。

  即使條件艱苦,幾次遭遇生命危險,工資不到位,他依然堅守林業基層,21年始終紮根在艱苦邊遠保護區工作,去保護區上班要步行20多裡山路,一人完成5個野生動物樣線調查任務。他經常在深山野林作業,風餐露宿,餓了吃塊方便麵、渴了喝口山泉水,困了在山裡席地而臥。保護區地形複雜、蛇蟲出沒,且常設有鐵夾繩套、處處充滿危險和挑戰。他曾被毒蛇咬傷臥床半月不起,也曾傍晚下山因雨中溼滑失足摔落山崖而幸運被樹枝掛住。即使在單位工資都難以發放且住著簡陋工棚飯堂常斷餐的條件下,依然咬定青山不放鬆,其後調到省特困林場——大霧嶺林場和保護區,克服語言不通和工作條件艱苦的困難,工作業績顯著,共同發現並發表植物新種2種和動物新種3種等。  

  蘭俊,男,37歲,漢族,碩士研究生,2003年本科畢業於廣西大學林學專業,2009年碩士畢業於澳大利亞南十字星大學林學專業。他紮根基層16年,現任廣西國有東門林場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

  蘭俊從技術員到「海歸」碩士,再到部門管理者,他始終默默堅守在基層林業科研與推廣一線,16年如一日,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無怨無悔,將寶貴的青春獻給了林場。他在桉樹育種、良種繁育、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他主要參與的桉樹倍性育種研究,歷經10年,終獲世界首株桉樹三倍體,取得歷史性突破。他選育桉樹良種9個,其中有5個新良種通過實施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範項目,累計營建良種示範林3000畝,輻射推廣種植5萬畝以上。主要參與選育的尾巨桉無性系DH32-29為國家審定良種,已在華南地區得到廣泛推廣種植。他共獲得驗收、鑑定林業科技成果8項,其中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項,合著發表學術論文42篇,獲國家發明專利6項,參與完成出版專著2部。  

  吳藝梅,女,41歲,漢族,本科,1998年畢業於廣西林業學校(現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林業專業,2013年本科畢業於東北林業大學林學專業。她紮根基層20年,現任廣西岑溪市軟枝油茶種子園副場長。

  她一直紮根基層服務於生產一線和科技扶貧工作,尤其在岑軟系列油茶良種選育和生產、種苗新技術研究、豐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參加多項林業重大項目建設,獲省、地市級多項獎勵,苗木繁育獲發明專利2項,主要參與制定國家林業行業標準1項和廣西地方標準3項,發表學術論文5篇。她參與的「岑溪軟枝油茶二代改良及應用」獲廣西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她被授予岑溪市優秀人才稱號。她帶領技術團隊對海南、廣東、廣西各地及本地市多個油茶種植公司及廣大林農種植戶、貧困戶等在油茶育苗、油茶豐產栽培技術方面進行現場指導與技術培訓,累計舉辦技術培訓班33期,培訓2900多人次,指導油茶造林10萬多畝,並取得了顯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為促進油茶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助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劉磊,男,35歲,漢族,碩士研究生,2007年本科畢業於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2017年碩士畢業於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業工程專業。他紮根基層12年,現任海南鸚哥嶺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黨總支書記、站長。

  他畢業後就加入了當時還租房辦公、住宿且事業經費自籌的鸚哥嶺自然保護區。他組建和管理250餘人的管護隊伍、75.6萬畝的森林資源。他狠抓制度創新,推動鸚哥嶺構建並完善了形象體系。參與打擊毀林、盜獵等違法行為,組織開展清山、清苗行動,同時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助推鸚哥嶺晉升國家級保護區,建成動植物博物館主館和設備用房、南發嶺巡護防火道路、森林防火監控系統等。他力推科研合作交流,有效開展生物多樣性監測,建成海南珍貴鄉土樹種保存面積70畝,聯合發表黑褐網柄牛肝菌、道銀川藻等13個新種。他持續開展養蜂等生態農業項目,堅持向社區優秀學子發放助學金,成功申報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基地,開展自然筆記大賽,推動「小手牽大手」開展生態環境教育等。

  他先後獲得海南青年五四獎章、全國綠化獎章、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景祥俊,女,44歲,漢族,大專,1997年畢業於通江縣林業技術學校,2010年畢業於四川農業大學園林技術專業。她紮根基層22年,現任四川省通江縣鐵廠河國有林場護林員。

  從林校畢業的她,不懼艱苦,來到了鐵廠河林場泥地坪工區,擔負起「林三代」的使命。

  景祥俊默默無聞紮根大山深處,守護近萬畝山林。1998年天保工程啟動實施後,林業工作全面轉型,景祥俊每天重複一樣的工作流程——去雜砍灌、燒灰積肥、育苗植樹。短短5年時間,她種下了64萬多棵樹苗,讓4000畝荒山重新披上了新綠。為守護好青山綠水,她不顧重病在身,走村串戶宣傳防火知識,提著灰桶書寫防火標語,勸阻村民不要進山放牧、打獵挖藥。她負責管護的近萬畝森林,沒有發生過一起森林火災和盜伐、偷獵案件。

  作為林草戰線最基層職工,景祥俊追求綠色、奉獻林草,是生態建設的楷模。她根植深山、情系百姓,是為民服務的表率。她的事跡被《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宣傳報導,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巾幗標兵、五一勞動獎章、最美生態公益人物等諸多榮譽稱號,當選為四川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  

  胡俊,男,43歲,漢族,本科,1998年畢業於貴州省林業學校經濟林專業,2008年大專畢業於西南林學院林學專業,2018年本科畢業於四川農業大學林學專業。他紮根基層20年,現任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猴場苗族仡佬族鄉林業和環境保護工作站站長。

  他心中始終藏著一把「種一片,保一片,留給兒孫福無限」的火。2000年啟動退耕還林工程後,他自己擠錢買糖、煙、花生等,召開院落會動員群眾,連開15個晚上,花了500多元錢,當時他的月工資只有245元。磨刀不誤砍柴工,在他的動員下,大家都積極搞退耕還林,所在鄉成為全縣完成任務最快、質量最高的鄉鎮。

  2010年大年三十,他還在外巡邏。中午時飲幾口溪水充飢,當晚高燒不退,次日妻子送他到4公裡外的衛生院輸液,輸液到3/4時得到信息:「幾個外地人帶著挖樹兜的工具在虎獨山一帶遊逛。」他擔心萬一引發火災3000多畝林地難保,特別是那一帶幾百畝的野生紅豆杉。於是他不顧妻子反對,拔掉針頭,直奔虎獨山而去,勸退了正準備挖紅豆杉的外地人,返回山腰時已是萬家燈火。

  他以對森林的熱愛和對工作的負責,共獲得市級表彰1次、縣級表彰4次、鄉級表彰9次。  

  陳金龍,男,42歲,漢族,碩士研究生,1997年本科畢業於西南林學院林業經濟管理專業,2003年碩士畢業於西南林業大學林學專業。他紮根基層22年,現任昆明市海口林場場長。

  在擔任昆明市海口林場場長期間,他從多方面著手狠抓隊伍建設,為幹部職工排憂解難,幫助幹部職工減輕思想負擔,植樹造林工作多在雨季完成,他帶頭到植樹現場與工人們同吃同勞動,單位早已成為他的第二個家,周末、節假日加班是家常便飯,家中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兒只能通過簡短的電話來聯絡。

  20多年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建成了森林防火瞭望臺4座和撲火隊營房1800平方米,組織完成「滇池流域低效林改造技術推廣與示範」等課題研究20餘項,編製造林撫育技術規程2項,獲得發明專利2項,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專著5部,被昆明市政府確定為科技帶頭人後備人選。

  近3年來,他帶領全場幹部職工共同努力,海口林場相繼獲得全國林業科普基地、全國林業系統先進集體、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全國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林亮,男,33歲,漢族,本科,2009年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他紮根基層9年,現任西藏日喀則市林業和草原局溼地保護中心主任。

  畢業後,他帶著「知山知水 樹木樹人」的北林大校訓,來到西藏日喀則市林業綠化系統工作,充分發揚「老西藏精神」和「兩路精神」,為民族團結、美麗西藏建設作出了一名林業人應有的貢獻。2012-2014年連續3年被評為優秀工作者,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他全程參與了日喀則市溼地保護中心的組建工作,並多渠道爭取項目資金,對退化溼地實施修復,先後組織申報了多個國家溼地公園、溼地自然保護區,實現全市溼地保有量達88.62萬公頃。他在2012-2017年參與了全市各重大林業工程項目設計、申報以及實施管理工作,為日喀則市林業發展貢獻力量。他先後擔任局機關黨支部宣傳委員、黨支部書記等黨內職務,將基層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結合,所在支部多次被評為全市優秀黨支部。  

  羅保平,男,44歲,漢族,本科,1995年畢業於寶雞市農業學校園林專業,2002年大專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業生態環境管理專業,2007年本科畢業於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林業經濟管理專業,紮根基層23年,現任陝西省寶雞市眉縣林業站副站長。

  1995年7月至2000年9月在眉縣林業站工作,主要負責種苗繁育工作。2000年10月至2006年5月在林業局項目辦工作,負責農業綜合開發林業項目實施,協管日元貸款造林項目。2006年6月至2013年4月在退耕辦工作,主要負責眉縣退耕還林辦公室日常管理、工程實施和北坡綠化工作。2013年5月至今在眉縣林業站工作,負責林業技術推廣、森林病蟲害防治、苗木花卉繁育、核桃豐產管理等工作。

  他經常帶頭深入生產一線,積極試驗,先後實踐總結出渭河北坡陡崖綠化治理綜合造林技術措施、核桃高接換優和豐產綜合管理技術創新成果、毒餌燻蒸塑料薄膜覆蓋核桃雲斑天牛防治技術措施。他的技術創新成果有力地促進了核桃經濟林產業和陡崖綠化治理,取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生態效益。他多次榮獲省市科技進步獎項,2017年獲國家發明專利。  

  李剛,男,43歲,漢族,本科,1994年畢業於甘肅省慶陽林校林學專業,2004年本科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現代園藝專業。他紮根基層24年,現任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辦公室主任,兼東大山自然保護站黨支部書記、站長。

  他從林校畢業後一直奮戰在祁連山林業基層第一線。團結帶領職工全面加強了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東保護站的生態管護,嚴格防範森林火災,強化巡護檢查,堅持開展野生動物監測,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多措並舉發展林業經濟。保護區內的灌木林覆蓋度從1988年的不足30%達到現在的90%以上,保護區面積淨增6.77萬畝,活立木蓄積量淨增10.05萬立方米,實現了面積、蓄積雙增長。

  李剛2016年被推選為中共張掖市第四次黨代會代表,2017年被評為張掖市2017—2019年市管拔尖人才,2018年被授予甘肅綠化獎章。他主持完成的課題獲第十一屆甘肅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獎三等獎,主編的《東大山生物資源》一書獲甘肅省科技情報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張彥玲,女,44歲,漢族,本科,1997年畢業於青海省農林學校,2009年本科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她紮根基層21年,現任青海省都蘭縣森林病蟲害防治站站長。

  她常年與病蟲害和有毒農藥打交道,即使升為一站之長,她依然身先士卒。病蟲害防治季節,有她在林間地頭組織召開防治現場會的身影。顛簸的公路上有她送藥、送器械的車轍。防護林邊、草原上,有她指導配藥、打藥,耐心為林農服務的英姿。2012年7月,都蘭縣成為青海高海拔飛機防治第一個試點,為保證飛防工作能順利進展,懷有2個多月身孕的她不畏沙地30多攝氏度高溫和炙熱陽光暴曬,先後3次親赴飛防試點區域,爬上十幾米高的沙包指導布點。8月飛防工作受到了省級領導的一致好評,但她卻因此流產。作為母親的她也曾傷心落淚,但艱巨的任務,高原綠色的召喚容不得她有太多的時間來悲傷。很快,又看到了精力充沛的她行走在林間地頭。

  她9次被都蘭縣林業局評為先進工作者。她獲得省級、州級專業技術科技成果8項,國家級、省州級榮譽17項,發表林學專業著作5篇,獨著植物分類學著作1部。她先後參與了都蘭縣森林資源清查、都蘭縣國家重點公益林調查工作,主持完成了各年度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實施方案編制、實施和農田林網採伐更新規劃設計等工作。  

  石長宏,男,45歲,漢族,本科,1995年大專畢業於青海畜牧獸醫學院草學系飼料生產專業,2015年本科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專業。他紮根基層24年,現任青海省瑪可河林業局高級工程師。

  他二十幾年如一日將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獻給了青藏高原林業事業。他所在的瑪可河林業局位於青海省東南部地區,地處偏遠,條件十分艱苦。

  他2017年被青海省林業廳任命為科技扶貧特派員,主持完成了「高寒地區羊肚菌仿生栽培技術研究及生產示範」科研項目,該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瑪可河林區乃至全省得到了大面積推廣種植,推動了青海省食用菌種植業發展,為林區脫貧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他擔任此項目的技術主持,負責微生物實驗室建設及食用菌人才培養任務,為青海省食用菌科研及生產提供了技術保障。他參與完成科研成果「高寒地區林下食用菌人工繁育及生產示範」等5項,參與完成《鱗皮雲杉播種育苗技術規程》等地方標準3項,並發表論文4篇,榮獲2016年青海省五一勞動獎章,2017年青海省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等榮譽稱號。  

  艾合買提·卡德爾,男,38歲,維吾爾族,本科,2003年畢業於石河子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他紮根基層15年,現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伊吾縣林業和草原局工程師。

  他勇挑重擔,思路開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著新時代的青春之歌。伊吾縣幾百萬畝林地都有他的足跡。

  伊吾縣70%的地域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常年乾旱少雨少雪,風沙災害頻繁,自然環境極度惡劣。在工作中,他經常一天徒步幾十公裡實地踏勘、採集地理信息、技術指導、督查、檢查驗收,午餐晚餐經常是一個饢餅一瓶水、榨菜風沙當美味。雖然身處基層,但他很注重提高自身業務水平,自學地理信息系統軟體。

  僅2019年半年,他就因各類項目及業務工作需要下鄉100餘天,主筆作業設計、產業發展報告、規劃設計等13項,累計行程2000餘公裡,負責的項目5次通過國家、自治區驗收。他還2次組織林業幹部職工實施森林撫育0.8萬畝,開展農牧民技能培訓5次、近200人次。

相關焦點

  • 四川省2名同志被評為第二屆「紮根基層工作,獻身林草事業」優秀...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7日訊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激勵廣大林草學科、專業畢業生獻身林草事業,更好發揮服務基層示範引領作用,2020年5月至11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組織開展了第二屆「紮根基層工作
  • 程建平:引導高校畢業生紮根基層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新華網北京5月26日電(記者 王琦)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在採訪中,就「構建中國特色高校畢業生社區工作制度」,「扶貧先扶智,引導優秀畢業生到中西部基礎教育一線任教」等教育熱點話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 2021屆全國林科十佳畢業生評選活動啟動
    2020年12月1日,由中國林業教育學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人才開發交流中心共同主辦,浙江美約風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獨家冠名的「美約風家居杯」2021屆全國林科十佳畢業生評選活動正式啟動。今年的啟動儀式在北京以及各涉林草院校分會場,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形式呈現。
  • 2020年度重慶市「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發布 高校畢業紮根基層...
    近日,重慶彩電中心演播廳,二○二○年度重慶市「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發布儀式舉行。鍾美林、鄧巧林、郎克清等十人獲得「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殊榮。記者 盧越 攝\視覺重慶近日,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人力社保局聯合發布了2020年度重慶市「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包括鄧巧林、郎克清、鄧躍虎、鍾美林、陳偉、孫林凱、黃興亮、熊亮、周亞紅、豆亞霖等10人獲獎。
  • ...綻放青春——「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中山大學...
    2016年以來,共輸送了900多名優秀畢業生前往新疆、西藏、四川、貴州等20餘個省市地區,開展基礎教育、服務三農、醫療衛生、基層社會管理、服務新疆、服務西藏等工作。近三年,我校入選全國各地選調生項目的畢業生人數每年增長80%以上。
  • 畢業生紮根基層當社工
    擔任社工助理的畢業生陳淑冰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曾俊)最新數據顯示,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就業率超九成,不少專業有就業意願的應屆畢業生更是全部落實了工作崗位。管理學院社會工作專業2020屆畢業生陳淑冰今年3月已入職東莞正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擔任社工助理,負責家庭及婦女領域。在疫情期間,她運用專業知識,覆蓋社區每一個網格,服務群眾、傳遞溫暖。作為本校社會工作專業第一批單獨招考的學生,她很清楚地記得,招考面試時,專業老師問她「為什麼選擇社會工作專業?」自己微笑著堅定回答:「社工很快樂啊!
  • 對關於加強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等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建議復文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央領導多次就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防控作出重要批示,國務院辦公廳先後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松材線蟲病預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美國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和《關於進一步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見》,部署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 「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候選人遴選推薦工作順利完成
    近年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鼓勵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決策部署,積極改革創新,採取有效措施,健全保障機制,引導了一大批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建功立業、成長成才,其中湧現出很多紮根基層、擔當奉獻的優秀典型。
  • 2020年度重慶市「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發布
    2020年重慶市「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是重慶「最美人物系列發布活動」之一。為進一步激發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奉獻基層、紮根基層的榮譽感、自豪感、責任感,近日,重慶評選出了2020年重慶市「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他們分別是鄧巧林、郎克清、鄧躍虎、鍾美林、陳偉、孫林凱、黃興亮、熊亮、周亞紅、豆亞霖。
  •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奮力推動實現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
    「全省林草系統將圍繞『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治理布局,堅持綠化彩化財化同步發力,增綠增景增收互促共贏,積極探索以林權造林為主的生態修復機制,著力構建形成『三屏四群五區』的林草生態保護修復新格局,奮力書寫山西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省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雲龍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西客站社區:讓優秀共產黨員的精神在基層紮根
    12月16日,七裡河區西站街道西客站社區組織學習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與會人員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7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結合起來進行學習。周永開、張桂梅、盧永根、張小娟、於海俊、加思來提·麻合蘇提、李夏等7名同志不忘初心,紮根基層,舍小家顧大家,爭當時代先鋒的先進精神,使參會黨員深受鼓舞。
  • 大慶今年為大慶市人力資源基層補充840名高校優秀畢業生
    原標題:我市大力吸引高校畢業生到村和社區任職,持續夯實基層事業發展人才之基今年共為基層補充840名高校優秀畢業生按照省委組織部統一部署,今年我市專門拿出93個鄉鎮(街道)事業單位編制,用於公開招聘優秀畢業生到村和社區任職
  • ...高校畢業生」代表來陝宣講 奮鬥故事展現當代青年投身基層報國情!
    11月18日,由中宣部、人社部主辦,陝西省人社廳承辦的「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先進事跡報告會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辦。  此次報告會以「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為主題,由5名「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先進代表走進高校,分享奮鬥經歷,他們有的是堅守三尺講臺的基層教師,有的是紮根一線服務群眾的貼心人,有的是駐守邊疆海島的人民醫生
  • 下一站到基層去!聽重慶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的青春選擇
    多次面對調到區裡工作的機會,鄧巧林都謝絕了。她說,這裡的家長學生給了她許多溫暖:「他們怕我摔倒,就在泥土路上搭了一些臺階;以前的狗都是散養的,現在都把它們栓了起來;不管夏天還是冬天,總有孩子早早地等著我。這些點點滴滴,都堅定了我紮根鄉村的信念。」發布會現場,響起了持久的掌聲。
  • 培養紮根基層的建設者——廣西民族大學堅持「三性合一」辦學特色...
    近年來,該校確立了「民族性、區域性、國際性」三性合一的教育體系,以培育紮根基層的建設者為目標,將人才發展需求和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書寫在育人長河中。鑄牢民族共同體意識今年3月,廣西民大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入選國家首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是全國唯一入選的地方高校。
  • 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的回信給...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王科舉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的首屆畢業生  參與寫信的畢業生陳立騰表示,作為一名「90後」,要牢記總書記囑託,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  陳立騰:在這裡我也想告訴總書記,我們「90後」一定會肩負國家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 2018年選調優秀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培養鍛鍊工作公告
    中共海南省委組織部2018年選調優秀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培養鍛鍊工作公告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選調生工作的意見》(組通字〔2018〕17號)等文件精神及有關規定,中共海南省委組織部2018年選調150名優秀大學畢業生(簡稱「選調生」)到基層培養鍛鍊。
  • 崇實書院舉行基層黨員建功立業論壇
    12月13日上午,崇實書院基層黨員建功立業論壇於西17-128會議室舉行,崇實書院畢業生黨員張小軍作主題分享。崇實書院院務副主任段繼超,黨總支秘書李文武參與論壇。此次論壇是支部對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近50名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參會。
  • 到基層去,做發光發熱的建設者
    ■關注2020大學生就業「在新疆,我感受到了千千萬萬有志之士紮根邊疆、不畏艱險、勇擔使命的偉大精神。這堅定了我留在西部、紮根基層的決心。」來自甘肅的張娜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2020屆畢業生,畢業後她選擇留在新疆工作。
  • 她紮根基層數十載,成為鄉村嬗變「領頭雁」
    她紮根基層數十載,成為鄉村嬗變「領頭雁」 2020-12-12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