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出現腰背痛、腿痛、手指痛等關節疼痛症狀時,不少人懷疑自己得了風溼病,可做了一系列相關檢查,抗O、風溼因子等等都是正常的,沒病啊,可明明關節痛是真實存在的啊?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你患的可能是功能性風溼病!
什麼是功能性風溼病?
在介紹之前,我們先了解兩個醫學名詞,器質性病變和功能性病變。器質性病變是某一臟器或者組織發生病變,一般做檢查是可以看出來的。而功能性病變是做了相關檢查沒問題,但臨床有特定的症狀。
現在來說一說風溼病,老百姓常說的風溼病包含類風溼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等,主要是由免疫、感染等因素導致的,會破壞人體的骨骼、肌肉、血管、腎臟等等,這些都屬於器質性病變。
功能性風溼病主要是由焦慮和抑鬱等引起的,屬於功能性病變,雖然有風溼病的症狀,但僅僅是出現關節疼痛,身體的一些組織器官不會發生永久性的損害。說得簡單點,就是單純的讓你痛,但骨骼、肌肉、臟器等沒有被破壞。
功能性風溼病患者常常誤以為自己得了某些疾病,甚至在臨床上,也有醫生將功能性風溼病誤診為器質性風溼病的可能。
比如有產婦出現腰背痛、腿痛的時候,就認為自己月子沒做好,懷疑得了產後風溼,在一個小型醫院診斷成產後風溼,吃了不少藥,症狀好轉不明顯。後來去了三甲醫院,診斷為功能性風溼病,產婦患有產後抑鬱,進行相關的抗抑鬱治療後好轉。在這裡提醒準媽媽及新媽媽們,要警惕產後抑鬱,據統計,10%~15%的女性會發生產後抑鬱症,也就是說,大約10個產婦中,至少有1個會得此病,50%~80%會出現產後抑鬱情緒,所以當產後出現各種腰背痛、腿痛、煩躁、焦慮等時,一定要去正規醫療機構診斷治療。
功能性風溼病應該怎樣治療?
在臨床中主要有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方面,藥物治療主要是抗抑鬱或焦慮藥。在非藥物治療方面,國外的多項指南推薦可以採用體育鍛鍊、睡眠保健、認知行為療法等綜合療法。
當心,器質性風溼病合併功能性風溼病
負性情緒、心理障礙可以使器質性風溼病病情改善緩慢,也可以誘發相關的功能性風溼病症狀,不少器質性風溼病患者一想到自己的病一輩子也治不好了,以後還有可能殘疾,再加上疼痛和對家庭拖累的愧疚心理,等等,很容易有抑鬱、焦慮等表現,以至於身體上出現的疼痛既有器質性病變的表現,又有功能性風溼病引發的症狀等,從而使風溼病的臨床表現及治療複雜化。
因此,對於風溼病患者出現的抑鬱和焦慮症狀,積極的心理幹預是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
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患者家屬的參與也很重要,比如跟患者一起積極了解疾病是怎麼回事,雖然會給他帶來疼痛、疲勞、關節腫脹、關節僵硬,但是通過正規治療,還是可以控制發展的,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還有陪同患者看醫生、一起鍛鍊,聆聽他的所有煩惱等等,這些都能幫助患者疏導心理。
文中配圖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