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初學者,你是不是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態進入了瑜伽世界?你又真的聽懂瑜伽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專業口令了嗎?今天,帶你走進這些疑惑,解開你的誤區!
△六個誤區
誤區1
我一直像水泥般僵硬,所以我做不了瑜伽。
真相
除非你是芭蕾舞演員或體操運動員,否則你感覺身體很緊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如果看上去你不能觸摸到自己的腳趾頭,也不用擔心,經由規律的練習,瑜伽可以有效提高身體的靈活性。
誤區2
我已在健身房鍛鍊,所以我不需要再練瑜伽了。
真相
雖然許多形式的運動為身體提供一個非常美妙的鍛鍊,但是只有瑜伽可以算得上是一種治療系統,它能夠幫助療愈受傷,改善慢性疾病,平衡心理壓力。
誤區3
急於速成,為減肥狂練瑜伽。
真相
練習瑜伽需抱有平和心態,要從身、心、靈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如果你真的投入了瑜伽,你就會體驗到身體深層變化的驚喜,把目光從單純的形體訓練上移開,不但有利於減少運動傷害,還會讓你的生活得到真正的變化。
誤區4
我曾經試過一次瑜伽課,但它太緩慢而沉悶了。
真相
在一些瑜伽風格中,比如說溫和瑜伽慢節奏是必需的,但是流瑜伽或vinyasa瑜伽則提供一個快速而動態的節奏,及層出不窮的令人興奮的挑戰。
誤區5
我擔心練習瑜伽會迫使我接納一種宗教。
真相
瑜伽不是宗教,它是一種可以改善健康的身體運動的技術。瑜伽如果有一個信仰系統的話,它只是使你的身體連接得更好。
誤區6
我不能做瑜伽,我喜歡與朋友一起出去喝上幾杯酒。
真相
放鬆些,成為一名瑜伽練習者,你仍然還是可以享用一兩杯(或甚至三杯)酒。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雖然沒有被硬性地要求改變,自己仍會自然而然地慢慢傾向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種口令解說
了解六大誤區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六種常見的口令解說。
1. 雙腳打開,與髖同寬
想像從髖部到腳踝有一條直線。保持髖部在兩個腳踝中間正上方。膝蓋朝前或者稍微相互靠攏的感覺。
2. 臀部在腳跟上方
已經了解雙腳打開與髖同寬,保持這個根基,做前屈摺疊,在這個體式中保持正位。如果需要可以微微彎曲膝蓋;把坐骨往上抬高,這樣可以保持髖部在腳跟正上方;拉伸大腿後側,放鬆上半身。
3. 膝蓋與髖一條線
如果你雙腳打開與髖同寬站立,膝蓋和髖部同寬,雙手在身體兩側,掌心朝前,這個姿勢裡你所有關節都是正位的。
當我們開始下蹲,我們一般會外旋髖部或者打開大腿內側。但在輪式、弓式裡,膝蓋會比髖部寬,如果想把膝蓋距離減小,做後彎會更難。
4. 膝蓋在腳跟正上方
瑜伽當中有很多關節對準關節的練習,「膝蓋在腳跟正上方」是其中一個常見的,比如戰士一式和戰士二式。在這些體式,膝關節穩定;當體式做得越來越深入,前腳需要往前走,保持膝蓋在腳跟上方。
5. 拉肩胛骨相互靠攏
這個在很多體式中很重要,讓我們打開胸腔。用菱形肌拉肩胛骨內收靠攏,可以打開胸腔或者「鎖骨展開」。比如在輪式、蓮花、弓式和上犬式中很有幫助。平時坐在電腦前也要注意,可以防止駝背。
6. 肩膀向後向下
如果你先聳肩靠近耳朵,然後肩膀下沉放鬆,稍微讓肩胛骨靠攏,你的肩膀就是穩定的。在斜板、烏鴉式、上犬式和很多倒立體式,比如手倒立需要肩膀穩定性,這樣更安全和穩定。
瑜伽口令是老師同學生溝通的橋梁,老師需要有智慧的傳達口令,學生也需要聽懂口令,培養自己的覺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