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傳統送餐服務「達巴瓦拉」疫情下期待轉型求生

2020-12-23 新華社

新華社孟買12月23日電題:印度傳統送餐服務「達巴瓦拉」疫情下期待轉型求生

新華社記者張興軍

由於受到新冠疫情衝擊,印度傳統送餐服務、孟買城市風景線之一的「達巴瓦拉」被迫長時間中斷。隨著封鎖措施逐步解除,這一具有上百年歷史的行業正嘗試艱難重啟,並期待通過開展新業務轉型求生。

「達巴瓦拉」源自波斯語,直譯為「送飯盒的人」,指印度孟買一項傳統送餐服務的送餐者(也可代指這項服務)。不少居家主婦親手烹飪的盒飯,每天由「達巴瓦拉」們通過火車、自行車、平板手推車等交通工具,送到她們在外工作或學習的家人手中。

自1890年誕生後,「達巴瓦拉」送餐服務一直深受當地人歡迎,高峰期單日服務客戶數量一度多達20萬人。然而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許多社區和辦公樓禁止「達巴瓦拉」進入。與此同時,疫情使大量公司倒閉或裁員,上班族失業,「達巴瓦拉」業務量銳減。截至目前,原有登記註冊的約5000名「達巴瓦拉」中,僅有450人在工作,每人每天送餐量從疫情前的20至25單減為5單左右。

「達巴瓦拉」協會發言人維什努·卡爾多克日前宣布,為了渡過難關,「達巴瓦拉」計劃增加生鮮蔬菜配送業務,將農場種植的蔬菜以更加便宜的價格直供城市居民。目前協會正和孟買所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19家農場進行商談。

印度衛生部19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當天印度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000萬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確診病例過千萬的國家。孟買是印度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孟買市民尼莫告訴記者,在當地人眼裡,由於配送的是客戶自家烹飪的餐食,「達巴瓦拉」提供的不僅是簡單的送餐服務,還傳遞著家的溫暖。

「一個多世紀以來,『達巴瓦拉』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成為這座城市的一部分。期待疫情儘快過去,『達巴瓦拉』早日擺脫危機,重回正軌。」她說。(完)

相關焦點

  • 印度獨特的送餐業務:讓丈夫吃上妻子親手做的午飯
    然而在印度孟買,送餐業務已經活躍了一個多世紀——但和我們熟悉的外賣不同,送餐者並不為任何餐廳服務,每周六天,他們上門收取每家自製的盒飯,靠著步行、自行車和火車,在午餐時段,將飯盒準點送達客戶的工作地點,讓在市區工作的17萬職員,吃上自己妻子親手做的午飯。
  • 全球最牛外賣配送在印度?沒有困在系統,送餐準確率卻高達99.99%
    如果繼續挖掘,你會發現,印度孟買的外賣系統已經運行130年歷史,由5000名達巴瓦拉(意思是「運送盒飯的人」)組成配送網,每天為20萬孟買人運送午餐,不藉助任何現代科技,不依賴算法,卻保持著極低的誤差率,即使在惡劣天氣下也很少延誤。
  • 印度外賣小哥是怎麼用超能力送餐的?
    更恐怖的是,他們這項送餐服務,已經有120多年歷史,從印度殖民時期延續至今:    我們找到了一位達巴瓦拉,觀察了他一天的工作情況。  「神秘代碼」  早上6:30,蘇雷什在印度的貧民窟中醒來。  22年前,他拖家帶口來到孟買,以達巴瓦拉為生。  洗漱、祈禱、喝茶後,蘇雷什就會騎著自行車,到客戶家裡將食物收上來。
  • 印度外賣騎手太牛了!5000人每天送20萬份 送餐不藉助現代科技靠編碼
    印度外賣騎手太牛了!5000人每天送20萬份 送餐不藉助現代科技靠編碼時間:2020-09-09 12:58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印度外賣騎手太牛了!
  • 在沒有APP的125年前 印度的外賣小哥是這樣送餐
    在印度,由於上班、上學乘坐交通工具的擁擠根本不能帶餐,所以達巴瓦拉的存在就起到了傳遞作用。每周一到六,達巴瓦拉活躍在孟買的大街小巷。他們每天上午的10點開始到每個客戶家裡取餐,然後火速在附近的火車站進行餐盒分揀。接著,他們再通過火車送至不同的火車站,到站後又一次進行分揀。最後由不同的達巴瓦拉,在13:00前送達不同的片區。
  • 5000人每天送20萬份,印度外賣騎手送餐不藉助現代科技,靠編碼
    印度的外賣系統「達巴瓦拉」,在不藉助任何現代科技的前提下,僅依靠5000名送餐員,每天就能送出超20萬份餐。達巴瓦拉準時高效的關鍵是獨特的編碼系統:藉助不同的字母、數字和符號編碼,可以從餐盒蓋子了解到這份餐應送向何處、送給何人,以及辨認這是誰家的餐盒。
  • 世界「最牛」送餐員,無技術支持憑記憶,出錯率低於百萬分之一
    不過在印度的孟買,雖然那裡的街頭也活躍著送飯的人,但他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外賣小哥。 他們沒有統一的服裝,倒是每個人都帶著同樣的白色船型小帽;也沒有像我們國內的外賣小哥那樣統一的交通工具,只要是能放得下餐盒的,單車
  • 《午餐盒》 :一部非典型印度電影
    其實這個「午餐盒」背後展現的是孟買已經有120年歷史的傳奇職業——達巴瓦拉,也就是「午餐盒飯運送員」。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外賣小哥」。「達巴瓦拉」(以上圖片來自網絡)午飯都由「達巴瓦拉」運送到上班族的工位上,然後再由達巴瓦拉收回,第二天繼續送來。
  • 義大利疫情日趨嚴重 送餐機器人新技術助力疫情防控
    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企業多為旅遊和餐飲企業,迄今進入破產程序的餐飲企業已多達5000多家。不過,就在不少餐廳準備關門歇業的時候,部分餐廳積極引進中國爆火的送餐機器人,由機器人給消費者送餐,避免服務中的接觸感染風險,實現「絕地求生」。義大利一家歷史悠久的餐廳平日店內一般都有15名工作人員,但上個月下旬起,店裡只留下了4個服務員與1個送餐機器人協作工作。
  • 印度另類的送餐服務,每天都有固定客戶,送盒飯成為經典
    印度另類的送餐服務,每天都有固定客戶,送盒飯成為經典 2020-11-24 12:
  • 印度外賣黑科技,「命中率」高達99.9%,印度:超越中國外賣100年!
    由於印度旅遊業的提高,許多外國遊客去印度旅遊。每次遊客走在印度孟買的街道上,他們總能看到這樣一群人,穿著白色印度襯衫,騎著自行車,頭頂推著手推車或大木板,背著一堆打包好的午餐盒,穿梭在印度擁擠的街道上。他們是印度的「外賣大哥」,名叫達巴瓦拉。達巴瓦拉代表打包午餐,瓦拉代表快遞員,達巴瓦拉代表遞送打包午餐的人。
  • 疫情下的亞羅街:堅持舊傳統 開闢新市場
    中新社吉隆坡12月13日電 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亞羅街:堅持舊傳統 開闢新市場中新社記者 陳悅12月12日晚,亞羅街上的紅燈籠在又一個傍晚逐次亮起之際,亞羅街業者組織—在疫情前,它不但是中國遊客到吉隆坡必去的「網紅」景點,也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薛富豐說,疫情暴發後,一方面亞羅街失去外國遊客這一重要客源;另一方面,出於防疫考慮,營業時間也大大縮短,不復疫情前幾至通宵達旦營業的盛況。這令亞羅街業者承受巨大經營壓力。
  • 拼經濟、求生存!波特蘭俱樂部舞娘改行當送餐外賣
    受到疫情影響,俄勒岡州上個月宣布「
  • 觀影:《午餐盒》,印度版的《美味情緣》
    ▲快遞大叔的鐵頭功這個被稱為「達巴瓦拉」(dabbawal)的運送午餐服務系統,竟然有120多年的歷史,起源於英國殖民時期。▲快速準確的送達,全憑飯盒上的這些記號而整過過程「達巴瓦拉」卻不依賴任何單據,5000名員工,每天為20萬人送餐,準確率超過99.9999%,只有驚人的六百萬分之一的錯誤率。
  • 送餐機器人為何會火爆?無接觸配送是主要原因
    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企業多為旅遊和餐飲企業,迄今進入破產程序的餐飲企業已多達5000多家。不過,就在不少餐廳準備關門歇業的時候,部分餐廳積極引進中國爆火的送餐機器人,由機器人給消費者送餐,避免服務中的接觸感染風險,實現「絕地求生」。義大利一家歷史悠久的餐廳平日店內一般都有15名工作人員,但上個月下旬起,店裡只留下了4個服務員與1個送餐機器人協作工作。
  • GSMA Thrive|愛立信「頂級大腦」暢談疫情下如何加速數位化轉型
    【通信產業網訊】2020年7月1日,GSMA Thrive萬物生暉進行到第二天,愛立信高級副總裁兼數字服務事業部總經理Jan Karlsson就疫情下如何「加速數位化轉型」展開了分享。「 過去15年裡,數位化轉型是許多企業關注的焦點。
  • 影評:木木用電影說印度,三部好片讓我們了解印度
    直到最近我們讀了一本書叫做《用電影說印度》,作者和我們一樣也是一個重度的電影咖,但除此之外,他還是一位特別熱愛印度文化的歷史老師。作者從電影裡融會貫通,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去說明他對於印度的觀點。今天我們想要分享一些印度有趣的文化現象,看看是不是跟大家原本的印象是一樣的。在許多的電影裡,我們看到印度傳統社會中重男輕女是非常普遍存在的現象。
  • 外賣送餐,美國飲食文化的符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婉迪】疫情期間,美國許多地方開始實行「居家隔離」政策,餐館、酒吧、咖啡店等停止接待客人,只保留取餐外賣服務。外賣在美國一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1973年,比薩品牌「達美樂」就推出了30分鐘內比薩送達的外賣服務。
  • 傳統老店 做團購 「中華老字號」放下身段送大包
    老字號的自救之路  ●送餐增加涼菜拌菜售賣和盒飯套餐預訂送餐服務  ●團購面向成都40多個小區建「老字號社團群」,面向社區做團購  ●外賣在美團集體上線旗下「中華老字號」品類的外賣  □本報記者李欣憶/文郝飛/圖  4月11日凌晨5點,天蒙蒙亮,成都市錦江區華興街上有著95年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