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從加榜梯田前往肇興侗寨,走在貴州黔東南線上
清早,決定乘坐停靠在梯田上方開往縣城的班車。
即便天剛亮起就醒了,可仍然感覺時間不夠,於是一早便著急忙慌地,在梯田一側的石路上,霧氣濃厚得看不清眼前的景象,比前一日的雲海瀰漫得更甚,但眼前的景象更像是南方陰綿不斷的細雨,被風颳得洋洋灑灑,落在身上卻又沒有痕跡。
要從加車村加榜梯田離開,也並不難,每一日清晨八點有一班發往從江縣城的巴士,不必前往黨鈕村的路口(之前提到的牌樓路口),再去等縣際班車,因此一早醒來,便想著與這一片風景好好的告別一番。
雖然是夏日,可在貴州的幾日時光卻並沒有感受到酷暑的炎熱,除卻下雨的緣故,可能更多的是每個景點都依山傍水,脫離不掉水這一關鍵的緣故。
而加榜梯田處於這樣一個山峰環繞的秀麗叢林中,甚至連灼熱的日照光都沒有遇上,難怪許多人避暑總會說去大山深處。
東南線的貴州,除了秀美的自然風光,當地苗侗族的寨子也是遊人非常喜歡光顧的。
苗侗族高腳樓吊腳樓都是當地一大特色,西江千戶苗寨、肇興侗寨、南花苗寨、車江侗寨,郎德上寨均有各自的建築特徵,而決定前往肇興,完全是在上車後的突發奇想。
原計劃中,貴州的下一站要前往廣西,而自加榜梯田這個小山坳中出發,無論是轉向哪個地域,都不太便利,最終決定先行前往從江縣城,在從江縣城乘坐高鐵趕往廣西陽朔,這是既定計劃中非常模糊的一環。
但一個我總是能戰勝另一個我,也許是之前年長大姐的神秘消失造成的衝擊,致使有種捆綁的感情無法脫離,極少地選擇了與陌生同伴繼續同行,這樣的決定是到達了從江縣城街道上才清晰明了的。
02 /面對陌生的肇興侗寨,該怎麼遊玩
直接問過司機師傅前往肇興的方式,便在迎面而來的街道上下了車,坐上前往肇興侗寨的巴士,但巴士並沒有直接到達侗寨門口,反而只是一個收費的中轉站,倘若一開始得知一個民族古寨需要高額門票,也許早早便放棄了,但已經走到了門口,怎麼可能不消費又離開。
於是花了100購買了一張肇興侗寨的「入場券」,也許這筆費用就如同麗江、鳳凰等景區以前出現過的維護費.
早晨八點出發,十二點十五分到達肇興侗寨,這個新景區對於我來說,完全是兩眼一抹黑,哪怕是這次身邊有了一個同伴,但也改變不了,這是個陌生地方。
擺渡車將一眾遊人拉到了一個並不繁華的路口,再往前便是被大石墩阻攔了的石板路,石墩隔離裡面鋪設的石板路很寬,嶄新程度如同於剛漆刷過的路面,我不太喜歡嶄新的「文化」,便有點意興闌珊,又因為下雨的緣故,兩人坐在路口的涼亭裡等過路車,其實往裡走去到侗寨的中心區並不遠,但因為陌生,兩人都不想淋著雨拉著行李瞎走。
當地人出行等車都會聚在這個涼亭,當然大都是為了避雨,好在這種季節時的雨來得快去得也快,我們在簡短的時間裡直接在平臺上挑選了一家客棧作為落腳之處,有同伴的好處一下子凸顯了出來,單人間的價格與雙人間的價格的區別提現得淋漓盡致,或者說雙人間更好尋找。
肇興侗寨在地形上是一個狹長的臨水的景區,當然這是不算上後來新建的區域,河道狹長,有時寬窄處不過一米有餘,有水便有橋,橋邊多有鼓樓、戲臺,而在肇興侗寨的建築中的鼓樓群,也被稱為世界之最。
在我這樣一個不專業的遊人眼中,除了走馬觀花,真的很難分辨各種鼓樓、戲臺之間的區別,但唯有一個鼓樓使我印象深刻,大戲臺就在身側,而整個鼓樓高聳得梁柱下,依坐著許多當地侗族年輕婦人,人人一副好嗓子,手工活更不在話下,一曲唱罷又埋首刺繡,就這樣在她們嬉嬉鬧鬧的笑聲中過去了十幾分鐘,因為看得太入迷,遊逛到傍晚發現將水壺忘記了。
又一個人出去尋,這件隨身物品是去西藏前一個好友贈送的,感覺一直陪伴在身邊讓我很安心,根本沒想過還能看到水壺的影子,但值得慶幸的是居然看到它依舊安然無恙地放在木凳上,也沒被人丟棄,那一刻因為這意外,對肇興侗寨的好感蹭蹭往上漲。
其實一向對風格迥異的特殊建築都不太感興趣,畢竟沒有具體去研究當地的民族文化及發展史,因此無論是老舊的還是新建的,在我眼中都已經成為了一種頗具商業模式的套路,只不過兜售的產品內容變化了,不過在侗寨依舊有幾件令我頗為詫異的事。
03 /肇興侗寨除了建築的奇特美觀,還有種原始美
除了大家一本正經地在歌唱侗族大歌,再有便是家畜隨意地躺在鼓樓下方,而人們則聚在邊上休閒娛樂著,忽略其龐大的面積,不知情的可能會誤以為是隨同某位出行的寵物豬,人與畜的和諧程度讓人大跌眼鏡。
在客棧不遠處的路口往上走不遠有一處亭臺,也是拍攝肇興侗寨全景位置最佳之處,不管是待多久的遊人,都喜歡跑到上面逛一圈,仿佛不登高遠望一下就似乎沒見過整個侗寨似的,當時的雨停停落落,整個侗寨矗立在一片白光下,遙遠安靜。
寨子裡發生的另一件奇特的事,後來說給朋友聽,他說他學到了。那天我在客棧樓下等秦小姐出門,一開始是坐在客棧門口的躺椅上,躺久了就跑到馬路中央站著,直面山頂的方向。
這並不是最繁華的主街道,商鋪除了客棧之外就是餐飲店面,因此人流並不密集,整條街最多也就20-30人,我穿著那條在大理與盧小姐一起買的五彩斑斕的吊襠褲,緊身休閒衣,斜挎著狗頭相機,不想吃飯的緣故就叼著跟棒棒糖,看起來有點不倫不類。
就這副模樣站在馬路中,旁邊是售賣民族服飾的小木屋形式的小賣部,我正看得興起,只覺遠遠有個人從山頂路口方向一直朝我走來,斜坡往下一直走到離我幾米處,他笑了起來,我覺得莫名其妙的,也朝對方笑,圓乎乎的臉蛋一點也不像個壞人,他突然開口了,從老遠過來,我就盯著你,還以為你叼了一顆煙呢。
我也笑著回他,是嗎?我也想啊,可是沒了。你要嗎?我回答了他。
那一刻他的表情精彩,可是他的動作更為迅速,他從衣兜掏出一包南京,遞了過來。我向他道謝,然後他徑直走向還未清醒的古鎮中。
記憶是個奇怪的東西,上癮也是個奇怪的東西,人生則是更為奇怪的東西。假若一個人能忘記許多自認為上癮的東西,那麼是記憶的問題,還是上癮的問題呢?有時感覺只要我不去記起想起,一切就好像可以未曾發生過一般,但只要一旦想起,我又覺得,你是永遠不會想要體驗那種刻骨銘心的痛的。
我,也不是我。我可能有人格分裂。
到肇興古鎮,我沒有過多想推薦的事物,凡是入眼的美相信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不過街頭的美食可以多品嘗一些,不是指去那種連鎖店下館子,而是寨子街頭上的小吃,特別是當地少數民族的攤位,許多多光顧,酸湯系列,香豬系列,春節臘肉系列。
當地很多人會在街頭買一種由飯與肉包裹而成的糯米飯(一整塊五花肉,一坨糯米飯外加酸菜),用來當早點,其實哪怕品嘗了兩次,仍然感覺到意猶未盡,第一次嘗試過後,並不抱期待的,可能是反差太大了,一入口覺得那味道真是絕了,第二天一大早又跑去路口排隊了,當地上學上下班的人就常買著吃。
肇興侗寨有許多民族特色的演出,具體問詢當地客棧就能了解清楚,幾點是侗族大歌,幾點是篝火表演之類的,這或許也是100元「入場券」的去處吧。
從侗寨到從江站非常近,坐上巴士大概半小時就能到高鐵站,這趟旅行除了從西安去華山坐了高鐵,其他都是綠皮火車,所以再次看到高鐵站烏央烏央的人群,還是嚇了我一大跳。和秦小姐在肇興告了別,我乘坐高鐵前往廣西陽朔,而她則去往她的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