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坑了劉邦一把,他自己都沒想到,竟成就了名字最美的民族

2020-12-23 腦洞歷史觀

為什麼「漢族」不叫「關族」?這要感謝項羽坑了劉邦

大家都知道中國大地上有一個民族叫做中華民族,而中華民族中又有56個分部,其中最大的一個分部當屬漢族了。

到今天,有不少網友都在想為什麼「漢族」叫「漢族」呢?這主要還是因為我國歷史上有一個王朝,叫做「漢朝」。

不僅有個「漢朝」,我國歷史上還有個「漢王」。說到這個「漢王」,恐怕大家對他都很熟悉,這個人就是劉邦。

漢太祖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在還沒有當上皇帝之前他就叫做漢王。劉邦也是一生開掛,他本是農家出身,但是他從來不種地,跑去當了個亭長。

在釋放刑徒之後,他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搞起了起義。雖說劉邦自己也有一支隊伍,但是他的這支隊伍比起那些大佬們就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沒多久便要被打滅了。於是劉邦便決定去找靠山,最後帶著自己的隊伍加入了項羽的隊伍中。

其實當時劉邦與其說是加入項羽的隊伍,不如說是加入了楚營。在我國古時候,天下凡事都講究一個正統,即便是反對秦朝,也要講究一個品牌效應。簡單來說,就是要打著戰國一個諸侯國的旗號來吸納人才,為自己的行動正名。

當時項羽將目光放在了楚國,他找了一個放羊的人叫熊心,說他是楚王的後代,並且還給了這個人楚懷王的封號。

其實在我國歷史上也有一位楚懷王,只不過歷史上的這位楚懷王是個傻白甜,被秦國坑的團團轉。

楚國在楚懷王的手中也曾經輝煌過,但是他卻因為秦國騙他的六百裡地而選擇投靠秦國,甚至與原本關係還不錯的齊國斷了關係。

沒想到後來楚國只拿到了六裡地,楚懷王還被抓到了秦國去當人質,直到死了之後才被送回家。恐怕也是因為這樣,當時楚南公說了一句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楚國這麼被秦國坑,楚國人民能讓秦國嗎?現在楚懷王出現了,還準備帶著大家一起幹翻秦國,後世的楚國人聽到消息當然十分激動的想要加入進來了。

雖說現在的這個楚懷王是個傀儡,但是他在明面上還是一位大領導,所以他搞了一個項目:大家一起去攻打秦朝,誰能夠先進入關中,那誰就是關中王了。說是關中王,實際上就是在暗示進了關中就是最後的贏家了。

對於這個提議大家都很贊同,尤其是項羽,他在所有人當中實力是最強的,但是同時也是最辛苦的。項羽的兵馬最多,他碰上的也是秦軍的主力部隊。

讓人沒想到的是項羽在拼死拼活與秦軍對著幹的時候,劉邦竟然偷偷地跑進了關中。這個結果顯然是項羽沒想到的,敢情自己累死累活的打仗是給別人做的嫁衣?

項羽自然不滿足這個結果,就去找楚懷王理論,誰知道楚懷王這次竟然死也不鬆口,就要按照規矩辦事。最後規矩沒改成,楚懷王也被弄死了。

項羽真的會按照規矩辦事嗎?那是不可能的,項羽一向信奉他自己就是規矩。劉邦已經先進了關中,但若是劉邦沒了,這關中不還是自己的嗎?

所以他便準備了鴻門宴,雖說後來他被樊噲迷住了雙眼,沒能殺成劉邦,但是分地盤的權力被他抓在了手中。既然是他主持分地盤,那麼關中必然不能給劉邦,最後他將劉邦放在了漢中。

關中與漢中雖然都帶一個中字,但是就像地球與月球一樣,存在著很明顯的差距。那時漢中是秦國流放犯人的地方,說白了就是個監獄,但是當時的劉邦無法反抗項羽,只能老老實實做了漢王。

至於為什麼叫「漢王」,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古時候的一個習慣。一般來說,封地在哪裡,我們就會以這個地方的名字稱王。

這樣一想不禁有些慶幸當初劉邦是在漢中,若是在關中的話,那我們現在恐怕就是關族了。比起「關」,「漢」字明顯要優美許多。《詩經》當中有說「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有銀河、天河之意。

那麼也有網友很疑惑,明明後世也有清朝、明朝,為何我們不叫清族、明族呢?

這或許是因為在漢武帝漢宣帝時期,漢朝發展的極好,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到達了一個頂點,那時候的人許多都以漢朝子民為榮,所以之後漢便成了他們的民族代稱。

相關焦點

  • 易中天說「劉邦小時候沒讀過書,他和父母都沒名字」,是認真的嗎
    易中天先生2006年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漢代風雲人物》時,談論到劉邦,就說劉邦小時候沒讀過書,他和父母都沒有名字,他父親叫劉大叔,母親叫劉大媽,又說他小名叫劉季,即位後易名劉邦。他大哥、二哥分別叫劉伯即劉大、劉仲即劉二,而劉三則不見其人,劉邦叫劉季即劉小。
  • 都說劉邦是「流氓皇帝」,他到底做了什麼?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這句話其實非常中肯,因為古代很多皇帝都出身低微,除了農民出身的朱元璋,還有很多皇帝之前都是市井上的地痞和流氓,比如漢高祖劉邦,作為漢朝的開國皇帝,他在歷史上卻有很大爭議,甚至很多史料中都公然稱呼他就是一個流氓皇帝,那麼劉邦到底做了什麼,為何會被如此評價呢?
  • 為何劉邦能戰勝項羽?劉邦羞於啟齒的原因,被手下將領說破了!
    熟悉楚漢歷史的人,更喜歡用韓信的觀點做總結:項羽雖然武藝高強、勇冠三軍、軍事造詣頗深,卻不願重用賢才良將,這種勇武只不過是匹夫之勇;項羽雖然待人和善,心地善良,將士生病時甚至會痛哭流涕,但他為人小器,捨不得把財富和地位分給手下,這種仁慈只不過是婦人之仁;項羽坑殺降兵、屠戮百姓、廢逐義帝,做盡了大逆不道之事,為天下人所不容,他既便暫時強大無比,可他的強大是很容易衰落的
  • 劉邦之得天下,證明無賴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提到無賴,首先想到的歷史名人便是劉邦,劉邦幾乎成了無賴的代名詞。劉邦之能得天下,從一個方面正好為無賴正名。劉邦長大後,不事產業,整天與一幫狐朋狗友四處閒逛,其父親常以無賴稱之,經常說他不如他的二哥。劉邦當時沒帶一文錢,卻隨手便在名帖上寫上了一萬錢的賀禮。呂公不明情形,看到有人竟然出了這麼多賀禮,非常驚奇,親自出門來迎。他見劉邦「日角鬥胸,龜背龍股」,更是對他刮目相看。旁邊的蕭何還在提醒他劉邦喜歡說大話,呂公卻只當沒聽見,開席時竟讓他坐了首席。劉邦竟然也不推讓,更不覺得難為情。
  • 上古十大神劍是什麼,都流傳到何處了?如今現存一把是鎮國之寶
    但是,黃帝有一把神劍是事實,而這把劍具體名字已經不得而知了,因為黃帝是軒轅氏,姑且就叫它軒轅劍。 晉·葛洪《抱樸子·內篇》亦云: 「黃帝審仙者,橋山之冢,又何為乎?」抱樸子答曰:「按《荊山經》及《龍首記》,皆雲黃帝服神丹之後,龍來迎之,群臣追慕,靡所措思,或取其几杖,立廟而祭之;或取其衣冠,葬而守之。
  • 看似尋常的元帥,他的成就父母沒想到,還有兩個人更沒想到
    然而,有一位元帥,卻有點太老實了,幾近木訥,毫無稜角,不顯山,不露水,以至於很多人認為,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沒有什麼了不起,並不是一個能讓人刮目相看的人,其實大家都是被他騙了。 他就是徐向前元帥。 父母絕對沒有想到,這個兒子會成為共和國的元帥
  • 都說劉邦是流氓,他到底有著怎樣的性格特點?
    自古凡是能成大事者,必然有著順應時代的性格特點,西漢開國皇帝劉邦風評向來不好,那麼他的性格是怎樣的呢?與他成就大業又有什麼關係呢?
  • 匈奴鐵騎讓先帝劉邦屈服了,每年進貢財物和女人,漢武帝表示不服
    匈奴,一個讓人感到不寒而慄的名字,說到這個名字,人們就會想到天邊滾雷般的馬蹄聲,利刃的寒光,還有濃濃的血飛濺到天空中,像煙花一般綻放。當漢武帝說出他要出兵匈奴的決定時,很多人的身體都抖了一下,他們想皇帝一定是瘋了。漢武帝太年輕了,只有23歲,那張年輕的臉還沒有經過失敗的打磨。
  • 項羽待自己的手下明明都特別好,為何手下仍舊棄他,選擇劉邦
    劉邦在建立了漢朝後,擔心手下的開國大臣發動兵變將自己還未做夠的皇位搶走,各種想方設法殘害手下,這點項羽完全做不到。在項羽打下江山之後,並沒有立刻稱帝,而是自封西楚霸王,更是將自己的得力手下也封為王,將江山分給大家。如此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精神在項羽的陣營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 都說劉邦是「流氓皇帝」,他到底流氓在哪裡?
    兩軍對壘,豈能因為父母妻兒置天下大業於不顧,劉邦決定舍小家為天下,但是劉邦很「流氓」,《史記》記載,劉邦這樣說「我和你項羽在懷王面前共同盟約結為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烹殺父親,記得也分給我一碗湯。」項羽本意是威脅劉邦投降,沒想到他說這也是項羽的父親,讓項羽一拳打在棉花上,項羽無奈只能放了劉邦父親。雖說劉邦的行為帶著流氓的痞性,但在兩軍陣前,不失為一條妙計。
  • 張良和劉邦逃難時,是怎麼想到著名的下邑之謀的?
    帝王的概念是秦始皇時期才有,但秦始皇登基時,秦國已經建立幾百年了,是秦國歷代君主和他們的謀士共同努力的結果,所以輔佐秦始皇成就秦王朝偉業的謀士很難把功勞算在一位謀士的頭上。而被張良輔佐成就大漢偉業的劉邦他的起點既不是諸侯王,不是越王也不是武王。
  • 丁公冒死放走劉邦,劉邦稱帝後為何殺了他?這正是劉邦聰明之處
    此時秦朝尚未建立,嬴政只有三歲,誰都沒有想到,沛縣的這名男嬰,竟然在五十多年後,成了秦朝的掘墓人。沒錯,他就是斬白蛇的劉邦。劉邦既不是官宦之後,也不是富二代,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闖蕩多年也只是個亭長,相當於現在派出所所長。從編制來看,劉邦算是秦朝最底層的公務員,權力很小薪水較低,況且他花錢大手大腳,喜歡吃喝玩樂,基本就是月光族,甚至還經常借錢度日。
  • 劉邦身無分文赴呂公之宴,成就了一段好姻緣,也打下了半邊江山
    劉邦(公元前256年至前195年),字季,西漢開國皇帝。他出身於平民之家,但卻不事生產;整天在外面遊手好閒,呼朋引伴,溜狗喝酒,空度光陰。雖然胸有「大丈夫當如是也(羨慕秦始皇並想成為他那樣的王者)」的淩雲壯志,但卻無處、也無法施展。
  • 劉邦《大風歌》:一朝黃袍加身,自己再不能是自己
    原因一個是他剛徵討完彭越,生了病,身體不好,再一個就是年事已高,當時已經是年過花甲,在那個年代應該說這已經是行將就木的年紀。但是正如英布自己說的:「諸將獨患淮陰、彭越,今皆已死,餘不足畏也。」劉邦這批將領裡,以英布之勇武,唯懼韓信和彭越,現在這兩人都死在劉邦手上了,他更是有恃無恐。所以沒辦法,為了穩固大漢的基業,劉邦還是得自己率兵平叛。
  • 都說劉邦是「流氓皇帝」,那劉邦究竟有多流氓?你可能永遠想不到
    從曹寡婦到呂雉曹寡婦是劉邦在沛縣擔任泗水亭長的時候認識的,在遇見呂雉之前,劉邦則一直跟她在一起。年輕時候的劉邦喜歡交朋友,如果不是後來他身邊的那些兄弟朋友都成了西漢開國功臣,你根本想不到這些人究竟是會什麼樣子,而且多半人都會以為,劉邦交的不過就是一些狐朋狗友而已。劉邦雖然人緣好,社交廣泛,但本身就只知道遊手好閒,在當地鄉人的眼中,劉邦的口碑其實並不好。
  • 項羽的文韜武略遠勝劉邦,為什麼在楚漢爭霸中劉邦能戰勝項羽?
    沒過多久,兩個孩子又被劉邦踢下了車,夏侯嬰感到不可理解,他對劉邦說:「你要再把孩子踢下車,我就不走了,等在這裡保護孩子了。」劉邦見夏侯嬰有點生氣了,自己又不會駕車,於是向夏侯嬰認錯,保證不踢兩個孩子下車了。夏侯嬰這才駕著馬車飛快的逃跑了,幸好沒有被楚軍追上。
  • 秦末漢初的帝王諸侯中,劉邦最厲害,他最有男人味
    他是齊王田橫。-2-田橫其實有兄弟三人,並且三人都很生猛。早年在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後,田橫的大哥就跟著順勢而動,自立為齊王。後來,大哥戰死,田橫的二哥又頂上。再後來,二哥又戰死,可田橫沒有頂上…他退了一步,立了自己二哥的兒子為齊王,而他當了齊國的丞相。當了實際的操權柄者。
  • 項羽手下最倒黴的將領:饒了劉邦一命,劉邦卻將他處死
    楚漢戰爭期間,項羽手下不少將領都幫過劉邦的忙,比如說項羽的叔父項伯。除了項伯外,其實還有一位將領。他在奉命追殺劉邦時,已經追到了劉邦,但卻將其放走。此人對劉邦可以說是有著不殺之恩,可是後來劉邦卻恩將仇報,將其此人殺死!這到底是怎樣一段歷史呢?這個倒黴的將領又是誰呢?
  • 泰迪在街頭遇到倆孩子,竟和自己「撞衫」了,隨後空氣都安靜了
    泰迪在街頭遇到倆孩子,竟和自己「撞衫」了,隨後空氣都安靜了聽說海鷗肉不能吃,有皮友知道為什麼嗎貓咪:來,這隻肉多,吃這隻10斤龍蝦2斤啤酒,這女人吃得歡精選搞笑圖文: 那年懵懂無知聽說把兩個人的名字刻在三生石上就能成就一段美好的姻緣。於是自己做了塊「三生石」把暗戀以久的班花和自己的名字都刻在了上面,並且偷偷的埋在她家後院。兩年前她談了個對象回家翻修房子準備結婚,還請她對象過來幫忙,最後倆人居然把我那「三生石」給挖出來了!聽說她們的婚事當天就黃了!
  • 劉邦為何要殺開國元勳,就連自己的妹夫都不放過,居心何在?
    樊噲對劉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為何劉邦在臨死前。為什麼也要處心積慮的將其帶走呢?其實所有的問題出就出在劉邦的白手起家。只要是了解歷史。熟悉劉邦的人都知道,劉邦的成功不僅得益於他身邊的那群狐朋狗友,而且與劉邦的嶽父有著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