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待自己的手下明明都特別好,為何手下仍舊棄他,選擇劉邦

2020-12-18 史上最好看1

項羽對於人才一向來者不拒,凡是願意投靠他的他都會願意收留,很少會有不願意收為己用的時候,而且會給他們相應的職位,來替自己做事。就像是韓信,當時來投靠項羽的韓信無名無姓,但項羽依舊封韓信為中郎。還有陳平,陳平在投靠項羽時得到了項羽極大的賞識,混的可謂是風水水起。

以鴻門宴為例,項羽之所以安排鴻門宴最主要的還是為了能夠從劉邦那裡拿到好處,進關做王。不過範增最為項羽的得力助手,不止一次向項羽提出殺掉劉邦的念頭,可項羽卻遲遲不肯動手。後來在抓住劉邦的父親以及夫人時也僅僅之事拿二人來要挾劉邦並未將二人殺害,從這幾點可以看出項羽的寬仁厚道。

劉邦在建立了漢朝後,擔心手下的開國大臣發動兵變將自己還未做夠的皇位搶走,各種想方設法殘害手下,這點項羽完全做不到。在項羽打下江山之後,並沒有立刻稱帝,而是自封西楚霸王,更是將自己的得力手下也封為王,將江山分給大家。如此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精神在項羽的陣營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可就是這樣善待人才,寬仁厚道還講義氣的項羽始終都留不住人才。前面說到了韓信在自己還未有功績之時投靠了項羽,受到了項羽的授予的中郎,這個職位的名稱為執戟中郎將,說白了就是給項羽看大門的。項羽並沒有看出韓信所擁有的才華,而且在項羽的身邊,有許多有能力的將領,根本沒有用得上韓信的地方。

而且項羽本身也是具有軍事能力的將領,對於戰事他總是持有一方建議,韓信曾經向項羽提出過建議,因為與項羽本身的看法不同便不予採納,韓信也只能委屈自己做一個看城門守衛。而劉邦就不一樣了。劉邦的陣營裡大多都是武夫,很少有能夠帶領軍隊的將領,劉邦自己的本身也沒有什麼軍事見解,所以韓信在投靠劉邦後才展現出自己的一身才能。

再者就是陳平這個人了,他在項羽這裡得到應有的待遇,自己的才能也有所發展,可他在與項羽相處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與項羽根本就不是一路人。項羽脾氣生性暴躁,很容易將一件事情的不如意,將脾氣撒在他人身上。項羽因為司馬卯背楚降漢,衝著陳平發火,更是自此對於陳平所獻計策不再採納。

陳平看清了項羽的本質,斷定他絕對不可能戰勝劉邦取得勝利,便轉投劉邦處。陳平的名聲雖不好聽,可是他的謀略卻是十分強勁的,在陳平的獻策下劉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反之因為陳平的離開,項羽的隊伍中少了一個能力俱佳的謀士,而項羽的隊伍也逐漸走向了沒落。

其一項羽雖然愛惜人才,可是他看不懂分不清人才的好壞,根本就分不清這個人做什麼才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利益。其二對於他人提取的建議項羽也很少願意接受,不懂得尊重人才的想法。其三,項羽在自封西楚霸王后是封了很多王位,不過這些王更多的是當時加盟的諸侯,而非是一直跟隨項羽一路艱苦奮鬥而來的手下,他的賞罰不公令手下們心涼。項羽的路本來會是一路輝煌,可終究因為他的魯莽毀於一旦。

相關焦點

  • 為何劉邦能戰勝項羽?劉邦羞於啟齒的原因,被手下將領說破了!
    項羽面對的對手是劉邦,光搞清楚項羽的劣勢還不太夠,要搞明白劉邦的優勢究竟在哪裡,才能知道為何贏家是劉邦。原因劉邦戰勝項羽的原因,他自己也做了總結,劉邦曾在洛陽舉行過一次酒宴,要求手下將領和謀士們總結自己之所以能獲勝的原因,隨後自己也說出了有關的看法。
  • 英布是項羽的手下,為何在劉邦逆風時,冒家人被殺風險叛楚歸漢?
    1、隨何帶使團達到淮南後,一路十分低調,畢竟眾所周知九江王英布當時是項羽的手下,只是最近項羽因徵討齊王時,英布不願隨同,項羽罵了他幾句,雙方產生了矛盾,劉邦這才起了拉攏英布的心思。英布在聽聞劉邦的使團來找他後,為了避嫌,便讓太宰把他們攔住,不肯接見。隨何在被擋住之後,異常冷靜,他反倒覺得這事多半能成!
  • 項羽手下最倒黴的將領:饒了劉邦一命,劉邦卻將他處死
    楚漢戰爭期間,項羽手下不少將領都幫過劉邦的忙,比如說項羽的叔父項伯。除了項伯外,其實還有一位將領。他在奉命追殺劉邦時,已經追到了劉邦,但卻將其放走。此人對劉邦可以說是有著不殺之恩,可是後來劉邦卻恩將仇報,將其此人殺死!這到底是怎樣一段歷史呢?這個倒黴的將領又是誰呢?
  • 吳三桂手下擁有多少精兵強將?為何他不肯自立,而選擇投降清朝
    一、吳三桂為何不敢自立為王呢。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就準備招降駐守在關寧地區的吳三桂,知道吳三桂手下擁有不少精兵強將,如果把他招降過來,那等於是如虎添翼,說不定日後就會一統天下。於是,他就派人給吳三桂送了一封勸降信。
  • 季布身為項羽手下五大將之一,最後劉邦為什麼沒把他給殺了?
    季布身為項羽手下五大將之一,最後劉邦為什麼沒把他給殺了?我們也都知道的,在項羽的手下一共有五名大將,他們分別是龍且、英布、季布跟鍾離眛,然而在這五名大將之中,虞子期跟龍且在一次戰役當中戰死,並且英布直接就是背叛了項羽,還有鍾離眛脫離了楚軍,改投到了韓信的陣營當中,也就只有季布才藏在百姓之中,過著百姓的生活。項羽這五名大將的下場都不是怎麼好,不過在這麼多的人當中,結局最好的也就是季布了。
  • 他是劉邦手下「第一舌」酈食其,為何會被「烹殺」?原來竟是因為他!
    戰亂時期,辯士常靠三寸不爛之舌輕取富貴,往往一計出口,攻城略地勝卻雄兵百萬,因此在君主創業時大受恩寵,可一旦天下初定,卻又遭人嫉恨,認為辯士單憑口舌之利,朝秦暮楚,近似於小人。例如秦始皇統一六國便得力於很多辯士的輔佐,之後,就像對付其他門派一樣,禁止了縱橫家的流行,這就有點「過河拆橋」的意思了。
  • 曹參是監獄長,周勃是吹鼓手,為何劉邦手下出身不高都能帶兵打仗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布衣天子,他出身於楚國底層的普通農民家庭,身為農民,劉邦沒有像祖輩那樣背朝黃土面朝天一樣種地,而是遊手好閒,到處結交英雄豪傑,劉邦後來成為秦朝的一名基層亭長,估計靠的還是他結識的朋友關係才能當上的。
  • 劉邦、呂后和朱元璋那麼狠毒,為何手下願意跟著他們?領導能力強
    劉邦、呂雉包括朱元璋,他們都是那個時代最優秀的領袖,為什麼他們能成為領袖呢?他們擁有毒辣的手段,為何還有那麼多人甘心跟隨他們呢?其實毒辣與否是相對來說的,我認為劉邦就是一個比較有人情味的君主,除了異姓王之外,他並沒有殺掉多少功臣。呂后之所以對戚夫人如此殘忍,那也是被戚夫人給逼的。至於朱元璋,的確有些殘忍,不過也是有他自己的目的。
  • 同為劉邦的手下將軍,韓信等人封王賞地,為何樊噲等人只能封侯?
    劉邦從一個秦朝的小吏帶著一幫人奪取天下,無論是韓信、吳芮、盧綰、彭越,還是周勃、灌嬰、樊噲,這些人都是劉邦手底下的將軍,都是漢朝的開國功臣,都曾經陪著劉邦浴血奮戰。 當劉邦打下天下稱帝之後,他手下的這些將軍會被區別對待呢?一些將軍封了王,另一些只封了侯,等級瞬間差了一大截,這是為啥?
  • 劉邦手下的五虎將,最後都是什麼下場?背後有何隱情
    楚漢相爭中,劉邦之所以能夠戰勝強大的楚霸王項羽,完全在於,劉邦對於人才的運用,如張良,蕭何,韓信等。而其手下也有五虎上將,分別是,彭越,灌嬰,周勃,英布,樊噲五位。而在兔死狗烹的漢初,這五位虎將又是什麼下場呢?
  • 項羽烏江自殺後,手下五大虎將都是什麼下場?
    根據清末蔡東藩先生《歷朝通俗演義》的說法,項羽手下五大將分別為龍且、鍾離眛、英布、季布、虞子期。然而虞子期還是正史中所沒有記載的人物,所以,所謂項羽帳下五大將之說,只能當作傳說或演義去觀察和理解。那麼,這五大將最後的命運和下場都是怎樣的呢?結合正史、野史及演義的記載,一一道來。
  • 劉邦手下怎麼有兩個韓信?而且都封了王,可見戰功應該相當
    秦朝末年中原逐鹿的賽場上,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老天毫不吝嗇自己的手筆,只送給劉邦一個韓信還不夠,還順手送上了另一個韓信。韓信作為劉邦手下最耀眼的將星,在當時獲得了如日中天般的地位,在軍中有著近乎封神一般的地位,而那一年,他年僅三十四歲。 另一個韓信名氣就沒有那麼大了,以至於現代很多人都並不了解他,他的名字也叫韓信,後人為了把他和「兵仙」韓信進行區分,稱呼他為韓王信。 比較奇怪的一點是,這個韓王信似乎戰功並沒有那麼卓著,怎麼也能夠封王呢?
  • 為何韓信被尊為「兵仙」?看完他的手下敗將,讓人恍然大悟
    不過到了後來,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了,此時的劉邦和項羽開始嶄露頭角。不過兩人這時候是合作關係。由於天下紛爭進入了白熱化,最終的項羽和劉邦不得不分道揚鑣。項羽在徵戰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厲害的武將,他就是韓信。這時候的韓信還追隨項羽,只不過在項羽這裡,韓信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後來在蕭何的引薦下,韓信追隨了劉邦。追隨劉邦之後,韓信的能力過人,開始建功立業。
  • 項羽自刎烏江後,手下五大虎將都是什麼下場?
    三後來劉邦項羽爭奪天下,剛開始的時候,英布選擇兩不相幫。龍且是項羽的髮小,兩人的關係與劉邦和盧綰有點類似。但是,龍且沒有盧綰幸運。可以說龍且是項羽的災星,就是因為他,在齊地被韓信打敗,導致了項羽失去了和劉邦爭奪天下的機會。龍且在齊地一下就把項羽給他的二十萬大軍給打沒了,連自己的命都丟在那裡。至此,項羽的敗局已定。
  • 項羽對英布這麼好,英布最後為何選擇背叛項羽,投靠劉邦?
    項羽分封以後,包括劉邦在內的許多人都對項羽的分封不滿,於是先是齊地造反,隨後是劉邦還定三秦,好不容易結束紛爭的中原再次陷入了混亂。而在項羽前往齊地評判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件十分令人費解的事,那就是項羽手下的大將英布,始終對項羽的徵兵行為表示推脫。這是在令人費解。在韓信對項羽的評價中特別指出了項羽對待手下十分小氣。
  • 魯尼認為弗格森外強中乾,在穆裡尼奧手下第一次感到自己不是金童
    昔日英格蘭足壇金童魯尼對於弗格森與穆裡尼奧的評價,引發了大家的關注,他首先就澄清了穆帥並非「小爵爺」,兩人的執教方式沒有繼承性可言。對於自己的恩師,魯小胖解釋了不少球迷們心中的困惑——老爺子與穆帥都是那種對手下球員特別嚴格的教練,為什麼弗格森就能順利執教曼聯二十幾年,「狂人」在老特拉福德第一個賽季明明取得那麼好的戰績,他在這家俱樂部卻得到了「炒魷魚」的結局?
  • 推翻秦朝的關鍵人物,劉邦項羽是他的手下,二千年來陵墓無人敢盜
    推翻秦朝的關鍵人物,劉邦項羽是他的手下,二千年來陵墓無人敢盜提起秦朝在歷史上發揮的作用,很多人都會各抒己見,秦始皇時期通過戰爭剿滅其餘六國,把各國的貨幣、文字、度量衡統一起來,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也結束了戰國時期連年混戰給百姓造成的痛苦,功不可沒,但另一方面,秦始皇通過焚書坑儒
  • 劉備沒有統一天下,是因為他沒有好的打野,而且手下的人才也不行
    項羽和劉備對線,雖然總贏,但是一回頭,其他線都被韓信打崩了。劉備沒有好的打野,諸葛亮姜維的軍事行動全都失敗,關羽也沒有守好戰略要地。其次,手下的人才不行。劉邦的手下有張良,韓信,蕭何等等,其他人才也不差,當時的人才流動很頻繁,很多都流動到了劉邦手下,也有不少逃跑的,但總體上來說,還是有非常多的人才的。
  • 劉邦為何要殺開國元勳,就連自己的妹夫都不放過,居心何在?
    樊噲對劉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為何劉邦在臨死前。為什麼也要處心積慮的將其帶走呢?其實所有的問題出就出在劉邦的白手起家。只要是了解歷史。熟悉劉邦的人都知道,劉邦的成功不僅得益於他身邊的那群狐朋狗友,而且與劉邦的嶽父有著密切的關係。
  • 丁公冒死放走劉邦,劉邦稱帝後為何殺了他?這正是劉邦聰明之處
    此時秦朝尚未建立,嬴政只有三歲,誰都沒有想到,沛縣的這名男嬰,竟然在五十多年後,成了秦朝的掘墓人。沒錯,他就是斬白蛇的劉邦。劉邦既不是官宦之後,也不是富二代,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闖蕩多年也只是個亭長,相當於現在派出所所長。從編制來看,劉邦算是秦朝最底層的公務員,權力很小薪水較低,況且他花錢大手大腳,喜歡吃喝玩樂,基本就是月光族,甚至還經常借錢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