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臨終之際,何不把寨主之職傳給宋江?

2020-12-14 君與祁月同名

晁蓋之死,爭議點在於遺言。

這遺言起來很奇怪。

因為,在公,梁山二把手是宋江,除了晁蓋就是宋江;私底下,晁蓋和宋江的關係也不錯,宋江救了晁蓋一命,晁蓋也拼命救過宋江。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晁蓋都應該在死前把寨長的位置傳給宋江。但奇怪的是,晁蓋不僅沒有這麼做,反而說誰能抓到射殺自己,就讓他當寨主。但史文公武功高強,五虎將之一的秦明都被他擊敗。晁蓋這麼說,似乎是故意想為難宋江,不想宋江做寨主。

正因為如此,有讀者認為晁蓋的接班人可能是林衝。因為林衝武功高強,有實力打敗史文公。甚至有讀者認為,晁蓋發現宋江有歸順朝廷之意,而且自己已經被宋江抬高了,所以故意這麼做。

晁蓋臨終之際,何不把寨主之職傳給宋江?是不想讓宋江當寨主,還是想讓林衝當寨主,還是另有想法?這背後是否有貓膩?

其實,晁蓋會說這段話是很正常的,他不是為了防備宋江,不是為了把寨主的位置傳給林衝,這從晁蓋的人品等方面就可以看出。下面,我將從原著內容,作者態度和《水滸傳》的演變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晁蓋和宋江的想法是一致的,都支持招安。所以宋江就算當著晁蓋的面,對徐寧說招兵之後,晁蓋也不反對。相反,晁蓋還親自陪同徐寧,並安排了宴會)。此外,彭啟還說,晁蓋和宋江「只希望招安」;楊雄,石秀等人投梁山時,晁蓋自己也曾說梁山好漢「忠義」。

順便說一句,晁蓋初上梁山,阮氏兄弟對付何濤等官軍時,也說「京師獻與趙君王」「忠心報答趙官家」。既然以忠心為主,忠心是為了報答皇帝,那麼晁蓋又怎能抗拒朝廷呢?所以,他和宋江一樣,是支持招安的,但他並沒有親口說過「招安」二字。

至於宋江害死晁蓋,更是不可能。原著的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到。

宋江攻打大名府,晁蓋曾在夢中告訴他,百日後必有血染之禍,只有江南地靈星才能救他。盧俊義活捉史文公時,糾纏史文公的是晁蓋之魂。殺死史文公後,作者在詩中說:「宋江水滸心初顯,晁蓋泉臺死亦安。」

總之,晁蓋和宋江擁兵招安,他不是宋江害的。其實,從原著來看,晁蓋和宋江自始至終關係不錯。宋江救了晁蓋,晁蓋救了宋江。兩人是真誠的兄弟。宋江也說:「晁蓋是我的心腹兄弟」。

既然晁蓋和宋江有關係,為什麼晁蓋不把寨主的位置交給宋江做二把手?這並不是因為晁蓋別有用心,因為他之前把皇位傳給宋江,宋江拒絕了。

之前讓宋江做寨主,宋江寧可死也不願,所以晁蓋臨死前沒有傳給他。所以,晁蓋只說了一句:「照顧好你的好兄弟。」對了,這才說了告白報仇,晁蓋對宋江的心,甚至比報仇還重要。

由此看來,晁蓋沒有直接傳位宋江,也是很正常的。

我們稍加思考,就會發現一個問題:晁蓋會不會把寨主的位置讓給那些為他報仇的人呢?

晁蓋寨主從何而來,世襲?不,是林衝,吳用,劉唐,阮氏三兄弟支持他,讓他能當上寨主。也就是說,是梁山好漢選擇了晁蓋,他成為了寨主。

梁山發展起來後,早已經不是一個人的。林衝一開始就說王倫「這梁山泊是你的嗎?」。

梁山不是王倫的,也不是晁蓋的,而是大家的。現在,晁蓋居然要把寨主的位置讓給別人,這對別人是什麼感覺?如果抓史文公的是小嘍羅,也許大家都該拜小嘍羅為寨主?梁山一百多好漢和數萬大軍的性命,能託付給一個小嘍羅嗎?答案是不可能的。

只有被大家認可的人,才能成為梁山寨子的頭目。

由此看來,宋江做寨主是必然的。宋江名望高,領導力強,也有遠見,三打祝家莊,攻打高唐洲,攻打無為大軍,救楊雄石秀等事可見一斑。所以,晁蓋雖有遺囑,大家還是挺宋江的。書中還說,「林衝與公孫勝,吳用及眾首領商議,立宋公明為梁山泊主,眾民聽令」。顯然,大家都支持宋江。

所以,即使盧俊義武功再高,即使後來活捉史文公,梁山好漢依然不服,他們只對宋江言聽計從。在吳用的招撫下,武松,劉唐等人甚至以分手相威脅宋江。既然如此,宋江只好當寨主。說白了,梁山寨主是選舉出來的。

因此,晁蓋的遺言在梁山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梁山寨長曆來都是選舉產生的。這個結果其實也是筆者想表達的。

要知道,《水滸傳》講的是宋江等108位將領的故事。晁蓋雖然扮演了很多角色,但畢竟只是配角。第一個男主其實是宋江。

既然宋江是第一男主,晁蓋的風頭自然不可能蓋過宋江。我們翻看原著就會發現,晁蓋武功高強,名聲顯赫,為人豪爽,但總的來說,還是不如宋江。

晁蓋武藝高強,但頭腦簡單,謀略不如宋江,只打了一場戰,結果中了毒箭,宋江得以攻克高唐州,祝家莊,曾頭城,東平府,還多次擊潰朝廷大軍;晁蓋支持招安,卻從來不說招安,宋江上山後多次說;晁蓋一句話想殺楊雄石秀,宋江卻知道梁山正在發展,要招攬人才,殺了必令天下英雄寒心。

還有一點是領導的魅力。

晁蓋有領導能力,但支持他的只有劉唐,吳用,三阮等人。宋江的領導能力比晁蓋高得多,所以支持宋江的人更多。我們稍加統計就可以發現,後來上梁山的英雄,幾乎都因為宋江(或因宋江之言),從對的呂方、郭盛,清風寨的花榮,到二龍山的魯智深,武松,再到朝廷的關勝,呼延灼。

筆者這樣安排,並不是說宋江壓過晁蓋,也不是說宋江奪權,而是想說明宋江的名氣和能力無人能及。

試想一下,晁蓋的意志是讓為他報仇的人當寨主,但梁山好漢一致反對。為什麼?因為不管怎麼說,將士們只支持宋江,就算違背晁蓋大王的意思,也要這樣做。這種情況,不正是說明宋江魅力之高,能力之強嗎?這樣的人不當寨主,誰能當寨主?

所以,在筆者看來,通過晁蓋遺囑,最能證明宋江有望當寨主。由此可見,宋江並沒有盡力當寨主,也沒有贏得他的野心,更沒有哄騙他。他順理成章地當上了寨主,經受住了考驗。大家也都極其信任和服從他。

這樣寫既能直接表明宋江男主的地位,又能為宋江帶領群雄求和做鋪墊。宋江如果連寨主的位置都不穩--支持他的人不多,那麼再去招安,恐怕英雄們都不火了,也想散夥。事實上,根本沒有這回事。招安後,大家都盡全力輔佐宋江,哪怕拼了命也不後悔--阮小二戰死後,阮小五和阮小七安慰宋江,認為大哥為國捐軀。

《水滸傳》不是一勞永逸的作品。從北宋末年宋江起義到最終完成,參與《水滸傳》創作的人很多,時間跨度長達數百年。因為地域,說書教育等方面的影響,《水滸傳》在傳播過程中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版本。

簡體版《水滸傳》中,晁蓋蓋中箭後遺言並不相同。他並沒有說要把寨長的位置傳給為他報仇的人,而是直接傳給宋江。

由此可見,晁蓋臨終還想把寨長的位置傳給宋江。

既然晁蓋是簡體版直接傳位給宋江的,為什麼不直接用完整版呢?其實,這還是為了展現宋江的魅力。首先,晁蓋直接傳遞不太好,因為這並不能體現宋江是受人喜愛的英雄人物,反而顯得晁蓋豁達的智慧;其次,有損宋江讓位盧俊義的形象。因為晁蓋直接讓宋江做寨主,宋江為什麼要一再推搡盧俊義?顯得很虛偽。而如果晁蓋讓替他報仇做寨主,宋江再給盧俊義讓路,一切似乎都在情理之中,畢竟這是晁蓋的意思。宋江這樣做,可以證明他尊重晁蓋。

總之,宋江擔任寨長的過程越是曲折,越能顯示出英雄們對他的支持和服從,越能證明宋江是寨長的最佳人選。就算大家都尊敬晁蓋王,他的遺言讓別人做寨主也不行,因為大家都不服盧俊義,只有宋江。

於是你就會發現,宋江才是寨主的不二人選。

所以,無論從原著的內容,作者的態度以及水滸傳的版本來看,晁蓋都沒有問題。宋江能當寨主,不是因為他抬高了晁蓋,欺騙了別人,而是因為他被寄予厚望。

相關焦點

  • 晁蓋那句含糊其辭的臨終遺言,終究沒能阻止宋江成為寨主
    在小說《水滸傳》中,晁蓋之死是至關重要的轉折,從那時起宋江才真正當上了梁山的寨主,而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宋江名義上都只是晁蓋的手下。晁蓋與宋江的關係到底怎麼樣,通過晁蓋的臨終遺言,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那句話分明就只是在針對宋江,以阻止宋江當寨主。
  • 晁蓋為什麼想讓宋江當一把手,難道就沒有考慮過林衝嗎?
    晁蓋臨死前留有臨終遺言:誰把握住擊斃我,誰便是梁山泊的主。有些人說:晁蓋提前準備讓林衝當寨主,而不是宋江。那時候梁山名將中,僅有林衝武學高強度,能與史文公一較高下。最少林衝沒有敗給史文公。並且,林衝在梁山有基本,有些人脈,他出任寨長獲得了一些人的適用。
  • 曾經互為生死之交的晁蓋與宋江,卻因為一個小人物而徹底決裂
    作為水泊梁山的前後兩任大寨主,晁蓋與宋江也曾是好兄弟,都曾為了對方而豁出一切,是真正的生死之交。當初晁蓋等七人劫取生辰綱的事情敗露,是宋江冒著巨大的風險去給晁蓋通風報信,讓晁蓋等人在抓捕官兵到來之前逃離。
  • 水滸傳中結局最好之人,第一個識破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返
    單就拿其中的宋江而言,便是一個既可憐,卻又令人憎恨的角色。宋江的出身,比之李逵等人的草莽要高一等級,但卻又比之柴進等世家貴胄差之千裡。在鄆城,他只能算一個刀筆吏,連官都尚且不算,因此京師官員來時,對他大抵也都是內心鄙夷的;但出身低,並不意味著宋江不想擠進這「上層社會」。至於這個擠進的方式方法,也不僅限於官宦一途。
  • 晁蓋之死是否宋江所為?從晁蓋自身及水滸故事傳承分析
    按水滸原著來看,晁蓋就是死於史文恭的毒箭。然而,長久以來,這個原本很簡單、很清楚的事實,被很多人過度解讀,曲意分析,終於讓很多人開始懷疑。於是晁蓋之死變得不再簡單,矛頭直接從史文恭轉向了宋江。甚而,很多文章分析的頭頭是道,認定謀害晁蓋的兇手是宋江,或者說,是宋江所派的花榮抑或孫立,抑或他人。
  • 曾家五虎搶走宋江的寶馬,宋江暗喜,晁蓋大怒,金聖歎說:有陰謀
    結果,晁蓋就是在曾頭市中箭身亡……梳理下脈絡,能很清楚的看到,無論宋江還是晁蓋,兩人的反應堪稱詭異。應大怒的是宋江——給我的寶馬被劫,太不把我宋江當人物了。而晁蓋應暗喜,因為又來了一位好漢。且以往每次晁蓋下山,都是宋江阻攔,表示你是老大,不能亂動,所以我去!獨有這次卻只有「吳用一個那裡彆拗得住,晁蓋引兵渡水去了」,宋江袖手旁邊不阻攔了。
  • 宋江為什麼要請盧俊義來當「二把手」?
    很多讀者都很奇怪,晁蓋死後眾位好漢都推舉宋江做寨主。宋江一再推辭,甚至還要讓位於盧俊義。山上有那麼多的好漢,為什麼不惜餘力的讓盧俊義上山呢?宋江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01晁蓋臨死之前都不想讓宋江坐上寨主之位宋江從江州上梁山後,晁蓋主動讓出寨主之位,宋江一口拒絕了。
  • 水滸「抗金」故事:段景住盜白馬,晁蓋攻打曾頭市
    晁蓋是水滸的重要人物。起初,他曾組織吳用、劉唐、公孫勝和阮氏三雄劫取生辰綱;上梁山後,林衝火併王倫,推舉晁蓋做了寨主;他還率領好漢,江州劫法場,救了宋江和戴宗;曾頭市之戰中,晁蓋因為急於求勝,輕信和尚的話,遭遇伏擊,中毒箭身亡。臨終前,晁蓋又留下遺言,引出了盧俊義、燕青等好漢。
  • 為什麼晁蓋交班遺矚的如意算盤註定落空?因為政治生態變了
    按照江湖規矩,晁蓋一命嗚呼前,理應把頭把交椅交還給林衝和眾兄弟們,不能視為禁臠,私相授受。火併王倫時,林衝曾罵王倫道 :「這梁山泊便是你的?」梁山泊不是王倫的,當然也不是你晁蓋的。梁山泊屬於江湖,屬於大家,有德有才有望者居之。王倫活著尚不能獨霸,晁蓋當然不能再管死後誰當家誰接班。
  • 晁蓋之死的真相是什麼?《水滸傳》裡有答案,與宋江的陰謀無關
    #水滸亂彈#對於《水滸傳》裡的晁蓋之死,有一個說法頗為盛行,那就是晁蓋死於宋江的陰謀。老實講,雖然我一直不喜歡宋江這個人,不過說他架空了晁蓋並指使花榮將其射死的陰謀論,我更不認同,而且書中也沒有直接的證據顯示或間接暗示晁蓋就是被宋江害死的。首先,討伐曾頭市是晁蓋自己提出要去的,宋江雖然百般阻攔,最後擋不住晁蓋的「忥怒」,「便點起五千人馬,請啟二十個頭領相助下山,其餘都和宋公明保守山寨」。
  • 看看晁蓋死後,林衝說了啥
    第一步:借九天玄女給他的所謂「天書」,跟吳用日日研習——這個步驟很明顯,就不細說了。所以,祝家莊之戰便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的。很明顯,對於宋江的這第一戰,整個梁山上下,都持有「觀望態度」。所以,宋江攻打祝家莊,是「教喚鐵面孔目裴宣,計較下山人數,啟請諸位頭領」。這就是屬於硬性指派,自然林衝,必會被宋江點名帶走的。果然林衝一出馬便活捉了扈三娘,立下了戰功。
  • 宋江堅持招安,究竟是對是錯?
    到晁蓋做梁山寨主時,梁山頭領不斷增多,小嘍囉們也多了許多。比如曾頭市之戰,晁蓋一次性就帶走林衝、呼延灼等二十位頭領和五千人馬。三、宋江對朝廷的忠心使然從宋江自身角度來說,他並不是有反心的人,更沒有稱王稱帝的野心。他畢生所願,不過是做個稍大點的官,多為朝廷效力罷了。宋江被刺配江州,父親宋太公就告誡他:你如今此去,正從梁山泊過,倘或他們下山來劫奪你入夥,切不可依隨他,教人罵做不忠不孝。可以說,宋江的家庭環境,他所受到的薰陶,都是要做忠孝之人,絕非佔山為王的強盜。
  • 吳用親眼見到史文恭就明白了:此人不會射箭,射殺晁蓋的另有其人
    咱們今天的依據,是水滸原著而不是電視劇,電視劇為了彰顯宋江的忠義,刻意弄了一張黑鍋一樣的弓,讓史文恭背上了,但是在水滸原著中,根本就沒說那一箭是史文恭射的,就連託塔天王晁蓋臨終前,也沒有說仇人就是史文恭。晁蓋對宋江說的是「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 晁蓋打劫生辰綱,為何派劉唐給宋江送去一百兩金子,用心實在歹毒
    導言閻婆惜本名閻惜嬌,宋江曾對其母女施以大義援手,閻婆惜不求名分做了宋江的小妾,由於發現宋江押司的招文袋內有一百兩黃金和與梁山晁蓋的書信要挾惹怒宋江而被宋江一刀殺死。且說晁蓋同夥,在黃泥崗「智取」了生辰綱(實際上漏洞百出),想不到消息洩露,白勝也被抓,官衙本想密秘抓捕晁蓋等,幸虧有預先得知消息的宋江悄悄通風報信,晁蓋同夥才死裡逃生,一路走上了梁山坡。晁蓋來到梁山,火併王倫幹了泊主,還殺退了官軍,可謂是「喜事連連」。
  • 吳用逝世前終於醒悟,其實梁山真正的一把手,從來不是宋江
    哪麼為何吳用在逝世前終於醒悟,其實梁山真正的一把手,從來都不是宋江,哪麼誰才是梁山真正的一把手?吳用山東鄆城縣人早期在當地一個富商家中做教習,可見吳用當時已經有秀才的功名在身,不然富商不可能請他去教自己的孩子。
  • 晁蓋死於第一把交椅
    晁蓋下山後,「宋江悒怏不已;回到山寨,再叫戴宗下山,去探聽消息。」(《水滸傳之公孫勝芒碭山降魔,晁天王曾頭市中箭》回目)戴宗與宋江的關係,天下皆知,吳用與戴宗交流,根本就無須含含糊糊,羞羞答答;直截了當,戴宗便依計而去。然後以「奉宋頭領之令查驗軍需物資」之類的藉口進入晁蓋的軍需囤積之處,誰敢阻攔?將金瘡藥調包簡直就是探囊取物。
  • 直到上吊前,吳用才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而第二任寨主晁蓋,其實是有獅子的霸氣的,他武功高強,為人仗義。不過他輸給宋江的,就是政治手段。這也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的通病,往往是揭竿而起,贏得一眾支持者,但缺乏聰慧的頭腦,很快便曇花一現。從宋江上山以來,江湖上傳遍的都是「及時雨」的名號,很多義士都是跟隨他來到的梁山泊;而且對外出兵,都是宋江主動帶兵出擊,讓晁蓋這個寨主看好大本營。自然,便是宋江屢建功勳,慢慢地架空了晁蓋的寨主地位和權力。而他最後也死於自己的有勇無謀,他急於攻打曾頭市立功,卻死於毒箭。
  • 宋江忠義還是不忠不義,如何解讀《水滸傳》中「呼保義」之綽號?
    只是,當時的宋江萬萬沒有想到,「及時雨」這個人設的影響力之大,影響之廣泛,且還為他日後當上梁山寨主和廣納英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事實證明,兩虎相爭,會演才會勝。晁蓋在社會上也是一個很玩得轉的人物,劫了生辰綱後上梁山,他比宋江先上梁山,先被推舉為寨主,成為第二任首領。
  • 智取生辰綱後,為救晁蓋,「及時雨」宋江捨命報信的原因是什麼?
    智取生辰綱《水滸傳》中的宋江是鄆城宋家村人,在縣裡做押司,家道殷實、有些田產,因刀筆精通、喜愛結識江湖好漢,經常濟人貧苦,扶人之困,在河北、山東一帶被稱為「及時雨」。得知情況的宋江穩住了何濤等人,飛馬給晁蓋報信,「那馬撥喇喇地望東溪村攛將去」。晁蓋等人提前得到信息,做了準備,投奔梁山泊入夥去了。宋江作為公職人員(縣衙押司),為什麼要偷放晁蓋呢?按照晁蓋的說法:「虧殺這個兄弟,擔著血海也似干係來報與我們!」可見,給朝廷重案案犯通風報信在當時是彌天大罪。
  • 此人在梁山排名第十二,救過晁蓋和宋江,卻被自己人逼得走投無路
    在梁山一百零八將當中,有四人曾經擔任過都頭一職,其中有兩人出自鄆城。前文介紹了鄆城步兵都頭、插翅虎雷橫,本文要說的是鄆城馬兵都頭、美髯公朱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