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大將軍」在大三線:重走長徵路,見老船工,淋雨悼念犧牲紅軍

2020-12-17 大米嘚啵嘚歷史短文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這是毛主席寫給彭德懷元帥的《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當時正處在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剛剛抵達陝北,國民黨五個騎兵團像「尾巴」一樣,靠攏上來。彭德懷指揮紅軍,殲滅國民黨反動派一個騎兵團,取得了中央紅軍抵達陝北後第一場大勝。

圖|彭德懷在長徵勝利抵達陝北後留影

彭德懷秉持著一貫的謙虛大度,將詩的最後一句改為「惟我英勇紅軍」,並把原詩還給毛主席。在兩萬五千裡長徵光輝徵途中,像這樣的戰鬥,彭德懷指揮了上百場。他指揮紅三軍團將士們浴血奮戰,保護了中央紅軍機關,在長徵每場大戰的前線,總能看到他堅毅的面龐。

在長徵勝利後,彭德懷就投身到抗日戰爭的烽火中,沒有時間再次重走長徵路。直到1965年11月30日,彭德懷擔任了「大三線」建設副總指揮,他和工作人員乘坐火車,來到了有著「天府之國」之稱的成都赴任。

彭德懷一行人抵達成都火車站後,他親自提著行李,不讓工作人員幫忙。他走出火車站後,看到成都氣候宜人,笑著對工作人員講:「很好!很好!現在信了,四川這地方氣候很好,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天府之國啊!」

彭德懷抵達成都第二天,就被安排住進了成都永興巷七號,一處獨門獨戶的小院子。彭德懷看到這處住處太大,認為自己和工作人員住不了,於是提出換一處房子。他對成都的同志說:「不需要這麼大的地方,隨便找個辦公的地方,給我安張床鋪就行了。」

成都的同志說明了情況,這處房子就是專門為副總指揮準備的,彭德懷只好和工作人員搬了進去,住了下來。當時,三線建設正進行的如火如荼,彭德懷特別關心第一線的建設者們,他不久後就投入緊張的工作,去往大三線各地考察情況。

圖|大三線建設者在崇山峻岭間工作

當時大三線建設處於初創階段,從1964年8月,國家召開一、二線搬遷會議,提出大分散、小集中,少數國防尖端項目要「靠山、分散、隱蔽」,三線建設正式拉開了序幕。而三線地區以青藏高原、橫斷山脈、祁連山、秦嶺等山脈作為天然屏障,是我國名副其實的戰略大後方。

由於國防考量,大三線的工地、工廠大多位置偏僻而且分散,當時工地大多遠離城市,但是依舊阻擋不了大三線建設者們的熱情。他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選擇離開東南沿海的大城市,來到當時還「一窮二白」的大三線建設工地。

這些工地大多處在山區,建設者們常常處在與世隔絕的狀態,常常幾個月才能和家人通一封信。在山區還常常遭遇自然災害,比如山洪、泥石流等災害,都對鐵路、公路建設造成巨大影響。到了冬天,有時還會遭遇大雪封山,建設者們忍凍挨餓,繼續奮戰在大三線建設「會戰」第一線。

可是面對這樣艱苦的環境,建設者們為了祖國的事業,從不叫苦叫累,困難的環境更加激發了他們的鬥志。大三線建設期間,有幾千萬建設者們來到大三線,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大三線的建設事業。他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紮根在當地,為大三線建設事業獻出了自己的全部。

圖|年輕的大三線建設者們

彭德懷來到成都後,看到大三線建設者們高漲的革命熱情,他幾乎沒有休息,就和工作人員一同考察了四川西部金沙江,到貴陽之間的廣大地區。他視察了工廠、礦山、水電站,他關切的詢問原料、燃料、產品和運輸等問題。每到一地,他總是走到工人同志們中間,詢問工人同志們工作中是否存在困難?生活中有沒有難處?他還關心工人同志們的孩子們就學問題,詢問工人子女們的上學情況。

他走到成昆線等各處新興工業基地,看著路旁簡陋的竹子工棚、土坯壘成的房屋,下車去詢問情況。他對當地同志說:「要改善工人同志們的住宿環境,讓工人同志們能夠得到好的休息,更好的為大三線建設立功。」他走到工人同志中去,詢問工人的工作情況,聽取工人同志們對大三線建設的意見。臨行前,彭德懷鼓勵大家把大三線建設好,引起了工人同志們一陣陣的掌聲。

在考察期間,彭德懷和工人同志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他總是親自體驗艱苦的崗位。他獨自爬到高崖上,體驗打炮眼;他鑽入漆黑的深洞,冒著隨時塌頂的危險,慰問工人同志們;他在頭上有水流動,腳下是深泥潭的隧道工地,視察一線工人的工作情況。

圖|某部十六連指戰員在四十多度高溫的隧道內施工

在考察過程中,彭德懷穿著便衣,但是還是常常被工人同志們認出來。有一次,他考察一處工地,突然一個鐵道兵幹部,認出了彭德懷,他高喊著:「同志們,我們的彭老總歷來是走到哪便把勝利帶到哪!這回,我們大三線的會戰一定勝利,大西南一定會很快成為祖國強大的戰略後方!」

彭德懷看到工人同志們幹勁十足,他心裡特別高興,視察歸來後,他笑著對工作人員講:「那個小夥子一聲吼,我一下子覺得自己年輕多了喲!」在大三線,同志們幹勁沖天,彭德懷也仿佛回到了激情燃燒的戰爭歲月。

考察過程中,彭德懷需要長時間乘坐汽車,他當時已經六七十歲,身體在顛簸中有點受不住。但是,他總是對司機說:「快一點,快一點。」他著急去各處視察,了解第一線的真實情況,為工人同志們解決問題。

有時候,他白天到達目的地,就工作到深夜。如果是深夜到了,他就找當地領導了解情況,領導拿著小本本向彭德懷匯報,他只說:「你不要照本宣科,知道什麼說什麼,想到什麼講什麼。」常常警衛員都已經睡著了,彭德懷還在工作,甚至有時候到了第二天,警衛員已經睡醒了,彭德懷還沒有休息。

在漢源考察時,彭德懷因為長途奔波,患上了重感冒,發起了高燒,嗓子也疼痛起來。工作人員給他買回來藥,但是他還是高燒不退,當地同志讓他回成都治病,他才不得已上了車。工作人員關心地說:「您年紀大了,還是要注意身體。」彭德懷只說:「農村裡,像我這樣年紀的人,還在犁田哩!」

圖|彭德懷在三線考察,和工人同志們交談

在「大三線」考察期間,彭德懷還在繁忙的工作間隙,去往長徵時期的舊戰場去看了看,見了一些故人。在去貴陽參加地區規劃會議時,他去往貴州萬山叢,車走到一處高高的山崖旁,彭德懷便認出了這裡。

他讓司機同志停車,自己下車步行,準備爬上高崖。他向高崖走去,汗水溼透了他的衣衫,警衛員提出要扶他,彭德懷說:「不用,不用,到啦。」到了峰頂,他望著一塊大石頭,就對警衛員說:「是這裡,是這裡,小景啊,我們在山上死了好多人啊!」他用手指了指這塊大石頭,又說:「許多同志犧牲在大石旁,都是井岡山一起來的戰友,他們走到這裡,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流盡了自己的血。」

彭德懷向警衛員,說了許多犧牲紅軍將士的名字,幾十年過去了,彭德懷對當時戰鬥的慘烈記憶猶新。他又指了指下面,說:「我們就是在北方開的會(遵義會議),這個會開得好。有了這個會,才有了我們今天,才有了中國的今天啊!」

圖|遵義會議(油畫)

他給警衛員講起了二奪遵義城前的形勢,遵義會議後,國民黨反動派集結了重兵,紅軍在遵義建立根據地已經沒有了可能。最終,上級做出放棄遵義城,北渡長江,同紅四方面軍會合的決定。在土城戰鬥中,主力紅軍無法突破川軍郭勳祺部構築的防線,強渡長江計劃無法實施。

紅軍於是渡過赤水河,從川南向雲南扎西一帶行進,國民黨反動派以為紅軍要強渡金沙江或者是北渡長江,於是加強了沿江的防禦。上級做出決定,出其不意,重新打回貴州。1935年2月19日,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第二次搶渡了赤水河,向東快速挺進,粉碎了敵人「圍殲」紅軍的陰謀。

紅軍重新回到黔北,黔系軍閥王家烈從貴陽趕到遵義,加強了婁山關的防禦,擔心紅軍重奪遵義。王家烈的預料沒有錯,紅軍就是要拿下婁山關,重奪遵義城。婁山關戰鬥是紅軍能否立足黔北的關鍵,紅軍將士們各個士氣高漲,誓要拿下婁山關。

1935年2月25日,上級正式下達命令,讓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搶佔婁山關,重奪遵義城。經過婁山關、遵義城、老鴉山等惡戰,紅三軍團重新奪回遵義城。此戰殲敵黔軍王家烈部八個團,殲敵吳奇偉部二個師,俘虜敵人三千多人,給予反動派沉重一擊,也是紅軍長徵途中的一個重大勝利。

圖|長徵時期的彭德懷

在萬山叢,彭德懷沒有提及自己輝煌的戰績,而是一直在回憶戰鬥的慘烈,悼念犧牲的紅軍將士們。他對警衛員詳細講了發生在大石旁的戰鬥,他指著一個方向,對警衛員說:

「敵人就是從這兒上來的,不要命的上來了,我從一位犧牲的同志手裡拿過機槍,啊!槍管被打紅了,燙手,我脫了衣服把它包起來打,那一仗我們付出了代價,可是敵人付出的代價是幾倍,幾十倍的。」

天上開始下起了雨,在雨中彭德懷站立了很久,默默緬懷著犧牲的紅軍將士們。最終,警衛員擔心他的身體,把他扶下了山。他上了車,還對隨行人員說:「不是毛主席,中國革命到不了今天啊!」

一次,彭德懷去往涼山彝族地區考察,他來到一處村寨,還能辨認出哪一戶是毛主席、周副主席曾經的住處。後來,經過當地老人確認,那處房子就是毛主席曾經的住處。三十多年過去了,彭德懷依舊記憶猶新,這些都深刻在他的腦海裡。

他還回憶起紅軍和少數民族的交往,他對工作人員說:「拳頭不亂打,能團結人,這是我們紅軍很重要的一條,是敵人很害怕的一手。紅軍過去在這樣的地方都通行無阻,這一手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到達會理視察過程中,他在晚飯後,帶著工作人員去往毛主席在會理曾經的住處看看,彭德懷停留了很久,講紅軍的光榮歷史,講會理戰役。

圖|四川冕寧縣彝海結盟遺址,劉伯承和彝族沽基家支首領小葉丹在海子邊殺雞飲血,結為盟友

1935年5月9日,紅軍從皎平渡全部渡過金沙江後,擺脫了敵人幾十萬追兵。巧渡金沙江後,上級做出決定,準備攻克會理城,主力紅軍在會理進行休整。會理城有內外兩座城牆,城牆高而厚,紅軍當時缺少火炮,攻城存在困難。

加上當時長途奔襲,紅軍人困馬乏,每人僅有幾發子彈。彭德懷戰前制定戰略,就是採取坑道爆破的方式,炸開會理城東北角城牆。彭德懷率領將士們奮戰了五個晝夜,在1935年5月14日,放置在坑道內的炸藥起爆,但是只是把城牆東北角炸掉了一個小缺角。

會理守敵在城牆上布置了許多機槍,交叉射擊,紅軍無法進入城中,會理很遺憾未能攻下。紅三軍團繼續圍困會理城,守軍也不敢出城,龜縮在城中。主力紅軍只得在城外休息,有許多重傷病員,也被送到當地老鄉家養傷。

對於當時的一幕幕,即使過去了幾十年,彭德懷還歷歷在目。彭德懷還遇到了一位被留在當地的老紅軍,這位老紅軍看著眼前這位老幹部,講起了自己這些年的經歷,彭德懷關心地問:「你是哪個部隊的?」

圖|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

老紅軍說自己是紅三軍團的,又開始說紅三軍團首長的名字,第一個就說「軍團長彭德懷」。彭德懷聽到後,沒有說明自己的身份,只是「呵」了一聲。彭德懷離開前,找來當地領導,對他們說:「對留在當地的老紅軍,要常想著他們,逢年過節常去看望,好好照顧他們的生活。」

在彭德懷去往石棉礦視察時,他去強渡大渡河的渡口安順場看了看。當時正是初春,萬物復甦,遠處高山上的雪水也融化了,漸漸匯集到大渡河中,這時的大渡河水流湍急,波濤洶湧。彭德懷指著大渡河說:

「就是這裡,這條河,當年差點要了我們的命。可是後來,它又幫了我們的大忙,國民黨軍隊追了上來,我們已經到了河那邊,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去了。船工幫助紅軍,就是不幫國民黨,從此我們算徹底擺脫了敵人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

1935年5月9日,主力紅軍巧渡金沙江後,國民黨反動派像「惡犬」一樣尾隨而來。主力紅軍面前就是波濤洶湧的大渡河,在紅軍抵達之前,國民黨反動派把大渡河沿岸,所有渡船全部徵走。國民黨反動派把船聚集到一起,一把火給焚毀了,就是為了不讓紅軍渡河。

圖|楊得志(右)和孫繼先

1935年5月24日晚,紅軍先頭部隊第一師第一團趕到安順場,經過二十多分鐘的戰鬥,擊潰川軍守軍兩個連,將安順場佔領。紅一團團長楊得志命令,趕緊尋找渡船,可惜還是一無所獲。最終找了半天,才找到了一艘被船工偷偷藏起來的渡船,這也可能是大渡河上僅存的幾艘船了。

安順場一帶大渡河北岸的敵人,由川軍第五旅第七團一個營駐守,正在緊急修建工事,妄圖據險而守。楊得志分析情況後,認為情況特別不好,於是決定強渡大渡河,殲滅對岸守敵,給主力紅軍打開前進通道。後來,紅軍又找來幾艘船,等到先遣隊佔領北岸陣地後,主力紅軍再渡河。

25日凌晨,在紅一團團長楊得志、一營營長孫繼先的指揮下,十七名勇士作為先遣隊,打響了強渡大渡河的戰鬥。紅軍的輕重火力一起開火,掩護十七位勇士渡河,趙章成用珍貴的兩發迫擊炮彈,精準命中了敵人陣地,壓制了敵人的火力。

在當地船工幫助下,十七位紅軍北渡成功,後續部隊迅速跟上,殲滅了國民黨軍北岸守敵。幾位船工知道紅軍是老百姓的部隊,他們拼盡全力,不斷搖動著船槳,把一批批紅軍安全送到對岸。最終,在當地百姓和船工的幫助下,用幾艘板船把主力紅軍送過了大渡河。

圖|強渡大渡河(油畫)

主力紅軍在當地船工的幫助下,渡過了大渡河後,十幾萬敵人才追趕上來,望著湍急的大渡河,只能望洋興嘆了。彭德懷來到安順場故地,他走到湍急的河邊,用手捧起河水,放在鼻尖前聞聞,用甘冽的河水洗了洗臉。他想起那些犧牲的戰友們,眼眶漸漸溼潤,一顆顆豆大的淚珠落入河水中,警衛員看到了,但是沒有說話。

彭德懷找到當地領導,詢問:「當年幫助紅軍渡河的船工,是否還健在?」當地領導知道情況,說:「還有一位老人家健在。」不久後,這位老船工被請來,彭德懷一眼認出他就是當年三位船工之一,他記得當年還有一老一少兩位船工。

老船工看著彭德懷,說:「您怎麼知道的如此清楚?」彭德懷緊緊握著老船工的手,說:「我是當年的紅軍戰士,今天是代表那些乘你們渡船過河去的所有紅軍戰士來看望你,感謝你!」彭德懷向老船工深深鞠了一躬,老船工詢問:「你叫什麼名字?」彭德懷回答:「我叫彭德懷。」

老船工激動地說:「啊!你就是彭德懷啊,好些年沒有聽到你的大名了,你還好吧?」彭德懷笑著回答老船工:「好啊!好得很囉!毛主席領導我們,當年這樣的地方都走過來了,現在勝利了,還有什麼不好的?你怎麼樣,吃穿不愁吧?」

圖|強渡大渡河(油畫)

老船工說:「比起當年,好太多了。那一年你們從這兒過河,我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險呀!對岸的白狗子開槍,子彈像潑水似的,咱們幾條爛板船就在人家槍子底下晃蕩,只有紅軍才敢過呀!你們前腳走,後面國民黨軍隊十幾萬人就來了,開始搜捕擺渡人,我們就跑了。」

彭德懷點頭說:「你們受苦了。」臨走時,彭德懷從懷裡掏出自己的工資,給了老船工,對老船工說:「我代表當年的紅軍戰士,表示一點心意吧。」彭德懷讓工作人員把老船工,安全送回家中,他就站在那裡,直到看不到老船工的一點身影。

從1965年11月30日到1966年12月,彭德懷在大三線工作了一年多時間。他參觀寶頂山煤礦時,看著烏黑的煤炭被挖出,喜笑顏開,他叮囑煤礦領導:「巷道支撐一定不能馬虎,要絕對保證工人生產安全。」在渡口市,彭德懷看到工人同志們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他寫下一首詩歌,讚揚大三線建設者們的奉獻精神:

天帳地床意志強,渡口無限好風光。江水滔滔流不息,大山重重盡寶藏。懸崖險絕通鐵道,巍山惡水齊變樣。黨給人民力無窮,眾志成城心向黨。

圖|沙溝大橋工地,建設者們熱火朝天的工作

彭德懷奔走在巴山蜀水間,在大三線各處建設工地,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緬懷著長徵途中犧牲的紅軍將士們,他記掛著工人同志們的工作、生活情況,他為大三線建設,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大三線建設期間,大批建設人員從大城市,放棄優裕的生活條件,義無反顧來到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生活艱苦的高山峻岭去建設。他們紮根在當地工作和生活,現在看來談何容易。

這些英雄的建設者們,滿懷報國熱情,響應國家的號召,為大三線建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十幾年間,三百多個大中型企業建立起來,全國三十八個重要工業部門,在四川、重慶樣樣具備,創造了大三線建設的輝煌。

圖|彭德懷和夫人浦安修

謹以此文向大三線建設者們致敬!向長徵途中犧牲的紅軍將士們致敬!向彭德懷元帥致敬!

相關焦點

  • 年輕人,去遵義重走一段長徵路吧
    赴遵義,尋訪關於長徵的故事,採訪對象從耄耋老人到「90後」女生,我們發現,在他們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長徵;從「強渡烏江」到「四渡赤水」,我們也重走了一小段長徵路……
  • 中央電視臺重走長徵路欄目組來彭採訪
    中央電視臺重走長徵路欄目組來彭採訪 2019年07月11日 16:16  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導讀:7月10日至11日,中央電視臺重走長徵路欄目組來彭水實地採訪「紅軍留言條」的故事。
  • 電影《紅色往事》走進中央紅軍長徵集結地江西於都
    網易娛樂1月7日報導 近日,電影《紅色往事》重走長徵路在結束了南昌和井岡山的公益溯源放映之後,重新回歸到中央紅軍長徵路線的公益放映計劃中,來到1934年中央紅軍長徵集結出發地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進行公益放映和參觀學習;
  • 長徵故事反覆講但年輕人真能理解長徵精神嗎?我們從遵義開始找答案...
    赴遵義,尋訪關於長徵的故事,採訪對象從耄耋老人到「90後」女生,我們發現,在他們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長徵;從「強渡烏江」到「四渡赤水」,我們也重走了一小段長徵路……繼承長徵精神正當時記者想先去看看在遵義的老紅軍李光,可一打聽,老人家去年過世了。老人家的過世,在遵義城裡是一件大事。
  • 省水上中心「重走長徵路」陸上賽艇大比武開啟
    8月3日,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之際,省水上中心「重走長徵路」陸上賽艇大比武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此次活動在響應國家體育總局「狠抓體能、惡補短板」的備戰要求的同時,以「二萬五千裡長徵路」的形式強化運動員思想政治和革命歷史教育,旨在塑造「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水上項目基因。
  • 重走長徵路
    楊 戈攝圖為紅軍長徵湘江戰役中新圩阻擊戰戰地救護所舊址。杜凡丁攝圖為黎平少寨紅軍橋。1934年12月,紅軍長徵經過少寨,當地群眾為紅軍搭建了此橋。圖為著名的婁山關。基於當時殘酷的鬥爭條件,它們大多數並非專門為長徵而修造,因而類型龐雜多樣,大如住宅、祠廟、教堂、作坊,到渡口、橋梁、古道、關隘;小如書寫在牆壁上的標語、淹沒在山林中的戰壕、樹立小路邊的一個墓碑,甚至一個山洞、一棵樹、一口井……分布散、單體小,使得長徵歷史遺存在視覺衝擊力和外觀吸引力方面也受到一定限制。「從太空能否看到長城?」
  • 山東省水上中心開展「重走長徵路」陸上賽艇大比武活動
    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之際,根據體育總局黨組「狠抓體能、惡補短板」的要求,8月3日,山東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重走長徵路」陸上賽艇大比武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活動根據歷史上中央紅軍的路線,設置10個賽段,並在比賽中穿插6次單場競速賽。其中,首個賽段為湘江段,每支隊伍需要在8天裡完成1700公裡,按照人數及公裡數計算,賽艇4支隊伍每人每天最少需要劃21.25公裡測功儀,皮划艇則最少需要15.18公裡。湘江血戰連天浪,瀘定飛行絕地風。重走長徵路,歷史不容忘卻。
  • 央視主持人重走長徵路來到土城
    央視播音員主持人與遵義市委宣傳部、習水縣領導合影10月28日至29日,中央電視臺播音員主持人20人「重走長徵路」來貴州省習水縣土城鎮,在四渡赤水戰役發軔地土城開展了為期兩天的「 重走長徵路」活動。遵義市委宣傳部外宣辦主任餘婭,習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副縣長苟明利,縣政協副主席、四渡赤水紀念館館羅永賦等陪同。
  • 南京同仁堂重走長徵路
    2019年,是紅軍長徵出發85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南京同仁堂成立的90周年。有幸見證歷史,更有責任傳承精神。    2019年6月16日-20日,南京同仁堂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重走長徵路」的南京同仁堂90華誕特別活動,致敬英雄,獻禮我們的偉大祖國。
  • 「划船重走長徵路」體能大比武線下活動貴州站在習水縣土城鎮圓滿...
    8月28日至29日,「划船重走長徵路」體能大比武線下活動貴州站在習水縣土城鎮圓滿舉行,此次活動分紅色教育、大眾組接力賽、專業組比賽三個部分。此次線下活動的舉辦旨在落實國家體育總局「狠抓體能、惡補短板」的要求,在狠抓體能的同時,強化思想政治和革命歷史教育,發揚革命傳統,進一步提升運動員「精氣神」。
  • 你所不知道的那些重走長徵路背後的「故事」
    而油山又作為南雄紅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紅軍曾經五進南雄,其中就有四次來過油山。2016年,適逢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為推廣南雄紅色文化資源,追溯陳毅部隊曾經走過的艱難歷程,讓更多人發揚革命先烈不怕吃苦,勇於拼搏的精神,油山鎮黨委、政府與市老促會、市旅遊局,市旅遊協會單位多方溝通,為促成「重走長徵路」活動而努力。
  • 2020《騎聚紅土地 重走長徵路》寧化縣全國自行車公開賽開始報名
    福建寧化《騎聚紅土地,重走長徵路》全國自行車公開賽,已成功舉辦了4屆,2020年12月5—6日,將在寧化縣城區隆重舉辦第5屆。目前,賽事籌備工作基本就緒。長徵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長徵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寧化是四個紅軍長徵出發地之一,是著名的中央蘇區核心區,是全國紅色旅遊百強縣。在長徵勝利84周年之際,我們紀念長徵勝利,傳承長徵精神,更具有重要的意義。
  • 2020中國長徵拉力賽系列活動 千車萬人重走長徵路
    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兩個一百年歷史使命努力奮鬥,中國長徵·汽車(新能源)拉力賽組委會聯合廣東省韶關南雄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江西省于都縣文化廣電旅遊局、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廣東省愛國擁軍促進會、廣東省養老服務業商會、廣西玉林女企業家商會等13個單位舉辦的「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千車萬人······重走長徵路」黨建實踐活動正式啟動。
  • 《長徵組歌》飄過55周年,首演藝術家多次重走長徵路
    資料圖(圖片來源於經典永流傳)舞臺上,這群用半個世紀傳唱《長徵組歌》的老藝術家身著紅軍軍裝,站姿筆挺、精神矍鑠,慷慨激昂的歌聲不僅把紅軍戰士在饑寒交迫環境下的堅韌展現得淋漓盡致,更唱出了各路勁旅會師後的暢快心情。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千名學子「重走長徵路」!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一首盪氣迴腸的《七律·長徵》響徹明德樓223會議室。2020年1月2日晚,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智能製造學院開展了「重走長徵路,建功新時代」主題活動之「遵義會議」講座,特邀思政課部張彬華教授主講。
  • 「划船重走長徵路」走進習水土城
    比賽現場 張晨/攝    本報訊 8月28日,由中國賽艇協會、中國皮划艇協會、貴州省體育局主辦的「划船重走長徵路
  • 第三屆重走長徵路(南雄段)周六開走!六大亮點搶先看~
    記者今日從韶關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重走長徵路·共築中國夢」——第三屆重走長徵路(南雄段)徒步活動將於5月11日在南雄市油山鎮舉辦。會上韶關市政府副廳級幹部王偉陽作主旨發布。新聞發布會現場。韶關日報記者 劉嘉健 攝據了解,第三屆重走長徵路(南雄段)活動由韶關市人民政府主辦,南雄市人民政府、韶關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廣東省社會體育中心協辦。此次活動旨在加強新時期愛國主義及優秀革命傳統教育宣傳,保護和利用紅軍長徵歷史文化遺產,充分挖掘紅軍長徵精神的文化內涵,推動韶關紅色旅遊發展,助力韶關把南雄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精神文化高地示範區。
  • 重走長徵路,重遇紅色心——金華十中少先隊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
    重走長徵路   重遇紅色心   愛國主義實踐活動   為弘揚長徵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增強少先隊員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緬懷紅軍艱苦奮鬥的革命歷史,金華市第十中學的少先隊員們積極行動起來,開展了「重走長徵路,重遇紅色心」的愛國主義實踐活動。
  • 電影《紅色往事》在湖南汝城舉行 重走長徵路公益放映
    12月7日晚,革命教育題材電影《紅色往事》在湖南汝城舉行新時代文明實踐重走長徵路公益放映,汝城縣機關幹部、教師和青少年學生、紅色文化志願者、工人代表等觀看了影片。觀影前,全體起立合唱歌曲《東方紅》,以表達對偉人崇高的敬意和懷念。
  • 重走長徵路尋訪89—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
    他認為紅軍會走寧雅正道到富林,不大可能來安順場,於是與韓槐楷發生爭執,最後決定暫不焚街燒房,待紅軍來了再燒也不遲。1935年5月24日,賴執中和警衛排留在安順場,並留一隻小船以防不測。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當天夜裡紅軍突襲安順場。當賴執中從夢中驚醒時,差點當了紅軍的俘虜,只得越牆而逃,而留在南岸的那條小船,也還未划過河心就被紅軍追回。兵貴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