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學的時候,經常會讀一個作家的書,就是張小嫻的散文集,她的散文總是那麼細膩動人,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想像,就如一泓泓清泉清涼愜意,又讓你有了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從那時起,我迷上了散文。
「這世上大部分的女人也不會遇到王子或者嫁給王子,然而,無論你出身如何,無論你遭遇什麼,又經歷過多少傷心失意的時刻,不要放棄成為一個更優秀的自己,那麼你就是自己的公主和公爵夫人。世間最美的是兩情相悅,讓那些不相干的人妒忌去吧,自己幸福就好。你幸福,因為你努力。」這是在張小嫻的微博上看到的一段話。
當現代都市生活中,婚姻不再是女人唯一的人生歸宿,當愛情和許許多多物質財富,尤其是房子聯繫到一起時,面對這樣的問題,很多人會變得很困擾。張小嫻告訴每個女生,青春時為什麼要做一個房奴,然後下半輩子都在付貸款?應該多一點夢想,多一點理想,要勇敢地去嘗試不同的東西。
張小嫻說:「女人到底要什麼呢?女人要很多很多的愛,很多很多的安全感,如果你向別人去求,還是會失望的。我們現在看歷史上留下來的人不是富翁,而是在藝術上,在其他領域上表現優秀的人。還有愛,如果你不懂得去愛自己,怎麼要求別人呢?女人所需要的愛和安全感並不是非得靠男人來給予的,而是可以通過女人們自己的努力來創造和收穫的。」
張小嫻說現代女性有著與男性同樣獨立思考個體生命價值的願望和能力,她們不再像張愛玲筆下的女性那樣依賴男人和婚姻生存了。她的小說反映了新時代女性的情愛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20世紀90年代女性的情愛觀,帶給都市女性讀者新的啟示。
這個很早就經濟獨立的女作家張小嫻,在高中畢業時就已經在TVB擔任編劇了。她一直對愛情有些悲觀情懷。她的父親非常感性,在她19歲初戀的時候,她認為自己的初戀是個錯誤,父親卻告訴她:「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在父親的話中,以及她經歷了一段自己認為錯誤的感情後,她要讓自己早早地經濟獨立,讓她可以尋找更純粹的真愛,同時擁有更廣闊的寫作空間。21歲的她已經有獨自買房付首付的資本了,不再需要為了任何現實條件而去選擇愛情了。
張小嫻認為自己從來就不是愛情導師,真正的導師是愛情本身,只有你自己去經歷過、感受過、體驗過、思考過,才會明白自己適合什麼樣的人,最需要的愛情是什麼樣子,這一切都明了後,才會對愛情真的理解了。她希望每個女生都獨立起來,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每個人都渴望得到愛情和安全感,但是我們應該明白,這種愛和安全感,並不來自別人,而是我們自己創造的。
不要想著去依附任何人來實現你的願望,來實現你的人生目標,沒有人有義務為你無條件奉獻,也沒有人會永遠地為你奉獻。現代社會中,男女關係平等,女生如果想變得優秀,想有所成就,想追求自己的夢想,那你就要和男生一樣去拼,去自己創造。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任何一個人的成功也好,取得成就也好,都是在一年年一天天一分分一秒秒中爭取來的。
我有兩個朋友允允和瑛瑛,兩人是大學同學。允允家裡條件不是很好,瑛瑛家條件稍好一點。允允和瑛瑛一同找工作,去了同一家公司。允允主動要求做一個清閒點的工作,瑛瑛則要求能讓她做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一年過去後,允允交了男朋友,瑛瑛還是單身貴族。允允和瑛瑛說自己要去結婚啦,男朋友家有一套房,可以不用再買房了,瑛瑛說你這結婚是不是有點早,剛畢業,要不要再考察考察。
允允高高興興地去結婚了,辭掉了工作,瑛瑛卻在拼命努力地工作。允允成了家庭主婦,瑛瑛成了工作狂人。允允勸瑛瑛快結婚吧,安定下來,女人要有家庭。瑛瑛勸允允,別結了婚就放棄了事業,女人也要有事業。五年後,允允離婚了,重新出來找工作,瑛瑛終於自己付了房子的首付,有了男朋友。
允允向瑛瑛哭訴自己離婚的原因,婆婆總是在家裡陰陽怪氣地說允允,說當初還不是因為她家的一套房才和自己兒子好的。整天待在家裡,只知道靠老公養著。她也上大學了,也讀完書了,為什麼不能自己出去找份工作做,卻只靠老公的收人養全家?
允允辯駁說自己當初是因為要在家照顧孩子,所以才選擇了犧牲事業。婆婆說那麼多女的她也沒看誰生完孩子就不出去工作的了。允允的老公站在一旁沒有參與兩個女人的戰爭。允允覺得自己非常委屈,一氣之下和老公離了婚。
離婚了才知道,原來房產證上根本沒有她的名字,是當初婆婆留了一手,怕她跟自己兒子分割財產。允允堅持孩子歸自己,她要獨自帶著孩子。
瑛瑛勸允允,現在出來拼還不晚,只要你現在想拼事業了就來得及。你自己的經濟獨立誰也拿不走,這是你永久的資產和安全感。
對於女人,不管到了什麼階段、什麼年齡,都不要失去自我。不僅在經濟上要學會獨立,在精神上也要充實自己。無論何時,都不能失去追求的動力和進取的意識。一個女人要有賺錢的能力,有強大的自信心,這樣才會讓同性羨慕,異性欣賞。
不要總是心存僥倖,認為可以依賴於別人少奮鬥,少吃苦,你能依賴的只有自己。每個人的成長都是要吃一些苦頭的,誰成長都不易,你也只能自己去品味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