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氣大好,在疫情期間不適宜出門的日子裡,飛魚還是建議大家,儘量待在家裡,看看書、電影,做做室內鍛鍊,充實思想精神,讓頭腦和身體都能在進步的路上。
飛魚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影片,是去年11月底在國內上映的犯罪喜劇片#利刃出鞘#。在「美隊」和「007邦德」都還沒來的歲月裡,依靠這部影片望梅止渴一下,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座大房子因為富豪小說家的82歲生日而三代同堂,在看似其樂融融的表象下,藏著他的後代們每個人的鬼胎心事。在生日剛過的第二天,這位著名的小說家就被發現在自家莊園房間裡離奇自殺。隨著警察和私家偵探的介入,一場考驗親情和人性的大戲就此展開。
這樣的故事梗概是不是很眼熟,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有沒有叩擊到你的主觀神經。對於飛魚而言,在熬過前面訪談式故事背景構畫的階段之後,很多部影片的名字和橋段就開始甚囂塵上了。最呼之欲出的,便是法國名導弗朗索瓦·歐容執導的經典懸疑歌舞片《八美圖》,再者,就是2010年改編自英國女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品《東方快車謀殺案》。
前者《八美圖》在當時邀來集美貌和實力於一身的八位不同年齡段女演員,在歌舞和懸疑的內核元素加持下,盡情綻放故事的魅力。一個富裕人家正在忙著籌備聖誕節,隨著女兒從大學歸來,大家都沉浸在節前團聚的氛圍裡。
當大家以為身為一家之主的父親還沒睡醒,可打開房門一看,他竟死在了睡床上,背後還插著一把刀。眾人驚慌失措,準備報警時又發現電話線被剪斷,而車也被蓄意破壞,無法開到警局。明顯地,兇手就在這八人中間。彼此的猜忌和指控開始了,各人隱藏於身後的秘密一一曝光,倫理道德的顛覆,貪婪自私的本性,令這個聖誕前夕愈發混亂。
是不是非常相似:都在一個富裕家庭,都在重要時間段前後發生命案,都由群戲揭露富裕家庭醜陋的一面,空間基本都縮小在「家」的範圍,言語指向明確但相互間又值得深入推敲等等特點不一而足,將這兩部電影比較著觀賞,由於他們較多的相似性,導致在不同點的摻和下,所達到的化學效應把影片的整體風格引向南轅北轍的地方,這樣的反差看著叫人著迷。
儘管珠玉在前,《東方快車謀殺案》與本影片,精華都在於最後偵探「抽絲剝繭、釐清線索、復盤案件」的過程,那種撥開雲霧見真容,將拼圖板上遺失的拼圖一塊塊復位,把謎之導向的細節重新梳理,看得觀眾精神猶如通電版一陣陣舒爽。
記得當時這部影片剛上映,評論就開始兩極分化,說好看的把它捧得天花亂墜,說不好看的把它貶得不值一提,是什麼導致這樣的結局呢?
電影故事性不算新穎,即使加入懸疑元素,但所用的手段已多見於其它影片,沒有玩出新花樣。這或許是看完整部影片後,資深觀影者普遍會有的看法。若把「懸念未深埋,易被過早猜出」這樣的因素也算在內的話,那宣傳上確有誇大其詞的成分,令影迷失望也在所難免。
主要角色塑造不到位,觀眾期待過高。看慣了「美隊」「007邦德」的硬漢不苟言笑的形象,當他們卸下包裝,回歸到這部電影平凡人的角色,其中的反差讓原本抱著看刺激的心態激蕩不起來,反而被過於生活化的人物塑造影響了看片心情,何況「美隊」在其中出現的場次還不高,給人的印象就是油頭滑面的公子哥,少了劇中人物該有的腹黑狡猾。
電影的節奏控制有待加強。前段在由刀劍組成的屏障處做的調查,雖說有益於了解故事背景,明確人物關係,但是過於平緩,不緊湊,有礙於影院的觀眾細細品味,一旦沒有看進去,對後續的情節發展便失去興趣是自然的事,就更別談對這部電影能有好的印象。
儘管如此,《利刃出鞘》的主創仍然給觀眾奉獻了極好的觀賞體驗,也有很大部分的觀眾能夠get到主創們所設置的點,悄悄豆瓣8.2的高分,便知,很多人對這樣的懸疑劇情片還是挺買帳的。你是不是也在其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