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
此為中國道家第一秘術之九字真言,又名六甲秘祝,出自於上古奇書《奇門遁甲》。
——王銘葦
《奇門遁甲》為奇門、六壬、太乙道家三大秘術的第一大秘術,號稱帝王之學。
《奇門遁甲》是中國一種古老的術數,同時也是一門道家修真的功法,具有奪天地造化之功,精通此術的代表人物如黃帝、姜子牙、鬼谷子、黃石公、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人,無一不是無往不利。當年蚩尤作亂,在涿鹿與黃帝展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戰,蚩尤鐵頭銅身,刀槍不入,而且還會呼風喚雨,製造迷霧,黃帝屢戰不克。
於是九天玄女授奇門遁甲術於黃帝,最終助黃帝剿滅了蚩尤。
以此推斷,九天玄女所傳授的奇門遁甲術,至今最少已有五千餘年的歷史。奇門遁甲術除了記載了兵器的打造方法,排兵布陣、調兵遣將之兵法外,還記載了一種能夠破除妖法魔術的六甲秘祝。當黃帝與蚩尤在涿鹿展開決戰之時,蚩尤經常在戰場上施展絕非人力可敵的妖法,但最終被六甲秘祝的九字真言所破,即《抱樸子》中記載的「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出自於《抱樸子內篇·登涉》。
《抱樸子》為晉代道教第一人葛洪所著,抱樸是道教術語,出自於《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抱樸子》分為內、外兩篇,其中「內篇」主要是論述神仙、煉丹、符籙等秘術的奇書,但因為之前失傳了大部,現存的《抱樸子》不足原著十之四五,故後人多是以訛傳訛,玄奧的九字真言更是版本眾多。
葛洪將玄學與道術納為一體,「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之九字真言,成為了道家第一大秘術。
臨:即身心穩定,臨事不動容,保持不動不惑之堅強意志。
兵:即能量,代表延壽和返童之力。
鬥:即勇猛果敢,遭遇困難反湧出鬥志。
者:即擁有支配自己軀體和別人軀體的力量。
皆:即危機感應,表現為可操縱他人之心的能力。
陣:即可隱身、透視、洞察敵人之心理。
列:即可控制時間和時空。
前:即更能自由自在的運用超能力。
行:即超人之境界。
九字真言能夠防身除魔,若持咒三遍,無所不闢。
據說在黑夜不辨別方向或忽感莫名不適之時(即心血來潮),口誦「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並畫四縱五橫,左手放於腰部成象徵刀鞅狀,右手成劍狀,如寶劍出鞘。念一字用右手劍指於空中橫或豎,奇數作橫,偶數作豎,右手捏「劍訣」配合口誦九字真訣,此法為六甲秘祝之關鍵,閉目平氣之後自有靈驗。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不但融入了佛教,而且還東傳日本,被稱為——東寺流。
"臨(りん)、兵(びょう)、闘(とう)、者(しゃ)、皆(かい)、陣(じん)、列(れつ)、在(ざい)、前(ぜん)",相信任何一位日本忍者都不會對這九個字陌生,因為這就是被日本忍者口口相傳了數百年的九字真言。對於日本忍者來說,在決鬥之前口中的絮絮叨叨,雙手擺出各種印契是必不可少的過程,而他們的口頌和手結,就是九字真言和九字密印。
玄奧的九字真言不愧為上古奇術,「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更是玄之又玄,妙之又妙,就連喜歡較真的日本人,都對其深信而不疑。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九字真言最早也是用於軍事,古代用兵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選出一個黃道吉日吉時才能出兵,就連出徵的時候走哪座城門,收兵回來的時候走哪座城門都有硬性規定,容不得你半點胡來。然而由於年久失傳,「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的九字真言,上古先賢們之智慧結晶,最終湮沒在了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
我是王銘葦,更多文化歷史科普知識都在這裡,下期更精彩,趕緊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