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雲尋找「最美保水人」,追憶與密雲水庫相關的珍貴往事

2020-12-27 北晚新視覺網

今年9月1日是密雲水庫建成60年紀念日,為深入挖掘在密雲水庫建設、移民、保水、富民、宣傳等方面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人物事跡,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密雲水庫精神,密雲區啟動「尋找最美保水人」評選活動。活動從即日開始,採取組織推薦和個人自薦的方式,在6至8月份進行人物線索收集和每周、每月評選。評選結果將在今年9月1日的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慶典活動中公布並進行統一表彰,分別給予周榜、月榜、年榜人物一定獎勵。

資料圖 和冠欣 攝

60年來,密雲人民為保水而做出了突出貢獻。水庫及周邊退出牲畜養殖、退出網箱養魚、退出「押寶地」、退出庫中島……無數人舍小家、為大家,不得不重新擇業,有人甚至多次做出無私奉獻。

「通過翻閱史志資料及當年的《密雲水庫報》,我們查閱到了很多當年的人和事。真心希望60年後,我們能與他們再聚首,共同回憶那段往事。」密雲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希望通過網絡、媒體等各種渠道,尋找到更多有關於水庫建設者、水庫移民的珍貴線索,一同追憶那個年代的故事,那段光輝的歷史,那些可親可敬的奉獻者。

如有水庫建設者及其親屬相關信息,請於即日起至8月20日,聯繫「尋找最美保水人」活動組委會辦公室,或通過密雲區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宜居密雲」,獲取更多活動信息。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王可心 通訊員錢蕾

流程編輯:tf019

相關焦點

  • 蔡奇:守護好密雲水庫一泓碧水 全力推進首都生態文明建設
    密雲水庫展覽館內,紀念水庫建成60周年主題展覽通過珍貴的照片、視頻、實物等,再現了水庫建設者揮灑青春與熱血的奮鬥歷程,記錄了庫區幹部群眾為保水、護水作出的無私奉獻,展現了密雲區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轉化為推動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蔡奇在一件件展品前駐足凝視、認真聽取講解,指出,要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講好水庫故事,引導全社會愛水護水。
  • 汛期將至 北京密雲水庫嚴禁垂釣等活動
    &nbsp&nbsp&nbsp&nbsp密雲水庫是華北地區第一大水庫,是北京唯一的地表飲用水源供應地。汛期將至,庫區保水部門提示,水庫周邊設有嚴密圍網,實行全封閉管理,嚴禁出現翻越圍網、違規進入水庫釣魚、盜採砂石等違法違規行為。
  • 護水興城——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報導(下)
    (密雲城區)初秋,碧空如洗,密雲水庫煙波浩渺,掬一捧清水,清洌甘甜。庫區內,10.4萬畝耕地退耕,清退94個庫中島;庫區外,劃定867平方公裡的禁養區,關停礦山開採,305公裡圍網、2.85萬畝庫濱帶築起生態保護屏障。倏忽一甲子,數代護水人。
  • 密雲水庫一甲子:從「大水缸」「後花園」邁向「聚寶盆」
    (小標題)「北京人每喝三杯水中,有兩杯來自密雲水庫」密雲北部山區,在66米高的白河主壩之上放眼遠眺,總庫容43.75億立方米、最大水面面積188平方公裡的密雲水庫一片煙波浩渺,深藍色的水面隨秋風泛起漣漪。潮白河水從水庫緩緩流出,自北向南穿過北京城東部。
  • 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為什麼說密雲水庫是無價之寶
    在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的鄉親們回信說,當年修建密雲水庫是為了防洪防澇,現在它作為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已成為無價之寶。(無人機拍攝)(記者夏子麟攝)  吃水不忘挖井人  從投身修建密雲水庫大會戰,到為保護水庫,關工廠、關礦山,60年來,密雲鄉親們為首都生態環境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
  • 密雲水庫重點整治傾倒垃圾等10大問題
    在昨天上午的動員大會上,隨著密雲區委副書記、區長龔宗元一聲令下,未來的三個多月,相關部門將對密雲水庫的一級保護區、上遊河道開展地毯式排查,重點整治傾倒垃圾、排放汙水、非法捕魚、養殖放牧、損壞圍網等10大問題。
  • 密雲區針對密雲水庫及上遊河道啟動百日整治行動
    「我宣布:密雲水庫『安全整治百日行動』正式啟動!」9月14日上午,在密雲水庫「安全整治百日行動」誓師動員大會上,隨著北京市密雲區委副書記、區長龔宗元一聲令下,未來三個多月相關部門將對密雲水庫的一級保護區、上遊河道開展地毯式排查,重點整治傾倒垃圾、排放汙水、非法捕魚、養殖放牧、損壞圍網等10項問題。密雲水庫是供水、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今年是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
  • 迎來60歲生日的密雲水庫:從「大水缸」「後花園」邁向「聚寶盆」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夏子麟攝「北京人每喝三杯水中,有兩杯來自密雲水庫」密雲北部山區,在66米高的白河主壩之上放眼遠眺,總庫容43.75億立方米、最大水面面積188平方公裡的密雲水庫一片煙波浩渺,深藍色的水面隨秋風泛起漣漪。潮白河水從水庫緩緩流出,自北向南穿過北京城東部。
  • 走進密雲水庫展覽館,回顧60年來密雲人民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
    首都北京在南水北調工程竣工前她是北京地區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飲用水源供應地,有著京城「大水盆」的美譽。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保障首都人民的飲用水和農田灌溉,1958年決定開建密雲水庫,歷時二年與1960年9月建成,至今已有60年了。密雲水庫展覽館以詳實的資料,豐富的實物、圖片,系統地展現了60年來密雲人民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
  • 足跡|密雲水庫執法人的責任與擔當
    參加工作以後,發現密雲水庫裡面違法的人員也是確實不少,像釣魚的、使用不合格網具的,還有進去遊玩的人。因為好多人都知道密雲水庫環境好,休息沒事兒就想進去。我們發現,這種人員對密雲水庫的環境,還有漁產業破壞太大了。因為有好多垃圾它是分解不了的,對周邊都有汙染,對魚的破壞也是挺嚴重的。我們水上分隊管理還是挺嚴格的,每天都出去巡邏。
  • 密雲區石城鎮開展紀念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慶祝活動
    伴隨著記錄了旱澇永別、潮白改觀的《建設密雲水庫》宣傳片的播放,紀念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整場活動共分為回顧水庫建成史、緬懷謳歌水庫建成者、牢記囑託·接續奮鬥三個部分。《水庫人家三代情》講述了水庫兒女朱杉從兒時看著父輩保水護水到如今成長為一名石城保水幹部的故事,詩歌朗誦《水庫情思》頌揚了煙波浩渺、滋養無數人民的密雲水庫和拋家舍業、歷經艱難卻從不退縮的建庫人。
  • 60年密雲水庫愈加迷人!看全景,吃鮮魚,宿湖畔,密雲水庫周邊遊玩...
    密雲水庫建成已經60年,山青水秀的水庫周邊自然風光也愈加迷人,景區環繞,如一顆顆珍珠鑲嵌在水庫周邊的山巒中。1. 雲峰山雲峰山在密雲水庫的北岸,在山上可看見煙波浩渺的密雲水庫,遠處黛色群山如一幅潑墨山水。
  • 北京密雲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
    保水,把生態環境保護當頭等大事「密雲水庫是首都北京最大的飲用水源地,密雲肩負保障首都飲用水安全的重要政治責任,而密雲人在覺悟意識上堅持高站位,把生態環境保護當頭等大事,保護密雲水庫水質,保障北京飲用水安全,在市生態環境局指導下,採用高標準的保水機制及模式,穩步提升生態涵養能力。」密雲區生態環境局局長蘭天說。
  • 足跡丨密雲水庫西線村民的旅遊致富路
    紀念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特別欄目《足跡》第二十八期節目如約而至,今天由韓金鳳、祝桂蘭為您講述密雲水庫西線村民的旅遊致富路。韓金鳳:發展旅遊讓村民腰包鼓日子富保水為發展創造良好生態,良好生態可以促進更好發展,發展好了可以更好進行保水,這一辯證關係早已深入人心。我區石城鎮南石城村,依託良好生態環境發展旅遊業,讓村民腰包鼓了,生活富裕了,生活好起來的村民有能力更好的投入到保水大軍中。
  • 北京故事丨密雲水庫守門人:追船尋人,26年記下了水庫每條溝
    每年10月到來年的3月底,是密雲水庫的開漁季。最近幾天,漁民幾百平方米的網布下水,卻一條魚沒見到,郭俊傑替漁民著急,扭頭對記者念叨,「你瞧這靠天吃飯的行當多不容易,辛苦不說,還得指著運氣。」在密雲水庫,漁民是郭俊傑打交道最多的人。
  • 兩千萬北京人不一定知道的事:密雲水庫修建時還歸承德管轄
    2020年9月1日新華社消息:1日,華北地區最大水源地、北京最大地表飲用水源地密雲水庫迎來60歲生日。北京市密雲區通過舉辦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主題展覽,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為首都的「大水缸」慶生。
  • 延慶白河堡水庫再向密雲水庫補水
    原標題:來源標題:延慶白河堡水庫再向密雲水庫補水   昨天(8月31日)上午10時整,位於延慶區的白河堡水庫開啟閘門,開始向密雲水庫進行第33次集中輸水,計劃輸水量2500萬方。
  • 修建密雲水庫民工憶往事:毛主席乘的船是我們造的
    ●姓名:邢有臺 ●年齡:85歲 ●工種:民工1958年,家住河北省霸州市勝芳村,從小到大沒離開過家鄉的邢有臺,在這一年迎來了從沒料想到的人生轉折——密雲水庫來到村裡徵調民工,家中長輩捨不得他去那麼遠的地方做工。年輕的邢有臺卻有自己的主意:「要不是共產黨,咱這一家人早都沒了。現在黨給咱們分配的工作,不管多苦多累,我必須去幹。」
  • 密雲小小河長探「清水河」
    密雲區青少年宮依據校外教育「三個一」優質項目建設,充分挖掘「密雲水庫」這一獨特的地域資源,策劃了「水文化之旅」特色項目,此項目被評為北京市優質項目。圍繞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開展參觀、實踐、體驗系列教育活動。
  • 密雲水庫民俗大鍋水鄉農家院
    聯繫人:水鄉農家院聯繫電話:010-61021450手機:13241559833地址:密雲水庫農家院民俗大鍋飯座落於密雲石馬峪村,緊鄰密雲水庫。住密雲水庫農家院,到民俗大鍋飯,您可享受到:\"騎馬林間遊,垂釣水庫邊。飽食農家飯,盡享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