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教養」的四個表現,外人不直接指出,父母心裡也要有數

2020-12-22 筱七媽媽

人之有禮,猶魚之有水矣——葛洪

一個人的禮貌,就像是魚和水的關係。不管處在什麼環境下,我們都要禮貌待人,這是我們做人的根本。這樣才能在社會中立足,別人得到了你禮貌的相待,自然也會以禮待你。

因此在我們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如果孩子表現出特別沒有教養的行為,父母再不及時引導,那麼你將親手毀了孩子的未來。

芊芊是個寶媽,平時芊芊都要上班,孩子就由奶奶和外婆照看,周末芊芊想把孩子從奶奶家接回來。本來計劃芊芊夫妻倆帶著孩子去超市,但芊芊丈夫突然有事,只能芊芊自己帶著孩子去超市了。

到了超市之後,孩子看到新鮮的東西就要拿,每次都在芊芊的阻攔下放回去。芊芊正在果蔬區挑選蔬菜,忽然聽到有人喊:「櫻桃不是讓嘗的,誰家孩子家長也不管管,真是沒教養。」

芊芊一回頭發現原來是自己的孩子正在超市拿櫻桃往嘴裡塞,於是芊芊跑過去趕緊把孩子抱起來。

孩子「沒教養」的四個表現,外人不直接指出,父母心裡也要有數

1、沒有感恩的心

有一顆感恩的心是很重要的,孩子在感謝他人的同時,自己心裡也會充滿善念。結交善念的朋友,越發展越好。相反,一個沒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將來肯定會被人嫌棄。

2、 愛錢如命

視金錢如命的孩子真的很糟糕。這樣的孩子大部分的觀念都是來自於身邊人和父母。因此,當孩子有自私自利,唯利是圖表現。爸媽先要自我反思,再去引導孩子。

在小時候,爸媽要用心陪伴孩子,要是以身作則,讓孩子明白金錢不是萬能的,而且金錢的獲得必須靠勞動來換取。

3 、亂發脾氣

一個有禮貌的孩子才算有教養,當孩子不分場合亂發脾氣,看似天真可愛,其實這都是沒素質的表現。爸媽不要一味的為孩子開脫,覺得孩子年紀小,不懂事,一切情有可原。

父母縱容孩子亂發脾氣,只會害了孩子,等孩子再大一點之後,就會更加目中無人,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4 、沒有是非觀念

是非觀和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有人不顧生命救人時,孩子不認為這是見義勇為,卻認為是在作秀。這樣顛倒黑白,是非觀念淡薄,肯定是沒有教養的孩子,父母必須要趕緊引導。

如何讓孩子變得有教養呢?

榜樣的力量

父母在引導孩子時,可以給孩子多講一些有教養的孩子,他們的個人事跡。爸媽以身作則,對他人恭敬,對長輩孝順,對社會負責任,以自己的力量,給需要幫助的人。對孩子來說,爸媽的榜樣力量,比事跡更有作用。

文化薰陶

鼓勵孩子多讀書,多學習書中的文化。傳遞有用的價值觀,讓孩子變得有素質,有教養。爸媽可以陪孩子閱讀,與孩子共同進步,及時幫助孩子答疑解惑。同時,還能培養好的親子關係,提升幸福感。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也是孩子禮儀和好習慣的養成期。之前為了讓孩子更加有禮貌,我就入手了這套《禮儀常識大畫書》這裡也推薦給大家。這套書對孩子自我習慣的養成有很大的幫助。

這套書一共包括四大主題,分別是《禮儀常識》、《安全教育》、《自救知識》和《健康生活好習慣》從四個不同的角度來輔助孩子學會生活中,並且結合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分成了幾十個生活小常識,讓孩子逐漸的養成良好的習慣和禮儀。

內容通俗易懂,每一本書裡都有詞彙注音,旁邊標有詞彙釋義,孩子遇到不認識的字詞也不用擔心。

全套書16冊只需要118元,但是卻可以很好的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講文明,懂禮貌,擁有良好習慣的孩子,家長們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由現在的你說了算!

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孩子沒教養表現在4個方面,外人不直接明說,父母心裡也要警覺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父母帶出去也更有面子。但是在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的今天,很多孩子從小就被寵壞了,和有教養一點都不沾邊。而且很多沒有教養的孩子,特徵都很明顯,一眼就可以看破。孩子沒教養表現在4個方面,外人不直接明說,父母心裡也要警覺①愛發脾氣許多父母覺得,孩子發脾氣是正常。從孩子的成長角度來說,確實是正常的,因為在孩子完全懂事之前,發脾氣是他們表達的一種方式。
  • 孩子「沒教養」的4種表現,外人不好意思說,父母要心裡有數
    無論你的孩子多麼優秀,如果他不是一個有教養的孩子,那麼他將無法立足於社會。假使小孩平時有這四種表現,會讓旁人覺得很沒家教,即使不說,父母也應該心中有數,要及時改正,否則長大後很容易長偏。4個跡象,暗示你的孩子「沒教養」,做父母心裡必須要有數:1、不尊重他人許多孩子都是我行我素,輕視別人的感受,甚至在別人傷心的時候,還說一些更傷人的話。
  • 孩子沒教養的4個特徵,外人不直接明說,但父母要心中有數
    在孩子六歲左右,正是他們養成好性格的關鍵時期,也正是因此,父母們要多加引導,讓孩子樹立正確的思想以及養成良好的習慣。其實大多數小孩子在小小的年紀已經會表現不好的行為了,但由於沒有及時糾正過來,所以這使得孩子長大之後各方面行為表現是特別糟糕的,不僅沒有出息,而且還可能走上犯法的道路。
  • 4個跡象,暗示你的孩子「沒教養」,做父母的,要做到心裡有數
    孩子的一些行為不是父母和親友都會不好意思去說,但是「沒教養」的孩子會有四種表現,家長心裡要有數,發現時教育孩子及時糾正。孩子沒教養有四種表現,父母要早發現早糾正,才不會毀了你家孩子1、孩子某方面表現得自私孩子在每個父母眼裡都是寶貝,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已經達到難以想像的程度。
  • 4個方面的表現,顯得孩子很沒教養,外人不講家長也要注意
    孩子的問題是每個家庭最大的問題之一,在外人眼中,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所有孩子不好的表現,都會被歸咎於父母,而孩子也會被外人稱為「沒教養」。但事實上,一個孩子身上的表現,多少會有父母的影子。所以,在孩子身上出問題的時候,父母也應當進行自我反思。
  •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沒教養」的孩子有5個特點,家長心裡要有數
    沒教養的孩子有5個特點,家長心裡要有數1.不分場合撒潑很多寶寶並不知道什麼場合應該做什麼,他們的情緒表達也非常直接,基本上不會委屈自己,看起來孩子天真活潑,但實際上某些場合真不是應該亂鬧,尤其是一些正式的公開場合。
  • 4個跡象暗示孩子「沒教養」,外人不好意思說,父母要心中有數
    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喊大叫,或者破壞座椅或者滑梯等公共物件,則會被人說缺乏教養,沒有素質,不僅小孩子會受到排擠,就連家長也會被一併批評。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家長溺愛孩子,孩子都很多沒教養的行為,在家長眼中卻被認作是平常之事。
  • 孩子沒教養的3個行為,別人不好意思說,但父母要做到心中有數
    現在不同以往,一個家庭可能有七八個孩子。如今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最多也就有2-3個孩子。所以,父母的注意力不用分給那麼多孩子,對於唯一的一個孩子,肯定要寵一點。但寵這個勁兒要是過了,孩子很容易會被寵壞的。
  • 「沒教養」的娃有5個共同特點,外人不會輕易說,家長可得有數
    「後一類孩子」也可以稱為缺乏教養,這麼一說可能有的家長會不高興,但是「忠言逆耳」雖然話不好聽,但是本質是為了孩子好。幫媽希望家長們也醒一醒,在生活中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孩子的一些行為外人不會輕易說,但「沒教養」的娃都有5種表現,家長要心中有數。可以對照一下自家孩子的情況來評估一下。
  • 這些表現暗示孩子「沒教養」,即使外人不說,家長也要明白!
    俗話說,窮養富養,都比不上父母的教養。如果父母有教養,能夠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那麼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也會更順暢。孩子的教育對父母來說更是人生的重大任務,卻也要小心,莫培養出骨子裡沒有教養的孩子。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暗示沒教養!
  • 這3種表現,暗示你的孩子「沒教養」,家長務必及時糾正
    最過分的還不是這個,兩個孩子在中途玩耍的過程中不斷踩到我的腳,但卻沒有一個道歉,其中一個小男孩用手剝橘子吃,結果發現手很黏竟然往我旁邊的座位上擦,我當時真無語了,心想:這孩子也太沒有教養了吧,父母也不管管,就知道在哪玩手機。
  • 孩子教養的好壞,來源於父母的悉心教導,別讓孩子輸在沒教養上面
    俗話說「養不教,父之過」,一個人的教養是通過言談舉止來表現的,平時小孩子是否懂禮貌,尊重人,從他和別人說話的過程就能看出。孩子的教養從何而來,那肯定是父母的責任。作為父母,花很多錢給小孩上學,想在知識和前途上做投資,但不要忘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課——如何做人,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 父母的四種教養方式,容易讓孩子自卑,父母要警覺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養育出來的孩子陽光、自信。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通過對上百個家庭的孩子進行調研,指出:孩子的自信心培養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而那些長大後消極自卑的孩子,往往是由於不合理的家庭教養方式造成的。
  • 為什麼有的孩子耳朵有「小孔」?醫生大多不會說,父母心裡要有數
    醫生大多不會說,父母心裡要有數阿玲是一個寶媽,她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2歲兒子的耳朵邊上,有一個小小的孔。於是她就詢問家裡的老人,老人說這是「福氣孔」,說明孩子長大以後會有福氣。聽到老人的話之後,阿玲十分高興。
  • 下周,做事低調,心裡有數,陽光成熟,不愛張揚,感情也比較穩定
    在工作中他們也是比較忠厚耿直,且有一定的個人實力,但從不在外人面前張揚,讓別人反感。金牛座的人在感情方面也不太善於表達,他們會把這些內心深處的想法都用實際行動表達出來,很多時候他們的愛都是通過自己的行動讓彼此感覺到滿滿溫暖。從小到大,做事低調,心裡有數,金牛座陽光成熟,不愛張揚,感情也比較穩定。
  • 父母在外人面前貶低孩子,希望孩子不會驕傲自滿,孩子會缺乏自信
    1.孩子自信心受挫父母們在外人面前貶低孩子,最大的原因,無非是想表現自己的謙虛,表達孩子尚需努力進步。除此之外,往往也有一種隱藏的含義:很多父母之所以會這樣,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實是在滿足自己的虛榮心。2.經常被父母貶低的孩子會如何父母們或許只是隨口一說。亦或者是為了滿足自己爭強好勝的心態,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外人覺得自己在教育子女上很有心得。但是,父母大概沒想過,經常這樣做,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首先,是缺乏自信。
  • 孩子朝餐廳服務員扔牙籤,教養是父母給予孩子一生的財富
    這一連串的謾罵和羞辱直接把女孩罵哭了,拍的視頻裡面都能聽到很清晰的哭腔。不只是這個女孩,聽完這幾句話,我隔著屏幕都感覺氣不打一處來。什麼叫「跟孩子較勁」?一個已經是孩子的母親,應該懂得隱私的重要性才對,同為女性,為什麼反而要對同性進行羞辱?
  • 「懲罰教育」已過時,父母可以用「優勢教養」,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據我了解,這個孩子在他父母面前是個上進的乖孩子,但是一旦離開了他父母的視線就變得無法無天了,喝酒、抽菸、打架什麼壞事都幹。終究紙是包不住火的,他在學校的所作所為被老師告訴了他的父母。剛開始,他的父母簡直無法相信,他們不明白自己的乖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兩口子將他狠狠地揍了一頓,讓他保證以後不再犯。面對父母的武力,他自然是乖乖聽話。但是一旦離開了父母,還是老樣子,依舊我行我素。
  • 父母吃飯看手機,卻責怪孩子不好好吃飯?這樣教養孩子有效果嗎?
    「,罵完之後,接著看手機,沒有半點要陪著孩子,照顧孩子吃飯的意思。坐在一旁的我,看得心驚肉跳,心想:要是孩子不小心燙著了,摔傷了,怎麼辦?可是那孩子父母看起來一點也不擔心,依然是眼睛不停的看手機,一邊偶爾往火鍋裡夾點菜放進自己嘴裡,一邊繼續訓斥孩子要好好聽話,好好吃飯。自己都不能做到好好吃飯的父母,卻罵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吃飯?還說什麼教養孩子好難?
  • 三個故事告訴你:孩子的教養,就是父母最高級別的炫富
    人們常說:「教育孩子,先成人後成才」,而成人的深層含義就是做人要有道德修養,即我們常說的教養。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有些父母炫富曬娃蔚然成風,殊不知,最高級的炫富曬娃是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教養是不分年齡的,一個大人很有教養,我們會心生好感,覺得他一定是從小生長在一個有很好氛圍的家庭,小孩子有教養我們會覺得這家大人可真會教育小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