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故事告訴你:孩子的教養,就是父母最高級別的炫富

2020-12-26 上官育兒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執筆:程橙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一個家庭的教育如何,決定了孩子的未來發展和成長方向,而家長作為家庭的主導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孩子的教養,就是你最高級別的炫富

1、(如上圖)之前,一個兩歲女孩蹲在垃圾桶旁邊吃雪糕的照片火了,從照片中可以看出:

小女孩在公交上吃雪糕,因為怕雪糕滴在車上,於是便蹲在車上的垃圾桶旁邊吃。小女孩的這一行為受到了無數網友的點讚,大家紛紛感嘆這才是最美小乘客。

2、一個小學生夜間騎自行車回家,身後的司機怕他不安全,一路為他照明,快到路盡頭的時候,孩子突然停下車,很認真的給司機鞠了一躬表達謝意。

3、地鐵上一個男人不聽周圍人的勸告,在車廂內剝大蒜,並且把大蒜皮丟了一地,一個小女孩看到後默默把地上的大蒜皮都撿起來,她說:「爸媽就是這麼教我的。」

人們常說:「教育孩子,先成人後成才」,而成人的深層含義就是做人要有道德修養,即我們常說的教養。

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有些父母炫富曬娃蔚然成風,殊不知,最高級的炫富曬娃是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而通過上面這些故事,我們可以得知:孩子的教養,其實就是父母最高級別的炫富。

一個人的教養是如何體現的呢?

1、不多嘴多舌

曾經有人說過這樣一段話: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完全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由此可見,能管住自己的嘴有多重要了。

2、寬容體貼

初中有一次爬山的時候,有個女孩來大姨媽,褲子髒了,一個男孩看到後脫下自己的校服給了女孩,讓她圍著。

這種默不作聲的寬容體貼就是最好的教養。

3、永懷善意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張圖是這樣的,一個小男孩看到一個阿姨帶著孩子要進門,他立馬跑過去用自己的身體撐著玻璃門,好讓阿姨和她的孩子過去。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教養是不分年齡的,一個大人很有教養,我們會心生好感,覺得他一定是從小生長在一個有很好氛圍的家庭,小孩子有教養我們會覺得這家大人可真會教育小孩呀。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孩子雖小,但並非什麼都不懂,人類天生都是有探索的精神和欲望的。

董卿在央視《面對面》的一期節目中說了一句話:「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有時候我們需要做的不是無休止的說教,而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下班後,累了一天的媽媽為奶奶洗腳,兒子在門後看著。

等媽媽給奶奶洗完腳,疲憊地回到房間找兒子,卻沒有發現兒子的身影,正當她準備出聲喊他時,發現兒子顫顫巍巍地端著一盆洗腳水走過來,學著她剛剛給奶奶洗腳的樣子,蹲下來給媽媽洗腳。

孩子是會模仿父母的行為的,紀伯倫曾說: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是照見你真實模樣的鏡子。

你孝順父母,你的孩子就會學著孝順你;你做一個善良的好人,你的孩子也會學著你做個好人,儘管我們再怎麼不想承認,很多時候,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就是——長大後,我成為了你。

結語:所以你看,父母如何做,孩子便如何學,你做了什麼,他就看到什麼,父母的教養影響了孩子的教養,反之,孩子的教養,便是父母最高級別的炫耀。

相關焦點

  • 土田國際教育:最高級的炫富是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這是我第一次享受被孩子優先,感覺很棒。餐桌上,我可以觀察這個孩子,他不會越過自己面前的菜碟去夾菜,而是等著菜轉到面前,沒有輪到就安靜的等著。當時燕子正跟我們聊著天,這時候他也吃飽了,可能想自己出去走走,見我們聊得起勁,又不想打斷我們,就做了一個示意的手勢告訴媽媽:我吃飽了,我下樓去走走。在這個孩子身上,我看到了紳士、禮貌和素養。我想,所謂教養,就是讓人相處起來很舒服吧。
  • 孩子朝餐廳服務員扔牙籤,教養是父母給予孩子一生的財富
    「他一個6歲孩子能看你什麼,都是老娘們,你是比別人多長了一個嗎?還怕看?」「就你金貴嗎?怕被看?要不你打110,告訴警察他耍流氓,給他帶走!」這一連串的謾罵和羞辱直接把女孩罵哭了,拍的視頻裡面都能聽到很清晰的哭腔。
  • 孩子教養的好壞,來源於父母的悉心教導,別讓孩子輸在沒教養上面
    俗話說「養不教,父之過」,一個人的教養是通過言談舉止來表現的,平時小孩子是否懂禮貌,尊重人,從他和別人說話的過程就能看出。孩子的教養從何而來,那肯定是父母的責任。作為父母,花很多錢給小孩上學,想在知識和前途上做投資,但不要忘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課——如何做人,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理解了父母的「無能」
    人真正的教養,就是從理解父母開始的。當你抱怨父母「無能」的時候,也看到了父母的閃光點,看到父母人生的另一面。雖然你不能和父母感同身受,但是你能夠換位思考。1.一個人,越長大,越會埋怨父母「無能」。小時候,總以為父母是無所不能的。
  • 地鐵上網友拍下的一幕:你的教養,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視頻中,孩子被媽媽抱在懷裡,孩子睡著了,媽媽怕孩子踢到旁邊的人,又不好把孩子的鞋子脫下,就一邊抱著孩子一邊用手捧著鞋子,直到地鐵到站。什麼是父母給的最好的教育,我想這就是最好的解釋。好的教育才能培養孩子的教養,那麼什麼是有教養呢?
  • 做父母的看過來,飯桌上教養跟孩子的未來息息相關!
    從古至今,華夏人最講究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或許就是中華文明能夠成為四大文明中唯一傳承至今的原因。規矩說白了就是教養,3歲看80,從小無教養長大沒出息。簡簡單單一頓飯,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教養。飯桌上的禮儀,父母應該從小就給孩子培養。
  • 4個跡象,暗示你的孩子「沒教養」,做父母的,要做到心裡有數
    不管你的孩子有多麼的優秀,假如他不是一個有教養的孩子,那麼在社會上是無法立足的。孩子沒教養有四種表現,父母要早發現早糾正,才不會毀了你家孩子1、孩子某方面表現得自私孩子在每個父母眼裡都是寶貝,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已經達到難以想像的程度。
  • 地鐵站,這位奶爸火了,網友: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雖說大部分人都遵守社會公德,自覺排隊,但當你遵守時,如果有人打破這一常規走了捷徑,我想那種滋味會讓你很不好受。「言傳身教」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素質曾經有人說:如果你想了解一個城市的素質,那就去這個城市的地鐵站走一走。
  • 孩子沒教養表現在4個方面,外人不直接明說,父母心裡也要警覺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父母帶出去也更有面子。但是在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的今天,很多孩子從小就被寵壞了,和有教養一點都不沾邊。而且很多沒有教養的孩子,特徵都很明顯,一眼就可以看破。孩子沒教養表現在4個方面,外人不直接明說,父母心裡也要警覺①愛發脾氣許多父母覺得,孩子發脾氣是正常。從孩子的成長角度來說,確實是正常的,因為在孩子完全懂事之前,發脾氣是他們表達的一種方式。
  • 地鐵上,媽媽抱孩子的暖心動作火了,網友:教養無關貧富,體現在生活
    孩子的教養,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共同努力的成果。父母作為家庭教育的主要「執行者」,日常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父母的教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案例 地鐵上,一個媽媽抱著只有四五歲的孩子。孩子大概是困了,安靜地躺在媽媽的懷裡,臉上蓋著一頂帽子。
  • 父母吃飯看手機,卻責怪孩子不好好吃飯?這樣教養孩子有效果嗎?
    極寒天氣,想吃點熱乎的,於是全家人一起出門吃火鍋,卻遇到隔壁飯桌,孩子哭鬧,父母不管,你說窩不窩火?這桌孩子父母,從點完菜開始,就各自看自己的手機,任由小男孩這裡跑跑,那裡動動,小男孩還時不時地朝著我們做鬼臉。直到孩子打翻了碗筷,打碎了茶杯,服務員過來了,孩子媽媽才抬起頭,打罵孩子:「我說了叫你不要亂動,你就是不聽話!
  • 疫情中,這對農民夫婦的做法,是對孩子極好的教養|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空蕩蕩的地鐵車廂裡,一位年輕的媽媽摟著懷裡熟睡的孩子,生怕鞋子會弄髒了座位,於是就把自己的背包墊在了孩子的腳下!很多網友感慨說,這就是教養,最高級別的教養,看著就溫馨,好感人!還有許許多多類似的生活片斷:有一名出門在街上遛彎的小男孩,看到環衛工爺爺在撿散落滿地的紙片,也下意識地跑上前去幫忙。
  • 請告訴孩子,這是真正的教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萍語文,ID:dypyuwe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原創〡萍老師首發〡萍語文(ID:dypyuwen)教養是根植於內心的善意和美德,她是一朵永不凋謝的花,美麗且芳香。有教養的孩子,路更寬。
  • 孩子沒教養的4個特徵,外人不直接明說,但父母要心中有數
    其實孩子的行為表現不僅體現他個人的素質,而且還反映了家教,所以父母們更應該教導好自己的孩子,使其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當發現孩子的表現很差勁時,父母們要及時教導孩子哦,比如以下的這四個表現對於孩子以後的人生影響是很大的,父母們可千萬不要忽。1.不懂得感恩小孩子在小的時候是否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從其是否對他人表示謝謝的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來。
  • 孩子「沒教養」的4種表現,外人不好意思說,父母要心裡有數
    家長在孩子做錯事情了之後,經常掛在嘴巴的話就是:「孩子還小,不懂事,長大就好了。」殊不知,這種行為,很容易讓孩子變得沒教養。人的禮儀,如同魚水之情,無論在何種環境中,都應處處以禮待人,這樣才能在社會在立足,才能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 父母的四種教養方式,容易讓孩子自卑,父母要警覺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養育出來的孩子陽光、自信。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通過對上百個家庭的孩子進行調研,指出:孩子的自信心培養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而那些長大後消極自卑的孩子,往往是由於不合理的家庭教養方式造成的。
  •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教養不是套路,而是父母的修行
    教練:【那看來是你的情緒與念頭讓自己困在裡面了,你是否可以放下這些,不去管孩子玩手機這件事情嗎?】媽媽:【我懂你的意思,我壓根做不到完全放下啊!哪有父母不去為孩子的成長操心的,對孩子不管不問能是個負責任的父母嗎?】教練:【那在你的認知中,母親這個角色的功能又是什麼?
  • 孩子「沒教養」的四個表現,外人不直接指出,父母心裡也要有數
    這樣才能在社會中立足,別人得到了你禮貌的相待,自然也會以禮待你。因此在我們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如果孩子表現出特別沒有教養的行為,父母再不及時引導,那麼你將親手毀了孩子的未來。芊芊是個寶媽,平時芊芊都要上班,孩子就由奶奶和外婆照看,周末芊芊想把孩子從奶奶家接回來。
  • 地鐵上一男孩對奶奶破口大罵,孩子有教養和缺教養,差別有多大?
    文丨禾禾媽媽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缺教養的孩子到底有多討厭?其中有一個回答是這樣的:對一個孩子最不好的評價就是「缺教養」3個字了,因為這不僅是對孩子的評價,還是對其父母的評價!那作為父母如何才能帶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呢?洪蘭說:「教養孩子一點都不難,它只有一個原則,就是以身作則,你孝順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以後就會孝順你,凡是你不要孩子做的,你自己也不要做,如此而已。」
  • 教育孩子不同的教養方式!
    在這樣的教養方式下,孩子的行為會處在一個父母框定的規則框架中,比較規矩,但得不到自由,有的甚至會自卑,不敢去做創新的事,不能發揮自己的特長。2、放養型在這種環境下教養的孩子,父母不給其制定規則,不給孩子限制,完全放縱,孩子自己選擇,這類孩子長大後會肆意妄為,很自由但是沒有規矩可言,甚至會非常叛逆,無人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