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身邊很多朋友說,當他們搬到一座新城市落腳,必有一個步驟是打開餓了麼換個新定位,然後迅速瀏覽頁面所有的商品和服務。在他們看來,這是了解和融入陌生生活圈最快的途徑。因為除了能立馬吃到當地美食,補足一些急需生活品,甚至還能喊個跑腿小哥上門組裝新家具……
消費者的感知是最敏銳的,這家具行業開創意義的外賣平臺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據悉,7月10日,餓了麼宣布全面升級,正式從一個餐飲外賣平臺,升級為一個為用戶解決身邊一切即時需求的生活服務平臺。餓了麼CEO王磊(花名昆陽)說:"從送外賣到送萬物,餓了麼會持續聚焦消費者'身邊經濟',為用戶打造一個應有盡有的生活圈。"。
從"餐桌"升級到"生活圈",需要幾步?
從最早只解決吃飯問題的線上"餐桌",升級到提供全方位即時服務的"生活圈",餓了麼需要幾步?據官方介紹,目前已有手機數碼、鮮奶、母嬰玩具、美妝、書籍文具、體育裝備等多業態的零售商品上線,未來美甲、美容、家政、保潔等項目也將實現送服務上門。休閒玩樂、麗人、結婚旅拍、醫美醫療、親子教育等五大類服務也均可通過餓了麼下單。簡單說來,餓了麼第一步就是希望"一網打盡"儘可能多的商品和服務,站在用戶體驗的角度儘可能滿足消費者潛在的各種有即時性的生活服務。
但業態的豐富和補足只是基礎,如何真正把線下的社區生活不失體驗地搬運到線上才是決定項。據悉,餓了麼也在產品端做一些嘗試。比如,他們近期推了一項周期性訂購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提前預約、高頻即配"的個性化服務,據說這是外賣平臺首創。
舉個例子,如今不少年長消費者仍在使用線下訂奶服務,每天需要親自下樓去奶箱取奶,一旦忘記還產生浪費。使用周期性訂購服務後,他們在家就能按預約時間準時收到牛奶。據悉,光明、雙峰、新希望、輝山、皇氏等頭部乳業集團本月將陸續上線餓了麼,並率先在滬杭蓉沈邕五城推出這項服務。未來,消費者可以在餓了麼平臺選擇7天、15天、30天不等的鮮奶配送服務。
"生活圈"與"身邊經濟"的空間想像力
多業態的非餐即時配送服務真的是消費者需求的嗎?據自來中信建投證券的數據,即時配送領域的非餐訂單佔比從2018年的19%上升至2019年的30%,預計非餐業務訂單佔比有望在2023年達到40%左右。可見從需求看,一個應有盡有、充滿溫度的線上生活圈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間。
以武漢為例,餐飲之外,生鮮、方便食品、藥品和口罩成為了疫情期間餓了麼最熱門的商品。同時,幫餵養寵物、幫加燃氣費、幫買油鹽醬醋、幫遛狗、幫給老人送餐等也成為了餓了麼騎手較為高頻的跑腿服務。特殊時期,餓了麼和藍騎士成為了武漢人和他們日常生活圈之間的橋梁。有網友評論,只要他們在跑,這座城市就在正常運轉。
不只是武漢,疫情大大加速了各個年齡層用戶習慣即買即達式的消費。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2020本地生活行業報告》顯示,疫情以來,使用餓了麼從線上生鮮菜市和商超購買蔬果生鮮、糧米油鹽、日用百貨等的80前人群的快速增長格外引人注目,同時60後的非餐飲外賣訂單量也呈翻倍增長。
考慮到線上數位化賦能和即時配送渠道可以擴寬線下實體店的服務半徑,品牌們也樂意為之。疫情以來,餓了麼整體商家數量同比增長30%,非餐飲門店數量增速遠超大盤,其中寵物用品店數量增長高達6倍。迪卡儂、新華書店、萬豪酒店、國大藥房、博物館、悅詩風吟先後上線,開啟"跨場景消費+即時配送"新模式,成為"身邊經濟"的組成部分。
你眼裡理想的生活服務平臺應該是怎樣的?首先,它必須得能隨叫隨到;其次要足夠豐富,最後足夠懂你。新的餓了麼app會在7月17日面世,你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