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底辣妹》女主角很美的!這是一部很燃的電影,查了點資料知道,當時是和《誰的青春不迷茫》一起上映的,同是青春題材的影片。雖說看過劉同大哥的原著,但對於《誰》感覺很淡,談不上喜歡,而對《墊》的印象卻很深。也有可能看過原著,對電影多少有些挑剔了吧。
其實一部電影真正能打動人的鏡頭不多。寫下來只是想用一篇文字去梳理、去思考。如果只是把劇情再介紹的話,那麼會陷入一個怪圈,講的永遠是自己,單角度看到的,自己也算不上是梳理。影評人有影評人寫作的風格,作為一個觀影者,就寫當時看時候的理解吧。現在再去想當時為何點開這部影片呢?其實還是很有偶然性的。只是複習不下去,對,看不進去書,就在優酷首頁找到了它。
可能是很少見的日本電影吧,畢竟,自己接觸的比較少。關於勵志影片呢,總有一種感覺,就好像是給人打了一針強心劑,當時很興奮。之後會感到身上有了扎針的剩下的痛感。每個經歷過高考的人都能想到那份學堂上的快樂以及奮鬥時的艱辛。可能學生時代的回憶,是很美好的,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故事。《墊》中沙耶加可以說是一個連常識都不太明白的有點傻白甜氣質的女生。
學生時代的勵志故事,大多數都是一個模式的,不是,一個屌絲,那個學渣,在經受了某一次刺激之後,一下子有了奮鬥的動力。於是鏡頭一轉,主人公通過徹夜不眠的努力在考試中立克群雄,讓所有人刮目相看。學渣男生為追漂亮女學霸,在女生鼓勵下取得好成績的狗血青春愛情片。看完墊底辣妹這部電影,想到了很久以前看的,影片名字叫做《風雨哈佛路》。也是一個女孩,這裡她經歷的苦難更深。但是卻憑著自己的堅持,自學的能力,勤奮好學的勁頭一步步進入了一所名校。
同是根據真人故事改編的電影。同樣是剛開始,懵懂少女。都是經過了一番努力後,考上了優秀的學府。從此人生增添了更多選擇的自由。沙耶加的改變,可能更多的是源於母親對她的愛和理解。同時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在那一位好老師的細心指導下,最終,改變了從前的自己。《風雨哈佛路》中女孩更多是依靠自身改變了命運。
電影終究是電影,永遠不能代表生活。把生活中的題材搬到大熒幕上,必然會有一些技術上的處理,為了劇情上的需要加以改編。然而現實中卻很少這樣,中間需要很多艱辛,很多失敗和自我懷疑。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想去改變,從而產生了一些積極行動,在行動中,不斷的提升著自己,在不斷進階中成就了最後令人刮目相看的人。
這些勵志電影看再多都是別人的故事。回到現實中,依舊要跟著自己的實際去操作,在行動中逐漸認識自己,慢慢超越前一個自己,進而破局而出,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喜歡一句話,「God help who help himself 」。燈或許能照亮前行的路,但路永遠不會有人替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