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F4」迎拐點,他們有中國血脈但已是全球品牌

2020-12-12 騰訊網

這四個有中國血脈的家電品牌,已成為當仁不讓的全球品牌。中國家電業「F4」疫情之下表現可圈可點。海爾、海信、TCL、美的,如果說這四家企業代表中國家電製造業,成為行業的「F4」,在全球化進程中不斷創造著奇蹟,相信這一說法是能夠達成共識的。

疫情導致全球家電製造業面臨著種種困難,而保證有序生產、供應和增加銷量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擁有完善的供應鏈,這也是中國家電製造業從下半年開始,全球銷量仍然同比增長的重要籌碼。

中國家電製造業「F4」的拐點在哪裡呢?

藍科技分析認為,在經過上半年市場短暫的「冰封」期之後,全球市場開始試探性回調。尤其是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復工復產,通過雙循環方式,中國家電製造業的表現超出預期。當全球其他地區家電製造業的供應鏈受到嚴重影響,中國率先走出了一波持續上漲行情。目前為止,中國供應鏈受到的影響最小,而這給中國家電製造業帶來拐點和機會。

從消費端看,消費者接受並願意消費中國品牌;從生態端看,中國家電製造業供應鏈最為活躍,可以滿足國內國外需求;從渠道看,中國品牌的溢價能力正在增強、購買群體不斷放大,本土化和定製化方式,更是渠道商喜歡的模式。毫無疑問,這是中國家電製造業全球化的拐點和機會。

完善的供應鏈是推動銷量增長的基石

數據是中國家電「F4」們最好的例證。

海爾智家第三季度海外收入同比增長17.5%,經營利潤同比增長58%,海外自主創牌實現高端品牌全面引領,製冷、洗滌、空氣3大產業在20多個國家進入TOP3行列,全方位擴大領先優勢。

海信今年前9個月國際營銷收入同比增長高達30.2%,自主品牌佔比達49.5%。同期,海信南非和澳洲市場品牌銷售量和銷售額實現了30%以上的增長,在英國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41.3%,美國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54.4%,日本市場銷售量同比增長108.3%。

來自美的集團數據顯示,主營業務收入高速增長,三季度海外訂單增長超50%。

而TCL電子海外市場上半年在海外20個國家和地區表現優異。其中,英國市場收入同比超過600%,日本市場同比增長200%,澳洲同比增長147%。除此以外,俄羅斯、墨西哥、印度、 巴西等地同比均超過50%增長。TCL前三季度海外出貨佔比74%,是目前中國TV品牌中海外出貨佔比最高的;

這四家企業有一個共同特點,在海外有自己的生產製造基地、研發中心、本土化的團隊以及完善的供應鏈。

海爾智家在全球運營10個研發中心、109個製造中心、108個運營中心,並在海外市場覆蓋接近13萬個銷售網點;

海信集團在全球擁有14所生產基地、12所研發中心,海外分支機構覆蓋美洲、歐洲、非洲、中東、澳洲及東南亞等全球市場,產品遠銷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TCL已經在全球建立28個研發中心,4個國家級研發平臺,10餘家聯合實驗室,28個製造加工基地;

美的則在全球擁有約200家子公司,業務覆蓋超過200個國家,擁有34個主要生產基地和28個研發中心。

到今天為止,中國供應鏈在全球家電製造業中不可或缺。外部環境的變化倒逼中國供應鏈更加完善,這亦是上述四個品牌全球化不斷取得突破的核心,也是全球化暢通無阻的一劑良藥。

他們的名字是全球品牌,而不僅僅是中國品牌。

他們的名字已是全球品牌,而不是中國品牌。

全球化品牌的標誌不僅僅是走出去,而是要走上去、走進去。以海爾為例,在歐洲市場的產品單價已經超過同行業,銷量和前景非常樂觀。

當中國家電用原創技術、標準和品質正確表達一個品牌時,他們滿足了全球用戶對新技術的渴望。有人說,21世紀的家電創新源泉一定來自中國。原因有三:

一是中國有巨大的應用市場,消費升級推動產品快速迭代創新,而這些新的需求、新的功能是超過歐美以及日韓國家消費需求的。在這種基礎上,中國家電的創新速度更接地氣、也更是消費者願意接受的。

比如,3月份義大利海爾訂購以「健康除菌」「守護呼吸健康」等為賣點的海爾56度C空調;海信冰箱研發團隊為了完成美國冷櫃訂單的交貨要求,僅耗時3個月就開發了3個型號的創新平臺。

這些消費行為的背後,是西方對海爾、海信創新能力的首肯,是對健康產品的渴望,也是歐美消費者對中國品牌最直接的表達。

二是中國遍及全球的研發中心、製造基地和整合能力目前是全球最強大的。

三是在經過前期幾十年的鋪墊之後,全球消費者對中國製造的家電產品有明顯的改變。

根據藍科技觀察,這場疫情對中國家電製造業最大的影響是建立了信心。這場疫情對帶來的機會,不僅僅推動中國家電製造業在全球布局供應鏈加速,更重要的是,當歐美消費者有機會體驗到中國品牌時,前所未有的新體驗刷新了很多消費者對中國製造的認知。

一位來自英國的消費者表示,當他看到Haier商標時,首先會想到這是一個全球化品牌。高品質、新技術和創新性功能性以及良好的營銷方法,正是這些特點吸引著歐洲用戶。Haier追求用戶極致體驗、增加用戶粘性、不斷為用戶創造需求、產品更具有本土化元素和充滿著人文關懷,這本身就是一個全球化品牌的標籤。

這次疫情,「F4」是全球化的一次集體亮劍,而且整體表現超出預期。從另一個層面看,全球消費者態度的改變,折射出價值判斷正在發生變化。海爾、海信、TCL和美的現象,一方面是全球家電供應鏈格局重塑,另一方面則是歐美消費者對家電品牌再認識的過程。

他們有中國血脈,但他們已是全球化品牌。

(圖片來源:海爾、海信、TCL官方)

本文原創於藍科技 未經授權任何網站及平臺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藍科技」 文章可見以下平臺

今日頭條 | 雪球 | 東方財富號 | 搜狐 | 百家號| 騰訊 | 網易 | 知乎|鳳凰|

新浪看點 |ZAKER |一點資訊 | 艾瑞網 | 同花順 | B站|

雲掌財經 | 中金在線|

相關焦點

  • 「機會挖掘」掃地機器人中國銷量全球第一 行業成長拐點加速到來...
    《2020年中國家電行業半年度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家電國內市場零售額累計3365.2億元,包括掃地機器人在內的吸塵器品類家電零售額同比增長14.7%,零售量同比增長15.7%,增速領跑於其它家電。根據市場研究公司歐睿國際統計,2019年中國共銷售543.6萬臺掃地機器人,銷量居全球首位。
  • 美國SoleusAir舒樂氏,高端家電品牌的中國之旅
    近年來,中國高端家電市場細分,消費潛力不斷釋放,吸引無數定位高端的歐美家電品牌紛至沓來。順勢出擊,有著二十多品牌歷史的美國高端家電大牌SoleusAir舒樂氏於2019年入駐中國市場,給中國高端家電領域注入嶄新的自然節能科技基因,勢必掀起一股全新的浪潮。
  • 海爾連續12年獲全球大型家電品牌零售冠軍
    這是海爾第12次蟬聯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第一,彰顯了其代表的中國品牌在全球經濟市場的重要地位。此外,海爾冰箱、洗衣機、冷櫃、酒櫃的品牌零售量均為全球第一,分別創造了13年、12年、10年和11年的紀錄。場景品牌賽道突破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持續領先的背後,蘊藏著海爾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和市場風向的引領。
  • 德國AEG:從國際高端家電品牌看當今中國發展
    隨著全球家電產業日新月異的發展,現如今經歷了三個階段:1980年之前由歐美主導,2000年之前由日本主導,2015年之前由韓國主導。很多人都會問,全球家電的下一個主導者是誰?其實在我們心中早已經有了答案:他就是中國。這一天,最多五年就會到來。即將到來的時代,主導者將變成中國。這是一個不容質疑的結論。
  • 全球疫情下供需失衡,供應鏈內移,或利好家電出口?
    伴隨全球家電產能多次轉移,在 1980s 中期之前家電產能以歐美發達國家為主,而後轉移至日本、韓國等國家,1990s 以後產能持續向中國轉移。據產業在線數據,2017 年我國空調、冰箱冰櫃、洗衣機及電視的產量佔全球比重分別達到 78%、52%、37%和 49%,相對應的歐洲及美洲產量均不超過 20%,中國已當之無愧成為全球最大家電生產國。
  • 2020中國家電最大收穫:套系化潮起、多品牌分層、新零售落地
    2020年的中國家電產業,並非只有頻發的意外與異常的艱難。事實上,在這一年的風雨衝刷和行業動蕩之中,家電圈還看到了很多家電企業取得了巨大收穫和成果。 二是:基於用戶主導下的多品牌落地 興趣圈層催生的Z世代,帶給家電產業的最大衝擊,就是越來越多的綜合性頭部家電企業們,開始探索多品牌分層化的用戶經營模式。簡單來說,就是一家企業推出多個品牌、面向不同的用戶群體、實現差異化的深耕細拓。
  • 多家品牌有競標意向 飛利浦家電業務成「香餑餑」
    【家電網HEA.CN 12月18日微信原創】近日,有媒體透露,飛利浦家電業務的第一輪競標將在聖誕節前進行。飛利浦方面表示,儘管有較多競標者的興趣,但飛利浦「仍將保持開放的心態「,」仍不排除對該資產進行IPO的可能性「。據悉,表示競購意向的中國家電品牌包括格力,九陽,美的,海爾等。
  • 40年興盛沉浮,中國家電制霸全球史
    在中國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家電最能喚起所有人的共情。80年代有個說法叫做「三轉一響帶咔嚓」,三轉是手錶、自行車和電風扇,一響是收音機,咔嚓是照相機,這幾乎是先富起來的標配,有機會出國的幸運兒還可以拿到國際知名家電的購買指標,更是身份優越感的重要來源。
  • 日本家電中國潰敗:三洋、東芝是我們的了
    由於業務重合,三洋被併入松下後,面臨的是被分解轉出,其實這也折射出了一個問題,日本家電在國內日子並不好過。現在,長虹給出消息稱,他們全面接手鬆下旗下的三洋電視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業務,包括接收三洋電視研發團隊、營銷團隊、銷售渠道等,及三洋電視品牌中國區使用權。
  • AEG發力中國高端家電市場 外資品牌機會幾何
    摘要 【AEG發力中國高端家電市場 外資品牌機會幾何】一場疫情以摧枯拉朽之勢快速衝擊線下實體零售和傳統製造企業,許多行業受到重創。然而,線上零售和高端市場卻呈現逆勢增長。近日,多個老牌外資品牌加速襲來,瞄準中國高端家電市場。
  • 多家品牌有意競標 飛利浦家電成「香餑餑」
    【家電網HEA.CN】近日,有媒體透露,飛利浦家電業務的第一輪競標將在聖誕節前進行。飛利浦方面表示,儘管有較多競標者的興趣,但飛利浦「仍將保持開放的心態「,」仍不排除對該資產進行IPO的可能性「。據悉,表示競購意向的中國家電品牌包括格力,九陽,美的,海爾等。
  • 粵家電組團出海,帥邦廚電亮劍全球
    一場體育盛事,萬千品牌的狂歡。2018年,在接連迎來FIFA世界盃、2019男籃世界盃預選賽等重大體育賽事的背景下,美的、華帝、海信家電、帥邦等眾多粵家電品牌組團出擊,在體育營銷的「徵戰」中展開激烈的競爭與合作,開啟品牌發展的全球化角力。「世界盃」中的營銷賽事全球體育產業正呈現出飛速發展的態勢。
  • 國泰君安:澳礦出清 需求爆發 鋰價迎拐點(附股)
    原標題:國泰君安:澳礦出清,需求爆發,鋰價迎拐點(附股) 摘要 【國泰君安:澳礦出清 需求爆發 鋰價迎拐點】國泰君安指出,澳洲鋰礦Altura現金流危機,進入
  • AEG德國進口家電品牌,AEG成為懂生活更懂你的高品質家電
    家電是家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因此家電的選擇也非常重要,一款懂得生活更懂我們所需的產品更值得選擇。德國製造向來嚴謹,以高工藝著稱,一直是家電行業的先驅者,而作為擁有百年歷史的AEG,自然也是不落後,AEG一直以精湛的工藝、前瞻的技術服務歐洲市場,深受消費者的喜愛,而且,就外觀顏值來說,也是走在前列具有極強的競爭力。
  • 巴黎聖日耳曼俱樂部宣布中國品牌海信成為其全球官方贊助商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8月11日消息,據外媒報導,法國足球甲級聯賽俱樂部巴黎聖日耳曼周一宣布中國消費電子和家電公司海信籤成為其全球贊助商,雙方將開展為期多年的合作。這一合作的達成正值歐洲頂級足球俱樂部尋求在利潤豐厚的中國市場站穩腳跟之際。
  • 全球疫情下廣東家電消費或迎新商機
    他謀劃著加快對國內市場的拓展,打造系列品牌產品。  「我們今年原本想『走出去』,開發自主品牌的海外渠道。」廣州輕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輕出集團」)運營投資部部長陳靜說。為了彌補訂單下滑的缺口,企業的多個業務部門開始瞄準防疫類物資出口。  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影響下,廣東家電外貿企業面臨著訂單下滑、庫存積壓、資金周轉等諸多挑戰。
  • 更懂中國的日立家電_品牌資訊_太平洋家居網
    在我國家電行業競爭洪流中,外資品牌壓力加大,品牌結構調整與淘汰的進程加快,而在這滾滾浪潮中,日立依然堅守高端與品質,並對中國市場始終抱有雄心的外資品牌。  「今後我們要繼續擴展中國客戶對日立家電的認知度,擴大我們的市場規模。」
  • 海爾全球品牌節智能家電銷量佔比61.2% 用戶是最大明星
    海爾從創立之初就樹立了「以用戶為中心」的品牌理念,將用戶需求作為產品迭代升級的引擎,從亞洲第一臺四星級冰箱、中國第一臺變頻空調到近年來先後推出的全球首款網際網路冰箱、行業首創「風洞」設計的天樽空調再到最近引發軒然大波的不用壓縮機的顛覆性製冷技術,圍繞用戶需求海爾不斷推陳出新,持續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生活解決方案,同時也引領著全球家電業技術前進的方向。
  • 又一巨頭「撤出」中國?外資紛紛出走,中國家電行業現狀如何?
    1980年之前由歐美品牌主導,惠而浦、飛利浦、博世等等;2000年之前由日本主導,松下、東芝、索尼等等;2015年之前由韓國品牌主導,三星、LG等,如今又輪到了中國品牌。此前我國家電市場被國外企業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而現在國內家電企業已經翻身,那麼如今現狀如何呢?近期就有消息傳出,飛利浦計劃4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72億元)出售在華的家電業務。
  • 用藝術重新定義高端家電 gorenje全面戰略布局中國市場
    消費者對品質化、個性化、智能化及設計的更深層次需求,讓高端藝術家電正在成為中國家電市場新藍海。5月31日,在gorenje70周年盛典上,宣布戰略布局中國市場。,產品暢銷全球5大洲90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