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人生海海》——縱然底色悲涼,依然向善而行

2020-12-15 文風蔚然

一年一度「雙十一」,不可錯過囤書時。去年「雙十一」去網上選書,看到麥家的《人生海海》評分很高,順手就買了。也不知道這四個字的具體意思,只是覺得讀來有一種高端大氣、波瀾壯闊之感。

也是記起之前聽過五月天有一首好聽的歌曲,名字也叫《人生海海》,阿信在歌詞裡唱:"就算是這個世界把我拋棄,而至少快樂傷心我自己決定,所以我說就讓它去,我知道潮落之後一定有潮起。"仿佛身處逆境,也能看到一股希望之光穿雲破霧而來,給人以力量。

最近終於有時間,撿起了置於角落的《人生海海》信手翻翻。誰知,這一翻就捨不得放下了,用了兩天時間認認真真地一口氣讀完。

小說中的故事以大時代為背景,跨越抗戰、建國、抗美援朝,乃至改革開放幾十年的時間,情節跌宕起伏。讀的過程中我幾次淚溼雙目,感覺盪氣迴腸,意猶未盡。

也許有人會覺得,相較於《風聲》、《暗算》等諜戰小說那種一打開就撲面而來的驚險刺激,麥家"八年磨一劍"的《人生海海》倒更像一本溫吞的鄉情故事。

可是,當我讀完以後掩卷長思,卻發現豆瓣上一位書友的評論無比精闢:這其實是一部隱藏得更深的諜戰劇,鬥的是「天不藏奸」,揭的是心口「傷疤」。

小說以第一人稱"我"的視角展開故事,當仁不讓的主角是"上校"——一個即便在小村莊中仍然維持著體面生活的傳奇人物,渾身是謎。

上校的命運一波三折,大起大落。

他當過國民黨的軍官,上過戰場,曾經用純金的手術刀救過人,也為了民族大義忍受屈辱做過臥底,抗美援朝立過大功。

照理說,這本該是一個衣錦還鄉,受人敬仰的英雄,可是村裡除了"我"家裡的人叫他上校,更多的人卻叫他"太監",並且總想找機會對這個名號是否屬實進行確認。

上校對大家的譏諷、嘲笑不以為意,不反抗也不示弱,過著安逸散淡的生活。唯一的愛好是「嗜貓如命」,「像個老爺一樣,坐在屋門前的臺階上,享著太陽,抽著香菸,看著報紙,腳跟邊躺著一白一黑兩隻貓。」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經歷過生死起伏的英雄,天不怕地不怕的鐵骨錚錚的漢子,最後卻敗落在一群孩子手上。

在從上到下缺乏理智的癲狂時代,年幼的孩子們不再是可愛的天使,他們可以像惡魔一樣可怕。本來以上校的體能和智謀,子彈和刀槍都不能使他倒下,當然更能對付一群孩子。

然而,為了揭露上校身上的秘密以滿足大家的好奇心,孩子們利用了他的軟肋——捉了他的貓為誘餌,讓他一步步淪陷,最終成為他們的「俘虜」。

他受刑,被批鬥,飽受不公與摧殘。但他沒有反抗,依然選擇了善良。直到那一晚,當自作聰明的小瞎子試圖揭穿他最後的秘密時,他用曾經救過無數人的黃金手術刀,割斷了小瞎子的雙手和舌頭。

當年他加入軍統,為了收集日軍情報曾經不得不淪為日本女人的玩物,並被她們在小腹上刺了字。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秘密,是他寧願被人誤解和誣衊,也要誓死守護的尊嚴的底線。

外表剛強,內心柔軟的上校,一生救過許多人的性命,甚至可以不惜一切去保護他們的貓,卻唯獨對自己身上的印跡無能無力。

那是他一生的恥辱,當最後終於不得不被公之於眾時,他失去了理智,也失去了心智。他瘋了。

"什麼是真相,真相不一定是你看見的,也未必是東拼西湊聽來的。那是你所正在經歷的。"

對常人來說,瘋了是一件悲慘的事,而對於上校,最終的失智,也許是他最好的結果。

一直愛慕他的志願軍女戰士最終成了他的妻子,不堪的命運有了轉機。他忘記了過去的一切,只保留著孩子般的天真無邪。出走半生,歸來時他真的成了一個少年!

作者麥家在書中引用了羅曼羅蘭那句著名的話: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這是他的寫作初衷,也是對上校一生最好的詮釋。

整部小說以鄉間溫吞生活開頭,又以鄉間溫吞生活結尾,中間部分呈現的卻是讓人不忍直視的、血淋淋的過程。

在接受採訪時,麥家說:"整形手術不能讓我們快樂的生活。開著法拉利的人生不一定會讓數千萬人羨慕你,只有敞開並點亮內心的美,才能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過:"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然而,縱然生活悽苦,底色暗淡悲涼,依然有無數的人不畏艱險,向陽而生,向善而行!

書裡面的「我」,在流亡異國他鄉時遇到他的第一個妻子。就在他們憧憬未來,本以為人生將要開啟新的篇章時,妻子卻被一場車禍奪去了年輕的生命,一同失去的還有他們未出世的孩子。

「人生海海」,是妻子留給「我」的最後一句話。"這是一句閩南語,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是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的說是教人好好活著而不是去死的意思。"

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那又怎樣呢?人生海海,命運浮浮沉沉,即使會有突如其來的風暴,可既然活著,就是要好好活,乘風破浪,笑著走下去。

就像林阿姨——上校的妻子,"生活把她榨乾了,但她依然保持著樂觀、熱情,甚至不乏幽默。"

就像上校,"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生海海》:莫言重磅推薦,董卿含淚朗讀,這本書到底有啥魅力
    不是所有的謎團都會有答案,也不是所有的誤會都能化解,也會有沒有結局的故事,人生處處都是遺憾,也許遺憾才是人生。最近一本《人生海海》讓我陷入了悲涼的情緒之中,但我無法自拔,縱然如此,還是忍不住的看下去,繼續讀下去,一遍又一遍。
  • 一起讀麥家的《人生海海》願我們經曆命運浮沉後,依然熱愛生活!
    風雨尚溫柔,秋水冷月依然有圓滿的期待。但凡美好的事物,都含蓄溫良與禪意,且慈悲而長情。生活,就是如此:時間衝淡悲傷,新歡疏離舊愛;喧囂積攢沉默,經歷見證成長……所有的所有,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很多小說都在探討一個問題,什麼是英雄主義?「人生海海」這四個字是取自閩南方言,意思就是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的。
  • 《人生海海》麥家:認清生活真相,依然要活成自己的英雄
    《人生海海》這部小說,作家麥家準備了3年,寫了5年,開了不少於10個頭,改過不少於5遍,每天精寫不多於500字。花費麥家8年心血的《人生海海》,呈現給我們的有鄉村小世界和命運大世界的連接,有父子深情和世道人心的惆悵,有絕望中誕生的希望之曙光與艱苦中卓絕中依然不被消亡的道德念想。
  • 「人生海海」中的五味雜陳——看麥家的長篇小說《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取自閩南方言,意為「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而作者麥家對這個詞的解讀又深了一層:「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生活總是不盡如 人意,永遠不會如你想像那樣簡單圓滿。
  • 麥家與《人生海海》背後的滄桑:扎了中年人的心,讀完熱淚盈眶
    但這之後,麥家卻經歷了一場「人生變故」。2011年,麥家的父親去世,在之後的三年時間中,麥家幾乎一直處於「失語」的狀態。直到2014年,他決定開始寫一部新作品,經過5年時間的打磨,最終,這部《人生海海》面世了。
  • 麥家新作《人生海海》:董卿含淚朗誦,一場告別感動了所有時間
    「人生海海」取自閩南方言,意為「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麥家對該詞的解讀又深一層: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2019年,時隔8年,茅盾文學獎麥家帶著他的新書《人生海海》重新出山。
  • 麥家新作《人生海海》,抨擊人心10句經典,網友:「催淚炸彈」
    人生海海,這是一句閩南語,意思就是說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就像遼闊的大海樣廣闊,教人好好生活而不是去死。——《人生海海》第一次真正的認識麥家是在《朗讀者》中,董卿含淚朗誦者他的新書《人生海海》:一年多後,上校母親被一口粥嗆死了,她以嘹亮悲痛的哭聲給老人送終,哭聲就像鴿子的哨音一樣,泣著血,盤在空中,照亮夜空,把村裡所有女人的的淚腺激活,後來送葬,她一手死死扶著棺材,一路灑著同樣泣血奔淚的慟哭,把村裡所有男人的淚腺也激活
  • 《人生海海》: 麥家的華麗轉身(上)
    這些年,麥家在國內外都可謂風生水起,炙手可熱。從《解密》到《暗算》,從《風聲》到《風語》,再到《刀尖》,麥家在諜戰或密碼世界中埋頭深耕,以一種冷靜精細又飽含力量的敘述姿態,不斷書寫縝密的情熱、疲憊的亢奮、隱秘的偉大,把這類故事演繹到了極致。
  • 麥家新作《人生海海》:董卿含淚朗讀,活著需要多大的勇氣?
    2019年,麥家帶著自己的新作品《人生海海》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這是他時隔八年之後的首次長篇之作。《人生海海》講述了一個渾身是謎的「上校」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後來,在《朗讀者》中,麥家朗讀了寫給兒子的信。因為在《朗讀者》中的同臺,麥家寫完自己的新書後,最先寄給了董卿。因為童年經歷,麥家一直抗拒回到家鄉,但《人生海海》這本書脫離了麥家以前素有的「諜戰」題材,將背景設在了麥家的家鄉,這是對童年的紀念,也是和故鄉的和解。
  • 麥家《人生海海》:人生無處可逃,再不堪的過往,終要與之和解
    只是故鄉和父親,依然在遠方與他遙遙,相會無期。2008年,彼時麥家44歲,正在成都定居,一場地震災難突然降臨。他趕到了震中現場,他看著一個個生命在瞬間就那樣消失,陷入了沉沉的思考。就在那一年,麥家在離開家二十多載後,回到了家鄉。不知道他在災難面前具體思考了什麼,可以想到的是,一直逃避的一切,始終羈絆著他的心房。
  • 消極不是勇氣,活著才是,麥家的《人生海海》,用黃連做的人生
    敢自殺的人不是真的有勇氣,但是敢於在人生中能夠自行面對,依然堅強不屈的像那棵懸崖旁邊的草才是真的活得有勇氣。麥家不寫諜戰小說了,他的新作《人生海海》出現了。出現的時候引起許多人的哭泣,麥家說那是寫給他自己的故事,但是好多人覺得不是,那些故事寫的也是自己。
  • 標題:麥家《人生海海》:被時間沉澱下的一生,需要用愛來和解
    書名「人生海海」,麥家在書中解釋道:這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像大海一樣寬廣,更深層的意思是想告訴一些人,敢死不是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這些深層意義,也是麥家十幾歲就被迫離家,在海外漂泊多年後,才懂得的人生的意義。故事跨越了近一個世紀,以孩子的第一人稱,圍繞了一個人在時代之間的一生。
  • 豆瓣8.1分,麥家新作《人生海海》,讓莫言誇獎,董卿流淚誦讀
    而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和以往的諜戰風格不同,這是一篇麥家歷時8年,突破自己之後才寫出的作品。這本書在豆瓣評分8.1,是很多人都讀過的一本好書。甚至,諾貝爾獎得主莫言讀過《人生海海》後,也對其讚不絕口,而且把它稱作是一本「迷人」的小說。在《人生海海》中,我們既能看到生命的殘酷,又可以感受到時間帶來的仁慈。
  • 生活海海:麥家痛苦的童年搖搖晃晃,莫言讚美
    甚至麥家也喜歡在他父親的床上躺半年,當他的母親看到麥家這種情況時,她直接把床移開,她有點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繼續她的生活,曾經麥家想放棄寫作。直到麥家父親去世三年後,麥家重新開始坐下來打開電腦寫了一篇新作品《人生海海》,這就是麥家重新出發的作品。
  • 《人生海海》最扎心的3句話,雖然很短,卻說透了人生
    《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獲獎者麥家在闊別八年之後的首部長篇之作,曾讓數百萬人深夜哭泣,董卿、高曉松都因它而忍不住落淚。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本書中最戳心的3句話,看到最後一句,每個成年都會忍不住哭泣!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的才是人生在這個世上壓根就不會有什麼完美的人生,有悲傷、有痛苦這樣有缺憾的才算是人生,麥家希望我們懂得,無論是什麼痛楚、困難這些障礙是常態,只要我們心態放好,努力前行,就一定可以過好自己的人生。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人到中年,生活中的事就再也沒有容易這兩個字,而是夾雜著滿滿的辛酸,深夜痛哭迷茫已是常態。
  • 麥家《人生海海》到底有多觸動人心?莫言高度盛讚,董卿哽咽落淚
    麥家被稱為「諜戰之父」,每每本書都費盡心思,因此一上市就深受好評!然而,隨著父親的突然離世,他沉寂了8年的時間來打造《人生海海》這部作品。當他帶著《人生海海》再次回歸大眾視野時,眾人驚嘆不已。這句話來形容《人生海海》;作者麥家自己也說,他這次破譯的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並且還坦言這是一部與他的童年、家鄉和父親和解的小說。《人生海海》創作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作家馬家輝曾說,麥家有一種氣質,像是個受過傷的男人。確實如此,這個傷根植於他的童年。由於家庭構成不佳,麥家的童年充滿了陰霾。
  • 《人生海海》:父親離世驚醒夢中人,麥家的自我救贖之路!
    二年300萬字,可想而知,麥家作品水準開始了大幅下滑。按麥家自己的說法,自己成了名利的俘虜。父親的離世,及其後來趕稿的屈辱經歷,對於麥家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他開始沉澱下來,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寫作的初心。
  • 父親讓他「生而有罪」,麥家悔恨8年鑄就《人生海海》釋然過去
    麥家被稱為「中國諜戰小說之父」,其中《暗算》還斬獲了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時隔八年,他以全新的姿態「重現」文壇,不同以往所寫的諜戰題材,這一次的他用自己文字講述了對人生的哲學——《人生海海》。麥家自己曾說這本《人生海海》對自己的意義非凡,這是一本悔恨8年最終鑄就的作品,是他與父親、與童年、與故鄉和解的作品,放下了一輩子的執念。
  • 麥家的《人生海海》,看一回流淚一回,講透了我們的人生
    大伙兒首先看下這個人生海海這幾個字,實際上這個是閩南話,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去體現出人生道路的1個複雜多變,就好似在說向海洋似的的開闊無比,可是又不僅僅局限於這個意思,並不是說讓大伙兒崩潰,反倒是給人勇氣膽量教人好好生存下去。
  • 14分鐘讀麥家的《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解密》《暗算》《 風聲》14分鐘讀麥家的《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他寫出的許多經典諜戰作品,被競相拍成電視劇、電影,每部都成了當時劇壇影壇的爆款。2019年,這個漫長的故事終於寫完了,取名《人生海海》。莫言讀過後讚不絕口,為了他,董卿推掉了所有主持去年在《人生海海》正式發布前,董卿為了能參新書發布會,推掉了所有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