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麥家:認清生活真相,依然要活成自己的英雄

2020-12-17 心心談體育

作家吳曉波說:每一件與眾不同的絕世的好東西,都以無與倫比的勤奮為前提,要麼是汗,要麼是血,要麼是大把大把的好時光

《人生海海》這部小說,作家麥家準備了3年,寫了5年,開了不少於10個頭,改過不少於5遍,每天精寫不多於500字。

花費麥家8年心血的《人生海海》,呈現給我們的有鄉村小世界和命運大世界的連接,有父子深情和世道人心的惆悵,有絕望中誕生的希望之曙光與艱苦中卓絕中依然不被消亡的道德念想。

「人生海海」是閩南方言裡一個詞,說的是人生起伏不定像大海,充滿了種種未知和兇險,但即便如此,人也要好好地活下去

接下來,我會從」英雄本在「、」三個兇險「兩大方面來和你聊聊,人生海海,我們要如何才能高質量地度過這一生?

人生海海,英雄本在

寫小說就是畫美人,先畫臉眉眼,再畫發體衣。《人生海海》是個龐大的畫場,濃墨重彩的英雄上校,在各種高超技法的烘託和生動的筆觸點畫中,一點點鮮眀起來。

先聲奪人,英雄降

上校的馬靴踩在雪地上,喀喀喀,比嚓嚓嚓更著力,更堅硬,尖利而短促,聲聲刺耳,步步驚心,突兀、大膽、兇悍、殺氣騰騰,像冰封的雪在被刀割,被錘擊。小說開頭,未見上校其人,先聞其腳步聲,如同王熙鳳的爽利笑聲、琵琶女的千萬呼喚、舞臺幕後的高音叫板,讓人引頸以待,充滿幻想。

絕頂聰明,斜槓英雄

他絕頂聰明,他是木匠、戰士、軍醫、特務、間諜、畫家、養蠶能人,拿過木工刀、殺人槍、手術刀,一年學會木匠,二年能箍桶,三年開木工房。他的槍法百步穿楊,外科手術自學成才,軍醫無師自通。失智後的他也是畫畫達人,養蠶高手。「金一刀」的名號不是白叫的,純金打造的不僅是手術器具,還有上校的心。

豁達仗義,渾全男人

「喏,給你,不就是幾塊錢的事嘛?值得用性命去抵。世上命最值錢,我被人罵成太監都照樣活著,你死什麼,輪不上。」上校救了門耶穌,豁達仗義躍然紙上,他不像個太監,倒像個大軍官,大踏步、高抬手、腰筆直,腳生風,一步是一步,昂首挺胸,雄赳赳氣昂昂,不像鬼,像個英雄。上校並不是傳說中的太監,而是滿噹噹的渾全的啥都不差的大男人。

履歷豐富,背負罵名

上校十七歲參軍,從打紅軍到打鬼子,打解放軍,打蔣介石,打美國佬,半輩子都在前線戰場上。他殺人,在抗日戰場殺,在隱秘戰線殺,在朝鮮戰場殺。他救人,在陣地上救,在村莊中救,在生活中救。他悲憫、頑強、自信、達觀,是真正的英雄。

門耶穌說的:他雖然不是皇帝,但是在村裡人眼裡,他像個真正的皇帝一樣受人尊敬。

他粗中有細,悲天憫人,當外科大夫救治軍統戴笠的手下還順道接生了一個娃娃;他打仗英勇,誓死不退,與日本人打仗堅守陣地,表現出眾,很快提拔;他坐過日本人的牢,坐過國民黨的牢,共產黨的牢。他背負了太監、怪胎、惡鬼、女鬼佬和女漢奸的「床上走狗」等惡名,他被刺字,被滅了男人尊嚴,但他依舊是漢子,鐵骨錚錚,挨起打來不吭不哈不呻吟,像《老人與海》裡硬漢聖地牙哥一樣,頑強地活著。

他視金錢如糞土,卻視貓為生命,貓也因上校的寵愛成了上校的軟肋,上校投誠不成,因貓,上校逃而被抓,因貓,上校挨打,也因貓。寵物貓其實是上校人生的隱秘開關,它掌控著了上校命運中所有的轉折點。

再強大的英雄也有脆弱的時候,上校被小瞎子偷窺,秘密「暴露」,情急之下,他割了小瞎子的舌頭,挑了他的手筋。在爺爺和父親勸上校逃離的時候,他哭了,他像不會哭的人哭得亂七八糟,他整個人像一團奄奄一息的炭火。這次哭別,上校哭別了所有的好日子,也是我在村裡最後一次看見上校。

送別英雄,天地蒙塵

這年春節雪中,我想起上校皮靴踩在雪地上的喀喀聲,上校因為爺爺的告密被抓鋃鐺入獄。「這個該死的下午,天地是雪的,人卻汙黑,壞人打好人,老子罵兒子,天理皇道崩塌。」十六歲的我逃亡天涯,爺爺自殺,二嫂自殺,二哥憋悶死,大哥上門,母親去世。我們全家為英雄的蒙塵懺悔,我們村子為英雄的入獄心痛。

若干年後,林阿姨反覆說:他真能活啊!上校連著陽世的一口氣息,卻遲遲不肯走,他生有可戀,他不放心不情願就這樣走,他努力與死神爭鬥。比起多年前村裡人送別上校母親的幾百人同聲大哭,眼前的場景裡只有林阿姨和我,可他像真是個頑強的老人,不願意輕易赴死。

他生前萬般守護的秘密,終於可以放心的示人了:那不過是一棵大樹,樹冠墨綠,樹幹褐亮,四盞紅燈。這個大樹般的老人就這樣倒下去了。林阿姨追隨他而去。「他們終於可以做有尊嚴的死人,終於可以不怕髒了。」

至此,英雄塑造完成,在一次又一次的衝突中,小孩子「我」的視角,老巫頭爺爺的預言,六零年代的怪誕,富春江邊的小村,上校的不屈不饒不妥不協,上校的硬氣霸氣豪氣和英氣,全然匯入了一條名叫人生海海的大河,開啟了一段充滿兇險的航程

兇險一:英雄不在

羅曼·羅蘭說過: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麥家的心底藏著一個童話,那裡孕育著英雄的夢想。

埃萊娜·費蘭特說:「在童話中,一個人做他想做的事,在現實中,一個人做他能做的事。」麥家的英雄,就這樣在童話和現實中交替存在著。

英雄必然歷經磨難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英雄是苦難的產物,身上自帶寒氣,就像麥家自己,爺爺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父親是「右派」兼反革命。家裡的幾頂黑帽子使麥家經常被歧視,被欺負。被父親打了以後的17年,麥家再也沒有喊過父親。他處心積慮地逃離父親,逃離家鄉。

人生五十餘載,孤獨與疼痛始終與麥家形影相隨,那是他的宿命。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別人眼裡的消磨與罪過,卻是麥家孤僻的英雄主義。他少年的叛逆想用中年的內疚去填補的時候,老父親已經忘記他了。麥父問:你是誰?我兒子去了哪裡?命運的提醒像古希臘德爾菲神廟的箴言:認識你自己。人啊,要永遠認清你自己,知道你是誰?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磨難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英雄也不例外。

書中的上校這個人也是如此,骨頭太硬,心氣太傲,仗著聰明能幹,由著性子活,對老天爺也不肯低頭。 可是,成就英雄的路上,哪裡有坦途,打了雞血的紅衛兵,著了火的天空,複雜的歷史風雲, 上校被歷史的洪流反覆託舉和擊倒,人生時而明亮,時而跌入黑底。

現實中的英雄並不存在

麥家心裡有兩個父親,一個是上校,一個是父親。上校是麥家的精神教父,高大完美充滿了陽剛之氣,與文中的父親、現實中的父親形成了一個合體,滿足著少年麥家對英雄的所有夢想。每個男孩的成長過程中都需要一個英雄的引導,上校顯然就是麥家心目中的英雄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太過完美的完美肯定是不真實的,這樣的英雄現實中並不存在。人一輩子傾盡全力,去應對,去點亮人性的陰暗。但英雄必須存在,他是鏡像,是投射,是夢想,是我們窮其一生,要追求的目標。

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要活成自己生活裡的那個英雄的模樣

爺爺講:做人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英雄的法則,基本也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所以,那個叫做英雄的法則,無時無刻都在激勵著我們自己,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對生活無比的熱愛,依然要活成自己生活裡的那個英雄的模樣。

《走出非洲》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凱倫遭遇了感情的背叛,放棄優渥的生活遠嫁非洲。但她依然保持著堅韌不拔、不卑不亢的個性,從容地面對命運帶給她的重重關卡。

她為當地貧苦落後的黑人土著治病療傷,幫助他們解決生計;自己出資並全力說服酋長,讓部落中的孩子接受教育;她與工人一起辛勤勞作,沒有種族歧視,沒有階級的架子……她獨立、堅強,在任何境況下都不失禮貌與優雅,善良、自信,她的勇氣與毅力超過了當時自以為是的諸多男人。

人生如山,咬緊牙關,把生活幹翻。人生是不公平的,習慣去接受它吧! 「生活虐我千萬遍,我待生活如初戀。」哪怕生活讓我的心千瘡百孔,我照樣勇氣滿滿,不怕死不叫勇氣,努力活著才叫有勇氣。

兇險二:人不會愛

1、主動去愛人是一種像體力一樣的能力,有些人天生在這方面肌肉萎縮。

父親天生悶葫蘆,性格爆烈,不會表達愛。他一輩子說過的話,加起來不會超過兩頁紙,他面對背叛上校的爺爺放狠話,也只說出了:不叫爹,不一桌吃飯,不管生,只管葬等詞語。父親愛人的能力,是不健全的,萎縮的。

2、中國文化特色決定的父親的集體角色特點。

我們的文化,高語境文化,就是一切都在不言中,一切不用說出口,你懂的,不用表達太多,就可以彼此懂。也許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瞬間的哽咽,省去我很想你我愛你。我們自己,我們的原生家庭,我們的孩子,都缺乏愛的能力。

3、相比父愛無聲,我們更喜歡聽到直接的我愛你。

小說中的「我」被父親親了一口以後,欣喜若狂,感覺額頭被親過的那個地方長了翅膀,簡直可以飛起來

《我是山姆》中,精靈一樣的七歲lucy擁有sam(智商只有七歲的成年人)最真摯的愛。

父母要學會做父母。伊阪幸太郎說:一想到為人父母竟然不用通過考試,就覺得世界太可怕了。學會做父母,學會愛,學會讓自己愛的肌肉成長起來。

父母要學會播種愛。《原生家庭》裡也說:父母在我們心裡種下情感和精神的種子,它會隨我們一起成長。在分析自己的原生家庭時,每個人都表現出不約而同的受傷和愧疚,就像麥家自己的原生家庭的痛和轉化到了自己的家庭中,他的長子青春期也非常叛逆,幾乎不和父親交流,原生家庭種下的種子,隔代成長。

我們都要學會說愛,大聲說出來,對自己,對家人,對愛人,人生苦短,再不說愛就晚啦!人生海海,及早學會去愛。

兇險三:真相不在

一切都是蓄謀已久的,作為一個前麻醉師,林阿姨以最專業的方式結束了自己,追隨愛人而去。

《人生海海》全書中,有不少的生死。但很多人,都是死在別人口中,也就是別人的轉述中:戰爭的死、傷員的死、特務的死來自上校和老保長的口;我家裡人的死來自父親的口;上校自己的死感覺也是理所當然,他死過那麼多次,他瘋了實質就已經死了。唯有小說結局林阿姨的死,是死在舞臺中央的死,是悲壯地慘烈地拷問人性的死,也是幸福快樂安心的追隨者的死。如果說小說的所有文字,都是一直在填餵給我怨恨、憤怒、愁仇的話,這一刻,我放鬆了,和解了,不糾結了,同時也哭了。

林阿姨以專業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應驗了羅曼羅蘭的預言,認清了生活的真相,拉上了小說的帷幕,終結了英雄的史詩。一切都幹不過的是時間,英雄凡人都一樣。

電視劇《安家》裡奚美娟扮演的江奶奶,喜歡穿旗袍,很安靜無兒無女的,送走了老伴以後,她生無可戀,毅然自殺,追隨老伴而去。

1966年9月3日,傅雷與夫人朱梅馥雙雙上吊於家中,也是相互追隨的意思。

如果生活的真相,不夠我足夠的愛,弗如死。愛也是有原則的,真相不在,不如不愛.

《人生海海》第一部分的封面上,是一團黑暗,有山坡的弧線,貓咪爬坡的暈黃輪廓,貓咪的氣息;第二部分的封面,貓咪已在坡中,回頭望月,不舍不離;第三部的封面,兩截圓木已斷開,月還在,貓咪卻不見。麥家說內心卻缺乏溫度的人,不害怕黑暗,卻對紅色很敏感。這些黑,就像一個預言。需要我們像貓咪一樣,雙目炯炯,安靜等待。

為什麼每個人都那麼內疚?為什麼每個人都需要救贖?為什麼每個男人之間的交流都是失敗的交流?難道是靈魂太重、心太不堪,難道是黑暗太暗,光明太遠,難道是秘密太多,欲望太濁。

每一片黑暗都有出口,書中每一次黑暗裡的出口,都讓人難忘:上校的眸光、爺爺的煙火、擦亮的火柴、門縫的月亮,一次次點燃,一次次發光,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活下去的力量。

玉米剝了,玉米芯子堆起來,散發出淡淡的穀物的草香,這是生活的原境。月光在牆上爬久了,爬累了,跌落天井,匍匐著走,這是生活的夢境。打敗魔鬼一樣的虛榮、脆弱、孤獨、浮躁和膚淺,原諒別人,原諒自己,愛上自己,愛上苦難的命運,做個無敵的英雄,這是生活的現境,真實的現在。

人生海海,兇險無比,但是海洋是奇妙的,它總是不斷被劃出道道傷痕,又總是處於完整無損的狀態。就像凡人的常態,老傷才愈,新傷又起,在這樣的連續反覆中,過你自己深恨又深愛著的生活,記住生活本來的樣子。

馬爾克斯說過:生活不是你活過的樣子,而是你記得的樣子。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人生海海》

相關焦點

  • 《人生海海》:有一種英雄主義,是認清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這是一本傳奇而充滿人生況味的書,一本能帶走你「魂魄」的書,一本你在任何年齡段感受都不一樣的書。這是一個讀友對《人生海海》的評價,元旦三天休息,其實有好多事情要做,但是最想做的是酣暢淋漓地讀一本書。選擇《人生海海》不是計劃中的,因為我以為自己讀過這本書,重新拿起來讀出了陌生感,所以就接著讀下去了。讀到中間我才發現,這是以前我沒讀完棄讀的一本書,以前讀麥家就是希望讀到像《風聲》那樣的跌宕起伏,像《暗算》那樣的風雲突變,讀《人生海海》,沒有讀到期望中的情節就放棄了。這三天重讀,讀到停不下來,小說中的愛情、親情、友情、去國懷鄉情……每一種情感都是那麼真摯。
  • 麥家:《人生海海》——縱然底色悲涼,依然向善而行
    去年「雙十一」去網上選書,看到麥家的《人生海海》評分很高,順手就買了。也不知道這四個字的具體意思,只是覺得讀來有一種高端大氣、波瀾壯闊之感。也是記起之前聽過五月天有一首好聽的歌曲,名字也叫《人生海海》,阿信在歌詞裡唱:"就算是這個世界把我拋棄,而至少快樂傷心我自己決定,所以我說就讓它去,我知道潮落之後一定有潮起。
  • 人生海海:認清了生活本質,依然熱愛生活
    你說,什麼是人生?麥家在《人生海海》中,通過一個傳奇人物一生的經歷,為我們打開了通往這個靈魂問題答案的大門:所謂人生如海,既有陰冷詭譎的漩渦,也不乏暖陽舒緩的水流,一切因緣際會,最終只看你怎麼選擇而已。麥家作為一位已過了知天命之年的作家,麥家無疑是優秀而又成功的。
  • 一起讀麥家的《人生海海》願我們經曆命運浮沉後,依然熱愛生活!
    風雨尚溫柔,秋水冷月依然有圓滿的期待。但凡美好的事物,都含蓄溫良與禪意,且慈悲而長情。生活,就是如此:時間衝淡悲傷,新歡疏離舊愛;喧囂積攢沉默,經歷見證成長……所有的所有,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很多小說都在探討一個問題,什麼是英雄主義?「人生海海」這四個字是取自閩南方言,意思就是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的。
  • 麥家新作《人生海海》有多好?被董卿高曉松力薦,讓你熱愛生活
    董卿評價麥家身上有一種旁觀者的獨特氣質,一旦開口,你就能體會到他的語言的精準性,細節的觸動性,以及思想的深刻性。當麥家完成了自己新書《人生海海》時,第一時間把先閱本寄給了董卿。小說中,太多的人經歷過太多的苦難,看到了生活太多的殘酷真相,對於命運也表現出不同的態度,由此開啟了不同人生。爺爺: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爺爺的外號是老巫頭。巫頭是指那些愛用過去講將來的人,用道理講事情的人。
  • 《人生海海》:所謂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麥家說道:「一個作家,他的寫作是怎麼也逃離不了童年和故鄉的。」《人生海海》便是一部以故鄉為背景的佳作,麥家耗時8年,打磨5年,才真正問世,一經發布,就被賣瘋了。而《人生海海》一改以往的風格,以故鄉為背景,上校一生的悲喜故事為主線,深刻地演繹了書中人物的人生歷程,生活千姿百態,受過情感的肆虐,也承受著時間帶來的寬恕。小說語言樸實豐滿,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直直戳進讀者心窩。
  • 《人生海海》20句經典,讓你看清了生活本質後,依然熱愛它
    書裡所展示的都是生活最真實的樣子,人性複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和利益守護,或許你會在書裡找到自己的影子,然後原諒它,在認清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它,書中的這20句經典,帶你領悟人生真諦。1、 做人就是在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
  • 《人生海海》:何必在意一時沉浮,人總歸,要跟過去的自己和解
    《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時隔八年,試圖超越自己的最新作品,與以往寫作不同的是,他寫的不再是諜戰英雄主義,而是選擇了回歸故鄉,回歸那個讓他滿目瘡痍的童年,在接受採訪時,他表示:「一輩子總要有一本關於故鄉的書,一方面是對自己童年的一種紀念,另一方面,也是和故鄉的一次和解。」
  • 「人生海海」中的五味雜陳——看麥家的長篇小說《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取自閩南方言,意為「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而作者麥家對這個詞的解讀又深了一層:「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生活總是不盡如 人意,永遠不會如你想像那樣簡單圓滿。
  • 人生海海,願你我都能好好生活,做最好的自己
    選用「人生海海」作為書名也是如此,不想告訴你這個故事想表達什麼,只希望你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部分,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莫言在拿到書稿時,連讀兩遍,讚譽有加;好友高曉松看過後也驚呼「麥家老師跨越了自己的第一座高峰」;蘇童、董卿、陳坤等諸位名家名人也紛紛傾力推薦。
  • 《人生海海》:看透人性,卻依然熱愛生活
    《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作者麥家沉澱八年才推出的作品。全書分三部分展開,故事情節緊湊,初讀時感覺是本傳奇故事,隨著謎底慢慢解開,對人性的刻畫逐漸深刻,慢慢感受到此書的厚重,會隨著作者細細去品味人性的複雜、多變。「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 《人生海海》6句扎心的話,讓你看清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它
    父親去世3年後,麥家開始著手寫下《人生海海》這部帶著自己童年傷疤的小說,用文字的方式和父親和解。一個男人或許就是在沒有父親的那一瞬間開始長大,他再也不是個孩子了。今年的3月,失業在家,內心滿是焦慮和不安,剛買了房子,付完首付捉襟見肘,整天焦慮房貸要怎麼辦?
  • 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人生太複雜,太寬廣,如果沒有一顆悲憫心,沒有一點所謂的生命的頑強,在人生面前基本上是要敗下陣來。——《人生海海》這周抽空讀了這本豆瓣2019年度中國文學小說榜第一的著作,《人生海海》。麥家老師以第一人稱敘述故事,在這本書中塑造了多個人物形象,上校(另一個外號是太監)、雌老虎(父親)、老巫頭(爺爺)、活觀音(上校的母親)、林阿姨(上校的妻子)、小瞎子(他的父親是瞎子,謂為「大瞎子」)……這些綽號,無一不引起我的閱讀興趣,我迫切的希望了解到這些綽號背後的故事,讀著讀著,發現了人生海海的意思,「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 《人生海海》解讀千種人性:一切命運都是最好的安排,要熱愛生活
    這一輩子總要寫一部跟故鄉有關的書,既是對自己童年的一種紀念,也是和故鄉的一次和解。一個作家,他的寫作是怎麼也逃離不了童年和故鄉的。」——麥家《人生海海》作為麥家的「故鄉三部曲」之一,沉澱8年,經過5年的打磨,終於呈現在大眾面前。
  • 麥家《人生海海》:世事無常,但我們要學會釋懷
    人生,從來不完美!各有各的不足,各有各的難處,各有各的無奈,各有各的煩憂。有些人家境貧寒,但很是知足,工作踏實,一家人和和美美。有些人豪車華宅,但吃不好飯,睡不好覺,沒時間陪伴家人。《人生海海》就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用5年的時間打磨,超越以往的寫作風格和題材,首次以自己的家鄉浙江為背景,把自己童年的影子融入故事當中。
  • 麥家《人生海海》經典語錄,讓你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
    對很多人來說,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自己陷入迷惘,不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海明威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麥家,就是這樣一個人。2002年,已經38歲的他,才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解密》。他停下了手中的筆,全面反思自己這些年來的生活,甚至想放棄寫作。2019年,他的新作《人生海海》終於問世了。這部小說,他足足用了8年的時間精心打磨而成。因為他給自己規定「每天不能超過500個字」、「沒有靈感不能強制寫」、「至少修改5遍」。
  • 茅盾文學獎得主新作《人生海海》20句經典,讀懂人生方能坦然
    但是,這些作品帶給麥家的結果,除了花不完的金錢,還有數不清的質疑聲和惡評。真正讓他痛下決心改變的,是2011年9月父親病重去世。麥家說:通過寫《人生海海》,我完成了人生救贖,治癒了我的毛病。沒有功利心的,又用功用心地寫出一部作品。
  • 茅盾文學獎新作《人生海海》,直擊人性18句話,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大家剛聽到這本書名的時候,可能會疑惑,為啥叫「人生海海」?是什麼意義呢?麥家說:「這是一句閩南話,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的說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2,人啊,心頭一定要有個怕,有個躲。世間很大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不能太由著性子。3,人要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饒人的善良,也是饒過自己的智慧。
  • 標題:麥家《人生海海》:被時間沉澱下的一生,需要用愛來和解
    書名「人生海海」,麥家在書中解釋道:這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像大海一樣寬廣,更深層的意思是想告訴一些人,敢死不是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這些深層意義,也是麥家十幾歲就被迫離家,在海外漂泊多年後,才懂得的人生的意義。故事跨越了近一個世紀,以孩子的第一人稱,圍繞了一個人在時代之間的一生。
  • 《人生海海》的10句大實話,5句說出生活本質,5句成名人座右銘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真相後,依舊熱愛生活。」麥家說:「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麥家時隔8年的出山新作。生活像人,有些或有時是讓人愛的,有時或有些又是不讓人愛的,甚至讓人恨。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