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導,納卡衝突在俄羅斯等國介入下已然結束,在俄羅斯駐軍納卡的情況下,亞美尼亞等於是割地賠款,國內甚至因此發生了大規模的民眾抗議事件。不過與此同時,亞美尼亞媒體突然開始炮轟政府,稱此前購買的俄羅斯蘇-30SM完全無用,買中國的無人機就不會這樣了。
據了解,亞美尼亞當地媒體認為購買的昂貴蘇-30SM完全無用,鑑於阿軍依靠大量的土耳其無人機奪得了絕對的制空權,亞美尼亞也應該購買中國的低價無人機,這會使得整個戰爭的平衡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納卡地區的衝突已經證明,儘管亞阿兩國的地面戰線相持不下,但這兩國衝突中無人機的作用是巨大的,不過與其說改變戰爭平衡,亞美尼亞制空權的丟失很大程度上與其自己戰略定計也有很大關係。
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在接受採訪時承認,其軍隊規模和編制雖然已經成型,但在戰場上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反而引導戰爭走向的是小股的機動部隊和無人機。要知道,儘管亞阿兩國長期衝突,但其實兩國都沒有構建一個現代化的軍事體系,作戰還遵循上個世紀的體系,兩國軍事力量幾乎擺在臺面的情況下,戰略依舊不存在針對性,「古老」的薩姆-8防空飛彈也因此被媒體認為是完全無用的裝備。
於是便有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彩虹」或者「翼龍」無人機已經在中東地區的戰爭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更重要的是,這些察打一體無人機成本低廉,一臺只有數百萬美元,相比幾億買一架戰機,拿這個錢來買一堆擁有各種功能的無人機顯然要更加實惠。同時,亞美尼亞國內已經一致認為無人機對於戰爭平衡是有利的,既然阿方能夠利用土耳其無人機充分壓制亞方裝甲部隊,那麼購買中國性能相對更好的無人機便能夠有效應對。
對目前的亞美尼亞來說,佔領已久的納卡地區被俄羅斯駐軍,已經等若割地賠款額,國內怨聲載道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購買了中國的無人機就真的能夠改變地區局勢嗎?必須清楚的是,兩國由來已久的衝突已經使得他們形成了傳統戰爭的思維定勢,突然被現代化的無人機集群「打蒙」了之後對於無人機的作用自然會有一定放大,仔細分析無人機的戰爭定位就會發現,哪怕是買了之後也不一定能帶來什麼優勢。
無人機的優點在成本低、威力大,但缺點也相當明顯,依賴通信傳輸,作戰半徑不大且容易受到影響。專門用來打甚至是「捕獲」無人機的設備早已在中國、美國之類的無人機研製國有所配備,實際的效果也相當顯著,甚至目前已經開發出了專門用於對抗無人機的防護網。換句話說,只要現代化的防護體系被建立起來,無人機能夠起到的作用其實就相當小了,縱覽中東衝突,無人機之間的衝突很多時候都只是「治安戰」的規模,作戰裝備本就有質的差距。
而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土耳其援助的無人機也不過是填補了亞塞拜然在軍隊規模上的空缺,僅僅只是做到了能夠對峙,最終也還是沒能佔領納卡。因此,說無人機能夠改變戰爭格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亞塞拜然鋪天蓋地的用無人機視頻攻擊下的結果,實際上想要真正發揮威力還需要程度的現代化軍事體系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