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吃飯時,老公嘆著氣說:「唉,現在的孩子,心理越來越脆弱了。今天早上,高一(8)班有個男生,一直在教室外哭著不肯進教室。他那個在市三中當老師的阿姨,在他身邊不停地勸著,他一句也聽不進去。高一(8)班可是最好的班,多少人擠破頭也擠不進去呢。「
哎呦,居然有這種事,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好不容易才考進去的班,怎麼會不肯進教室了呢?這才開學兩個月呢,還是一個男生哩,這麼脆弱!
"他為什麼不肯進教室呢?考試考差了?壓力太大,承受不了啦?"我忍不住一連問了幾個問題。
"都沒到期中考呢,平時也就普通的周測、月測。這些孩子,在初中時一帆風順,成績拔尖,隨便一個科目的成績都是優秀的,整天被老師誇著。上了高中,學習的內容難度增大,各個學科考試不及格的人比比皆是,那是再正常不過了。他怎麼就覺得承受不了壓力呢!"
我認真聽著老公繼續發表他的感嘆:「一開學,班主任就應該做好高一新生的思想工作,高中課程比初中課程,難度有很大的跨越,考試分數也會差別很大。初中時成績好的同學,各科都會達到優秀水平以上,而到了高中,你能保證每科都達到良好,就有重點大學可讀了。
這個男生大概是在這兩個月的周測或月測中,成績處在班上倒數的位置,這讓在初中時一直處在領先位置的他感到顏面盡失,自尊心大受打擊了吧?他已經請假回去兩天了,今天家長送回了學校,卻不肯進教室,說不想讀書了。家長很是著急啊!"
唉,我也忍不住長嘆了一口氣,在教室外哭著不肯進教室的情景,那應該出現在幼兒園或者小學一年級的教室外,怎麼跑到重點高中的高一新生教室外面了呢?
記得我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才3歲,她上幼兒園前就特別渴望上幼兒園,但去了不夠一天,就再也不想去了。因為小朋友會欺負她,把她的臉都抓成了大花臉,更讓她恐懼的是,幼兒園的飯和菜是放在一起吃的,而我女兒在家吃飯是飯菜分開的。她只要吃到混著菜汁的飯,便噁心嘔吐。
為了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我們想盡了一切辦法,但她對幼兒園飯菜的恐懼遠勝於被小朋友欺負,儘管幼兒園的老師答應單獨照顧她的飲食,但孩子再也不肯去幼兒園了,只要提起去幼兒園,就大哭不止。可她不去幼兒園,我們無法上班,只好每天逼著她去,她就天天哭得撕心裂肺,讓人心疼。
女兒去幼兒園的那個學期,三天兩頭感冒發燒,把我們折騰得夠嗆。第二學期,我們決定邊工作邊帶娃。好在我和老公的單位只隔一條街,我們約好了誰沒有課誰帶孩子,如果大家都有課,就叫鄰居幫帶一下。非常感謝當年的領導,沒有因為我們邊工作邊帶娃而有任何的微辭,這也許與我們的工作成績相當不錯有關吧。
為了消除孩子怕吃混在一起的飯菜,我們父母帶頭把菜放在米飯上面,還把菜汁倒進飯裡,每餐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父母慢慢地引導,孩子慢慢地嘗試,後來,孩子終於可以把一碗放有菜汁的飯吃完,不再噁心嘔吐了。如今,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步入社會,她去到哪裡,都不會因為飲食不慣而影響她的吃飯問題了。
如今,有不少家庭的孩子,在家裡被爺爺奶奶慣著,讓爸爸媽媽寵著,在學校裡有老師哄著、誇著,什麼挫折也沒有經歷過,就如溫室裡長大的小樹,一旦來到陽光雨露之下,就經受不住風吹雨打的考驗了。
就像這個哭著不肯走進教室的高一男生,他能考進市的重點高中的重點班,說明他在初中的時候,成績一定是全年級的頂尖高手,畢竟高一重點班的人數,全市不到一百人。他每天聽到的也許是各種各樣的讚美之聲。這種在讚美聲中長大的孩子,在高手如林的班級,一旦成績低於自己的預期,就承受不住來自各方的壓力,直至心理崩潰了。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都發展迅猛的時代,學習、工作和生活,哪樣沒有壓力呢?一個人,從小沒有受過一點挫折的磨練,他又怎能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呢?
長在溫室裡的樹苗,園丁們要及時把它們暴露在陽光下,讓它們在陽光與風雨中成長,使之長成參天大樹。同樣,孩子也要從小接受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讓孩子的內心變得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