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不見,趙立堅一出現就引爆輿論:這顆苦果,中國絕不會吞下

2020-12-11 長江號外

12月9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12月8日,美國宣布將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實施所謂制裁。請問中方有何反制?

趙立堅表示,「我的同事昨天已經闡明了中方的立場。針對美方的惡劣行徑中方將堅決有力反制,堅定捍衛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中方絕不會吞下損害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

據報導,在8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華春瑩指出,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美方沒有任何資格橫加幹涉。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中國憲法制定香港國安法,依法推進對香港的治理、打擊違法犯罪分子,這完全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情。華春瑩說:「一段時間來,美方藉口維護香港民主人權自治,通過各種方式插手香港事務,支持從事分裂國家、擾亂社會秩序的暴力活動,現在又悍然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進行所謂制裁。這充分暴露了美方幹涉中國內政、搞亂香港、阻撓中國穩定和發展的險惡用心。針對美方惡劣行徑,中方將採取堅決有力反制,堅定捍衛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言人12月9日發表談話指出,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外國和境外勢力以任何方式幹涉香港事務,將一如既往履行法定職責,依法處理香港事務。中國法律的尊嚴不容侵犯。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幹預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有關部門將對提出和推動涉港議程、插手香港事務、損害中國主權安全的美方相關人員實施對等制裁。

相關焦點

  • 趙立堅開門見山:這顆苦果中方絕不會吞下
    12月8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無端指責中方依法制定和實施香港國安法,宣布美方將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實施所謂制裁。對此,中國外交部、國務院港澳辦、香港中聯辦密集回應,就此問題強烈譴責美方。
  • 中方強硬警告:任何人都不要幻想讓中國吞下損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 圖片來源:環球網【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郭媛丹】北京香山論壇22日上午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做主旨發言,舉出很多數據和例子介紹中國在新中國成立的70年中取得巨大成就以及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和發展取得的巨大貢獻
  • 日本導演拍攝中國《後疫情時代》,紀錄片火爆外網,引爆中日輿論
    作為最早向世界報告新冠病毒的國家,中國自然是知道新冠病毒的危害與真相的,不過當該病毒開始逐漸的蔓延向全世界的時候,用病毒來污衊和詆毀中國似乎成了某些國家和媒體的常用來掩蓋疫情真相的手段,對此中國方面已經多次對此表示了抗議,不過你始終是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因此最近日本導演拍攝中國《後疫情時代》,紀錄片就火爆了外網,並引爆中日輿論
  • 出身法國的「凡爾賽」如何引爆中國輿論場?
    而「凡爾賽」被引入中國則是歸功於微博幽默博主@小奶球 ,早在5月8日,她發布一則搞笑視頻《凡爾賽公開課》,以教學授課的形式惟妙惟肖地展示了凡爾賽精神,並總結凡爾賽文學的三大要素:1.明貶暗褒;2.自問自答;3.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豆瓣上還因此建立了「凡爾賽學研習小組」,尊稱小奶球老師為凡爾賽創始人,截至11月11日已有4萬人聚集在此討論交流。
  • 浙江三叉戟讓中國男排雙子星吞下失利苦果,但他無愧「男排朱婷」
    由於歐美疫情仍在繼續,因此所有球隊都是全華班上陣,不過即便如此北京男排仍有多位大將坐鎮接下來你追我趕比分始終沒有被拉開太多,北京男排24-22率先拿到局點之後浙江連得2分雙方戰成24-24平,關鍵時刻江川顯示了中國男排一哥的風範,他扣球建功之後發球再次得手,26-24北京男排先拔頭籌一局到手。本局比賽兩隊的接應都有高水平發揮,江川砍下8分,張冠華得到7分。
  • 邊境再度爆發激戰,印度這次吞下苦果,關鍵時刻遭迎頭痛擊
    近日,邊境就再度爆發激戰,印度這次吞下苦果,關鍵時刻遭迎頭痛擊。恐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事情會越來越多。 印巴各自擴充軍備 為了增強自身的軍事實力,印度在這段時間不斷購買大批軍事裝備,前不久購買自法國的"陣風"
  • 痛嘗苦果!北體重回Cuba申請被駁回!因錯過報名時間!
    10月8日,Cuba組委會對北京體育大學參賽資格一事做出了回應,回復函中稱:組委會進行專題研究以後,認定北京體育大學未遵守聯賽規定,在規定時間內並沒有參加報名,而聯賽的報名時間是考慮過多項因素決定的,時間足夠充裕。
  • 3歲男童吞下32顆磁力珠,在體內串成串!腸道多處穿孔,捲成麻花
    他們大多腹痛難忍,出現胃腸道穿孔的嚴重情況。醫生痛心呼籲,這些危險玩具,家長們不要再亂買了。從3歲福建男童體內取出的磁力珠,整整32顆。「從手術的情況來看,孩子是分次吞下的這些磁力珠,一共取出32顆。」秦樂介紹,目前好好還在兒科住院病房,還需要幾天的觀察和恢復。X光片拍到浩浩體內的磁力珠。
  • 安東尼接受替補角色:必須吞下這顆苦藥
    「這樣做對球隊是最好的,這是球隊所需要的。問題不是我是否該首發。我不認為這是問題,我不認為有任何人會質疑這一點。我也不質疑這一點。要找到的是對球隊最好的辦法,讓所有人都能受益。」「我必須吞下這顆苦藥。對於這個情況我很適應、也很熟悉,所以我願意在這裡這樣做,因為我了解這支球隊和球員們仍然會尊重我。他們告訴我我仍然會是球隊重要的一部分。」
  • 胡錫進:幸虧中國疫苗試驗沒有出現事故,否則西方輿論不會客氣
    【胡錫進:幸虧中國疫苗的試驗沒有出現事故,否則西方輿論不會客氣】大事!北京時間今天凌晨,巴西布坦坦研究所宣布中國科興公司研製的疫苗有效率確定超過50%,達到了巴西規定的疫苗使用標準。同時該研究所表示,應科興公司的要求,具體有效率等數據要在接下來最多15天的時間內推遲公布,因為科興公司希望將在土耳其印尼等國的實驗數據進行整合。
  • 貴州5歲男孩吞下123顆磁力珠被緊急送醫!這種玩具很危險
    (原標題:貴州5歲男孩吞下123顆磁力珠被緊急送醫!從X光片上看,磁力珠在陽陽的胃裡連成了一塊,由於數量太多,甚至無法確定具體顆數。消化內鏡中心主任許良璧第一次看到X光片時也十分震驚:「一般誤食6顆、7顆的比較多,這麼多顆的很罕見。」
  • 譚德塞一番話引爆國際輿論,關鍵時刻王毅發聲了
    撰文丨考拉編輯丨月七隨著冬季到來,許多國家再次陷入新冠肺炎的疫情反撲之中,感染人口急速上漲,多地醫療系統陷入癱瘓之中,這對於多國人民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消息此次疫情的"暴風眼"莫過於美國,本以為美國會是世界的希望,事實卻成為了被疫情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不僅將先進富裕的醫療手段"損耗殆盡",更是給多國帶來不利消息,將疫情演變成"生化危機"。截止12月15日,美國累計確診新冠病例超過1694萬,死亡病例達30.8萬。
  • 日朝密會令美國很惱火 輿論認為兩國互信或出現裂痕
    輿論認為,日方在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後雖竭力示好,但在一些問題上卻未能獲得預期利益,兩國互信關係或已出現裂痕。報導稱,日本內閣情報官北村滋與朝鮮負責統一事務的高級官員金聖惠今年7月在越南秘密見面,就解決日朝「人質綁架問題」進行了磋商。但因日本並未向美國提前通報這次會面,多名美方高官非常惱火。此前日方與朝方官員接觸均會提前告知美方。
  • 聯賽被躲貓貓,天津女排或吞下安樂贏的苦果
    女排超級聯賽總決賽將在12月16日晚打響,江蘇女排繼2016-2017賽季奪冠後再次殺入決賽,決賽中她們將與實力強大的天津女排進行三局兩勝的爭奪,決出最後的聯賽冠軍。自朱婷本賽季加盟天津女排後,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本賽季聯賽冠軍毫無懸念地仍將屬於天津女排。
  • ...部副部長強硬警告:任何人都不要幻想讓中國吞下損害自身利益的...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北京香山論壇22日上午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作主旨發言,舉出很多數據和例子介紹中國在新中國成立的70年中取得巨大成就以及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和發展取得的巨大貢獻。
  • 2歲男童吞下13顆磁性巴克球 致腸道四處穿孔
    2歲男童趁家長不注意,將手邊帶有磁性的13顆巴克球吞下肚,磁球在腸道內互相吸引成串。13天後手術取出,腸道已有4處穿孔,經過術後兩日的監測,患兒轉出重症監護室。2歲的君君(化名)家住江西,4月1日,他跟媽媽說肚子疼,媽媽無意中看到沙發上他跟爸爸一起玩過的巴克球缺了一塊,她懷疑孩子可能誤吞了這些小磁石,趕緊將其送到九江一家醫院就診,當地醫院行腹部平片後診斷為消化道異物,給予抗炎、補液等治療後,孩子腹痛緩解,之後孩子精神、食慾都沒受什麼影響,醫院和家長都期待孩子能自行將磁石排出,哪知11天過去了,依然沒能排出,孩子反而再次出現腹痛、嘔吐、高熱等症狀
  • 為達目的誣告陷害,只會讓「聰明的你」「吞下」苦果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曉楠)因為一時氣憤或為達到某種目的,通過捏造事實,報警誣陷他人,只會讓自己「吞下」苦果……被打成的輕傷?謝某與被害人在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龍行路某飯店門口相互毆打,致使被害人輕傷。
  • 張雷吹掉國安點球引爆輿論,有四種可能性,哪種可能性最大?
    張雷吹掉國安應有的點球,引爆了中國足壇的輿論,關於點球本身不多說了,說說張雷為什麼這麼吹。視頻回放清楚地顯示,這是一個點球目前,包括媒體、球迷在內,已經出現了幾種猜測,其一是有足協相關領導授意要是關鍵的比賽,還有裁判這麼吹,那麼這種懷疑才可以站得住腳,但這一次,並不是很站得住腳,雖然有包括媒體人士在內非常憤怒,但更像是憤怒情緒的一種宣洩。所以,更大的可能是張雷自己想多了,他想表忠心,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領導的欣賞,而領導的欣賞會帶來很多的東西,且不說現在還當著裁判,未來不當裁判了,也可以獲得其他層面的利益。
  • 中俄這一拳打出來了!關鍵時刻,一份軍事協定引爆國際輿論
    中俄互信程度進一步增加關鍵時刻,一份軍事協定引爆國際輿論。據環球網報導,最近俄羅斯外交部對媒體表示,經過中國國防部長和俄國防長經視頻協商,兩國就一項軍事信息互相分享協議形成一致意見,這項軍事信息共享協議主要是指雙方發射彈道飛彈和太空火箭的時候,互相通知對方。
  • 「中國之最」引爆輿論,美企發現事情不簡單,果斷選擇留在中國
    據新華社援引美媒消息稱,今年長期居家的美國消費者購買中國製造的商品大幅度增加,中國出口美國的貨物種類也比較多,甚至一些美國企業慶幸稱,「留在中國最終成了最好的決策」。「留在中國是最好的決策」中國統計局12月15日發布了一份11月中國經濟數據,發現中國經濟在加速前進,而美國《紐約時報》也分析了一份數據,稱在11月,中國對外出口貿易中,增長最快的是對美國的出口,出口貿易額高達519.8億美元,比之前上漲了46.1%,一家美國公司的執行長表示,2020年,留在中國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