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山知水 樹木樹人——走進北京林業大學

2021-03-04 北京林業大學招生辦

走進北京林業大學

主樓前的草坪上一塊「林」字石,左右兩側的杜仲、玉蘭、美國肥皂莢將校園的小路襯託得無比幽靜。沿著東側的小路往前走,一叢玫紅色的牡丹開得正豔,3名學生正在牡丹叢旁排練話劇。

  從不遠處林子裡傳來的鳥鳴聲、晨讀聲將暮春的清晨點綴得恰到好處。

  這裡是北京林業大學。學生在這裡知山知水,學校在這裡樹木樹人。

園林學院:與園林來次「甜蜜約會」

在園林學院,我們正巧趕上學生在參加2014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答辯會。從門上貼的一張紙上可以看到,此次參加答辯的課題五花八門:《北京以植被主題命名的園林景點調查》、《北京地鐵內部生態因子分析》……既包含了學生的奇思妙想,也體現了他們關注現實的赤子情懷。

推門進入會議室,正在答辯的小組研究課題是《如何改進北京坡形屋頂植被地的種類及綠化施工》。答辯選手從立項目的、理論研究、實地調研、創新點等角度進行了3分鐘闡述,隨後接受答辯老師的提問。無論該組能否順利通過答辯,專業老師都會提出意見、給予點評,供學生在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參考。該組成員林恬逸說,這樣的創業創新大賽答辯會在北林大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己的課題就是在上一屆師兄研究出的課題基礎上提出的。

  園林學院院長助理薛曉飛介紹,這樣的大賽在全校各院系都有,分為市級、校級和院級三類。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自己提出研究課題和方向,然後參加答辯會。答辯通過的課題可以獲得專項資金的支持,有些學生研究出的成果還可以直接投入生產。正如計劃的名稱那樣,「創新」放在「創業」之前,因為大賽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要求學生出成果,而是希望他們在研究過程中學會做課題、做研究的基本方法,並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而不是紙上談兵。

  大三學生譚唱是個爽朗的北京姑娘。她說,自己最初是被師姐「忽悠」進來的,本以為進了大學可以鬆口氣、享享福,誰想比高考還要累。在她的課程設置裡,既包括設計學、生態學、地理學、植物學等自然科學,也包括社會學、藝術、美學等人文科學。「有時候看到課表都覺得絕望」,可真走進大自然,到自己熱愛的植物身邊去,一切苦累都變成了一次「甜蜜約會」。

  譚唱邊給我們看隨身帶的圖紙邊介紹說,她自己現在1個月要去好幾趟植物園,在幾平方米的範圍內生長的所有植被、群落分布,最終都要變成一條條曲線和一個個圓點在圖上表現出來。別看面積說起來不大,可真要把一塊草坪上所有植被種類都統計清楚,即使五六個人一組,也要花上兩天時間。

  園林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劉堯說,北林大風景園林專業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有園林專業創始人之一的汪菊淵院士,有人稱「梅花院士」的陳俊愉,還有指導學生在中國首獲國際風景園林設計競賽大獎的孟兆禎院士。近幾年,國家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風景園林學作為協調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間關係的重要學科之一,也越來越被社會認同,並在2011年與建築學、城鄉規劃學並列成為國家建設領域的三大一級學科。在2012年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北林大風景園林學科排名居首,成為該領域的領軍院校,畢業生供需比高達1∶6。

林學院:與山為伴,與林為友

  林學專業大二學生劉梓純說,學校就是一座植物大觀園。大一時,老師經常會帶著他們在校園內上實踐課,認識植物的種類和特性,比如辨認木瓜和芒果等,到了大二,他們不是紮根在野外,就是泡在實驗室。採集回標本後,觀察形態,進行辨別,然後測定生物學性狀、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生長情況等,更高端的還要自己授粉,進行基因工程實驗等。這個專業以前是冷門,但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今後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好。

  同是林學專業學生的朱晨怡說,學林學有讓人頭疼的地方。比如各專業除了要記住繁複的生物中文名稱外,還要背下拉丁文名稱。有時一背就是上百個,讓人頭昏腦漲。可有時候也真的很「好玩兒」。鷲峰是學校的實訓基地之一,每學期他們都會抽出4天左右時間去野外訓練。每天早上8時出發,爬一小時的山路進到深山老林去上課。看到老師讓測量的林地,朱晨怡的第一反應是「傻了」:想要拉根線就得手腳並用往上爬,測出的角度卻居然只有30度;測量一片森林的樹木分布密度時,不但要看地面,還要不時抬頭看天,估測樹冠的交叉面積。在偌大的林子裡,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遠到互相看不見,說話基本靠喊。一天下來,不但口乾舌燥,還脖子酸疼。這樣有意思的生活,造就出同學加戰友的深厚情誼。

  林學院黨委書記趙海燕說,對林學專業學生而言,野外觀測、實習實驗就如家常便飯。免試推薦讀研時,參加過野外作業、科研能力強、熟悉實踐環節的學生很受北大、北師大、中科院等知名院校的青睞。

  北林大現有的很多專業都是從林學專業發展獨立出來的,如生物科學、野生動植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這些專業所依託的林學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在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全國排名第一。

  現在,北林大的這個傳統專業有了新方向———城市林業。2012年,學校按森林資源類進行招生,第二年單獨設班,成為全國林業院校中第一個設立城市林業方向的院校。2013年確立為以林學類招生,並在林學專業下設立城市林業方向。與傳統林業相比,城市林業進一步強化了城市生態環境評價與檢測、景觀規劃與管理及居民社會行為。

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我們要做拔尖人才」

  校園內的植物都是學生學習、研究的對象。在生物樓前的一棵玉蘭樹上,不少枝幹、花苞都掛著小紙牌。細細看來,上面註明了學生姓名、專業和年級。學生齊美傑說,這個小紙牌意味著這個部分已經「名花有主」,其他學生就不能再用這部分做實驗了,以免影響最終結果。在北林大學生物,學生不但要掌握生物專業知識,還要對樹木學、生態學、化學、動物科學等有所涉獵,涵蓋面極廣。

全國有1500多所高校開設生物類專業,如何保證畢業生在競爭激烈的生物學人才庫中脫穎而出?「北林大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有自己的『法寶』———優質的生源、優質的平臺才能打造出優質的人才!」生物學院教學副院長張柏林說。

  生物學院有全校唯一一個國家生物學理科基地,按生物科學類招生,按大類統一錄取培養。在一學年結束後,選拔其中30%的優秀學生進入基地班學習,基地班學生50%以上都能直接保研,免試及考取研究生的比例達70%以上。「這麼高的讀研率,課業是不是很繁重?」記者不禁發問。一旁的曾慶泉老師插話了,作為一名從這個理科基地走出的畢業生,他最有發言權:「上大一時,我的成績在班裡排第3名,到了大二進入理科基地,成績一下排到班裡第10名了。不用老師多說什麼,自己就得使把勁兒!」他說,不少課程使用國外教材,全英文授課。如果英語水平不過硬,學生很可能跟不上。進入基地班也不是一勞永逸,每年都會進行篩選。如果有兩門課低於70分,就會被淘汰出局。同樣,感興趣、學得好的學生也有機會進入基地班學習。

  生物學院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交流平臺,學生可以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作為交換生出國交流、跟導師出國做研究。生物科學2010級學生陳一歐在大二時就在一場國際學術論壇上以唯一一名本科生身份做了主題報告,而其他參加者多是來自世界著名高校的博士生。最近5年,生物學院已經有10餘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發表高水平論文。

  北林大不是要培養只會理論的「書呆子」。想要成為生物科學領域的拔尖人才,動手能力要強。從2007年起,生物學院已連續舉辦8屆大學生科研創新計劃。負責該項目的任建武副教授說,比賽內容不能「假大空」,要和生活、學習息息相關。在3月底剛結束的首屆生物學實驗技能大賽上,學生的奇思妙想讓導師們眼前一亮。導師相中哪個學生的項目,就會主動聯繫他,給予技術上的支持。如果學生的創意特別好,導師還會幫助他申請專利。

  大四學生薑超今年面臨畢業。他說,這個專業的學生大多會選擇繼續讀研、讀博。自己所在的班有36名學生,其中26人選擇在國內外大學繼續深造。

招辦主任穆琳談招生:轉專業門檻放寬

  北林大今年轉專業門檻進一步放寬。以往學生主要有兩次轉專業機會。一次是進校報到後轉專業:高考分數高出本省重點線100分(750分制)以上的考生第一志願報考北林大,入校後即可在相應科類招生專業中重新選擇,但分數要達到所選專業在考生所在生源省錄取的最低分。另一次是入學一年後轉專業:大一學年結束後,學習成績名列本專業前三分之一的學生有資格提出轉專業申請。今年起,入學一年後轉專業門檻進一步放寬:在同一生源省市,高考分數不低於擬轉入專業當年錄取最低分數線的考生,也有資格提出轉專業申請。

  為推進重點學科發展,學校在已開設的林學與森保、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農林經濟管理、木工與林化4個梁希實驗班的基礎上,今年開設園林學院梁希實驗班。該實驗班涵蓋風景園林設計、風景園林植物應用與觀賞園藝3個學科方向,每年選拔35人,其中風景園林設計20人、風景園林植物應用8人、觀賞園藝7人,從相應專業本科二年級學生、城鄉規劃專業本科三年級學生中選拔,且要在本專業同年級綜合排名前二分之一。實驗班採用「本碩統籌培養」模式,課程體系經過重新安排整合,更側重創新能力和精英化。保研率在55%至90%左右。成功保研的學生可從大四上學期開始選修研究生課程。

文字來源:北京市考試報

如果您對本微信公眾平臺感興趣,那麼就關注我們吧!歡迎分享!謝謝!

--內容分享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推薦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關注我們

1、點擊右上角-查看官方帳號

2、搜索微信號:BJFU8216

3、掃一掃微信公眾平臺二維碼

4、關注後可點擊主頁右上角,查看往期消息

圖片供稿:Lysuna(微博)

投稿方式:將有關校園風景、學生活動、校園故事、大學生活等資料以圖片或者word等形式發送至blzsb@bjfu.edu.cn

註:附圖為招生宣傳照,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盜用!

相關焦點

  • 選擇北京林業大學讀研,細品「出林入海」的人生
    在這裡,北京林業大學已經準備好了掌聲,在那成功相擁時,彼此淚光閃動。是的,這裡就是北京風景最美,學風最文藝的北京林大。「知山知水,樹木樹人」,每名走進這裡的學生,都是她的光榮。北京林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考多少分能上北京林業大學?近3年各專業錄取分數線最全匯總!
    北京林業大學在北京市2019年各專業錄取分數線北京林業大學在北京市2018年各專業錄取分數線北京林業大學在北京市2017年各專業錄取分數線北京林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
  • 北京這24人被教育部、科技部直屬單位錄取,還都來自同一所大學!
    據軟科統計數據,北京林業大學共計24人被擬錄取,表現突出。在軟科"教育部在京直屬單位2020年度擬接收高校畢業生畢業院校統計"一表中,北京林業大學位列第10位,擬接收人數22人;在軟科"2020年科技部直屬事業單位接收畢業生畢業院校統計"一表中,北京林業大學位列第7位,擬接收人數2人。
  • 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在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全文)!
    錘鍊求學真本領 開創求知新境界——在北京林業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北京林業大學校長 安黎哲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金秋時節,碩果纍纍。70年前,時任中央人民政府林墾部部長梁希先生向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建議,希望在全國成立三所林業院校,以支持發展我國的林業事業。1952年10月16日,北林在北京西山大覺寺應運而生。大覺寺既是北林的誕生地,也是新中國林業高等教育的重要發源地。
  • 「家·圓」北京林業大學2015新年文藝晚會奏響華彩樂章
    八駿奔騰抒遠志,北林師生知山知水同繪錦繡山河;五羊騰躍展宏圖,綠色學府樹木樹人圓夢美麗中國。
  •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 祝蘭州大學110周年校慶快樂
    我於1952年誕生,一路篤行知山知水,樹木樹人。研學之途,你我攜手,共同追夢。 9月17日,是蘭州大學110周年校慶日北京林業大學特獻上誠摯祝福——祝:蘭大生日快樂! 北林學子找尋北林校園「大」字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在你110生日之際,與你再次品讀《大學》,你說要:「自強不息,獨樹一幟。」紮根西北,辛苦經營。我說要:「知山知水,樹木樹人。」
  •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知(zhì)者樂(yuè)水,仁者樂山:知,同「智」;樂,喜愛的意思。孔子說:「明智的人喜歡水,仁德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喜歡動,仁德的人喜好靜;明智的人樂觀,仁德的人長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與否,因心境而定,與山水無關;鬥轉星移,桑田滄海,不變的是人性。
  • 北京林業大學「禮讚新中國」綠色創新設計獻禮展開幕
    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安黎哲教授在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進入新時代,高校要深入貫徹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的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教育、遵循美育特點、立德樹人、弘揚中華美育的精神。他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呼喚著傑出的藝術家和藝術教育工作者,而高校恰恰在團結引領文藝工作者、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方面肩負重要職責。
  • 北林大「樹木醫生」團隊為北京數萬株樹木體檢!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於2017年正式啟動了「樹木醫生」示範項目與北京林業大學合作在引進日本樹木醫生理念的基礎上結合北京園林綠化實際進行本土化的實踐2020年11月26日,《北京日報》一篇名為《精細化管理城市綠化成果,北京在全國首設——樹木醫生
  • 你聽說過大學「未錄取通知書」嗎?家長們都看哭了
    感謝他們在做出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抉擇時曾考慮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雖然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今年在廣東和浙江的綜合評價考試競爭激烈,十個人才能錄取一個,但是即使未被港中大(深圳)錄取的學子也給我們學校的教授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們希望每一位廣東和浙江長期以來一直關注我校的學子即使不能成為港中大(深圳)2016級的本科生,也可以在適合的優秀大學譜寫絢爛的青春篇章!
  • 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北京林業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生...
    北京林業大學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歡迎報考北京林業大學!我校2021年在31個學科(見招生專業目錄)計劃招收全日制學術型博士研究生約330人(含專項計劃單列),招生專業目錄中各學科的招生人數包含所有招生方式招收的博士生。
  • 北京林業大學實力如何?不愧為中國最好的林業大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對不同專業人才的需求也隨之變化,比如從計算機熱、財經金融熱到現在的人工智慧、大數據熱,再到今年的醫學熱等等,可以說是各類大學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大學是中國最好的林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看完文章你會發現它真的名不虛傳。北京林業大學最早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農業科林學目。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與河北農學院森林系合併,成立北京林學院。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造園系和清華大學建築系部分併入學校。
  • 立德樹人 書寫新時代強農興農新篇章
    紮根西部 強農業興農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 吳普特  一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深化高等農業教育綜合改革,紮實推進「雙一流」建設。  一、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知農愛農時代新人。一是大力實施鑄魂育人工程。
  • 北京林業大學師生熱議全國兩會召開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23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分別於5月22日和5月21日在北京開幕。時值「兩會」召開之際,北京林業大學廣大師生通過網絡、電視、廣播等多種媒體形式收聽、收看,關注「兩會」內容,學習「兩會」精神,並結合自身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實際,熱議2020年全國「兩會」。
  • 北京林業大學:厚植優秀導師競相湧現沃土
    北京林業大學通過「選、核、培、獎」等舉措,優化研究生導師隊伍結構,增強導師隊伍活力和競爭力。完善遴選標準和資格審核,提升導師隊伍整體水平。構建「四位一體」考核體系,落實導師立德樹人職責。構建學術委員會評價、教學督導評價、研究生評價和導師自我評價「四位一體」的導師立德樹人考核體系,對出現師德師風問題的導師採取「一票否決制」。制定包含7個二級指標、28項具體內容的導師評價考核指標,設計線上小程序,導師和研究生可在手機端完成「導師自評」和「研究生評價」工作,有效減少師生的考核評價工作量。
  • 中軸線的故事|走進匯通祠 方知郭守敬
    歷史北京【中軸線的故事|走進匯通祠 方知郭守敬】中軸線西側,在北京繁華二環路的積水潭橋東,有一個鬧市中的幽靜之所——匯通祠。今天的匯通祠還有一個名字,叫郭守敬紀念館。身處鬧市,南臨西海,環境幽雅,景色宜人。匯通祠吸引著許多遊人參觀,也述說著北京城的歷史與故事。
  • 七一表彰特輯 | 北京林業大學優秀黨務工作者風採展示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北京林業大學黨委決定,授予29個黨支部「北京林業大學先進黨組織」稱號,授予48名黨員「北京林業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授予27名黨務工作者「北京林業大學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 俗話說「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話雖簡單,您能理解其中深意嗎
    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為人處世哲學,其中一句"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讀起來朗朗上口,內涵豐富。沈天賜山水畫《春回大地》作品選自:聚藝上品這句話意思是「靠近水邊,時間長了,就會懂得魚的習性;走進山裡,聽得多了,就會知道各種鳥的鳴聲。」初讀這句話,其大意一目了然,如果深入思考,方知這句老人言給我們傳達了三個信息。
  • 你知道成語「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含義嗎?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句成語,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說的,但以前一直不解其意,按字面意思,「知者樂水」就是聰明的人喜歡水;「仁者樂山」就是仁慈的人喜歡山。但是為什麼這樣,始終也沒搞明白,一直到讀了《論語》和看了南懷瑾老先生的解釋,才恍然大悟,咱們先看《論語》裡的原文:子曰。
  • 儒家的「山水之樂」:「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孔子主張「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出自《論語雍也》,原文即:「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儒家對自然萬物的愛,是從「仁」的人際道德向生態道德擴展的。孔子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