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不見的朋友看到我減肥成功後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你能夠減掉這麼多肉,肯定是十分自律?」這個問題讓我陷入了一陣沉思,因為說到自律,大家似乎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的行為習慣上,比如說健身、減肥等。但自律和減肥真的有關係麼?
從我的角度來說,我不認為減肥和自律有什麼具體的關聯意義!的確我們現在能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文案,例如:自律給我自由、最頂級的自律便是涅槃重生、你如果連體重都無法掌控又如何掌控人生等等。
這些「層出不窮」的文案仿佛給減肥人群加上了一層「外包裝」,那就是一定要自律,只有自律才能減肥成功!但當我回顧我這麼多年減肥的「歷程」,我明白減肥成功是因為我每天好好吃飯以及適當運動的結果,這是一個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過程罷了,別再給它加上自律的包裝了。著名的「奧普拉悖論」也同樣能夠證明減肥和自律的關係不大。
奧普拉是傳媒界最為成功的女性之一,她主持的節目有著億萬觀眾,她的經營收入連續幾年排在全球影視傳媒界榜首,這樣一名成功女性的人生必然是高度自律的,但她的減肥生涯卻是失敗的。
20出頭的奧普拉曾經競逐過全美小姐,這說明她的身材曾經是十分曼妙的,當她開始接觸脫口秀節目的時候體重是125磅,不久之後便增加到了140磅,雖然她便開始了自己浩浩蕩蕩的「減肥工程」,前前後後耗費了大量的時間金錢,請了最好的營養師和團隊,結果卻是越減越肥,前幾年體重就已經超過了200磅。
許多專家對於奧普拉減肥的這件事做了一些分析研究,普遍的看法都是把減肥失敗的原因歸結到了自我節制能力不足,意志力不夠堅定。但事實上這樣的看法放在奧普拉身上毫無說服力,一位能夠在職場上如此成功的女性,生活上必然是具備著極強的自律性,但事實卻是她並沒有減肥成功!
自制力絕佳的人也很難始終如一地控制體重。這些自律很強的人能夠運用他們的意志力在很多方面——學業、事業、感情、內心活動上取得成功,但是就保持苗條來說,他們並不比其他人成功多少。
從2019年的最新調查報告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國的肥胖人口已經超過2.5億人,但同時我們也能夠看到近7成的受訪人群認為形體的管控和人體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
從減肥人群的年齡層分布來說,每個年齡階段都有著不同比例的減肥人群,可以看到的是25至30歲是減肥人群的「中堅力量」。但根據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他們在調查了近百萬的肥胖者,發現其中能夠不通過手術而恢復正常體重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一。
1.肥胖是人體生存基因帶來脂肪堆積的結果
那些把肥胖和自律聯繫在一起的論點往往是在說你因為不夠自律,管不住嘴邁不開腿,所以你胖了。但事實上人變胖和自律與否沒有關聯,在《健身營養全書》中寫道,對於人體來說,首要目標就是滿足它對於能量的需求!這是人體生存的本能。
因為在此前十幾萬年間,人類基本上都在與飢餓做鬥爭,只要有可能,身體就會不斷的去儲存脂肪以抵禦飢餓的風險,脂肪儲存是人類最為重要的一種生存能力!所以你覺得是因為你不夠自律導致了肥胖?並不是,這是人體內的生存基因帶來的結果!
2.現代生活遠比以前要好
不可否認的是,社會的不斷進步讓現在的生活水平遠超以前!現在絕大多數人的日均運動量只是祖先們的十分之一,體力活的減少讓脂肪失去了用武之地,只能越存越多!而且脂肪有一個功效是維持體溫,但空調的存在使得脂肪這一功效也沒有了用處。
同時現代人能夠攝入的高熱量食物也是祖先們的十倍,我們能夠獲取食物的地方和機會很多很多,朋友聚會、工作會餐、逛街、過年過節等等,身體對於高熱量食物的抵抗力是很低的,想要克服這樣的欲望是很難得。
1.「源動力」不明是很多人難以堅持減肥的因素之一。
自律與否不是影響減肥效果的真正因素,能夠影響減肥效果的往往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源動力問題,另外一個就是反饋機制問題。
源動力問題其實很簡單:很多人並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減肥?換一種說法:還未品嘗到原形帶來的深深困擾和不快,改變現狀的意念還沒有強烈到「必須得變,否則會痛苦不堪」的地步!
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態存在於很多人的生活當中,在他們的潛意識當中,就算沒有改變自己的身材,對自己的生活也沒有多大的影響。有個曾經一起減肥的朋友放棄的時候說過一句話「你看那些胖的都比我有錢,我就算瘦下來有啥用啊,還不是窮鬼一個」?
這句話雖然有一些調侃的意味,但卻很真實!那些真正能夠一下子減肥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因為過於肥胖的身材影響到了生活或者自信的人們,例如因為肥胖失戀,被人嘲笑等等。但更多的人只是胖,卻沒有因此而影響到自身的生活和自信,這些人往往想改變,但改不改變的好像也沒什麼影響。
2.「反饋機制」是影響減肥效果的另一個因素。
反饋機制的問題,在減肥健身上尤為明顯的一點就是,絕大多數人減肥失敗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沒有效果!
很多人減肥失敗的主要原因並不是無法堅持,而是因為在初期看不到效果!但假如你在一個月後,每天都能夠掉一些體重,也許半斤也許一斤,這樣你還會堅持不下去麼?
反饋機制往往是所有事情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當你堅持了自己的飲食計劃和運動計劃,同時又能夠看到體重的下降,這會讓你覺得付出是有意義的,你才會一直堅持下去。而我本人也是在大半個月之後體重開始慢慢下降,因為才能夠一直堅持下來,如果一個月之內沒有一點效果,我肯定還是會放棄的,畢竟減與不減,對我的影響不是那麼的大!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人們一直在為了溫飽而努力!其實現代的我們是很幸福的了,吃的多同時運動的也少,從任何角度來分析,慢慢變胖才是正常的,想要憑藉個人自律和人類十萬年的基因相抗衡,本就是一件很難的事!
所以,拋開外界帶來的自律包裝,讓我們正視肥胖和減肥這件事情。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減肥本就屬於長期項目,我們需要一個適應過程,通過合理的飲食控制熱量攝入和適當的運動,然後依靠時間的積累慢慢消耗掉身體多餘的脂肪,這才是正確的減肥之道。
減肥別指望短期內見效,你需要堅持足夠長的時間。如果你把減肥當成一個短期任務,那麼你就有可能會失敗的。將自己想要堅持的事情,固化成我們的生活習慣,早起、鍛鍊想閱讀、提升自己,只要是自己所想,就要堅持每天去做,每天都取得小小的改觀。終於有一天,你會發現,以前你覺得很難做到的事情,自己已經做到。
我們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往往會給自己套上不同的「包裝」,無論是強顏歡笑還是工作中的討好型人格,這一切都是都只是為了被他人認可!但這樣的做法真的有意義麼?
夏九九老師在《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中寫道,想讓自己過得更好,你就需要有被討厭的勇氣!想要為自己而活,就需要具備這樣的勇氣!就像在這個越來越注重包裝的市場中,光良酒作為去包裝化白酒的倡導者,拒絕過度包裝,將產品的各類屬性大方的標在瓶身,以產品本質來吸引顧客。
我最胖的時候有240多斤,從小學3,4年級開始胖,到了大學畢業後進入職場工作後減肥了5,6年才最終減到了150斤左右。在這個期間我聽過最多的話往往就是「你都這麼胖了,生活還不自律點?少吃點零食飲料,多運動,你怎麼還沒瘦」等等之類的話,仿佛我沒有瘦下來的原因就是因為我的生活不夠自律。
我也曾因為這些疑問產生過自我懷疑,難道我一直沒有減肥成功是因為我不夠自律麼?但事實上我一直以來的生活習慣都是很少吃零食飲料的,在運動上我很經常打籃球,屬於那種「靈活的胖子」。只是這些並沒有人在意,有一句話我很喜歡:「沒有人在意你變好的過程有多辛苦,他們只關心你變好後的樣子而已。」
我其實一直明白我以前沒有減肥成功的原因是「源動力」不足,直到我出來工作一段時間後深刻的感受到了肥胖對我的生活造成的影響,因此我才下定決心開始減肥!而當我回顧我的減肥歷程,我覺得我沒有做什麼,只是養成了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好好吃飯,適當運動,拒絕零食飲料,當你有了十足的動力,同時你的體重也一直在下降,減肥成功只是時間積累的問題罷了。
別再把減肥和自律畫上等號,減肥需要的只不過是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