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科院沙林中心:舉行烏蘭布和沙漠綜合治理國家長期科研基地...

2020-12-26 騰訊網

近日,烏蘭布和沙漠綜合治理國家長期科研基地揭牌儀式在中國林科院沙林中心舉行。國家林草局科技司司長郝育軍、內蒙古專員辦專員李國臣、三北局紀檢組組長程偉、中國林科院副院長儲富祥為烏蘭布和沙漠綜合治理國家長期科研基地揭牌。

攝影 王嘉鵬

郝育軍要求,一要明確長期科研基地的戰略定位,努力提升基地的功能和水平,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服務和支持;二要發揮長期科研基地的區位優勢,認真梳理現有的科研成果,努力打造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國家級一流科研示範基地;三要驅動長期科研基地創新模式,有效創新科研基地的體制和機制,為國家長期科研基地樹立標杆。

攝影 王嘉鵬

烏蘭布和沙漠綜合治理國家長期科研基地是依託沙林中心建立的國家級科研基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境內,得天獨厚的沙區環境為基地提供了先天的區位優勢。沙林中心經過多年在防沙治沙一線的堅守和摸索,已具備了較為完整的防護林體系、風洞試驗平臺、荒漠生態監測系統和優良的沙旱生植物種質資源庫。

沙林中心將以「建設世界一流的實驗基地」為目標,以「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利用,植物育種,荒漠綠洲體系建設與經營,荒漠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為研究任務,充分發揮科技條件平臺優勢,大力整合行業和社會資源,推進成果示範推廣,加強科普教育,推進「烏蘭布和沙漠綜合治理國家長期科研基地」建設。(新聞來源:中國林科院)

相關焦點

  • 中國林科院:沙林中心科研人員參加蒙古高原草原區生物多樣性綜合考察
    近日,中國林科院沙林中心科研人員參加了蒙古高原草原區生物多樣性綜合考察。 圖片來源:中國林科院 考察活動由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牽頭組織,中國林科院、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農科院草原研究所、南京農業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和山西大學等單位參加
  • 省林科院:申報的基地獲批為國家長期科研基地
    本報太原消息 近日,山西省林科院申報的「山西泗交特色經濟林良種選育國家長期科研基地」被列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第二批國家林業和草原長期科研基地。泗交特色經濟林長期科研基地是山西省林科院與太寬河自然保護區合作建設的科研基地,已經連續多年開展了特色經濟林樹種資源的收集和保存,建立了大果榛子示範園400畝,收集三葉木通、榛子、狗棗獼猴桃、連翹、五味子、黑椋子、栓皮櫟、板慄等多個種質資源,開展了遼東櫟的種源試驗,三葉木通、狗棗獼猴桃、五味子、板慄等特色經濟林品種繁育試驗。
  • 中國林科院沙林中心召開「憶往昔崢嶸歲月 展未來砥礪前行」特色...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0月16日訊 10月10日,中國林科院沙林中心召開「憶往昔崢嶸歲月 展未來砥礪前行」特色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總結會暨2020年度領導幹部第五次黨課,會議由沙林中心常務副主任郝玉光主持。
  • 中國林科院沙林中心承擔的「生態經濟型植物歐李的沙產業開發技術...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1月13日訊11月6日,國家林草局科技司組織專家到內蒙古磴口縣,對中國林科院沙林中心教授級高工賈玉奎承擔的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生態經濟型植物歐李的沙產業開發技術研究」進行現場查定。
  • 中國林科院沙林中心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
    為貫徹落實全國「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萬裡行」活動精神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精神,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7月15日,中國林科院沙林中心黨委書記賈玉奎帶領檢查組深入各實驗場進行安全生產大檢查,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並在第二實驗場召開匯報會,會議由中心副主任張景波主持
  • 烏蘭布和沙漠穿越攻略二:風景美食篇
    相約烏蘭布和,這邊風景獨好.烏蘭布和沙漠是一座年輕的沙漠。歷史上,這裡也曾是「將軍塞外遊,杏花撒滿頭」的富庶草原,人民炙盛,牛馬布野。只是後來,由於自然及人為原因導致就地起沙,逐漸沙漠化,但黃沙掩蓋不了歷史的遺蹟,我們此次的沙漠穿越之行,也是一次遊牧民族歷史文化的探尋之旅。
  • 市沙漠綜合治理中心與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籤訂科技合作協議
    為了進一步深化林業科研機構合作,加強人才技術交流,在多次考察商談的基礎上,11月26日,巴彥淖爾市沙漠綜合治理中心與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籤訂了科技合作協議。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鐵牛、副院長張文軍,市沙漠綜合治理中心主任張學軍、副主任蘇曉東及相關人員參加籤約儀式。
  • 江西省林業局離退休老幹部到中國林科院亞林中心開展健步走及桌球...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1月30日訊 11月23日,江西省林業局離退休老幹部一行到亞林中心開展健步走及桌球聯誼活動。活動期間,老幹部一行實地調研了中國林科院亞林中心森林防火監控指揮中心、科研觀測路和中國林科院實驗中心40周年成果展室並召開座談會,會議由亞林中心黨委書記張殿松主持。
  • 重慶交大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土壤化改良基地上種植高粱,畝產614公斤!
    重慶日報記者 萬難 攝12月7日,記者從重慶交通大學獲悉,該校「力學治沙」科研團隊在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上種植的「晉糯3號」高粱,經過專家田間測產,平均畝產為614公斤。這一測產數據是全國高粱平均畝產的近兩倍。
  • 被「膠水」激活的沙漠,瓜果飄香
    神奇的植物材料 從2003年起擔任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易志堅長期從事力學、道路、橋梁、材料等學科的教學、科研工作。 他們在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開闢了一塊25畝的試驗基地,經過沙漠平整、土壤化改造等一系列操作後,5月份播下種子,兩個多月後,70多種植物便已經鬱鬱蔥蔥。試驗地所在區域已逐漸形成了有植物、昆蟲、動物在內的小型生態圈。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印發《國家林業和草原長期科研基地管理辦法...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印發《國家林業和草原長期科研基地管理辦法》的通知林科發〔2019〕13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內蒙古、大興安嶺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機構、各直屬單位:        為規範國家林業和草原長期科研基地管理,提升長期科研基地建設水平,充分發揮長期科研基地的基礎和戰略作用
  • 中國林科院與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籤署科技合作協議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16日訊12月10日,中國林科院與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在加格達奇籤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協議,中國林科院分黨組書記葉智和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於輝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林科院副院長儲富祥和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劉志代表雙方籤署協議。
  • 磴口縣人民法院黨總支第一支部與沙林中心黨員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磴口縣人民法院黨總支第一支部與沙林中心黨員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2020-11-02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林業大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年度工作總結會暨教學科研基地...
    11月27日,由南京林業大學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南方低效人工林改造與特色生態產業技術」課題2:低效用材林結構優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2020年工作總結會議暨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教學科研基地籤約授牌儀式在永豐縣官山林場圓滿舉行,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研究員、項目跟蹤專家張旭東,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研究員
  • 探尋沙漠綠洲背後的「秘密」
    2020年11月10日,在內蒙古阿拉善盟烏蘭布和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研究的中試基地裡,田間植物表型採集系統機器人正在巡測。經過在重慶多年的實踐,2016年,團隊來到烏蘭布和沙漠小試,成功「變」出一片25畝左右的綠洲,2017年完成了中試基地內約4000畝沙漠的土壤化和綠化,2018年,面積擴大到了6000畝。生態修復的足跡還拓展到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川西若爾蓋沙化草地、西沙島礁甚至包括中東和撒哈拉沙漠等地,截至2020年10月易志堅研究團隊已完成生態恢復建設17000畝。
  • 北新木業與中國林科院木材開啟全面戰略合作
    12月22日,"北新木業-中國林科院木材所"全面戰略合作暨成果轉化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在國家層面制定"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之際,北新木業和林業國家級科研院所-中國林科院木材所建立全面戰略合作意義重大,希望雙方在綠色建材和低碳發展領域不斷加深合作,在產品、技術、產業等方面不斷拓展,為綠色建材發展貢獻力量。  陶錚對中國林科院黃堅院長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並詳細介紹了北新集團和北新木業的總體情況。
  • 重慶交大在沙漠中種的高粱豐收了
    12月7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交通大學獲悉,該校「力學治沙」科研團隊在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土壤化」試驗基地上種植的「晉糯3號」高粱,經過專家田間測產,平均畝產為614公斤。這一測產數據是全國高粱平均畝產的近兩倍。
  • 中國林科院亞林中心金貝公司中藥材「博士工作室」正式揭牌!
    7月9日,中國林科院亞林中心金貝公司中藥材「博士工作室」正式揭牌。
  • 沙漠花開
    神奇的「沙改土」在2008年之前,易志堅對沙漠幾乎一無所知,一次偶然的想法,讓他與沙漠結下了不解之緣。易志堅從2003年起擔任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長期從事力學、道路、橋梁、材料等學科的教學、科研工作。2016年,研究團隊首次走進真正的沙漠,他們在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開闢了一塊25畝的試驗基地,經過沙漠平整、土壤化改造等一系列操作後,5月份播下種子,兩個多月後,70多種植物便已經鬱鬱蔥蔥。「這給了我們非常大的鼓勵」,易志堅說。
  • 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助力寧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10日訊 11月30日,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與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分院籤署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助力寧夏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2000年退耕還林工程啟動以來,森環森保所在寧夏固原及周邊涇河流域等地開展了長達20年的生態水文和森林多功能管理等長期研究,並在六盤山建立了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寧夏六盤山是黃土高原的重要水源地,也是涇河等多條河流的發源地,在維持區域生態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