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新製造」的落地,犀牛智造的亮相是今年網際網路行業的最大創新。今年9月,阿里巴巴保密運行3年、潛心打造的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為全面備戰「雙十一」,僅在公開亮相後的1個月,阿里位於安徽宿州的第2家「犀牛工廠」便接連投產,以實際行動發力阿里「新製造「。
早在2018年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原主席馬雲就曾全面闡述過新製造。他提出,新製造的核心是數據,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比起製造能力,阿里巴巴更懂應該製造什麼。阿里巴巴擁有買家、賣家、零售商的連接平臺,再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連接與打通供應鏈與產銷的數據流,生產信息將被直接送達給製造企業,完成生產,從而真正實現柔性定製。」
以「新零售」為開端,犀牛智造的隆重登場,使得「新製造」成為阿里巴巴「五新戰略」發展的下一引擎。據了解,阿里犀牛製造平臺旨在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生產供應鏈中的一系列痛點,比如預售預測難、快速反應難、消化庫存難等,通過將強大的數位技術與消費者洞察結合起來,運用阿里巴巴的雲計算、IoT、人工智慧技術,為工廠賦予「智慧大腦」,連通消費趨勢洞察、銷售預測和彈性生產,構建雲、端、智、造融合的新製造體系,並通過縮短75%的交貨時間、降低30%的庫存需求,甚至減少50%的用水量,助力小企業在快速發展的時尚和服裝市場獲取競爭力,從而讓中國服裝製造業實現智能化、個性化、定製化的升級。
作為「犀牛智造」服裝印花的重要一環,漢弘集團旗下誠拓數碼與Alibaba達成合作,目前正以全套智能設備助力阿里犀牛智造實現智慧印花,可以涵蓋客戶從商業生產到工業生產的各級需求,通過洞察需求和數位化製造,一步一步跑通了小單起訂、快速反應的柔性製造模式,將服裝行業平均1000件起訂、15天交付的流程,縮短為100件起訂、7天交貨,幫助商家迅速調整產量,以全產品矩陣、全場景覆蓋的服裝柔性快速生產助力阿里「雙十一」閃電戰。(全套智能設備包括Hybrid橢圓數碼印花機、數碼CTS製版機、數碼橢圓打版機以及Rival、WingsCompact純數碼印花機等)
傳統印花車間有三痛:一是信息化和數位化應用不足,網版校準和RIP操作等環節以人力為主,效率低;二是設備存在行業壁壘,導致工作流、信息流不能全域打通;三是缺少數據收集、展示、挖掘、計算的手段,無法形成基於數據的功能和環節改進。
車間智慧生產的第一步,實現IoT設備互聯互通。基於機器的獨立性,漢弘紡織線精英團隊將全套智能設備進行通信協議的升級,實現與阿里雲端系統的適配,並各自開發新軟體,協定好共同的語言程序,讓設備真正具備「智慧」,聽從阿里雲端指揮。同時,基於服裝行業痛點、難點,誠拓針對柔性製造場景開發了全套解決方案以及一系列先進功能模塊,並且現有的產品正在快速迭代升級,充分加速工廠印花流程的自動化、信息化,讓服裝紡織生產變得更加靈敏、快捷、高效。
隨著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爆發,製造業、消費等領域都在發生「數字蝶變」。
面對數字經濟的洪荒之勢,漢弘集團注重數字科技的創新與應用,以數字噴墨印刷技術為核心,將多行業納入數字印刷體系。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漢弘集團已擁有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應用範圍涵蓋了廣告、服裝紡織、成衣、箱包、家居裝飾、家居建材、工藝品、藝術設計、塑膠、橡膠、陶瓷、電子、玩具、禮品、鞋業、電路板、包裝、標籤、書刊、墨水等各行業,並構建了基於Single Pass列印技術的產品體系,已構建為一個獨特的、充滿活力與創新的數字印刷產業生態。
漢弘集團招股書顯示,隨著數碼噴墨印刷技術的發展、下遊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寬,公司主營業務收入逐年快速增長,2017年度至2019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46,292.90萬元、58,813.88萬元和87,171.37萬元,2年增長接近翻倍。值得一提的是,漢弘集團的淨利潤增速更快,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17年為10,540.17萬元,2019年達到20,720.92萬元,2年實現翻倍。目前,漢弘集團產品已出口至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圖片如下)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