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到底是一部經文還是咒語?你知道嗎?

2021-01-08 李罕心經全文念誦

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好處是非常多的,比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增長大智慧,福報,能去除貪、嗔、痴。小學生至大學生常誦增長記憶力,學業、事業、婚姻順利、心想事成,功德無量。我們平時念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的認真,而且要長期念誦。但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經還是咒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性質是「經」還是「咒」?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指導人們了解空性與體悟空性的基礎,它既有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精要,也有密教經典所特有的持咒力量。

「經」重義理,「咒」重音韻,兩者在概念與功能上是不相同的。在沙漠危難中的玄奘持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目的是什麼呢?他是為了體悟空性還是為了持咒除厄呢?

在許多經文中經常出現「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這樣的字眼,但真正的咒語卻很少出現於經文中。可是,不論略本還是廣本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最後卻都附有咒語,因此有人提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咒」不是「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究竟是「經」還是「咒」呢?這可從「顯」與「密」的兩個層面來進行探討。就「顯」的層面來說,由「觀自在菩薩」到「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止,都是指導讀者了解空性與體悟空性的基礎。而由「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之後,則轉入「密」的層面,接下來一連串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翻譯咒語雖然可以譯出其內容的意義,但譯語有時無法完全表達,因此常音譯而不意譯。若一心持誦咒語,能使精神專一,作為引發智慧的方便。此外,密教認為咒語超越文字語言,能協助修行者體悟空性。因此,可以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既有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精要,也有密教經典特有的持咒力量。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要念誦一段時間才能基本上了解一部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經意。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儘量不要好高騖遠,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學習才是最重要的。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反應有的時候是非常強烈的,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不需要額外的多加關注。以上只是本人的個人觀點,若是有什麼不正確的地方還希望諸位師兄多多包涵。

相關焦點

  • 認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在一般的經典中,總是以「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為經文的開端;而以與會大眾「信受奉行」,宣告經文的結束。但是單看現行流傳最廣,大家也最熟悉的唐玄奘大師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譯文,它的結構卻迥異於其他經典。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心經」即「般若波羅蜜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當他修行般若智慧達波羅蜜多覺悟境界時)照見五蘊皆空(洞見色受想行識五蘊乃是虛空妄想)度一切苦厄(故菩薩為眾生解一切執著生死煩惱的苦厄)舍利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啊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解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解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以法和喻來立它的名字。「般若波羅蜜多」:是法。「心」:是喻。
  • 玄奘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不解之緣
    在佛教的眾多經典著作中流傳最廣的當然要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了。無論是耄耋的老者,還是年幼的孩童,無論是在鄉間,還是在大都市,人們都會時不時地朗誦這篇經文。人們最為熟悉的那段「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處便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心經解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翻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叫做心經,它是佛門中的經典之一。這部經文是每個修行之人都會誦的一部經,它的每句經文都有很深的意思。為此,在修這部經時,師兄可以看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翻譯,這樣能讓自己對這部經有一定的認識。
  • 《金剛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纙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回遮儀軌
    索達吉堪布仁波切開示念《心經》能遣除違緣的原因: 因為《心經》所講的是空性精華。  我們之所以會遭遇恐怖、災難、違緣等侵擾,根本在於對人我和法我的執著,倘若證悟了無我空性,斷除了人我執和法我執,一切魔障就沒有猖狂的餘地了。  《心經》宣講的是最殊勝的般若空性,以此空性的威力,再加上《心經》的加持力,內外密的一切違緣都能被遣蕩無餘。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念誦儀軌和功德!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陲.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般若」講的是哪三種般若
    在佛門中有一部膾炙人口的經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其中「般若」所代表的內涵非常豐富,為了尊重般若原文的意思就沒有把般若翻譯成中文,只是同音。如果翻譯可以翻譯成智慧,但是翻譯成智慧的味道和般若的味道就不太一樣了,所以為了尊重原文意思翻譯經文時候就不翻譯,用這個音做詳細的解釋。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回遮儀軌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心經全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shì wú shàng zhòu,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心經來源:佛典 作者: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
  • 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
    剛接觸佛學的人都會選擇心經,因為心經全文字數少,在修行時會覺得更容易。其實心經只是字數少,但它的每個字都有一定的深意,所以剛開始修心經的師兄,可以多看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這方面的內容,這樣會讓師兄對經文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而且在念誦時也不會把經文念錯。
  • 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除了要靜心,這幾點也是需要注意的!
    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除了要靜心,這幾點也是需要注意的!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非常好的,有法師曾經說過:抄寫一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相當於讀誦十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當然除了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好處很多以外,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注意事項也是很多的,相信很多人初學者並不是很清楚,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除了要靜心,這幾點也是需要注意的!一、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前先要淨口,淨口就是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前不要吃肉,也不要吃大蒜、大蔥、韭菜等味道比較大的食物,吃了就要去刷牙。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玄奘 譯—原文及註解
    《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佛典,是修學佛法者日常修誦的佛經,因其在佛經裡字數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由於並不存在智慧要把握的對象真理,所以菩薩修行就要實證這一無所得的境地,這也就是依止般若波羅蜜多修行法門的本意。因為依止般若波羅蜜多,無所不了,所以心中任運自在,不再有牽掛滯礙,所以不再有恐怖畏懼,遠遠地離棄了關於一切事物的顛倒想,離棄了關於眾生所處境地的幻想,達到了究竟的涅槃境地。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什麼?
    但菩薩因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知道五蘊身心、四乘諦的修證,乃至佛果位等,都是諸法空相,無所得的。「掛礙」是指煩惱、所知障,菩薩修行般若法門,淨除了因煩惱、所知障所引發的一切痛苦,已經超越了,所以無有恐怖。「顛倒」,就是一般人的所見,與真理背道而馳。
  • 《心經》常識: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心經》是大乘佛學的經典經文,也是非常不錯的經文,我們修持《心經》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但我們也要有正確的方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持誦《心經》注意事項:1 、持誦時必須發出聲音,但無須大聲朗誦,重以誠心誠意的恭敬心和懺悔心護念之。2 、持誦時,或跪、或立、或坐皆可。
  • 《心經》中的「般若波羅蜜」,什麼意思?真懂的人並不多
    《心經》雖然只有260個字,但卻是大乘佛法當中,最重要的一部佛教典籍,《心經》的譯本很多,但流傳最廣的,還是玄奘法師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現存的《心經》譯本:第一、法月所譯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二、般若、利言等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三、智慧輪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四、法成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五、敦煌發現譯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六、宋代施護所譯的《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詳解(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及菩薩眾俱。時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廣大甚深。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觀自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離諸苦厄。實時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云何修行。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核心內容,就這兩個字!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觀自在菩薩為了開示舍利子,而在定中為舍利子所講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