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好處是非常多的,比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增長大智慧,福報,能去除貪、嗔、痴。小學生至大學生常誦增長記憶力,學業、事業、婚姻順利、心想事成,功德無量。我們平時念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的認真,而且要長期念誦。但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經還是咒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性質是「經」還是「咒」?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指導人們了解空性與體悟空性的基礎,它既有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精要,也有密教經典所特有的持咒力量。
「經」重義理,「咒」重音韻,兩者在概念與功能上是不相同的。在沙漠危難中的玄奘持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目的是什麼呢?他是為了體悟空性還是為了持咒除厄呢?
在許多經文中經常出現「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這樣的字眼,但真正的咒語卻很少出現於經文中。可是,不論略本還是廣本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最後卻都附有咒語,因此有人提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咒」不是「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究竟是「經」還是「咒」呢?這可從「顯」與「密」的兩個層面來進行探討。就「顯」的層面來說,由「觀自在菩薩」到「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止,都是指導讀者了解空性與體悟空性的基礎。而由「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之後,則轉入「密」的層面,接下來一連串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翻譯咒語雖然可以譯出其內容的意義,但譯語有時無法完全表達,因此常音譯而不意譯。若一心持誦咒語,能使精神專一,作為引發智慧的方便。此外,密教認為咒語超越文字語言,能協助修行者體悟空性。因此,可以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既有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精要,也有密教經典特有的持咒力量。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要念誦一段時間才能基本上了解一部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經意。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儘量不要好高騖遠,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學習才是最重要的。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反應有的時候是非常強烈的,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不需要額外的多加關注。以上只是本人的個人觀點,若是有什麼不正確的地方還希望諸位師兄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