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林軍對皇權有著感恩之心,同時遠離政治,也是比較可靠的

2021-01-19 黃俊鴻愛歷史

首先,利用御林軍控制皇帝的就不少,中唐以後太監厲害就是靠著御林軍。至於其它時代,則各有各的原因。唐代以前,皇帝衛隊多由大族子弟擔任,這裡面問題就來了。這幫軍事貴族,讓他們保衛皇帝自然是沒話說,但是想讓他們造反,聽誰的?一幫心高氣傲的世家子弟,只有皇權才能把他們壓制住,任何其它勢力試圖控制禁軍,都會受到軍中貴族子弟的抵制,造反自然也就不易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從底層人中選拔禁軍將士,比如唐代的飛騎。這樣的禁軍,對皇權有著感恩之心,同時遠離政治,也是比較可靠的。

御林軍,在古代,屬於蔭封。也就是說,御林軍不是你個大頭兵能打就行,要有家世,有功勳,有學員,入朝的基本條件。要麼你家世襲的御林軍官職,要麼是親貴子弟或者皇族之人,再或者是功勳之後,最後才是那些買賣進去的阿貓阿狗。也就是說,御林軍,本身即是皇權制度下,最直接的既得利益者,御林軍歷史上更是很多高官的從政生涯的起點。簡單來說,從皇權統治的結構上,禁軍系統的人,直接就是皇權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最鐵桿的支持者。至於皇帝,不好意思,皇帝在有些時候,並不等同於整個皇族和皇權,有一些只能算是牌位。

古人最講究的是名正言順,這也是為什麼有的造反的不一定會殺掉前朝的皇帝,會立傀儡然後禪位,或許是演一演部下為了富貴而黃袍加身。新朝建立也一定會為前朝修史,表示繼承大統。造反的御林軍即使成功,法理上說不過去,駐外軍隊成為勤王之師這是一定的。你一個御林軍憑什麼號令天下?既不是外戚,又不是近臣。誰聽你的?挾持皇帝?人家要是不聽皇帝呢?你難不成還把皇帝殺了?咱們從前往後捋,秦朝的時候,趙高控制秦二世,但是他主要的目的是哄著秦二世,不敢讓二世知道自己在控制他,鬧了一出指鹿為馬,二世自己都懷疑是不是自己不認識馬。

假如二世有心,隨便一紙詔令號令外降起兵勤王,趙高會死的很慘。再說漢朝,呂后亂政,大封呂氏,她在位的時候,還可以說有太后的名分,她一死呢?劉邦吸取秦朝二世而亡教訓,認為郡縣制會導致中央受到威脅,或者皇帝受到威脅後,其他兒子沒有能力反抗,於是大封天下,把天才都分給自己的兒子。他孫子劉章是男人中的男人,其他劉氏被呂后逼迫娶呂氏女監視他們,多有自殺,或者被殺。

而劉章徹底抓住了這個女人的心,呂氏打算謀反的時候,人家直接告訴了劉章,劉章起頭加上老臣直接平推了呂氏。曹操也算挾持漢帝,但是他有軍隊,從群臣到士兵都是自己的人。如果這個御林軍有自己的軍隊,自己的內閣。跟一個朝廷一樣。那倒是可以把天子像吉祥物一樣供起來,當然這軍隊要所向無敵。

皇帝只是權力的代表,不是權力本身。要奪位,必須要幹掉以皇帝為代表的整個統治階級,中間還會有很多利益集團參與爭奪,此處參考劉邦和朱元璋,就是把整個統治階級全部掀翻在地。有人會說千古就出這麼倆人,還有王莽、司馬炎、趙匡胤等等這樣沒有傷筋動骨的奪位,這個主要是他們奪位之前就已經領導了統治階級,九州這家大公司中層以上領導都是他的人,把總經理換下去還不容易嘛。歷史不單是秦皇漢武的豐功偉績,更多的是各個利益集團的殺伐逐鹿。

相關焦點

  • 御林軍就在皇帝身邊,為何不起義?
    但是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有一個現象也是比較令人困惑的,就是在這些起義的軍隊中,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御林軍的身影。要知道,在中國古代時期,御林軍是離皇帝最近的一個部隊,按照常理來說,這樣一個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軍隊,才更應該加入反叛隊伍,畢竟天然的位置優越性,會增大成功的機率。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古代御林軍幾乎從未有過不好的記載。
  • 在武家政治形成之前,天皇是如何挽救逐漸衰弱的皇權的?
    上圖——建立起鎌倉幕府的源賴朝 通常來說,公元1192年鎌倉幕府的建立被視為日本武家政治的開始。同時,也是日本皇權走向谷底的標誌性事件。而擔任清和天皇一朝攝政一職角色的人物,則是在前朝有著較高地位、並深受前一代天皇文德天皇信任的藤原良房。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天皇的皇權開始逐漸旁落,為後來攝關政治的出現埋下了伏筆。 幼主繼位,重臣護國,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史上屢見不鮮。比如漢武帝就曾將年齡同樣不足十歲的劉弗陵託付給霍光,是為"霍光託孤"事件。
  • 重振皇權:隋代政治實踐的目的與後果
    這實則是以現代文明之心,去度冢中枯骨之腹。畢竟,在古代社會裡決定億萬百姓命運的,往往只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對其而言,政權朝廷僅是維持家天下的工具,而發號施令的終極意義,亦只是保有並強化能滿足自己欲望和野心的皇權。
  • 我們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一切所有
    《感恩的心》歌詞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 拜墊也是菩薩,我們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拜墊,為什麼呢?
    我們今天下午比上午次序好,繞佛步伐也整齊,聲音也比較洪亮,煩惱比上午少了一點,但是講了,拜墊輕一點,我們這一點哪還沒有做好
  • 皇權與明治維新
    當時家康已懷爭霸天下之心,遂以天皇正值當年且已立皇長子為儲之由,阻止了親豐臣氏的智仁親王繼位,由是開啟了「讓位、踐祚、立太子等朝廷大事舉凡諮詢幕府並待其奉答後決定之例」(15)。二是幕府直接幹預朝廷內部事務。
  • 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這樣養育出的「小皇帝」,常常把自己當做世界的中心,很難會有一顆感恩之心。如何培養一個心存「感恩」的孩子呢?提醒孩子在關注禮物本身的同時,別忘了以同樣的心思關注別人對自己的體貼。為孩子提供一些表達謝意的關鍵詞最重要的是給孩子提供充足的機會,讓他們練習如何去表達謝意,並鼓勵Ta迎接挑戰。
  • 《西遊記》裡的古代皇權政治:殘忍且真實
    從水滸裡,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社會各個階層生活狀態;而從西遊裡,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皇權的政治體現。01《西遊記》裡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就是在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玉帝身為群仙之首,只知道問計和求援,自己卻沒有顯露過法力,甚至沒有出過什麼主意。按理說,玉帝應該是法力無邊才對啊,為什麼他自己不出手和孫悟空幹上一架呢?其實玉帝這樣做是對的,他不出手,就能成功地保持神秘感。
  • 西魏「八柱國」為代表的宗室力量,如何通過宗室出鎮影響皇權政治
    在西魏北周時期,宗室出鎮制度便是宗室力量變化的產物,同時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宗室力量變化的過程和趨勢。宗室出鎮不但有力的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統治,是皇權延伸到地方的一個體現,而且也有利於維護國家社會的穩定以及朝廷官僚運作體系的正常運行。這一時期宗室出鎮與宗室力量的演變體現出了特定的社會背景與政治局面,側面揭示了歷史發展過程與時代意義。
  • 從「煌煌上帝」到「真命天子」:秦皇漢武的皇權之治
    這一鮮明對照不能不引發我們的關注和思考,驅使我們進一步去探索有關秦漢皇權政治的若干問題。日本著名學者西嶋定生在其論作《皇帝支配の成立》一文中曾就皇帝號問題發表了意見。他將秦始皇所定之「皇帝」號解釋為「煌煌上帝」,指出秦始皇自認為是「神格者」。而西漢中期,隨著儒學地位的逐步提高,經由儒生提出的「天子觀」的轉化,皇帝的性質被定義為天子,也就是上帝在人間的代理者,是人而不是神。
  • 【畢業寄語】石中英:感恩之心永存
    「感恩」是石中英對畢業生寄語中的關鍵詞。「我想對畢業生說,要用感恩的心來走完自己的人生。這次疫情有很多人離我們而去,有很多逆行者衝在前線,保護了我們的生命。我們永遠要對這些英雄們心懷感恩。不僅如此,事實已經證明,中國是此次疫情防控做得最好的國家,這跟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及國家的治理體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我們也要對選擇這個制度和發展道路的革命先輩們充滿感恩。
  • 南山區國際幼兒園_奇德國際教育感恩周-之恩於心,感恩於行
    南山區國際幼兒園之恩於心,感恩於行---奇德國際教育感恩周精彩瞬間---用一顆感恩的心擁抱世界,你會發現世界如此美好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的教育奇德國際「之恩於心,感恩於行」感恩周活動讓幼兒從活動中體驗感恩
  • 【今日故事】李博翔:擁有感恩之心的「滑翔機」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中發表兩篇論文。  第一篇論文從2013年9月開始「動工」,一直到2014年9月發表,歷時整整一年。對於另一篇文章,他也是花了半年的時間,總共修改數十次。問他為什麼修改了這麼多次,都能堅持下來不放棄?他說一篇文章時間長了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儘管他不完美,但是自己是捨不得丟棄的。
  • 為什麼說《三國演義》也是一部漢末三國時期的政治鬥爭史
    《三國演義》也是一部漢末三國時期的政治鬥爭史。《三國演義》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緊緊圍繞「漢室」的存亡, 展示了各個政治集團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和鬥爭, 不僅比較真實地展示了這個時期的政治生活場景, 塑造了一批鮮明生動的政治人物形象, 也總結了這個時期政治鬥爭的經驗和教訓。
  • 孩子缺乏感恩之心,父母要警惕娃變成不孝子,及早...
    孩子缺乏感恩之心,父母要警惕娃變成不孝子,及早改正 在大部分父母的想法之中,一定會有「養兒防老」的觀念出現,這其實也是暗示父母對於孩子的一種依賴。 特別是孩子出生後,父母也會對孩子傾注所有的心血,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環境以及資源。
  • 田沁鑫:帶著感恩之心當院長
    原標題:田沁鑫:帶著感恩之心當院長 12月8日,導演田沁鑫被正式任命為國家話劇院院長。在這座已經工作了21年的劇院,從當年的「娃娃導演」成長為如今的院長,田沁鑫得到過許多鼓勵、幫助、信任,如今她想要帶著一份感恩之心再啟程,「把歷任院長帶給我的安全感和信心,再帶給其他藝術家。」
  • 從皇權與相權之爭中看兩者區別
    朝代不同,宰相的稱謂也不同,歷朝歷代的名稱加起來多達幾十種:漢朝的太宰、相國、大司徒,宰相與丞相的界定在此階段比較模糊,甚至兩者通用。 皇權與相權之爭 古代帝王在處理國事中常常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政事繁重,皇帝需要有人輔佐,幫助其運轉整個中央集權組織,一方面又在畏懼相權,相權過大,就會喧賓奪主,歷史上借丞相之位篡位的實例也不在少數,於是皇權與相權此消彼長,削弱相權成為皇帝加強皇權的主要方式。各朝削弱相權的方式相似,以下設分屬為主。
  • 《菜根譚》: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有貴人相助
    《菜根譚》中有言:受人之恩,雖深不報,怨則淺亦報之;聞人之惡,雖隱不疑,善則顯亦疑之。此刻之極,薄之尤也,宜切戒之。生活當中,每個人都喜歡趨利避害,這也是人的本性,對於幫助過自己的人,有道德良心的人都會感恩,但也有些人卻對他人的幫助視為理所當然,完全不懂得感恩為何物,只知道對他人所求無度,一旦他人無法滿足自己的要求就懷恨在心,這樣的人只會讓人心寒,貴人遠離,身邊願意幫助自己的人也會越來越少。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是一個極具人格魅力的人,這樣的人總會吸引貴人相助。
  • 「每日分享」——感恩心
    這條紅軍路與其他的不同,其中一節比較艱險,是一條窄而狹長的石道,加上剛下過雨,路滑,大家只有專心致志,心神合一才能把這段路完成,只要開一點小差都有可能摔傷。雖然我算是我們班最胖的女生,但也是第一個完成這趟紅軍路的女學員,挺有成就感的,走過那麼多條紅軍路,這次完成的是最快的。行程結束後,我思考了很多,特別是感恩之情。感恩組織培養。
  • 皇權之爭就是如此殘忍
    白起攻戰必克,難逃杜郵之誅,屈原忠心直諫,不免湘水之投。宮廷鬥爭中層出不窮、花樣百出的角謀,遠比戰場上的明槍真劍難防,就此伴隨了一部血腥歷史。凡有人的地方必有爭鬥,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動物性,同時卻也是人性。封建統治集團爭的是什麼?無非一個「權」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