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使出上聯:「三光日月星」,蘇東坡連出2幅下聯令人拍案叫絕

2020-12-15 眼史

自從遼宋籤訂「澶淵之盟」後,兩國進入了長達數百年的和平友好時期,兩國之間互通商市,使者之間相互往來,加速了契丹族與漢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宋神宗時期,遼國為了彰顯自己對中原文化的仰慕之情,特地派了一位對中原文化知識十分了解的使者前往北宋首都汴京進行友好訪問。

步入金碧輝煌的大殿之後,這位使者在旅行了必要的理解之後,環視了一下宋廷的四周,然後緩緩開口說:「大宋自喻為文明禮儀之邦,今日吾出一上聯,僅有五字,若能得到下聯,吾亦心滿意足。」於是這位灰發使者緩緩開口說出5字上聯:「三光日月星。」所謂天上三個能發亮的永恆之物,自然是太陽、月亮和星星,這一上聯令在場的宋仁宗和其他人感到十分棘手,一時之間竟然鴉雀無聲。

如果按照對聯的基本法來說,「天」應該對「地」,但無論以「地」為首字對出什麼內容,其氣勢自然要輸上聯一籌,如果想要維護大宋的文明大國形象,那麼這樣對自然是斷不可行的。眼見場面陷入了尷尬場景,宋神宗想出了一條妙計——請外援。「來人,快請蘇東坡蘇大學士!」

聽說這件事的蘇東坡自然心急如焚,急忙三步並作兩步向著皇城朝堂走去。等到面見遼國使者,蘇東坡未及喘氣,就對遼國使者說道:「這對聯很是簡單,你且聽好第一幅下聯:『四詩風雅頌。』」

遼國使者疑惑地詢問道:「風雅頌明明只有三種題材,為何會被稱之為『四詩』呢?」蘇東坡大笑:「一看你就沒讀過《詩經》,『風雅頌』看似只有三種題材,但是『雅』又被分為『大雅』和『小雅』,這才是古詩的『四詩』啊!而我還有第二幅題材,你且聽好:『四德元亨利。』」

聽到這裡遼國使者又急了:「《易經》之中的四德是『元、亨、利、貞』,為什麼會平白無故少了一個呢?」這時蘇東坡眼珠一轉,然後作了一發別有趣味的揭示:「儘管四德乃『元、亨、利、貞』,但『貞』乃我朝真宗的名字,為了避諱,故而將其略去!」此時遼國使者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經過蘇東坡的這一解釋,這位遼國使者對中原文化的仰慕之心更加深刻,臨走的時候不僅帶走了中原地區的四書五經,並且回國之後還將這一經歷大肆宣揚,客觀上促進了契丹族的漢化過程。

相關焦點

  • 遼使出上聯:三光日月星,蘇東坡連對2副下聯,對方慚愧退下
    而下面小編要介紹的這則對聯故事發生在宋仁宗時期,遼國使者提出5字上聯,難倒了在場的大宋群臣,那麼這是一副怎樣的上聯,之後又到底有沒有人能對上呢? 有一次,遼國的使者來到東京面見宋仁宗之後,對當時的宋仁宗說道:「我們遼國有人出了一個5字上聯,在國內沒人能夠對出下聯,因此還請學識淵博的宋朝群臣們指教。」得到宋仁宗的允許之後,這位使者揮筆潑墨寫下了「三光日月星」5字上聯。
  • 上聯:「三光日月星」, 你能對出下聯嗎?
    說起對聯,很多人都能夠說出很多對聯,比如說:「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這個對聯堪稱是千古絕對了,另外短的也有「煙鎖池塘柳」等等,這些都是千古絕對,當然還有一個對聯非常難說出下聯,這個對聯便是「三光日月星」。宋神宗年間,遼國派遣使者來到大宋。
  • 真正的千古絕對:下聯「三才天地人」,上聯只有蘇東坡對上了
    在對聯史上,不少對聯一度被稱為「絕對」,但後來更多人腦洞一開,又想出了更多的上聯(或下聯),於是乎,「絕對」不絕對。 其實,歷史上真正稱得上千古絕對的,只有一個,下聯是:「三才天地人」,上聯據說是蘇東坡對出來的。
  • 遼國使臣出上聯「三光日月星」,蘇軾奉詔上殿,一口氣對了3下聯
    說到蘇軾蘇東坡,人人都知道他是北宋時期的大文豪。蘇軾才華橫溢,在文學詩詞、繪畫、書法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且和父親蘇轍、弟弟蘇洵一起名列「唐宋八大家」。而蘇軾身上發生過不少對聯趣事,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他與佛印和尚、蘇小妹等人的典故。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是蘇軾為官時的一件對聯軼事。
  • 上聯:三光日月星,下聯簡直經典到爆
    上聯:三光日月星,下聯簡直經典到爆對聯又被人們稱之為對子,在我國已經有了十分悠久的歷史。而文人墨客們也最喜歡的就是對對子,因此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也造就了許許多多的千古絕對。這些千古絕對每一個都是十分的經典,比如「煙鎖池塘柳」,看似普普通通,但是裡面又將五行全部概括在內,可以說是一個是跟經典的上聯。
  • 宋朝千古絕對:三光日月星,能對出的都是天才,蘇軾對出了4個
    在朝堂上出了一個號稱「千古絕對」:三光日月星。遼使很是傲慢,嘲笑中原王朝沒有有才之士。朝堂上,鴉雀無聲,無人敢應對。因為這句話看似平凡,實則暗含機巧。這裡面是「三」,下聯就要用別的數字。可是字數極有可能對不上了。只見蘇軾微微一思考,站了出來大聲說出了下聯:四詩風雅頌。這個對子讓人拍案叫絕。只要詩,就可以歸於「風雅頌」這三類。遼使很是驚訝,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人對出來了。
  • 王安石蹊蹺上聯難倒蘇軾,幾百年無解,清朝楹聯鼻祖對出絕妙下聯
    一代文豪蘇東坡堪稱史上最牛全才,不但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他才思敏捷,尤善對聯。但是,天才也有天敵,蘇軾也有敗走麥城的時候。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三卷「王安石三難蘇學士」有載,王安石曾用一則蹊蹺上聯難住了古今第一全才蘇東坡。
  • 女子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唐伯虎妙對下聯後,成千古絕對
    文/鏡子標題:女子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唐伯虎妙對下聯後,成千古絕對在我國古代優秀的歷史文化當中,出現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剛好遇到了一個有學文的才女想要與人對聯,上聯為「日月為明,明日月」。隨後在場的所有人,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對得上來。聽到上聯的唐伯虎,很快的就想到了下聯,但是他非常疑惑,在場的所有人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對得上。畢竟唐伯虎在文學領域闖蕩了這麼多年,這種小事根本難不倒他。直接張口就對出了下聯「少女為妙,妙少女」,了解對聯的朋友們,聽到這樣的下聯肯定感覺到非常完美。
  • 火葬場出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一出,眾人啞口無言
    關於對聯的趣事北宋著名詩人蘇東坡,大家應該都很了解,畢竟在上學的時候,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背過他的幾篇文章。而與他有關的對聯的故事,又往往和他的好友佛印和尚相聯繫。由於兩人都屬於天縱英才之人,所以,兩人私交甚好,時常吟詩作對。
  • 朱元璋出一上聯:日在東,月在西,天生成明字!下聯非常工整
    而令人稱奇的是,同一場中,除了解縉外,還有解縉的哥哥解綸,姐夫黃金華,可謂是一門三進士。解家的「一門三進士」,不僅轟動了京師,連遠在江西老西的父老鄉親們知道情況後,紛紛奔走相告,一時熱鬧非凡。朱元璋聽說了解縉之名,就想著見一見他,這次廷試便提供了這個難得的機會,廷試完後。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上聯:猥瑣發育,別浪,小學生對出的下聯經典到爆!
    在中國文化範疇中,對聯一直是普通百姓和文人騷客珍視的傳統瑰寶,在歷史上曾出現了大量有趣的對聯,令人拍案叫絕。即便是在生活節奏飛快的今天,對聯依舊是我們茶餘飯後最富有雅致的談資。對聯傳承古今,散播了永恆的魅力;延續百年,產生了無窮無盡的樂趣。不論是古代的文人才子,還是現今的大眾百姓,都樂衷於對對聯。
  • 北京出上聯,上海對下聯!精妙絕倫
    出個對子您就知道了! 西藏上聯: 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典型的西藏景色,雪域兩字完全可以概括;扎西德勒是祝福語。一江指黃浦江;上海既簡稱滬,就是又叫申城,過去有名報紙《申報》;上海於2010年舉辦世界博覽會,也是自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後中國第2次舉辦。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下聯是什麼
    曾經有一個人出了這樣一副對聯,被稱為千古絕對!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有人說下聯太絕了,你知道是什麼嗎?宋朝時期的蘇東坡是一個清心寡欲的詩人,尤其喜歡吟詩作賦和遊山玩水,雖然世事艱難,但心境依然坦然。在被貶官後,別人都是傷心難過,而他卻研製出了東坡肉,靠味覺的滿足來撫慰自己靈魂的不安,這樣的自在心態值得壓力大的現代人學習。
  • 華羅庚出上聯「三強韓魏趙」,難倒眾人,下聯一出更是經典
    比如唐代的李白,宋代的蘇東坡,明代的唐伯虎、解縉,還有清代的紀曉嵐、鄭板橋等等。現如今人們也經常用對聯來表達自己美好的願望,不論是給長輩祝壽寫的壽聯,還是親朋好友結婚我們送上的喜聯,甚至是開業的時候寫的開業聯等等,無不是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完美應用。
  • 劉家人出一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對的下聯很是經典
    自古以來,在文人墨客的生活中,對對子已經成為了一種交流方式,比如蘇東坡與佛印。 蘇東坡被貶黃州後,這一住就是好些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偶然間看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蘇東坡便來了一句上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聽了之後,心中自然明白。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唐伯虎卻隨口說,下聯卻成千古絕對
    有一天唐伯虎路過茶館,一位才女發現了他,於是想考考他,於是想出了上聯「日月清日月」。沒想到,唐伯虎不假思索地給了下聯「少女是妙少女」。很多人聽完第二場聯賽後連連稱讚唐伯虎,才女們也很害羞。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在唐伯虎身上。如此優秀的人才,卻因為科舉舞弊而沒有官職,實在令人遺憾。
  • 蘇小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高僧對出下聯,蘇妹聽後又惱又羞
    當即,指著兩人眼前的麵條出了一個上聯:面對面吃麵!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個上聯,卻將眼前發生的事情都囊括了進去。而且,這句上聯用了同字同音不同意的手段,將三個面字嵌入了進去。這句聯句不僅可以看作是蘇東坡和佛印和尚兩人面對面,然後在吃麵,還可以看作是佛印和尚對著麵條在吃麵。簡簡單單一句上聯,其中趣味卻是讓人嘖嘖稱奇。
  • 上聯:「兩口子騎一馬,多難受」,一書生對出了下聯,讓人拍案叫絕
    但對子就不同了,只要掌握基本的方法,就算是田裡種地的老漢他都能對出對子來。 今天就來為大家說一個對聯故事。 咱們都知道,乾隆是個閒不住的,他見到林子如此幽靜雅致,於是便脫口而出一上聯,「山石巖下古木枯」。 此上聯初看感覺也怎麼樣,但越看越覺得出得妙。在說出了上聯之後,乾隆看著紀曉嵐,意思很明顯了,就是讓他對出下聯。